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24章 官府征召,南巡选厨

小说: 我在乾隆朝做御厨   作者:金陵痞帅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我在乾隆朝做御厨 http://www.220book.com/book/WPG7/ 章节无错乱精修!
 在“人人书库”APP上可阅读《我在乾隆朝做御厨》无广告的最新更新章节,超一百万书籍全部免费阅读。renrenshuku.com人人书库的全拼.com即可访问APP官网

乾隆十六年五月初十的清晨,扬州城是被运河上的漕船号子唤醒的。天刚蒙蒙亮时,薄雾还像层半透明的纱,裹着东关街的青石板,石板缝里积着昨夜的雨水,映着刚冒头的天光,亮晶晶的像撒了把碎钻。等辰时的梆子敲过第三响,太阳终于挣开雾的缠裹,把金红的光洒在运河面上,漕船的乌篷被照得泛着暖光,船工们赤着膊,黝黑的脊梁上汗珠滚成串,号子声混着船桨划水的“哗啦”声,在巷子里飘来飘去,撞在望江楼的木窗上,又弹回去,落在早市的吆喝里。

早市早被这热闹撑满了。巷口“李记早点铺”的蒸笼冒着白汽,掌柜的掀开盖子时,热气裹着葱花饼的香味扑出来,能飘半条街;修鞋的张师傅坐在小马扎上,手里的锥子“哒哒”穿线,旁边摆着的鞋钉在阳光下闪着光;最热闹的是卖河蟹的王小贩,挑着两只满当当的竹筐,蟹钳都用红绳绑着,在筐里张牙舞爪,他嗓门亮得像敲锣:“新鲜河蟹嘞——刚从运河里捞的!母蟹满黄,公蟹满膏,做蟹粉、蒸蟹都香!错过今天,再等半月!”

望江楼的前厅还没开门,柳青山却早醒了。他手里捏着张官府告示,是今早特意去府衙门口揭的,纸边还带着点潮气。告示上的字是用小楷写的,“南巡御厨征召”六个字格外醒目,下面还注着“凡扬州境内厨艺出众者,不论出身,均可于五月十二日辰时三刻至府衙广场应征,选中者赏纹银五十两,赐九品顶戴,随驾南巡供膳”。柳青山把告示凑在窗台上的阳光下,手指在“不论出身”西个字上反复,指腹都蹭得发烫,脸上却皱着眉,一会儿喜,一会儿忧。

“韩小哥,你快来看!官府真要选南巡御厨了!”柳青山看见韩曦从后厨出来,连忙招手,声音里带着点颤,“赏银五十两!还有九品顶戴!这可是天大的机会!你要是选上了,以后就是官身了,再也不用怕张万霖那伙人欺负!”

韩曦刚在后厨擦完刀——那是爷爷传下来的菜刀,刀身是精铁打的,磨得锃亮,刀刃在阳光下泛着冷光,连刀背上的细小划痕都清晰可见。他走过来,接过告示,目光落在“随驾南巡供膳”上,心里也泛起一阵激动。给乾隆做菜,这不仅是对他手艺的认可,更是离“御厨”这个梦想最近的一步。可他很快想起柳青山的担忧,指尖顿了顿:“柳叔,机会是好,可张万霖肯定不会甘心。他之前因为文思豆腐的事就记恨我,这次御厨选拔,他说不定会让手下人应征,或者在背后搞鬼,破坏食材,甚至贿赂考官。”

“可不是嘛!”柳青山一拍大腿,眉头皱得更紧,“上次你揭了他走私的事,他没找你麻烦就够奇怪了,这次肯定要报复。我听说他手下有个厨子,叫刘三,之前在苏州的大酒楼当过大厨,做红烧肉很出名,说不定会让刘三来应征,跟你抢名额。”

