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萍西十七岁这年的盛夏,一场透雨洗过青山,把山间的草木润得愈发苍翠。她坐在车里,望着窗外不断倒退的绿色——蜿蜒的山路像一条银带,缠绕在青山之间,路边的野花开得热烈,粉的、黄的、紫的,像撒在绿毯上的碎宝石。身边的陆泽言握着方向盘,偶尔侧头看她,眼里带着温柔的笑意;副驾驶座上的念安正低头看着手机,屏幕上是周琳老师发来的照片:一群孩子穿着蓝色校服,在泥土地上练习芭蕾动作,背景是一间旧砖房,墙上贴满了彩色的画。
“快到了。”陆泽言的声音打破了车厢里的安静。绿萍回过神,看向窗外——远处的半山腰上,几间旧砖房隐约可见,屋顶的烟囱冒着淡淡的炊烟,那就是三年前她来过的青山小学。时隔三年,再次踏上这片土地,她的心里满是期待,像当年第一次来这里时一样,既紧张又温暖。
车子刚停在学校门口,一群孩子就像小鸟一样围了上来,叽叽喳喳的声音像山涧的泉水,清脆而热闹。为首的男孩穿着一双洗得发白的舞鞋,鞋尖磨得有些变形,却被擦得干干净净,他拉着绿萍的手,兴奋地晃着:“汪老师!您终于来了!我们等您好久了!”
绿萍认出了他——是石头。三年不见,他长高了不少,以前总是躲在角落里的小男孩,现在站得笔首,脸上带着自信的笑容,眼里闪着光。“石头,好久不见,你又长高了。”绿萍蹲下身,摸了摸他的头,手指碰到他舞鞋上的补丁,心里暖暖的——那补丁是用蓝色的布缝的,和他的校服颜色一样,应该是周琳老师帮他补的。
“汪老师,我们准备了节目给您看!快跟我来!”石头拉着绿萍的手,往学校里跑。陆泽言和念安跟在后面,看着孩子们围着绿萍,像一群小尾巴,忍不住笑了。
学校的变化很大——以前的泥土地操场被压实了,边缘种上了几棵小树苗;教室的窗户换上了新的玻璃,阳光透过玻璃照在教室里,明亮而温暖;最让绿萍惊喜的是,周琳老师在县里的支持下,把一间闲置的旧教室改成了简易的“芭蕾教室”。教室的墙上贴满了孩子们画的芭蕾小人,有的穿着白色舞裙,有的举着丝巾,有的踮着脚尖,虽然画得稚嫩,却充满了童趣;角落堆着几箱捐赠的舞鞋和弹力带,舞鞋有大有小,有的鞋尖磨破了,有的鞋带断了,却都被整齐地摆放在箱子里;墙上还挂着一面简易的镜子,是用几块小镜子拼接而成的,虽然有些反光不均,却是孩子们最宝贝的东西——他们总是对着镜子,模仿老师的动作,调整自己的姿势。
“汪老师,您看,这是我们的芭蕾教室!”周琳老师从教室里走出来,她穿着简单的白色T恤和牛仔裤,脸上带着淳朴的笑容,头发扎成马尾,显得格外精神。三年前那个青涩的语文老师,现在己经成了孩子们眼里最靠谱的“周老师”,她的手上沾着颜料,应该是刚和孩子们一起画完芭蕾小人。
“周老师,辛苦你了。”绿萍握住她的手,心里满是感激。周琳笑着摇头:“不辛苦,看着孩子们喜欢,我就觉得特别开心。您当年教我的那些舞蹈游戏和故事,孩子们都特别喜欢,每天都盼着上芭蕾课。”
说话间,音乐响了起来——是陆泽言写的《山涧的小天鹅》,旋律从教室角落的老旧音响里传出,带着些许杂音,却比任何专业的音响都更动人。孩子们穿着统一的蓝色校服,站成整齐的队列,石头站在最前面,像个小领头。音乐响起时,他们整齐地伸出手臂,像小天鹅展开翅膀,然后轻轻踮脚,跟着节奏旋转——虽然动作还有些稚嫩,有的孩子踮脚时身体会晃,有的孩子手臂伸展得不够标准,鞋尖磨得有些变形,甚至有的孩子因为紧张,忘记了下一步动作,却立刻跟着身边的同学调整过来,每一个眼神都透着认真,每一个动作都充满了热情。
石头跳的是“王子”角色,他的动作比其他孩子更舒展,转身时的姿态挺拔而优雅,竟有几分绿萍当年跳古典芭蕾时的影子。绿萍看着他,想起三年前第一次见他时,他躲在教室的角落里,连手臂都不敢抬,如今却能自信地站在队伍前面,带领其他孩子跳舞。她的眼眶微微发热,转头看向身边的念安,发现念安也红了眼眶,正用手机记录着这一幕。
表演结束后,一帘清梦,绿萍重生记来自“人人书库”免费看书APP,百度搜索“人人书库”下载安装安卓APP,一帘清梦,绿萍重生记最新章节随便看!孩子们齐声喊:“谢谢汪老师!谢谢念安老师!谢谢陆老师!”然后鞠躬,动作虽然不标准,却格外真诚。石头红着脸,从口袋里掏出一张叠得整整齐齐的画,递到绿萍面前:“汪老师,这是我画的您,我以后也要像您一样,教山里的孩子跳芭蕾,让他们也能感受到芭蕾的美。”
绿萍接过画,小心翼翼地展开——画纸上的她穿着白色舞裙,身后跟着一群小天鹅,小天鹅们穿着不同颜色的舞鞋,背景是连绵的青山和蜿蜒的溪水,天空中飘着粉色的樱花花瓣。画的右下角,用歪歪扭扭的字写着:“送给最爱的汪老师”。她蹲下身,看着石头的眼睛,认真地说:“好啊,石头,老师等着看你成为最好的芭蕾老师。你要记住,教孩子们跳舞,不仅要教他们动作,还要教他们感受美,感受快乐,就像周老师教你们一样。”
石头重重地点头,眼里闪着坚定的光:“我记住了汪老师!我一定会好好学,以后回来教更多的孩子!”
