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光渐渐放亮,驱散了卧牛岭上的黑暗,也清晰地照出了阵地上更加惨烈的景象。昨夜白刃战的痕迹与白天的炮击、冲锋留下的创伤叠加在一起,使得这片山岭如同被彻底犁过一遍,又被鲜血浸泡透了一样。
尸体比昨天傍晚时更多了,尤其是靠近阵地前沿的位置,川军和小鬼子的尸体交错在一起,很多都是在近距离搏斗中同归于尽,保持着最后厮杀的动作凝固在那里,触目惊心。
林怀安靠坐在自己的散兵坑边缘,大口喘着气,腿上的刀伤一阵阵钻心地疼。他用撕下来的绑腿布紧紧勒住伤口上方,暂时止住了涌出的鲜血,但布条很快就被染红。他脸色苍白,一方面是失血,另一方面是体力和精神的双重透支。
他看了一眼周围。李石头正在帮他检查伤口,眉头紧锁。栓柱从猫耳洞里爬了出来,脸色煞白,看着满地的尸体和鲜血,身体还在微微发抖,但手里还死死攥着那块沾了血的石头。王秀才瘫坐在不远处,那支打空了的老旧手枪掉在脚边,他双手抱头,肩膀微微耸动,不知道是在后怕还是在哭泣。
新来的援军正在那个黑脸膛排长的指挥下,一部分人警戒山下,一部分人开始帮忙救助伤员,收敛烈士遗体。
“石头,我没事,你先去看看排长和其他弟兄。”林怀安推开李石头的手,声音沙哑。
李石头看了他一眼,点点头,默默起身,向赵大刀休息的防炮洞走去。
黑脸膛排长安排完警戒,大步走了过来,他看了看林怀安腿上的伤,又扫了一眼周围惨烈的状况,浓眉紧锁。“兄弟,哪个部分的?伤亡咋样?还有能主事的没?”
林怀安挣扎着想站起来敬礼,被对方按住了。“兄弟,免了。我是三连二排排长,刘黑娃。奉营长命令,带两个班上来增援。你们是……赵大刀排的?”
“是,一排,林怀安,一班班长。”林怀安喘着气说,“我们排……赵排长重伤,周连长……殉国了。”他说出最后几个字时,喉咙有些发紧。
刘黑娃脸色一黯,重重叹了口气:“狗日的小鬼子……我们来晚了点。”他环顾西周,看着这不足三十人的残兵,其中还包括好几个伤员,心情沉重。“你们打得苦啊。”
这时,孙麻子搀扶着赵大刀从防炮洞里慢慢走了出来。赵大刀脸色灰败,胸前裹着的绷带渗着血,但眼神依旧锐利。他看到了刘黑娃,点了点头:“黑娃,你们来了就好。”
“老赵,你……”刘黑娃看到赵大刀的伤势,上前一步。
“还死不了。”赵大刀摆摆手,声音虚弱但清晰,“现在阵地上,暂时由我负责。情况你都看到了,人没剩下几个,弹药也快打光了。鬼子吃了亏,肯定不会罢休,下次进攻只会更凶。”
刘黑娃点头:“营长也预料到了。他让我带话,卧牛岭必须再坚守至少一天,掩护主力和百姓转移。我带了些弹药上来,不多,但能顶一阵。另外,营部卫生员马上就到,重伤员可以往下送。”
“一天……”赵大刀咀嚼着这两个字,目光扫过阵地上每一个幸存士兵疲惫而麻木的脸,最终落在林怀安、孙麻子等人身上。“弟兄们,都听到了?再守一天!有没有问题?”
没有人回答,但残存的士兵们都默默抬起了头,眼神里重新凝聚起一丝决绝。仗打到这个份上,退路己经没了,只剩下死守到底这一个选择。
“没得问题!”孙麻子啐了一口带血的唾沫,率先吼道。
“没得问题!”林怀安也跟着说道,声音不大,但很坚定。李石头、王秀才,甚至胳膊受伤的栓柱,都纷纷应和。
刘黑娃带来的援兵大约二十多人,加上一排残存的十九人(其中还有几个轻伤员),现在卧牛岭主峰上的总兵力恢复到西十人左右。刘黑娃的人装备稍好一些,有一挺捷克式轻机枪和足够的子弹,这无疑是雪中送炭。
弹药被集中起来分配。林怀安的一班补充到了一部分七九步枪弹和几颗手榴弹。李石头领到了足够的机枪子弹,那挺宝贵的捷克式被安置在一个重新加固的机枪阵位上,由刘黑娃带来的一个老兵机枪手操作,李石头在旁边充当副射手兼掩护。
营部派来的卫生员(其实也只是个受过简单包扎训练的少年兵)气喘吁吁地爬上了阵地,立刻开始给重伤员进行紧急处理。赵大刀被强行要求后送,但他死活不肯。
“老子是排长!阵地还在,我哪儿也不去!”赵大刀瞪着通红的眼睛吼道,“给我包扎紧点就行!”
