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3章 作为出口的彼此

小说: 你相信爱情吗?   作者:天赐的爸爸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你相信爱情吗? http://www.220book.com/book/WWFE/ 章节无错乱精修!
 

那次凌晨的馄饨之后,他们之间形成了一种无言的默契。

牌桌上再见时,目光会有短暂的交汇,微微颔首,仅此而己。

他不再刻意观察她的下注,她也不再流露出那种孤注一掷的脆弱。

仿佛那个夜晚的“让牌”与倾诉,只是一个被密封在凌晨时段的偶然。

首到又一个周五的傍晚。

他的手机屏幕亮起,是一个没有储存名字的号码,但尾数他记得。

信息很简短:“知道一家做绍兴菜的小馆子,梅干菜烧肉不错,要不要试试?”

他正在审阅一份冗长的风险评估报告,窗外是都市傍晚特有的、混杂着疲惫与躁动的喧嚣,手指在键盘上停顿片刻,回复了两个字:“地址。”

馆子藏在老城区的深巷里,门脸窄小,木质招牌被岁月侵蚀得泛黑。

里面只有五六张桌子,灯光昏黄,墙壁上贴着泛黄的菜谱,空气里弥漫着黄酒的醇厚和肉类长时间炖煮后的浓香。

食客多是附近的老居民,说话声音不高,带着本地口音的软糯。

她先到了,坐在靠墙的位置,穿着一件米白色的针织衫,头发松松地编成一条辫子垂在一侧,看起来比在牌桌上时柔和许多。

她正低头看着手机,屏幕的光映着她的脸。

他走过去,在她对面坐下。

她抬起头,看到他,眼里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放松,随即笑了笑,说:“路上堵吧?”

“还好。”他脱下外套。

环境很吵,但奇异地,并不让人觉得烦躁。

那顿饭吃了很久,菜式家常,味道扎实。

他们聊得不多,话题围绕着食物展开,安全,平淡。

她似乎很熟悉这里的菜品,推荐他尝了醉虾,虾肉鲜甜,带着浓郁的酒香。

他则分享了他去绍兴出差时,在咸亨酒店吃茴香豆的经历。

对话是零碎的,像小溪里的石子,偶尔碰撞一下,发出清响。

结账时,她再次坚持AA制,他没有争,仿佛这是他们之间另一种无需言说的规则。

之后,这样的约饭成了不定期、但会持续发生的项目。

时间总在正常的晚餐时段,地点总是些不起眼、甚至有些破旧的小馆子。

川菜、粤式烧腊、本帮面馆……她似乎有一种天赋,能找到这些藏在城市褶皱里的、味道正宗却毫无环境可言的食肆。

在这些烟火气缭绕的方寸之间,她的话渐渐多了起来。

她开始谈及白天的生活,那些无穷无尽的数字,精确到分毫的报表,办公室里微妙而复杂的人际关系。

“有时候,对着电脑屏幕太久,会觉得那些数字在跳舞,扭曲变形,像某种诅咒。”她用筷子轻轻戳着碗里的米饭,“感觉自己像个看守,看守着一座由数据堆砌的、冰冷的坟墓。”

更多的时候,她会说起她的父母,那个“精致的牢笼”。

“我妈今天又给我发了一堆相亲对象的资料。”她的语气带着一种习以为常的无奈,“好像我是一件亟待出手的滞销品,她不明白,为什么我不肯再‘试一试’。”

“家应该是放松的地方,对吧?”

有一次,她看着窗外淅淅沥沥的雨,声音有些飘忽,“可现在,回去要回答无数个问题,‘今天工作怎么样?’‘和同事处得好吗?’‘周末有什么安排?’……每一个问题都像一次审查。我得时刻绷着一根弦,扮演一个情绪稳定、积极向上的成年人,比上班还累。”

她也偶尔提及那段短暂的婚姻,语气平淡,像在叙述别人的故事。

“认识三个月就结了,那时候觉得,生活像一潭死水,需要一块巨石砸进去,不管激起的是浪花还是淤泥,总好过一成不变。”

她自嘲地笑了笑,“结果,淤泥倒是被砸起来不少,糊了一身,发现两个人在一起,比一个人时更孤独,然后就离了,像做了一场仓促而荒诞的梦。”

他大多时候是倾听者,不轻易评价,更不安慰,只是在她停顿的间隙,递过去一杯茶,或者简单地“嗯”一声,表示他在听。

偶尔,他也会分享一些自己的碎片,周而复始的差旅生活,不同城市机场相似的廓形,作者“天赐的爸爸”推荐阅读《你相信爱情吗?》使用“人人书库”APP,访问www.renrenshuku.com下载安装。酒店房间千篇一律的布置,谈判桌上你来我往的机锋。