王二从里屋跑出来,手里还攥着件半旧的青布褂子,是他今早刚洗的,还带着皂角的香味。他凑过来踮着脚看告示,眼睛瞪得像铜铃,嘴角都快咧到耳根了:“韩小哥肯定能选上!你做的玲珑馄饨、翡翠烧卖,还有上次的桂花糖粥,都比城里大酒楼的好吃!那什么刘三,肯定不是你对手!我这就去把后厨收拾干净,你好准备应征的菜!”说着就往后厨跑,脚步快得像阵风,路过门口的竹篮时没注意,差点把篮子里的青菜撞倒,他连忙扶住,吐了吐舌头,又一溜烟跑了。

韩曦看着王二的背影,忍不住笑了,心里的担忧也散了些。他低头想了想,说:“柳叔,我决定了,应征时做蟹粉狮子头。这是江南名菜,也是扬州的招牌菜,圣上南巡,肯定想尝本地特色;而且这道菜最显手艺,选肉、剁馅、炸制、炖煨,哪一步都不能错,正好能让考官看出我的本事。”

“蟹粉狮子头!好!太好了!”柳青山眼睛一下子亮了,拍着大腿说,“这菜我吃过一次,还是十年前在扬州知府家的宴席上,那味道我到现在都忘不了!你做这菜,肯定比知府家的厨子做得好!我这就去‘王屠户’家买肉,要最肥的五花肉,三分肥七分瘦,做狮子头的肉不能差!”说着就往外走,走到门口又回头叮嘱,“你在家准备着,我去去就回,顺便买些生姜葱段,炖狮子头要用!”

韩曦刚要转身回后厨准备,就听见巷口传来林忠的声音,比平时轻快些,带着点笑意:“韩小哥,格格来了!”

他抬头一看,芷兰正站在巷口的老槐树下。老槐树的叶子刚长齐,嫩绿色的叶子在阳光下晃着,像撒了把绿宝石。芷兰穿着件淡青色的杭绸旗装,领口和袖口绣着圈细小的银线菊,针脚密得几乎看不见,只有凑得近了,才能看见花瓣上的纹路;腰间系着条月白色的丝绦,丝绦上挂着个小巧的白玉佩,是菊花样式的,随着她的动作轻轻晃动,碰在旗装的布面上,发出“叮”的轻响。她手里提着个描金食盒,食盒是紫檀木做的,上面用金粉画着荷花图案,花瓣层层叠叠,连花芯里的花蕊都画得清清楚楚,是宫里的样式;林忠跟在她身后,手里提着个竹篮,竹篮是用细竹篾编的,编得格外精致,里面装着些用油纸包好的东西,油纸的缝隙里,能看见红色的蟹壳,还能闻到淡淡的蟹香。

“韩小哥,我听说官府贴了南巡御厨的告示,特意来看看你准备得怎么样。”芷兰快步走过来,脚步轻得像踩在棉花上,脸颊因为走得急,泛着淡淡的粉,像染上了上好的胭脂。她走到韩曦面前,把食盒递过去,手指轻轻捏着食盒的提手,指尖泛着点红,许是提得久了:“这里面是宫里的老母鸡高汤,我让御膳房的刘师傅炖的,用了三只三年以上的老母鸡,加了些干贝和火腿,炖了三个时辰,汤汁浓得能挂住勺,做狮子头时用最好,能让肉吸满鲜劲。还有这竹篮里的蟹粉,是今早刚拆的,用的是运河里的大闸蟹,母蟹取黄,公蟹取膏,还加了点蟹肉,都是我看着御厨拆的,没掺一点杂质,比外面买的新鲜多了。”

韩曦接过食盒,指尖不小心碰到了她的手指。她的手微凉,像浸了清晨的运河水,带着点的触感,韩曦心里轻轻一跳,连忙收回手,有些不好意思地低下头,声音比平时轻了些:“谢谢芷兰格格,费心了。我正打算做蟹粉狮子头应征,有你送的高汤和蟹粉,这道菜肯定能更好。”这是他第一次叫她“芷兰格格”,去掉了之前的生分,多了点亲近。

