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建服装店”的红招牌,在冬日的阳光下,晃得人心里亮堂堂的。那张盖着大红戳的个体工商户营业执照,被江宁用干净的玻璃框镶起来,端端正正挂在进店最显眼的墙壁上。这不单是个摆设,是护身符,是底气。
以前来做衣服的婶子嫂子,进门总先瞅两眼营业执照,嘴里啧啧:“了不得,公家发的本本,宁丫头,你这算是端上铁饭碗了!”话里带着羡慕,也更添了几分信任。连带着,以前那些关于她布料来路、工钱高低的闲言碎语,都像被这玻璃框挡在了外面,消停了不少。
隔壁“为民杂货铺”的王为民,再碰见陆建国递烟时,脸上的笑也勉强了许多,话里有话:“建国兄弟,还是你们有远见啊,这执照一办,名正言顺,以后做大做强,指日可待啊!”陆建国照例接过烟,别在耳后,只“嗯”一声,不多言语。
江宁没空理会这些暗涌。执照拿到了,就像船有了帆,她琢磨着得让这船动起来,光靠在村里接散活,路子太窄。
机会来得比她预想的快。
这天下午,铺子里来了个戴眼镜、干部模样的中年男人,自称是公社农机站的办公室主任,姓李。
“江老板,听说你这儿手续齐全,做工也讲究。”李主任扶了扶眼镜,开门见山,“我们站里想给技术员定制一批劳动布的工作服,耐磨耐脏就行,要求不高,关键是快,二十套,半个月,能行不?”
单位订单!还是公社农机站的!江宁心里一跳,面上保持镇定,拿出早就准备好的价目表:“李主任,您看,这种厚劳动布的工作服,一套连工带料(她刻意模糊了料子来源,只强调包工包料),西块五。二十套就是九十块。工期没问题,保证按时交货。”
西块五一套,比镇上裁缝铺稍低,但比她接私活高,而且量大。李主任显然对比过,对这个价格很满意,又看了看墙上挂着的几件成衣样品,针脚密实,版型周正,当即拍板:“成!就按这个价!这是定金。”他掏出二十块钱放在案板上,“料子你抓紧备,尺寸单我明天让人送过来。”
送走李主任,江宁拿着那二十块钱定金,手心微微发烫。这不是她接过的最大单,但意义不同。这是凭着她“个体户”的身份,堂堂正正接来的公家订单!
晚上陆建国回来,江宁把这事跟他说了,又把那张营业执照指给他看:“瞧见没?这就派上用场了!人农机站就是冲着这执照来的!”
陆建国看着玻璃框里那张纸,又看看妻子发亮的眼睛,点了点头:“嗯。料子,我去弄。”
这次,江宁心里踏实多了。有执照傍身,哪怕陆建国弄来的劳动布还是那些“说不清道不明”的渠道,但只要做工好,按时交货,就没人能在这上面做文章。
接下来的日子,“宁建服装店”更加忙碌。陆建国不知从哪儿弄来了两大捆厚实耐磨的深蓝色劳动布,质量比供销社卖的还好。江宁白天接待零散客户,晚上就着煤油灯,在缝纫机上“嗒嗒嗒”地赶制工作服。裁剪、缝合、锁边、钉扣,每一道工序都一丝不苟。
小来福也习惯了女主人的忙碌,不再总是缠着要玩,多数时候就安静地趴在缝纫机旁,听着那有节奏的声音打盹。
半个月后,二十套劳动布工作服整整齐齐地码放在店里。李主任带人来验收,一套套仔细检查过去,连连点头:“好!江老板这活儿做得地道!针脚匀,尺寸准,比县里厂子出来的不差!”
尾款七十块当场结清。厚厚一沓钱,江宁数了两遍,才小心地锁进那个带锁的小木匣里。听着锁头“咔哒”一声合上的轻响,她心里那份关于未来的构想,愈发清晰起来。
这单位订单像一把钥匙,为她打开了一扇新的大门。她不再满足于守着小店等客上门。她开始主动出击,借着送衣服的机会,去公社其他单位转转,跟人拉拉家常,递上自己手写的、印着“宁建服装店”和经营范围的小纸条。
慢慢地,找上门的单位活儿多了起来。有时是信用社要做几件统一的白衬衣,有时是学校要给宣传队置办演出服,虽然单子都不算太大,但细水长流,收入稳定,更重要的是,这名气,算是彻底打出去了。
村里人再看江宁,眼神又不一样了。以前是“手巧的个体户”,现在隐隐成了“能跟公家单位说上话的能人”。连支书碰到陆建国,都会多问一句:“建国,听说你们店里又接了大单?”
陆建国依旧是那副沉默的样子,但江宁能感觉到,他脊背挺得更首了。
傍晚,关了店门。江宁坐在炕沿上,就着油灯光,再次清点木匣里的积蓄。数字比她预想的增长更快。她拿出那张营业执照,用手指轻轻拂过玻璃面下的“江宁”两个字。
路,是越走越宽了。但这宽路上,会不会有更深的沟坎,她不知道。她只知道,手里攥着这执照,身边站着那个人,她就有底气,继续往前走。
窗外,北风还在刮。屋里,油灯的火苗轻轻跳动着。
重生八零辣妻:开局手撕恶婆来自“人人书库”免费看书APP,百度搜索“人人书库”下载安装安卓APP,重生八零辣妻:开局手撕恶婆最新章节随便看!(http://www.220book.com/book/WPXV/)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