一旁的念安看着这一幕,心里满是感动。她拉着绿萍的手,声音带着一丝哽咽:“妈妈,我想在这边建一个‘舞蹈梦想教室’,给孩子们买专业的地胶和镜子,再请舞团的朋友定期来支教,让他们能有更好的条件跳舞。”她想起自己在伦敦的舞团,有专业的练功房、先进的音响设备,而这里的孩子们,却只能在泥土地上穿着旧舞鞋跳舞,心里酸酸的——她小时候有妈妈陪着练舞,有最好的条件,而这些山区的孩子,只是想要一个能安心跳舞的地方,却如此不易。
绿萍笑着点头,眼里满是欣慰:“好啊,这是个好主意。我们一起努力,让孩子们有更好的条件,追逐自己的舞蹈梦想。”
当天下午,念安就联系了国内的公益机构,详细说明了“舞蹈梦想教室”的计划——她想给青山小学捐一间专业的舞蹈教室,铺上防滑地胶,安装一面完整的大镜子,再添置一些新的舞鞋、弹力带和舞蹈绘本;同时,她还计划组织伦敦舞团的朋友们,每年定期来山区支教,给孩子们带来更专业的舞蹈教学,也给当地的老师提供培训。公益机构的负责人对这个计划很支持,很快就敲定了捐赠细节,承诺会尽快安排物资运输和场地改造。
陆泽言则坐在芭蕾教室的角落,被孩子们围在中间,给他们讲音乐故事。他拿出随身携带的小提琴,调试了一下琴弦,然后缓缓拉起了改编版的《山涧的小天鹅》——这次的旋律比音响里的更轻快,更灵动,像山涧的泉水叮咚作响,像孩子们的笑声清脆悦耳。孩子们围在他身边,有的坐在地上,有的趴在他的膝盖上,眼睛瞪得圆圆的,听得入了迷。有个小女孩好奇地伸出手,轻轻碰了碰小提琴的琴弦,琴弦发出轻微的颤音,陆泽言没有停下,反而对着她笑了笑,继续演奏。小女孩的脸上露出了惊喜的笑容,跟着旋律轻轻晃着身体。
夕阳西下时,绿萍一行要离开了。孩子们追着车子跑,有的举着自己画的画,有的穿着舞鞋,边跑边喊:“汪老师!念安老师!陆老师!下次再来!我们会好好练舞的!”石头跑在最前面,手里举着那张画,对着车子挥手:“汪老师!我会记住您的话!我会成为最好的芭蕾老师!”
绿萍摇下车窗,看着孩子们的身影越来越小,首到消失在山路的拐角,心里满是温暖。她回头看了看身边的陆泽言和念安,陆泽言的嘴角带着温柔的笑容,念安的眼里还闪着泪光,却笑得格外灿烂。
车子行驶在蜿蜒的山路上,山间的风吹进车窗,带着草木的清香和孩子们的笑声。绿萍靠在座椅上,闭上眼睛,仿佛还能听到教室里传来的《山涧的小天鹅》的旋律,看到孩子们穿着旧舞鞋跳舞的样子,看到石头眼里坚定的光。她知道,那些在山涧回响的芭蕾旋律,那些孩子们脸上灿烂的笑容,那些对舞蹈的热爱和对未来的期待,终会在孩子们的心中,开出最美的花——那是比山间的野花更绚烂,比舞台上的玫瑰更坚韧的花,是由爱和热爱浇灌而成的,永不凋零的芭蕾之花。
而这束花,会在岁月的流转中,不断传递下去,从青山小学到更多的山区学校,从石头到更多的孩子,从她和念安到更多的“点灯人”,在山涧回响,在人间绽放,让更多的人感受到芭蕾的美,感受到生活的温暖和力量。
(http://www.220book.com/book/WUKJ/)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