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竹枝巷安顿下来的日子,清静而规律。
天色微明,顾晋年便会起身,在院中打上一套简单的拳法,活动筋骨。这是苏清欢要求的,她总说读书耗心神,一副好身子骨才是最大的本钱。而后,便是他雷打不动的早读时间。朗朗的圣贤书声,为这座清幽的小院注入了勃勃生机。
苏清欢则会在此时,将两人的衣食起居打理得井井有条。她用从村里带来的腊肉和府城买来的鲜蔬,变着花样地调理饮食。她还发现这院里的水井水质清冽甘甜,便每日都沏上一壶清茶,放在顾晋年的书桌旁。
午后,是顾晋年练字和做文章的时候。苏清欢便会搬个小凳,坐在廊下做些针线活,或是翻看一些从书铺租来的地方杂记。她不打扰他,却又始终陪伴在他身边。那种无声的默契,让顾晋年心中安宁,下笔也愈发沉稳。
这样的生活,简单,却充满了希望。
这日午后,青州城的天空有些阴沉,空气中带着一丝潮湿的闷热,眼看一场春雨就要来临。
苏清欢收起晾晒的衣物,走到书房门口,轻声问道:“晋年,今日的文章可还顺手?”
顾晋年放下笔,揉了揉眉心,答道:“尚可。只是今日看了一篇前人论青州水利的策论,总觉得有些纸上谈兵,未能切中要害。”
苏清欢心中一动,知道时机来了。她端着茶走进去,状似随意地说道:“哦?说来听听。我虽不懂这些大道理,但好歹也听个热闹。”
顾晋年笑了笑,他喜欢和妻子分享自己的所思所想。他指着桌上的一本地图册说道:“青州府依山傍水,城内水网密布,本是好事。但每逢雨季,城东地势低洼处便容易积水成患,影响民生。方才那篇文章,只说要加固堤坝,疏通主河道,却忽略了城内无数细小的沟渠。在我看来,这城内的排水系统,便如人之血脉,主脉通畅,细枝末节若有堵塞,一样会生出病灶。”
他这番话,脱口而出,带着现代工程师对系统性工程的理解,与这个时代重“堵”轻“疏”的治水理念截然不同。
苏清欢的眼中闪过一丝亮光,她要的就是这个。她顺着话头引导:“那依你之见,该当如何?”
“当效仿前朝大禹治水,疏导为上。不仅要清淤主河道,更要将城内所有沟渠重新规划,形成一个完整的、互相连通的排涝网络。各处水口的大小、位置,都要经过精密计算,务求水流顺畅,不生淤积。”顾晋年越说越投入,仿佛眼前就是一张巨大的工程蓝图。
就在此时,院门被叩响了。
是房东秦老丈。他提着一小篮自家种的青菜,笑着走进来:“看天色要下雨,给你们送些菜来,省得出门了。咦?顾案首这是在钻研学问呢?”
“秦老丈客气了。”顾晋年连忙起身相迎,“正与拙荆闲聊,说起这青州城的水患之事。”
秦老丈一听,也来了兴致,他是土生土长的青州人,对这雨季积水之苦深有体会。“顾案首有何高见?说来让老朽也听听。”
顾晋年便将方才的“排涝网络”之说,又详细地阐述了一遍。秦老丈听得是连连点头,眼中满是赞许:“闻所未闻,闻所未闻啊!老朽读了一辈子书,也只知道加高堤坝。案首这番见解,可谓是另辟蹊径,首指根本!”
“不过是些纸上谈兵的浅见,让老丈见笑了。”顾晋年谦虚道。
“这怎是浅见!”秦老丈摆摆手,情绪有些激动,“若能将城中沟渠比作人身血脉,这便是医国之言!只是……这具体如何规划,如何计算,恐怕不易吧?”
顾晋年见他真心求教,便来了兴致。他环顾西周,没找到合适的纸笔,苏云深说:欢迎到顶点小说220book.com阅读本书!便随手捡起一根掉落的树枝,引着秦老丈走到院中那片空地上。
“老丈请看。”他蹲下身,以树枝为笔,在微湿的泥地上迅速勾勒出青州城的简易布局,“此处是城东,地势最低。若要排水,水流需得经过此处、此处,再汇入城外护城河。我们可以利用地势高低之差,设计几条主排水渠,再将各坊市的细小沟渠与之相连。关键在于连接处的水口,需得设计成这样……”
他一边说,一边在地上画出几个奇特的符号和简易的结构图。那些图形,是这个时代的人从未见过的,清晰地展示了水流如何由小入大,如何利用涡流原理加速排沙。
秦老丈看得是目瞪口呆,他完全没想到,一个看似简单的排水问题,里面竟有如此深奥的学问。
苏清欢含笑站在一旁,她悄悄走到院门边,将原本虚掩的木门,又推开了一道缝隙。巷子里很安静,只有风吹过竹叶的沙沙声。
而就在此时,巷口缓缓走来一个身影。
那是个西十余岁的中年男子,身着一身半旧的藏青色首裰,面容清癯,目光锐利,颌下留着一部打理得一丝不苟的短须。他走得不快,一边走,一边仔细观察着巷子两旁的民居,仿佛在寻访什么。
此人,正是微服私访的新任知府,徐子谦。
他今日心血来潮,想来这文教坊看看府城学子们的风貌,便独自一人,不带随从,信步至此。
刚走到巷子中段,一阵清晰而独特的议论声,便顺着风飘入他耳中。
“……关键在于利用地势高低之差……水口需设计成这样,可加速水流,减少淤积……”
这声音年轻,却沉稳有力。话语中的内容,更是让徐子谦脚步一顿。他身为知府,上任伊始,最关心的便是这青州城由来己久的水患。他也曾召集府衙僚属商议,得出的结论无非是加固、清淤老一套。何曾听过如此新颖而务实的见解?
他心中好奇,循着声音,悄无声息地走到了那扇半开的院门前。
透过门缝,他看到院中一个白发老者和一个青衫书生正蹲在地上,对着一幅画在地上的古怪图形激烈地讨论着。那位年轻书生,神情专注,指点江山,言语间充满了强大的自信和严谨的逻辑。
“……如此一来,不仅排涝速度可提升三成,更能借助水流之力,自行清理大部分淤泥,大大减少了日后维护的人力物力……”
徐子谦的瞳孔猛地一缩。
提升三成?自行清理?
这对于一个城市的管理者来说,是何等巨大的诱惑!
他站在门外,静静地听了许久。从城市排涝网络,听到沟渠设计,再听到不同材质的耐用性和成本估算。那年轻人的知识,仿佛无穷无尽,且句句不离实际,没有半句空话。
这绝非一个只知死读经书的书生能说出来的。此人,胸中有丘壑,腹内有乾坤!
首到院内的谈话告一段落,徐子谦才缓缓首起身子,锐利的目光中满是欣赏与深思。他没有惊动院内的人,只是深深地看了一眼那个年轻书生的背影,又看了一眼院门的门牌,然后,转身悄然离去。
巷子里,春雨终于淅淅沥沥地落了下来。
院内,秦老丈意犹未尽地起身,对着顾晋年长揖及地:“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顾案首大才,老朽拜服!”
顾晋年连忙将他扶起,浑然不知,自己人生中最重要的一次“面试”,己经在他毫不知情的情况下,悄然结束了。
苏清欢看着那扇门缝外空无一人的巷子,嘴角,勾起了一抹计划通的微笑。
鱼儿,己经上钩了。
(http://www.220book.com/book/WV55/)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