芷兰听见这称呼,眼睛一下子亮了,像落了星星,嘴角微微上扬,露出点浅浅的梨涡:“我就知道你会选这道菜。宫里的御厨也常做蟹粉狮子头,可他们总怕蟹粉太凉,加太多姜,反而盖了蟹的鲜劲;而且他们炖的时间不够,肉没吸满汤汁,吃起来干巴巴的。你做的时候,多放些蟹粉,少放姜,炖得久些,让肉糜里的每一丝纤维都吸满高汤和蟹香,肯定能出彩。”

她顿了顿,又往前凑了凑,声音压得更低,像怕被别人听见:“我还打听了,这次主考官有两个,一个是扬州知府周大人,一个是李卫大人。周大人喜欢清淡些的口味,吃不得太咸太油;李卫大人爱吃鲜,尤其喜欢蟹鲜,你做的时候,别放太多盐,全靠蟹粉和高汤提味,这样两个人都能满意。”

韩曦心里一暖,抬头看向芷兰。阳光落在她的发梢上,泛着淡淡的金,她的眼睛亮晶晶的,满是真诚的关心。他能想象到,她在宫里为了打听这些事,可能要跟御厨周旋,还要跟李卫大人旁敲侧击,肯定费了不少心思。“我记住了,谢谢你,芷兰格格。”他的声音比平时更柔和,眼神里带着感激。

柳青山这时刚好回来,手里提着块用草绳捆着的五花肉,还拿着些生姜葱段。他看见芷兰,连忙笑着打圆场:“格格来了!快请进,后厨刚收拾干净,正好让韩小哥露一手,我们也沾沾格格的光,尝尝宫里的高汤炖出来的狮子头!”

芷兰笑着点头,跟着韩曦走进后厨。后厨不大,却收拾得干干净净,灶台上摆着韩曦擦好的菜刀,还有几个白瓷碗,碗里放着些备用的调料。王二正蹲在地上擦灶台,看见芷兰,连忙站起来,手里还拿着块抹布:“格格好!我把灶台擦得干干净净,韩小哥做菜肯定顺手!”

韩曦先把食盒里的高汤倒进一个砂锅里——砂锅是他从老家带来的,黑釉面,上面有几道细小的裂纹,是爷爷当年常用的。高汤倒出来时,是淡淡的琥珀色,浓得能挂在勺壁上,倒在砂锅里时,发出“咕嘟”的轻响,香味一下子就飘满了后厨,连王二都忍不住吸了吸鼻子:“好香啊!比我娘炖的鸡汤还香!”

韩曦笑着说:“这是宫里的老母鸡高汤,肯定香。王二,你帮我把五花肉洗干净,切成小块,注意别切太大,也别太小,一寸见方就行。”

王二连忙接过五花肉,跑到水龙头边洗起来。五花肉是“王屠户”家最好的淮猪五花,皮是淡粉色的,肥肉部分像雪一样白,瘦肉部分是淡红色的,三分肥七分瘦,比例刚刚好。王二洗得很认真,用手反复搓着肉皮上的毛,连细小的绒毛都没放过:“韩小哥,这肉洗干净了!你看,一点泥都没有!”

韩曦接过五花肉,放在案板上。他拿起那把爷爷传下来的菜刀,刀身沉甸甸的,握在手里很趁手。他先把五花肉的皮去掉——做狮子头的肉不能带皮,不然炖的时候皮会烂,影响口感。然后把肉切成一寸见方的小块,切得很均匀,每块大小都差不多。“做狮子头,肉不能剁太碎,得有颗粒感,这样吃起来才会有嚼劲,不会像丸子那样软塌塌的。”韩曦一边说,一边把刀背翻过来,用刀背反复捶打肉块。

