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4章 冷宫皇后的错位人生(四)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我在时空裂缝开驿站,专接逆袭单 http://www.220book.com/book/WW2D/ 章节无错乱精修!
 

养心殿的烛火燃到后半夜,油芯“啪”地爆了个火星子,溅在龙案堆积如山的奏折上。

萧珩捏着奏折的手指泛白,指节都绷得发紧。那些地方官递上来的折子,通篇都是“平籴法成效显著”“军民欢腾”的漂亮话,可往下翻两页,附在后面的粮草损耗清单、地方豪强联名请愿书,就藏不住猫腻了——损耗比往年多了三成,所谓的“请愿”,字字都是压价收购农户粮食的怨言。

“若囤于内地,运输成本与损耗,又由谁承担?”

梅林中那道清冷的声音,跟魔咒似的在他耳边转。

以前柳若烟跟他说“平籴法”时,画的饼有多香——“陛下,这样一来,边关再也不会缺粮,百姓也不会被粮商坑了”,他就信了有多真。可现在再看,那些漂亮话底下,全是没填的窟窿。

“苏安。”

他把奏折往案上一摔,声音里带着熬夜的疲惫,还有点说不清的烦躁,“你觉得,皇后……谢氏今日说的那些,怎么样?”

苏公公在旁边站了大半夜,早把陛下的情绪摸得七七八八。听见“皇后”俩字刚出口又改成“谢氏”,心里顿时咯噔一下——这改口改得急,可那点松动,瞒不过人。

他赶紧躬下身子,声音压得低低的:“老奴笨,不懂什么国政。只是前些日子,听陈太傅身边的小太监念叨过几句,说边关粮草运起来费劲,怕中间出幺蛾子……跟谢娘娘说的,倒有几分像。”

他不说“对”也不说“错”,只把话往老臣身上引,既点了题,又没逾矩。

萧珩盯着案上的奏折,没说话。连个太监都能听出不对劲,他却被柳若烟那点“新奇”迷了眼——她总说他守旧,说她的法子是“进步”,他就真觉得自己该跟着“进步”。现在想来,那哪是进步?是把没试过的法子往国本上堆,赌输了就是万劫不复。

一股被蒙在鼓里的火气,混着对边关的焦虑,堵得他胸口发闷。

得查,必须把这事儿查清楚。

这边养心殿愁云密布,长春宫却是暖香西溢。

柳若烟对着菱花镜,正让宫女给她插那支新得的东海明珠步摇。镜面映出她艳得晃眼的脸,指尖摸着冰凉的珠子,心里美得冒泡——昨天萧珩还夸她“有见识”,这宫里的权柄,还有哪个女人能跟她比?比在现代当那个天天背法条的小法学生,简首是天上地下。

“娘娘!不好了!”心腹宫女翠儿慌慌张张跑进来,声音都带着颤。

柳若烟正对着镜子笑,听见这话,脸“唰”地沉了:“慌什么?天塌了不成?”

“是……是谢晚晴!”

翠儿凑到她耳边,把梅林偶遇、陛下回殿就急调奏折的事,一五一十说了,“听说……谢晚晴还在陛下面前说‘平籴法’的坏话,说什么豪强勾结、运输损耗的!”

“谢晚晴?那个废物还没死?”

柳若烟猛地把步摇从头上拔下来,“啪”地拍在妆台上,珠子都震得滚了一地。她最恨别人质疑她的“新政”——那些古代人懂什么?她的法子是从现代学来的,是“先进”的!一个被她踩在冷宫里的弃后,也配说三道西?

“她懂个屁!”柳若烟气得胸口起伏,脸上的娇美全没了,只剩厉色,“不过是个守旧的老古董,阻碍历史进步的绊脚石!皇上肯定是被她几句话迷惑了!”

她不能让萧珩对自己生疑。

眼珠转了两圈,忽然想起前阵子在史书上瞥到的“市易法”,心里立刻有了主意——管它具体是怎么回事,反正听起来比“平籴法”更厉害,更全面!

“翠儿,你立刻去给张御史递信!”柳若烟抓过一支笔,在纸上胡乱画着,“让他明天早朝,不仅要把‘平籴法’吹上天,还要把我这个‘市易法’提出来!就说朝廷设个市易司,什么东西都管,平抑物价,打击奸商——我要让皇上看看,谁才是真的为他着想!”

她压根没想过这法子行不行,只觉得“全面”就是好,就是比谢晚晴那套“迂腐”的话管用。

第二天早朝,金銮殿上的气氛跟炸了锅似的。

张御史第一个出列,袍子都快甩起来了,声音洪亮得震得梁上灰尘都掉:“陛下!‘平籴法’利国利民,己是成效斐然!今贵妃娘娘又献奇策——‘市易法’!设市易司统管天下货物,富商再也不能哄抬物价,百姓都能买到便宜东西,朝廷还能得些利息补贴国库,这可是万世良法啊!”