卫生员无奈,只能给他重新清洗伤口,上了点简单的磺胺粉(极其珍贵的药品),用干净的绷带紧紧包扎起来。林怀安腿上的伤口也得到了处理,子弹没有留在里面,只是割开了皮肉,消毒包扎后,虽然行动不便,但还不至于完全失去战斗力。
阵亡者的遗体被集中起来,在阵地后方一个相对完整的弹坑里简单掩埋。没有棺材,没有仪式,只有一层薄薄的黄土。周连长和吴铁蛋他们被埋在了一起。活着的人默默看着,没有人说话,只有铁锹铲土的声音和压抑的呼吸声。
王秀才找了一块相对平整的木片,用烧黑的树枝在上面吃力地写下了“川军烈士之墓”几个字,插在了坟堆前。
做完这一切,天色己经大亮。冬日的太阳有气无力地挂在天上,没有丝毫暖意。
士兵们抓紧时间啃着冰冷的杂粮饼子,喝着凉水,恢复体力。刘黑娃和赵大刀(靠着一段胸墙坐着)、孙麻子、林怀安等几个骨干凑在一起,商量着防御部署。
“鬼子下次再来,肯定还是老套路,炮火准备,然后步兵冲锋,可能坦克还会上来。”刘黑娃说道,“我们人少,不能再像以前那样把兵力摊开。”
赵大刀点头,看向林怀安:“怀安,你昨天说的那个散兵坑和猫耳洞,有点名堂。晚上要不是分散藏着,鬼子那顿摸黑偷袭,我们估计就交待了。”
林怀安用树枝在地上划拉着:“排长,刘排长,我觉得光靠散兵坑还不够。我们人少,火力弱,正面硬顶肯定吃亏。我看这卧牛岭主峰地形,东西两侧坡度稍缓,正面最陡但被炮火破坏得最厉害。鬼子大概率还是会主攻正面和东西两侧。”
他停顿了一下,继续划拉:“我们可以把兵力分成几个小组,每个小组守一个核心的散兵坑或者坚固的掩体,小组之间用简单的交通壕或者匍匐通道连着,形成几个互相支援的火力点,而不是一条线。这样炮击的时候分散隐蔽,步兵上来了就各自为战,互相侧击。”
刘黑娃摸着下巴上的胡茬:“意思就是,不摆开阵势,而是缩成几个刺猬,让鬼子啃起来崩牙?”
“对。”林怀安点头,“而且,我们可以把有限的弹药,尤其是手榴弹,集中配置在几个关键的点上。等鬼子靠近了再突然砸出去。另外,我看阵地上还有不少小鬼子和我们自己人留下的步枪,虽然型号杂,很多也坏了,但能不能把还能用的捡回来,分配给枪法好的弟兄,比如李石头,让他多几支枪备用,专门打鬼子的军官和机枪手?”
“这个法子要得!”孙麻子插嘴道,“石头娃儿枪法准,多给他几杆枪,就能多敲掉几个狗日的!”
赵大刀和刘黑娃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赞同。林怀安提出的办法,虽然听起来有些零散,但非常适合他们现在人少、弹药少的情况,能最大程度保存自己、杀伤敌人。
“就按怀安说的办!”赵大刀拍了板,“黑娃,你带来的人和我们剩下的人混编,分成西个战斗小组。孙麻子带一组守东边那个坡,我带一组和机枪守中间核心位置,黑娃你带一组守西边,林怀安,你带你们班剩下的人,再加上两个人,组成一个机动小组,位置稍微靠后,哪里吃紧就支援哪里,李石头也归你指挥,负责冷枪狙杀。”
“是!”几人齐声应道。
命令立刻被执行下去。士兵们开始按照新的部署调整工事,挖掘和加固小组防御的掩体,清理射击视野。李石头带着两个人,在阵地上搜集还能使用的步枪,最终找到了三支能用的三八式,两支汉阳造,还有一支老套筒。他把这些枪分别放在几个不同的射击位置上,旁边摆好压满子弹的桥夹。
王秀才则带着栓柱和另外两个轻伤员,负责在后面整理弹药,烧开水,准备绷带,做点力所能及的后勤工作。
紧张的准备工作中,时间过得很快。快到中午的时候,山下小鬼子的阵地上依旧没有动静,只有几架侦察机偶尔飞过上空,盘旋几圈又走了。
这种反常的平静,反而让阵地上的人们更加不安。
“狗日的小鬼子在搞啥子名堂?”孙麻子嘀咕着。
林怀安靠在一个掩体后面,眯着眼睛看着远方小鬼子的方向。他知道,这很可能是暴风雨前的宁静。小鬼子在调兵遣将,准备更凶狠的打击。他摸了摸身边几颗摆放整齐的手榴弹,又检查了一下那支三八式步枪的枪膛。
他知道,更残酷的战斗,马上就要来了。而他们这支残破的队伍,必须在这卧牛岭上,像钉子一样,再钉上一天。
作者“南派的神”推荐阅读《铁血川军魂》使用“人人书库”APP,访问www.renrenshuku.com下载安装。(http://www.220book.com/book/WRDN/)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