刀背是弧形的,捶在肉块上时,发出“砰砰”的响声,很有节奏,在厨房里回荡。肉块慢慢从块状变成肉糜,却还保留着细小的颗粒,像米粒一样。韩曦捶打的力度很均匀,时而重,时而轻,重的时候能把肉块捶散,轻的时候能把肉糜里的纤维理顺。他的眼神很专注,眉头微微皱着,嘴唇抿成一条线,连呼吸都放得很轻,仿佛整个世界里只剩下手里的刀和案板上的肉糜。

芷兰站在旁边,手里拿着块干净的布巾,时不时帮韩曦擦一下溅在案板上的肉沫。她看着韩曦专注的样子,眼神里带着点温柔。阳光从窗户里照进来,落在韩曦的侧脸上,把他的睫毛映得长长的,像两把小扇子。她以前在宫里见过御厨做菜,御厨们做菜时总是慌慌张张的,怕做错了惹皇上生气;可韩曦不一样,他做菜时很稳,很专注,仿佛做菜不是任务,而是一种享受。

“宫里的御厨做狮子头,总喜欢把肉剁成泥,用刀反复剁,剁得像浆糊一样,吃起来一点嚼劲都没有。”芷兰轻声说,手里的布巾轻轻擦着案板,“还是你这样用刀背捶好,既能把肉捶散,又能保留颗粒感,吃起来肯定香。”

韩曦抬头笑了笑,露出点洁白的牙齿:“这是我爷爷教我的。他说,做狮子头,最重要的就是肉糜的口感,太细了没嚼劲,太粗了咬不动,得用刀背捶,才能捶出‘粗中有细,细中有粗’的感觉。”他说着,把刀递过去,“芷兰格格,你要不要试试?很简单的,就是用刀背轻轻捶就行。”

芷兰眼睛亮了亮,接过刀。刀比她想象中重,她双手握着刀背,学着韩曦的样子,轻轻捶在肉糜上。可她的力度没掌握好,捶得太轻了,肉糜没什么变化;她稍微用点力,又捶得太重,肉糜溅了点在她的手背上。她忍不住笑了,脸颊更红了:“好难啊,还是你来吧,我帮你递布巾就好。”

韩曦接过刀,顺手递过一块干净的布巾:“小心点,刀背沉,别累着。”他的声音很柔和,带着点关心,芷兰接过布巾,心里暖暖的,轻轻“嗯”了一声,这声回应很轻,像羽毛拂过心尖。

韩曦把捶好的肉糜放进一个青花瓷盆里——这盆是柳青山的宝贝,是他年轻时在苏州买的,上面画着缠枝莲图案,釉色很亮。然后他打开竹篮里的油纸,把蟹粉倒进去。蟹粉是橙黄色的,里面混着雪白的蟹肉,还有些暗红色的蟹膏,倒在肉糜上时,像撒了把碎金,香味一下子变得更浓了,连站在门口的柳青山都忍不住走进来:“好香的蟹粉!这要是炖进狮子头里,肯定鲜得掉眉毛!”

“调馅的时候,要加这些料。”韩曦从灶边的罐子里舀出半勺料酒,是绍兴黄酒,酒色呈琥珀色,倒在肉糜里时,发出“滋滋”的轻响,“料酒能去肉腥味,还能增加点酒的香味,让肉糜更鲜。”然后他加了少许白糖,是绵白糖,颗粒很细,撒在肉糜上,很快就融化了,“白糖能中和蟹粉的凉性,还能提鲜,江南的菜都喜欢加一点点糖,吃起来更爽口。”

接着他加了一小勺淀粉,是绿豆淀粉,颜色雪白,“淀粉能让肉糜更抱团,炖的时候不会散。”最后他拿起砂锅,舀了两勺温好的高汤,倒进肉糜里,“加高汤能让肉糜吸满鲜劲,炖出来的狮子头更嫩。”

韩曦用手顺时针搅拌肉糜,手掌用力,手指灵活地把调料和肉糜、蟹粉揉在一起。肉糜从松散的状态慢慢变得粘稠,能轻松捏成团,松开手也不会散。他搅拌的动作很稳,速度不快不慢,每一圈都很均匀,“搅拌一定要顺着一个方向,这样肉糜里的纤维才能缠在一起,形成‘劲’,炖的时候才不会散,还能吸满汤汁。”

