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心殿的烛火,跳动了一下。
一封没有署名的密折,被放在了御案的最角落,混在一堆无关紧要的请安折子里,毫不起眼。
乾隆批完了最后一份关于黄河大工的奏疏,揉了揉发胀的太阳穴,才不耐烦地将它拈了起来。
又是哪个自以为是的疯秀才,想靠几句狂言博取天听。
他本想看也不看,就随手丢进一旁的废纸篓。
可密折的质地,让他停住了动作。
不是寻常的奏事纸,而是一种更细腻、更金贵的澄心堂纸。这种纸,连他自己都舍不得常用。
他皱了皱眉,随手展开。
没有抬头,没有落款,甚至连一句请安的客套话都没有。
开篇第一行字,就让他愣住了。
“臣女偶阅近五年《大清会典》之西域贡品增录……”
臣女?
乾隆的眉头皱得更深了。
一个女人写的?
荒唐。
他耐着性子往下看,心中的轻蔑却在逐字逐句间,迅速消融,被一种前所未有的惊异所取代。
这上面,没有一句抱怨,没有一句歌功颂德,更没有一句危言耸听。
通篇,都只是在冷静地、不带任何感情地罗列事实。
“……乌斯藏地贫,不产良马,其贡品,向以皮货、药材为主,然近三载,其贡品中‘马匹’一项,年增不过百数,‘硝石’一项,年增不足五十斤。其数甚微,未入兵部、户部法眼。”
“……又阅邸报,见滇缅边境茶马古道,商旅往来,三年前,忽增数倍。云南布政使司以为商贸繁荣之兆,上表庆贺。”
“……再查《粤海关志》,缅地盛产硝石、良马,其价,远低于蒙古诸部。”
乾隆的呼吸,不知不觉间,停滞了。
他放下了手中的朱笔,身子微微前倾,那双总是俯瞰着万里江山的眼睛,死死地盯在那几行清秀却又力透纸背的小字上。
西藏。
缅甸。
硝石。
战马。
两条相隔千里、看似风马牛不相及的线索,被这封密折用一种冰冷到可怕的逻辑,死死地串联在了一起!
密折的作者没有下任何结论。
她只是像个不谙世事的孩子,在不断地提出一个个天真而又致命的问题。
“……臣女愚钝,不明所以。何以乌斯藏不从近邻蒙古购马,反舍近求远,绕道缅地?”
“……何以茶马古道商旅激增,而云南本地税银,却未见同等涨幅?”
“……硝石乃军国重器,何以会混于寻常商队,大量流入藏地?”
每一个问题,都像是一把无形的、锋利的解剖刀,精准地划开了西南边陲那片繁荣表象下的、正在腐烂化脓的组织!
乾隆的后背,开始渗出细密的冷汗。
他猛地想起了什么,快步走到一旁的书架,从一个上了锁的匣子里,取出另一份由粘杆处刚刚呈上的绝密军报。
那是安插在缅甸的探子,九死一生才传回来的消息。
军报上只有寥寥数语,其中一条,正是关于缅甸境内一个名为“瓦城”的部落,近期与数支来历不明的“藏地商队”往来频繁。
乾隆的手,开始微微发抖。
他将两份奏报并排放在御案上。
细节,完全吻合!
粘杆处的绝密军报,证实了这封匿名密折上,那看似异想天开的推演!
当他看到密折最后,那个关于“瓦城”部落极有可能成为替西藏土司走私战略物资的“中间商”的精准推断时——
“哐当!”
乾隆猛地从龙椅上站了起来,身后的椅子被他巨大的动作带得向后滑出数尺,重重撞在殿柱上,发出一声刺耳的巨响!
他死死地盯着那份密折,额角的青筋一根根暴起,胸膛剧烈地起伏着。
震撼!
前所未有的震撼!
这封密折的作者,其格局之大,视野之广,仿佛不是站在地上,而是站在九天之上,俯瞰着整个大清的棋局!
她看的不是一个点,一条线。
她看的,是整个西南的势!
她手里没有任何情报,仅凭着藏书阁里那些人人都能看到的公开邸报和史料,就推演出了一场足以动摇国本的惊天阴谋!
这种智谋,己经不能用“聪慧”来形容。
这是妖孽!
一种让他这个自负于权术和智计的帝王,都感到脊背发凉的可怕存在!
「此人,究竟是谁?!」
一个念头,在他脑中疯狂咆哮。
是哪个失意的老臣?还是隐于市井的绝顶高人?
不,都不是。
那笔迹清秀柔弱,分明出自女子之手。
而且是一个养在深闺,连“硝石”和“战马”都只存在于书本概念里的女子!
一个身处牢笼,却心有天下的女人!
恐惧。
兴奋。
两种截然相反的情绪,同时在乾隆心中炸开,让他浑身的血液都开始沸腾!
他必须找到她!
无论如何,他都必须找到这个写信的人!
这样的人,若不能为己所用,就必须……彻底抹除!
“来人!”
乾隆对着殿外,发出一声压抑的低吼。
殿门被推开,一个身形高大、面容沉稳的中年将领快步走了进来,单膝跪地。
军机大臣,领侍卫内大臣,傅恒。
“皇上。”
乾隆没有看他,只是将那份薄薄的密折拿起,又重重地拍在桌上。
“查!”
他的声音沙哑,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
“给朕查!”
“动用粘杆处所有的人手,把写这封信的人,给朕从地底下挖出来!”
傅恒心中一凛,双手接过那份密折。
只扫了一眼,他的脸色,就瞬间变得和乾隆一样难看。
“奴才……遵旨!”
“记住,”乾隆的眼中闪过一丝冰冷的杀意,“要活的。”
“是!”
傅恒不敢多问,将密折揣入怀中,叩首之后,迅速退出了大殿。
养心殿内,重归死寂。
乾隆缓缓坐回冰冷的龙椅,拿起那份来自粘杆处的军报,在烛火上,一点一点,烧成了灰烬。
他看着那跳动的火焰,眼神晦暗不明。
***
一道绝密指令,如夜枭般无声无息地飞出了紫禁城。
数名粘杆处的顶尖高手,连夜换上便装,混入南下的商队,如几滴水珠汇入大江,消失在茫茫夜色之中。
京城表面,依旧是一片歌舞升平。
一张无形的大网,却己紫禁城为中心,骤然撒向千里之外的西南。
而搅动了这一切风云的始作俑者,此刻,正安然睡在慈宁宫的暖帐之中,对即将到来的滔天惊雷,浑然不觉。
(http://www.220book.com/book/WWMA/)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