他描述的语调是冷静的,甚至带点抽离感,仿佛在描述一个与自己无关的系统运作。

“听起来很……漂泊。”有一次,她这样评价他的生活。

“习惯了。”他说,“某种程度上,也是一种自由。”

在她的视角里,他成了她沉闷生活中一个至关重要的“通风口”。

在他面前,她不需要扮演那个严谨刻板的财务,不需要做父母眼中那个亟待回归“正轨”的女儿。

她可以抱怨工作的无聊,可以倾诉家庭的压抑,可以流露出那份深藏的不安与迷茫。

他像一个沉默的树洞,安全地容纳着她的所有情绪。

更重要的是,这种关系似乎没有未来,也因此没有压力。

他们不问彼此的过去,不探讨可能的将来,只是固定在当下,固定在一次次晚餐和随后的漫步里,这让她感到一种奇异的放松和安全。

他是德州扑克之外,另一个被允许的、可以短暂逃离现实的出口。

而在他的视角里,她是一个“意外变量”。

他的世界是由数据、模型、概率和精确的风险控制构建的,一切都力求在掌控之中,排除不确定性。

而她,带着她的情绪化、她的首接、她偶尔流露的脆弱和那份对生活不动声色的叛逆,闯入这个过于有序的世界。

她不像他身边那些同样精于计算的同事或对手,她身上有一种活生生的、未被完全规训的质感,这让他感到一种陌生的吸引力。

和她在一起,那些冰冷的数字和模型会暂时退居幕后,他需要应对的,是她跳跃的思维,她细微的情绪变化,她那些带着诗意的、关于生活牢笼的比喻。

这让他感觉到自己不仅仅是一台处理风险和概率的机器,还是一个有温度、能感知的“人”。

他们的活动范围,渐渐超出了小馆子的方桌。

有时饭后,他们会沿着城市中心那条著名的河流散步。

河岸是精心修葺过的,但夜晚的寒风依旧刺骨,灯光在漆黑的水面上投下破碎的金色倒影,对岸的摩天大楼霓虹闪烁,勾勒出冰冷而遥远的都市天际线。

他们并排走着,隔着不远不近的距离,呵出的白气迅速消散在夜色里。

话不多,只是走着,听着彼此的脚步声和远处车辆的噪音,那种沉默并不尴尬,反而像一层保护色。

有时,他们会去一些安静的酒吧。

不是那种喧闹的夜店,而是藏在地下室或老建筑里,放着低回的爵士乐,灯光幽暗,只有吧台后酒架上的玻璃杯反射着微光。

他会点一杯单一麦芽威士忌,她则偏好一些口感清爽的鸡尾酒。

他们坐在角落的卡座里,看冰块在杯中缓慢融化,发出细微的碎裂声。

聊一些有的没的,一本书,一部电影,某个牌局中的趣事,话题浮于表面,但气氛是松弛的。

一次,在河边,一阵猛烈的穿堂风吹过,她下意识地缩了缩脖子,抱紧了手臂。

他的手微微动了一下,几乎要下意识地揽住她的肩膀,但那个动作在起始的瞬间就被克制住了,最终只是将手更深地插进了大衣口袋。

另一次,在酒吧幽暗的光线下,她说到某件工作中的糗事,自己先笑了起来,眼睛弯成好看的弧度。

他看着她,有那么几秒钟,忘记了手中的酒,首到她停下笑声,疑惑地看向他,他才移开目光,端起酒杯抿了一口,掩饰那瞬间的失神。

他们之间的关系,就停留在这条微妙的界线上。

比普通朋友更近,能分享内心深处的疲惫和迷茫;但又恋人未满,缺乏那种炽热的、非你不可的冲动和明确的承诺。

充满了成年人特有的克制、试探,以及对越界后可能破坏现有平衡的谨慎。

像两个在寒冷夜晚靠得很近取暖的人,能感受到彼此的温度,却小心地避免着真正的肌肤相亲,生怕那点暖意会瞬间消失,或者演变成无法控制的燎原之火。

他知道她是出口,她也知道他是变量。

但他们似乎都满足于现状,在这个由晚餐、漫步和酒精构成的、暂时性的安全地带里,各取所需,心照不宣。



    (http://www.220book.com/book/WWFE/)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你相信爱情吗? http://www.220book.com/book/WWFE/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