芷兰凑过来,帮他把散落在盆边的蟹粉归拢到盆里。她的指尖偶尔会碰到韩曦的手,两人都下意识地顿了一下,然后又很快移开,后厨里的空气似乎比平时更暖了些,连阳光都变得更柔和了。“要不要加些马蹄碎?”芷兰轻声问,眼睛看着盆里的肉糜,“宫里做丸子的时候,会加些马蹄碎,能增加脆劲,狮子头加了也好吃,还能解腻。”

韩曦抬头看了她一眼,笑着说:“好啊,听你的。马蹄碎能增加脆劲,还能让狮子头的口感更丰富,确实好。”

王二一听,连忙举手:“我去买马蹄!巷口‘李记菜摊’就有新鲜的马蹄,我去买!”说着就往外跑,脚步快得像阵风,还没出门就喊:“李大爷,给我挑几个最好的马蹄!要大的,甜的!”

没一会儿,王二就提着几个马蹄回来了。马蹄的皮是黑紫色的,上面还带着点泥土,个头很大,圆滚滚的。王二把马蹄洗干净,递给韩曦:“韩小哥,马蹄洗好了!你看,多新鲜!”

韩曦接过马蹄,用刀削去外皮。马蹄的果肉是雪白的,像白玉一样,还带着点的光泽,闻起来有股清甜味。他把马蹄切成细小的碎末,每粒碎末都只有米粒大小,“马蹄碎不能切太大,不然会影响狮子头的口感,也不能切太小,不然尝不出来脆劲。”

韩曦把马蹄碎加入肉糜里,继续顺时针搅拌均匀,然后捏起一团肉糜,放在手心,轻轻揉成拳头大小的丸子。他揉丸子的动作很轻,手掌慢慢转动,把丸子揉得表面光滑,没有一点裂痕,“丸子一定要揉得紧实,表面光滑,这样炸的时候不会裂,炖的时候也能吸满汤汁。”

韩曦一共捏了六个丸子,每个都差不多大,像小拳头一样,整齐地摆在盘子里,看起来很可爱。王二凑过来,眼睛瞪得圆圆的:“韩小哥,这丸子好圆啊!像小皮球一样!”

韩曦笑了笑,把油锅放在灶上。油是本地的菜籽油,颜色呈金黄色,倒在锅里时,发出“哗啦”的轻响。他把火调大,等着油热,“炸狮子头要用七成热的油,油太热会把表面炸焦,里面还没熟;油太凉会把丸子炸得吸油太多,吃起来腻。”

等油热到七成时,韩曦把丸子一个个放进油锅里。丸子刚放进油里,就发出“滋滋”的响声,油锅里冒出阵阵香味,丸子的表面很快就变成了金黄色,像裹了层琥珀。韩曦用漏勺轻轻翻动丸子,让每个面都炸得均匀,“炸到表面金黄就行,不用炸太久,主要是定型,还能让表面形成一层‘壳’,炖的时候能锁住里面的汤汁。”

炸好的狮子头捞出来,放在漏勺里控油。油滴在油锅里,发出“滴答”的轻响,丸子表面金黄油亮,看起来就很有食欲。柳青山凑过来,忍不住闻了闻:“香!太香了!光闻着就想吃!”

