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章 江风卷尽吴天碧:金陵旗落晋帆升
成都城的降旗刚飘了三月,洛阳的春汛就漫过了洛水。司马昭站在御河畔的瞭望台上,望着水面倒映的巡疆鸢影子——那是新造的“江防鸢”,翼下挂着皮囊浮筒,能贴着江面飘行,竹筐里架着的连弩,箭尖还闪着刚淬过铁的寒光。
“父亲,江东的探报回来了。”司马炎捧着绢帛快步上前,少年人的眼里满是跃跃欲试,“孙皓在石头城加了三层栅栏,还造了几十只‘撞船鸢’,想拦咱们的水军。”
司马昭接过绢帛,指尖划过上面标注的东吴布防图——从柴桑到京口,沿江的烽火台每隔十里就有一座,石头城的江面上,还飘着几只蒙着牛皮的撞船鸢,竹筐里装着铁制撞角,看着倒有几分诸葛亮当年攻城鸢的影子。
“撞船鸢?”他冷笑一声,指着江面上的江防鸢,“让工匠把‘钩船爪’装上去,再给运粮鸢加两层气囊——孙皓以为靠几只破鸢就能守住长江?他忘了,当年诸葛亮的鸢,都没能拦住咱们。”
半月后,百万魏军兵分三路:西路水军从江陵顺流而下,江面上的江防鸢排成阵列,钩船爪在阳光下闪着冷光;中路陆军从寿春出发,运粮鸢昼夜不停地往前线送粮,竹筐里的粮草堆得像小山;东路则由司马炎亲自率领,带着改良后的“焚船鸢”——竹筐里装着浸了桐油的棉团,点燃后往下扔,专烧东吴的战船。
消息传到金陵时,孙皓正在宫里设宴。他拍着案上的酒坛,对着大臣们狂笑道:“朕早有准备!石头城的撞船鸢能撞翻魏军的战船,沿江的烽火台一有动静,朕立刻派兵支援,怕他什么司马昭!”
可话音刚落,宫外就传来急报:“陛下!魏军的江防鸢己经过了柴桑,西路水军快到采石矶了!”孙皓手里的酒坛“哐当”掉在地上,酒液溅了满朝文武一身。他跌跌撞撞地跑到城楼上,就见长江面上黑压压一片,魏军的江防鸢像一群巨大的飞鸟,正朝着石头城飘来,竹筐里的连弩对着江面,东吴的战船根本靠近不了。
“放箭!让撞船鸢上!”孙皓大喊。可东吴的撞船鸢刚飘出石头城,就被魏军的钩船爪勾住了翅膀。江防鸢上的士兵转动绞盘,把撞船鸢拉到跟前,一刀砍断了鸢绳,撞船鸢“哗啦”一声掉进江里,竹筐里的士兵刚爬出来,就被魏军的弩箭射穿了胸膛。
“焚船鸢上!”司马炎在东路大营里下令。几十只焚船鸢顺着风飘到东吴战船上空,点燃的棉团像火雨似的往下掉,江面上的战船瞬间燃起大火,浓烟把半边天都熏黑了。东吴的士兵们跳江逃生,却被江水卷走,江面上漂着的,全是烧焦的船板和折断的鸢翼。
就在这时,中路魏军突破了寿春的防线,首逼金陵。沿江的烽火台刚点燃狼烟,就被魏军的巡疆鸢发现——焚船鸢飘到烽火台上空,一把火将其烧得精光,连传递消息的机会都没给东吴留。
孙皓在城楼上看着江面上的大火,听着远处的喊杀声,突然瘫坐在地上。大臣们围着他,有的哭着要“死守金陵”,有的则悄悄收拾细软,准备投降。可孙皓心里清楚,在“人人书库”APP上可阅读《三国搞笑版》无广告的最新更新章节,超一百万书籍全部免费阅读。renrenshuku.com人人书库的全拼.com即可访问APP官网金陵守不住了——魏军的鸢阵把长江封得严严实实,粮草送不进来,援军也盼不到,再守下去,只能是城破人亡。
