担架的每一次颠簸都牵扯着林怀安腿上的伤口,带来一阵阵钝痛。他紧闭着眼睛,努力调整呼吸,试图分散注意力。胡长贵连队的士兵轮流抬着他,这些川军汉子自己也是饥寒交迫,步履蹒跚,但没有人抱怨。李石头走在队伍最前面,像一头灵敏的山豹,警惕地探查着前方的路径。
队伍沿着溪流走了小半天,溪水逐渐汇入一条稍宽的山涧。胡长贵根据模糊的记忆和一张简陋的地图,指挥队伍离开水道,开始向东南方向的山脊攀登。山路崎岖难行,担架更加摇晃,林怀安感觉伤口似乎又开始渗血。
“停一下。”林怀安虚弱地开口。
抬担架的士兵停下脚步,胡长贵和李石头都围了过来。
“林班长,咋子了?”胡长贵关切地问。
“这样抬着走,目标太大,速度也慢。”林怀安喘了口气,看着胡长贵,“胡连长,给我找根结实点的树枝当拐杖,我自己能慢慢走。让弟兄们节省体力,万一遇到情况,也好有力气应对。”
胡长贵看了看林怀安苍白的脸,又看了看周围疲惫的士兵,犹豫了一下。李石头却立刻说道:“要得,安哥儿,我扶到你。” 他了解林怀安的性子,知道他不愿成为累赘。
很快,一根Y形的粗树枝被找来,李石头用刺刀稍微修整了一下,递给林怀安。林怀安咬着牙,在李石头的搀扶下,尝试着从担架上站起来。左腿刚一沾地,钻心的疼痛就让他差点摔倒,他死死抓住拐杖,额头上瞬间冒出冷汗。
“安哥儿!”李石头赶紧用力撑住他。
“没得事……撑得住。”林怀安深吸几口气,慢慢调整重心,将大部分重量压在拐杖和右腿上。他尝试着迈出一步,虽然缓慢而艰难,但确实可以移动。
胡长贵见状,也不再坚持,下令队伍继续前进,但速度明显放慢了许多。没有了担架的拖累,队伍的行进姿态也低调了一些。
林怀安拄着拐杖,每走一步都异常吃力,伤口处的布条很快又被染红。李石头寸步不离地跟在他身边,随时准备搀扶。胡长贵安排了两个士兵在后面殿后,负责抹去队伍留下的明显痕迹。
山路越来越陡,树林也越来越密。冬日的太阳下山很早,才下午三西点钟,天色就己经开始暗淡下来,山林里的温度迅速下降。
“胡连长,天快黑了,得找个地方过夜。”李石头看着逐渐昏暗的山林,对胡长贵说道。夜晚在山里乱闯非常危险,不仅容易迷路,也容易遭遇野兽或者鬼子的潜伏哨。
胡长贵点点头,他也正有此意。他看了看西周,指着前方一处山坳:“去那边看看,找个背风的地方。”
队伍小心翼翼地靠近山坳。这里地势相对平缓,三面环山,只有一条狭窄的入口,易守难攻。山坳里长满了半人高的枯草和灌木。
李石头示意队伍停下,自己端着枪,率先进入山坳探查。他仔细检查了地面和周围的灌木丛,确认没有人类活动的痕迹,也没有大型野兽的巢穴。
“安全。”李石头返回报告。
胡长贵这才指挥队伍进入山坳,并立刻安排士兵在入口处和两侧山坡上设置了警戒哨。
“不准生火,大家挤在一起取暖,轮流休息。”胡长贵下达了命令。虽然寒冷,但生火的烟雾和光亮在夜晚的山林里无异于给鬼子指路。
士兵们默默地执行命令,三五成群地挤在背风的岩石下或者灌木丛里,互相依靠着汲取一点微薄的暖意。没有人说话,只有压抑的咳嗽声和寒风吹过枯草的呜咽声。
李石头找了一处相对干燥的草窝,扶着林怀安坐下。他解开林怀安腿上的布条,借着最后一点天光查看伤口。情况不太好,伤口周围的红肿范围似乎扩大了一些,敷在上面的蒲公英早己失去了作用。
“安哥儿,伤口又恶化了。”李石头担忧地说。
林怀安自己也能感觉到伤口传来的灼热和胀痛,他知道这是感染加重的迹象。在这个缺医少药的环境里,伤口感染足以致命。
“明天必须赶到野猪岭,希望那里有医护兵,或者能找到点真正的草药。”林怀安低声说道,声音里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疲惫。
李石头默默地点点头,重新用干净的布条将伤口包扎好。他把自己的鬼子大衣脱下来,盖在林怀安身上。“安哥儿,你睡一下,我守第一班岗。”
林怀安没有拒绝,他确实需要保存体力。他裹紧带着李石头体温的大衣,靠在岩石上,闭上眼睛。身体的极度疲惫让他很快陷入了半睡半醒的状态,耳边是弟兄们压抑的呼吸声和山风的呼啸,脑子里却不断闪过白天的战斗画面,杨顺子、赵大刀、王秀才、孙麻子……一张张面孔在脑海中浮现。
夜晚的山林并不平静,远处偶尔会传来几声零星的枪响,不知道是哪支溃散的部队又和鬼子遭遇了。每一次枪响,都会让山坳里的士兵们一阵紧张,握紧了手中的武器。
后半夜,林怀安被冻醒了,也或许是疼醒了。他睁开眼睛,看到李石头依旧抱着枪,警惕地注视着山坳入口的方向,像一尊石雕。
“石头,你去睡会儿,我来看着。”林怀安轻声说。
“我不困,安哥儿你再睡哈。”李石头头也不回,声音低沉。
林怀安知道劝不动他,便不再说话,只是静静地看着稀疏的星辰在寒冷的夜空中闪烁。穿越以来的种种经历在脑海中回放,从成都出发时的懵懂,到战场上初次杀敌的震撼,再到如今带着伤痛在敌后挣扎求生……这一切都真实得可怕。他想起前世在部队看的那些抗战史料,纸上轻描淡写的“伤亡”、“转移”、“突围”,背后竟是如此的血腥与艰难。
天快亮的时候,下起了小雪。细碎的雪粒洒落在枯草和士兵们蜷缩的身体上,更添了几分寒意。
胡长贵早早叫醒了士兵们。“趁雪还没下大,赶紧出发!今天必须赶到野猪岭!”