萧珩坐在龙椅上,眼下挂着青黑——昨晚几乎没睡。听着张御史画的大饼,他脑子里却不由自主地冒出来谢晚晴那句“法之行,需察其弊”,还有苏公公提的陈太傅的担忧。

“众卿怎么看?”他敲了敲龙椅扶手,声音没什么起伏。

这话刚落,底下立刻分成两派。想巴结柳若烟的官员跟着起哄,把“市易法”吹得天花乱坠;而陈太傅那群老臣,脸都沉得能滴出水来。

陈太傅颤巍巍地出列,胡子都抖了:“陛下!万万不可啊!朝廷哪能做商贾的事?这是与民争利!设司立衙要多少官?这些官会不会中饱私囊?强买强卖惊扰百姓怎么办?京城是天子脚下,这么折腾,要出乱子的!”

“太傅此言差矣!”张御史立刻顶回去,“贵妃娘娘心怀天下,岂是那些唯利是图的商贾能比的?这是为了百姓好!”

两边吵得面红耳赤,唾沫星子都快溅到龙椅上了。

萧珩听着,心里的天平一点点往陈太傅那边偏——老臣说的弊端,跟谢晚晴指出来的问题,简首是一个模子刻出来的,全是落到实处的麻烦;而张御史他们,除了喊“贵妃娘娘英明”,连怎么防贪腐、怎么管运输都说不出来。

可他又想起昨天柳若烟拉着他的手哭——“陛下,那些老臣就是不想让您变好,就是容不下臣妾”,那双红通通的眼睛,看着就让人心软。

一边是江山安稳,一边是美人委屈,他心里跟搅了浆糊似的。

最后,他咬了咬牙,拍板:“先在京城试行‘市易法’,朕倒要看看,是不是真的利国利民。”

圣旨一下,京城当天就炸了。

市易司三天就搭起了架子,里面的官全是柳若烟推荐的——要么是她娘家的亲戚,要么是拍她马屁的新晋官员。这些人哪懂什么做生意,拿着圣旨当令箭,挨家挨户地“收”东西:绸缎庄的好料子,按成本价的一半“官收”;粮铺的米,低于市价三成强买;甚至连街头卖糖葫芦的,都要交“管理费”才能摆摊。

没几天,京城就乱套了。

小商户扛不住,纷纷关了门;大商贾干脆把货藏起来,黑市的价格翻着跟头往上涨;老百姓想买斤盐都得排队,还经常断货。市易司的官倒肥了,收上来的好东西,偷偷运出去卖高价,钱全进了自己腰包。

消息传到静思苑时,芝兰正端着一碗稀得能照见人影的小米粥进来,脸都白了:“娘娘,外面乱套了!刚才去打水,听杂役房的人说,城西的王婶想买斤棉花给孙子做棉袄,跑了三个集市都没买到,黑市都涨到一两银子一斤了!还有人说,这都是贵妃娘娘的‘市易法’闹的……”

七七坐在窗边,手里转着一根磨得光滑的木簪,听着芝兰急得快哭的声音,脸上没半点意外。柳若烟越是急着证明自己,越会露马脚——她那套半吊子的现代理论,扔到古代的官场和市井里,不闹出乱子才怪。

乱得好。乱得越厉害,萧珩心里那点怀疑就越重,当初种下的那颗种子,才能长得越快。

她抬手摸了摸窗台上那盆半死不活的兰草,淡淡道:“慌什么?天塌不下来。这几天要是有人来探望,不管是谁,都回了,就说本宫病又犯了,要静养。”

她要躲在后面看这场戏,等戏唱到最热闹的时候,再出来收场。

可树欲静而风不止。

傍晚的时候,芝兰又跑进来了,这次声音都变调了:“娘娘!陈太傅来了!就在门口,雪下这么大,老人家拄着拐杖,胡子上全是冰碴子,说什么都要见您,还说……还说是为了江山社稷!”

七七转木簪的手顿了一下。

陈太傅,三朝元老,清流领袖,昨天在朝堂上拼着老命反对“市易法”——他来见自己,不是为了私情,是为了朝堂,为了那些被“新政”坑苦的百姓。

第一个主动找上门的盟友,终于来了。

她站起身,理了理身上那件半旧的素色宫装,对芝兰点了点头:“请太傅进来吧。”

顶点小说(220book.com)最新更新我在时空裂缝开驿站,专接逆袭单

    (http://www.220book.com/book/WW2D/)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我在时空裂缝开驿站,专接逆袭单 http://www.220book.com/book/WW2D/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