“陛下,不如……不如投降吧。”丞相张悌跪在地上,老泪纵横,“魏军势大,咱们根本挡不住,若再抵抗,金陵的百姓就要遭殃了。”孙皓望着城楼下慌乱的百姓,又看了看江面上飘着的魏军鸢阵,终究点了点头——他虽暴虐,却也知道,再坚持下去,只会让更多人送命。
他让人取来玉玺,又写了降书,绑在一只东吴的传信鸢上,朝着魏军大营飘去。那只鸢的翅膀上还沾着烽火台的烟灰,在江风里晃晃悠悠地落在了司马炎面前。
司马炎接过降书,当即下令:“进城!不得伤害百姓!”魏军将士们排着队走进金陵城,没有烧杀抢掠,只有几只焚船鸢还在江面上飘着,火焰渐渐熄灭,只剩下袅袅的青烟。孙皓穿着素服,牵着太子,从皇宫里走出来,身后跟着捧着玉玺的大臣,城楼上的“吴”字大旗,缓缓落了下来。
消息传到洛阳时,司马昭正在御河畔看着新造的“巡江鸢”。这鸢比江防鸢更轻巧,竹筐里装着望远镜(由西域传入的琉璃镜改良而成),能看清十里外的江面。当司马炎的传信鸢飘到他面前,绢帛上写着“东吴归降”西个字时,他突然笑了,笑得像个孩子——父亲司马懿没完成的一统中原,他做到了;那个曾让司马家屡屡受挫的诸葛亮,若泉下有知,会不会也对着天上的鸢铃,叹一声时势弄人?
他让人把那枚从诸葛亮警戒鸢上缴获的鸢铃,挂在了巡江鸢的竹筐上。当巡江鸢升空时,铃音顺着江风飘向远方,像是在告诉天下:乱世结束了,那些飘在祁山、长江上空的竹鸢,终于可以歇一歇了。
而金陵城里,孙皓正坐在自己的宫殿里,看着魏军送来的食物,突然想起当年孙权在武昌称帝时的盛况——那时的东吴,战船满江,鸢阵齐飞,何等威风。可如今,江面上飘着的是魏军的巡江鸢,宫墙上挂着的是晋朝的旗帜,他终究成了东吴的末代君主。
司马炎走进宫殿时,见孙皓正对着墙上的旧鸢图纸发呆。他指着图纸上的撞船鸢,笑着说:“陛下造的鸢,倒有几分巧思,只是可惜,没能挡住晋军。”孙皓抬头看他,眼里满是落寞:“朕不如孙权,更不如诸葛亮,守不住江东,不怨别人。”
司马炎没再多说,只是让人把那幅鸢图纸收了起来——他要把它带回洛阳,和诸葛亮的巡疆鸢图纸、司马懿的攻城鸢零件放在一起,让后人知道,这场跨越了几十年的乱世,不仅有刀光剑影,还有那些飘在天空中的竹鸢,带着智慧与执念,见证了一个时代的落幕,也见证了一个新王朝的开启。
长江的风还在吹着,江面上的巡江鸢缓缓盘旋,鸢铃的声音清脆悦耳,再也没有了硝烟的味道。司马昭站在洛阳的城楼上,望着南方的天空,手里的鸢铃轻轻晃动——他赢了天下,却也知道,自己能一统中原,不仅是因为司马家的权谋,更是因为那些曾在乱世里闪耀的智慧,那些刻在鸢翼上的执着,终究推着历史,走向了太平。而那些飘在时光里的竹鸢,会永远留在人们的记忆中,诉说着三国的故事,诉说着一个关于梦想与遗憾、智慧与权谋的旧时光。
(http://www.220book.com/book/WPYT/)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