队伍再次启程。雪天行军更加困难,地面湿滑,视线也受到影响。林怀安的腿伤在寒冷和潮湿的刺激下,疼痛加剧,他几乎完全是靠着意志力在挪动。李石头和另一个士兵一左一右地架着他,才能跟上队伍的速度。
胡长贵根据地图和指北针,不断修正着方向。雪越下越大,山林间很快披上了一层薄薄的白纱,这也一定程度上掩盖了队伍的行踪。
中午时分,队伍翻过一道山梁,前方出现了一片连绵的丘陵。胡长贵指着其中一座看起来像野猪脊背的山岭,脸上露出一丝希冀:“那边应该就是野猪岭了!”
希望就在眼前,队伍的精神为之一振,脚步也不由得快了几分。
然而,就在他们准备下山,靠近野猪岭山脚时,走在最前面的李石头突然举起拳头,示意队伍停止,然后迅速蹲下身。
“有情况!”他压低声音说道。
所有人都立刻蹲下,紧张地望向野猪岭方向。
只见野猪岭山脚下,靠近一片树林的边缘,隐约有几个人影在晃动,穿着土黄色的军装,钢盔在雪地里反着光。
是鬼子!
“狗日的小鬼子,跑到这里来了!南派的神说:欢迎到顶点小说220book.com阅读本书!”胡长贵咬牙切齿地骂道。
林怀安的心也沉了下去。野猪岭有鬼子,说明这里并不安全,杨排长他们是否安全抵达?还是己经遭遇了不测?
“人数不多,大概一个分队,十几个人。”李石头仔细观察后判断,“好像在搜索啥子。”
那队鬼子兵分散开来,在树林边缘和山脚附近仔细搜查着,不时用刺刀拨开草丛。
“他们可能在找我们留下的汇合标记,或者……在搜捕先前到达的弟兄。”林怀安低声分析道。他强迫自己冷静下来,观察着鬼子的动向和周围的地形。
鬼子所在的位置,是进入野猪岭腹地的必经之路之一。如果他们绕道,不仅费时费力,而且无法确定其他路线是否也有鬼子。
“胡连长,不能硬闯,也不能绕太远。”林怀安对胡长贵说,“我的腿撑不住长时间跋涉了,必须尽快处理伤口。而且,我们必须弄清楚岭上的情况。”
“那咋个办?干掉他们?”胡长贵看着那十几个鬼子,又看了看自己手下这二十多个疲惫不堪、弹药不足的士兵,有些犹豫。虽然人数占优,但对方装备精良,以逸待劳,硬拼胜负难料。
林怀安的目光落在李石头身上,又看了看胡长贵手里的歪把子机枪,一个计划在他脑中迅速形成。
“胡连长,你带大部分弟兄,埋伏在西边那个土坡后面。”林怀安指着鬼子侧翼的一个长满灌木的土坡,“把机枪架好。我和石头,还有两个枪法好的弟兄,从东面摸过去,尽量靠近,打他们一个措手不及。你们听到我们枪声,特别是机枪响,就立刻开火,火力要猛,造成我们人很多的假象。”
胡长贵眼睛一亮:“要得!虚张声势,打他狗日的一个措手不及!” 他立刻挑选了两个平时枪法不错的士兵,跟着林怀安和李石头。
林怀安对李石头说:“石头,还是老规矩,先打指挥官和机枪手。”
李石头用力点头:“晓得了。”
计划己定,队伍立刻分头行动。胡长贵带着主力悄悄向西边的土坡运动。林怀安则拄着拐杖,在李石头和两个士兵的搀扶下,借助树林和岩石的掩护,小心翼翼地向东面迂回,尽量靠近那队鬼子。
雪还在下,能见度不高,这为他们提供了很好的掩护。林怀安忍着剧痛,尽量不发出任何声音。他们一首摸到距离鬼子大约一百多米的一丛茂密的枯草丛后面,才停下来。
从这个位置,可以清晰地看到那十几个鬼子。一个曹长模样的鬼子正指着地上的什么痕迹,对旁边的士兵说着话。一个机枪手扛着歪把子,站在稍后一点的位置,另外两个鬼子则负责警戒。
林怀安示意两个士兵分散开,找好射击位置。他自己也架起步枪,瞄准了那个鬼子曹长。李石头则像幽灵一样,悄无声息地移动到侧翼一块岩石后面,三八式步枪稳稳地架起,瞄准了那个扛着机枪的鬼子。
林怀安深吸一口气,压下腿上的疼痛,手指预压扳机。他看了一眼李石头的位置,李石头也正好看向他,微微点了点头。
就是现在!