韩曦把炸好的狮子头放进装着高汤的砂锅里,然后加入几片生姜、几段葱段,还有少许蟹壳,“生姜和葱段能去腥味,蟹壳能增加鲜味,炖的时候一起放进去,狮子头会更鲜。”

他把火调小,火苗像黄豆似的,轻轻舔着锅底,“炖狮子头要用文火,慢炖一个时辰。火太大,高汤会很快熬干,狮子头也会炖老;火太小,高汤不沸腾,狮子头吸不到鲜劲。文火慢炖,让高汤慢慢沸腾,狮子头里的每一丝纤维都能吸满高汤和蟹香。”

砂锅里的高汤慢慢冒泡,是细小的泡泡,像鱼眼一样,香味飘出后厨,飘到巷口。卖河蟹的王小贩闻到香味,忍不住往望江楼这边望:“这望江楼又做什么好吃的?香得人走不动道!我这河蟹都没人买了!”说着就有几个行人被香味吸引,往望江楼这边走,还问:“掌柜的,你们家做什么呢?这么香!”

柳青山连忙笑着回应:“是我们韩小哥做的蟹粉狮子头,等炖好了,欢迎各位来尝尝!”

芷兰坐在灶边的小板凳上,看着砂锅里的狮子头,偶尔帮韩曦添点松针——松针是柳青山昨天捡的,晒干净了,烧起来烟少,还带着股松木香,能让高汤的香味更浓。她看着韩曦专注的侧脸,心里泛起一阵温柔,轻声说:“等会儿炖好了,先给李卫大人送一碗尝尝?他要是觉得好,说不定会在周大人面前帮你说话,对你应征有好处。”

韩曦点头,心里觉得很踏实。有芷兰的帮忙和提醒,有柳青山和王二的支持,他对这次应征更有信心了:“好啊,听你的。李卫大人爱吃鲜,这狮子头满是蟹香和高汤的鲜劲,他肯定喜欢。”

就在这时,门口传来一阵脚步声,很沉,还带着金属的碰撞声。两个穿着官府差役服饰的人走了进来,为首的差役身材很高,脸上带着点傲慢,腰间挂着块腰牌,上面刻着“扬州府衙”西个字,手里拿着个名册,翻得“哗啦”响:“谁是韩曦?官府征召南巡御厨,你报名了吗?我可告诉你们,这次选拔严格得很,要是手艺不行,就别浪费时间了,免得丢人现眼!”

柳青山连忙上前,陪着笑递过一杯茶:“差役老爷,您快请坐!这就是韩曦,他手艺好得很,刚做了蟹粉狮子头,正炖着呢,您尝尝就知道了!这可是江南名菜,味道绝了!”

为首的差役本想推辞,可闻到砂锅里飘来的香味,肚子忍不住“咕噜”叫了一声。他咳嗽了一声,故作镇定地说:“哼,既然你这么说,那我就尝尝。要是不好吃,可别怪我不给面子,到时候你们可别去府衙闹!”

韩曦掀开砂锅盖子,一股热气带着浓郁的香味冒出来,差点熏到差役的眼睛。差役眯着眼睛一看,砂锅里的狮子头金黄油亮,高汤清澈,飘着少许蟹壳和葱段,看起来就好吃。韩曦用勺子舀起一个狮子头,放在一个白瓷碗里——碗是柳青山最好的碗,上面画着缠枝莲图案,然后舀了两勺高汤,递过去:“差役老爷,趁热吃,凉了就不鲜了。”

差役接过碗,拿起筷子,夹了一块狮子头放进嘴里。狮子头的肉糜很有嚼劲,满是蟹粉的鲜和高汤的香,马蹄碎增加了脆劲,一点都不腻,汤汁在嘴里爆开,鲜得他眼睛都亮了。他忍不住闭上眼睛,又夹了一块,嘴里含糊地说:“好吃!太好吃了!比我在知府家吃的还香!知府家的厨子做的狮子头,没这么鲜,也没这么嫩!你这手艺,肯定能选上!”

差役的态度一下子变得恭敬起来,他放下筷子,脸上带着笑:“韩小哥,你赶紧准备准备,后天辰时三刻,在府衙广场应征,记得带上你的拿手菜,别迟到了。到时候我在门口等你,帮你引个路!”

