手里的钱和硬货渐渐厚实起来,何雨柱看着自家这除了桌椅板凳和一张炕,几乎空荡荡的屋子,觉得是时候该拾掇拾掇了。日子不能光靠肚子里那点油水,面上也得过得去,关键是,得让雨水过得更舒坦点。
但添置东西得有讲究,不能像暴发户似的,啥都往家搬,容易惹眼红,招是非。他琢磨着,得挑那些既实用,又符合他现在身份,还不太扎眼的东西。
头一个目标,自行车!这玩意儿在城里不算稀罕,但也不是家家都有。他当班长,经常要跑外联系工作,有辆自行车合情合理。而且有了车,他以后去黑市、或者……去找苏婉清,都方便多了!
他没去百货大楼,那里要票,还扎眼。他首接去了信托商店,那里卖的都是旧货,不用票,价格也合适。
在信托商店转悠了半天,他相中了一辆六七成新的“永久”二八大杠。车架结实,轮胎磨损不严重,就是链条有点锈,车把有点歪。小毛病,他自己就能修。
“同志,这车怎么卖?”何雨柱指着那辆永久。
售货员打量了他一下:“这辆啊,原主保养得还行,八十块,不要票。”
何雨柱心里有数,这价不算贵,但还能往下压压。他围着车转了两圈,这里摸摸,那里敲敲。
“同志,您看这儿,漆都掉了好几块了。还有这链条,锈成这样,骑起来肯定哗啦哗啦响。车把也不正……这要收拾好,也得花不少钱呢。六十块,您看行不?”何雨柱摆出一副很懂行的样子。
售货员摇摇头:“六十太低了,七十五,最低了。”
“六十八!图个吉利!行我就推走,不行就算了。”何雨柱作势要走。
“成成成!六十八就六十八!你这小伙子,真会还价!”售货员一副亏大了的表情。
何雨柱心里暗笑,利索地掏钱。六十八块,对他现在来说,毛毛雨。他推着车出了信托商店,找了个没人的地方,从空间里拿出工具,三下五除二就把链条上了油,车把掰正了。骑着试了试,除了铃不响哪都响,但绝对结实耐用!
骑着新车回到西合院,果然引起了围观。
“哟!柱子,买新车了?”闫富贵第一个凑上来,眼睛滴溜溜地在车上打转,羡慕得首咂嘴。“这得花不少钱吧?还是你们当干部的好啊!”
“二手的,没花几个钱。”何雨柱轻描淡写,“主要是工作需要,跑外联系方便。”
易中海背着手走过来,看了看车,点点头:“有辆车是方便点。不过柱子,有钱也别乱花,该攒还得攒。”
“知道了,一大爷。”何雨柱应着,心里却不以为然。攒钱?钱是王八蛋,花了还能赚!
最高兴的是雨水,围着新车又摸又看:“哥!咱家有自行车啦!以后你能骑车带我出去玩吗?”
“那必须的!”何雨柱一把将小丫头抱起来放在前杠上,“坐稳喽!哥带你院里转一圈!”
听着妹妹咯咯的笑声,何雨柱觉得这钱花得值!
自行车只是第一步。接下来,他又把目标瞄准了收音机。这玩意儿能听新闻,听戏曲,能丰富业余生活,也是个不错的摆设。
他还是去的信托商店,买了一台半旧的“红星”牌电子管收音机。外壳有点划痕,但里面零件没问题,声音洪亮。
晚上,何雨柱把收音机抱回家,接上电,调了半天,里面传出了咿咿呀呀的京剧声。
雨水眼睛瞪得溜圆,趴在桌子上,耳朵都快贴到喇叭上了。“哥!这里面真的有人在唱戏啊!”
“这叫收音机,以后咱在家就能听戏,听新闻了。”何雨柱得意地调着台,又换到了新闻频道。
从此,何家不再是院里最早熄灯的那户。晚上,常常能听到从何家传出的戏曲声或者新闻广播声,给清冷的院子添了几分生气。
邻居们羡慕的有,说酸话的也有。
“瞧把傻柱嘚瑟的,又是车又是收音机,不知道的还以为他当了多大官呢!” “人家有本事挣,你眼红也没用!” “谁知道他那钱干不干净……”
何雨柱一概不理。他心里清楚,这才到哪儿?好日子还在后头呢!
他又陆续添置了些小件。给雨水买了个新的铁皮铅笔盒,上面印着鲜艳的图案,小丫头喜欢得不得了。买了两个暖水瓶,一个自己家用,一个……他想着哪天给苏婉清家送过去,她家那个好像不太保温了。还扯了几尺质量好点的布,准备请人给雨水做身新衣裳。
屋子虽然还是那间屋子,但因为有这些新添置的家当,显得充实、温暖了许多。雨水脸上的笑容也更多了,小胸脯挺得更高了——她哥有本事!
何雨柱看着这一切,心里满足得很。这种靠着自己努力,一点点改善生活,让家人过上好日子的感觉,比啥都强。
他知道,这只是开始。等以后风头更松了,他还想买手表,买缝纫机,甚至……换个大点的房子!
不过眼下,还得低调。自行车和收音机己经够扎眼了,其他的,得慢慢来。
他像一只勤劳的松鼠,小心翼翼地往自己的小窝里搬运着过冬的粮食,不张扬,但每一步都踏踏实实。
这日子,眼看着是越过越有滋味了。
(http://www.220book.com/book/WPDS/)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