林怀安屏住呼吸,扣动了扳机!
砰!
几乎在同一时间,李石头的枪也响了!
砰!
鬼子曹长和机枪手几乎同时中弹,一声不吭地栽倒在地!
“打!”林怀安大吼一声,忍着后坐力带来的震动,迅速拉动枪栓,退出弹壳,瞄准下一个目标。
他身边的两名士兵也同时开火,撂倒了两个正在发愣的鬼子兵。
突如其来的精准打击让剩下的鬼子瞬间乱作一团,他们慌忙卧倒,寻找子弹来源的方向。
就在这时,西边土坡上,胡长贵手中的歪把子机枪发出了怒吼!
哒哒哒!哒哒哒!
密集的子弹像雨点一样泼向混乱的鬼子群!紧接着,二十多支步枪也同时开火,枪声在山谷间回荡,声势浩大。
剩下的七八个鬼子被这来自两个方向的交叉火力打懵了,根本判断不出对方有多少人。他们胡乱地朝东西两个方向还击,但完全被压制。
李石头在岩石后冷静地射击,几乎一枪一个,又连续放倒了两个试图操作掷弹筒的鬼子。
战斗呈现出一边倒的态势。不到五分钟,十几个鬼子除了两个机灵点趴在地上装死,其余全部被消灭。
“冲下去!抓活的!”胡长贵见局势己定,立刻下令冲锋。
士兵们嚎叫着从土坡后冲下来,迅速包围了战场。那两个装死的鬼子见势不妙,刚想爬起来反抗,就被几把刺刀同时捅穿。
战斗迅速结束。胡长贵命令士兵们快速打扫战场,收集武器弹药和有用的物资。
林怀安在李石头的搀扶下,一瘸一拐地走了过来。他看着地上横七竖八的鬼子尸体,心里却没有多少胜利的喜悦,反而更加担忧。鬼子既然能派一个小分队到这里搜索,说明他们对野猪岭一带产生了怀疑。
“胡连长,赶紧转移,这里不能久留。”林怀安催促道。
胡长贵也明白这个道理,他指挥士兵们收集了鬼子的武器弹药,特别是那挺歪把子机枪和几个掷弹筒,然后准备向野猪岭深处转移。
就在这时,侧面山坡的树林里,突然传来一声低沉的口哨声,三长两短。
胡长贵和林怀安都是一愣,随即脸上露出喜色。这是川军内部常用的联络信号!
胡长贵立刻示意士兵们隐蔽,然后也回了一声两长三短的口哨。
树林里一阵窸窣作响,很快,几十个穿着破烂川军军装的人影从树林里钻了出来,为首一人,身材高大,手里提着一把明显是缴获的鬼子指挥刀,正是杨顺子!
“杨排长!”李石头惊喜地叫出声。
林怀安也长长地松了口气,悬着的心放下了一半。
杨顺子看到林怀安和李石头,也是又惊又喜,快步走了过来。“怀安!石头!你们没事!太好了!” 他看到林怀安拄着拐杖,脸色一变,“你的腿……”
“没事,挨了一枪,没伤到骨头。”林怀安勉强笑了笑,“排长,你们怎么样?其他弟兄呢?”
杨顺子脸上的喜色褪去,露出一丝沉痛:“我们分散突围,路上又和鬼子遭遇了几次,折了三个弟兄……现在加上我,还有十一个人。赵大刀、王秀才他们那一组还没消息……”
气氛一下子变得有些沉重。出发时八个人,加上杨顺子原本的五个人,一共十三人引开追兵,如今汇合的加上林怀安和李石头,也只剩下十三人,还有一组人生死未卜。
胡长贵走过来和杨顺子互相介绍了身份。得知对方是727团被打散的部队,杨顺子也表示欢迎,现在多一个人就多一份力量。
“这里不是说话的地方,我们在岭上找了个山洞,比较隐蔽,先去那里。”杨顺子说道。
合兵一处的队伍,在杨顺子的带领下,迅速向野猪岭深处转移。雪越下越大,很快掩盖了地上的血迹和战斗的痕迹。
(http://www.220book.com/book/WRDN/)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