韩曦点头,笑着说:“谢谢差役老爷提醒,我会准时到的。”

差役又说了几句叮嘱的话,比如应征时要注意仪表,菜要做好看些,才满意地走了。走的时候,他还忍不住回头看了眼砂锅,咽了咽口水,小声说:“要是能再吃一个就好了。”

王二凑过来,得意地说:“我就说韩小哥能行!差役老爷都被征服了!那刘三肯定不是你对手!”

柳青山也松了口气,脸上露出笑容:“这下放心了!韩小哥的手艺肯定能过关!后天我陪你去府衙,帮你拎东西,王二留在店里看着,别让客人把店拆了。”

王二撅着嘴,小声说:“我也想去看……”

芷兰看着韩曦,眼睛里满是笑意:“我也去,帮你看着点。张万霖肯定会让手下人搞鬼,我在旁边,也好帮你应付。要是他们破坏你的食材,我可以让人从宫里再送一份过来;要是他们贿赂考官,我也能跟李卫大人说一声。”

韩曦看着芷兰的眼睛,心里暖暖的,认真地说:“谢谢你,芷兰格格。有你在,我更放心了。”他发现,自己越来越习惯依赖芷兰的帮忙,也越来越喜欢和她待在一起的感觉,看到她的笑容,心里就会觉得很踏实。

夕阳渐渐落下,把天空染成了金红色。砂锅里的狮子头炖好了,韩曦掀开盖子,一股浓郁的香味飘出来,狮子头的颜色变得更深了,吸满了高汤和蟹香,看起来更了。韩曦舀出三个狮子头,放进芷兰带来的描金食盒里,然后舀了几勺高汤,盖好盖子:“这三个给李卫大人送去,让他尝尝。”

芷兰帮他把食盒的提手系紧,又叮嘱:“李卫大人爱吃鲜,你跟他说,狮子头里加了运河的大闸蟹蟹粉,还有宫里的老母鸡高汤,他肯定喜欢。记得跟他说,你后天会准时去应征,让他多关照一下。”

“嗯,我记住了。”韩曦接过食盒,食盒有点沉,提手的紫檀木很光滑,握在手里很舒服。他抬头看了看天色,夕阳把他的影子拉得很长,像一条通往未来的路。

韩曦提着食盒,朝着李卫大人的住处走去。路上的行人都在往家赶,街边的灯笼渐渐亮了起来,昏黄的光映在青石板上,很温暖。他手里的食盒冒着淡淡的热气,香味从食盒的缝隙里飘出来,吸引了不少人的目光。他心里充满了期待,也有些紧张——后天的应征,不仅是对他手艺的考验,更是他离梦想更近一步的机会。

他不知道的是,在巷口的拐角处,一个穿着黑色长衫的人正盯着他的背影。这人的长衫是粗布做的,上面有几个补丁,腰间别着一把短刀,刀鞘是黑色的,上面绣着一个莲花记号——那是张万霖的手下,叫黑狗。黑狗手里捏着一个用墨画的莲花记号,眼神阴鸷,看着韩曦的背影,嘴角露出一抹冷笑。他刚才看到了差役对韩曦的态度,心里己经开始盘算:“这韩曦的手艺这么好,要是让他选上了,老爷肯定会生气。后天应征的时候,我得想个办法,把他的食材破坏掉,再贿赂一下周大人,让他选刘三,绝不能让韩曦选上!”

黑狗看了一会儿,转身消失在巷子里,朝着张万霖的府邸走去。

韩曦提着食盒,继续往前走。他握紧了食盒的提手,心里清楚,一场关于厨艺的较量即将开始,而他己经准备好了。他会用自己的手艺,赢得御厨的名额,也会保护好自己和身边的人,不让张万霖的阴谋得逞。

夕阳的最后一缕光落在他的身上,像给了他一层金色的铠甲。韩曦的脚步很稳,朝着李卫大人的住处走去,也朝着自己的梦想走去。



    (http://www.220book.com/book/WPG7/)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我在乾隆朝做御厨 http://www.220book.com/book/WPG7/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