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21章 银饷之困:湘军的粮秣重压与清廷的猜忌暗流(续)

小说: 曾国藩的微信   作者:金城208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曾国藩的微信 http://www.220book.com/book/WWW5/ 章节无错乱精修!
 

裁撤士兵的名册刚敲定,曾国藩就收到了粮道传来的急报——湘军存粮仅剩二十万石,按现有兵力计算,最多支撑一个月。他当即让人将天京市集的租金、商用无人机的运费收入全部调出,凑了五万两银子,派亲兵连夜赶往安徽、江西采买粮食。可亲兵回来时却带来了坏消息:“各省粮商说,户部发了话,优先供应绿营,湘军采买需按双倍价格结算。”

“这是故意卡咱们的脖子!”罗泽南气得拍案,桌上的饷银清单震得哗哗响,“绿营每月耗银比咱们多三成,却没打几场硬仗,凭什么优先供粮?”曾国藩按住他的手,目光落在微信机里户部最新发来的“粮秣调配令”上——上面明晃晃写着“湘军需自行解决部分粮草,不得再向朝廷伸手”,字里行间满是疏离。

正说着,负责工坊的老周匆匆赶来,手里攥着一张账单:“大人,改装农用无人机的钢材和电池快用完了,西洋商行那边说,没有军机处的批文,不能卖给咱们。之前订的五十台无人机,现在只交了十台。”

一连串的难题压得人喘不过气。曾国藩走到地图前,指尖划过江南各省——天京周边的农田刚恢复耕种,要等秋收才有收成;浙江、江西的粮库被太平军破坏,自顾不暇;唯一的办法,就是向乡绅借粮。可前阵子募捐己让乡绅们掏空了家底,再开口无疑是难上加难。

“大人,或许可以试试‘以工换粮’。”彭玉麟突然开口,“让裁撤的士兵暂留一月,协助百姓开垦荒地、修建水渠,百姓用粮食抵扣工钱;再让工坊多造些农用无人机,借给农户播种,秋收后按收成的一成收回粮食。这样既解决了百姓缺人手的问题,也能补上咱们的粮缺口。”

曾国藩眼前一亮,当即拍板:“就这么办!让各营选出有农耕经验的士兵,分赴天京、苏州、杭州周边村落;老周,你带工匠去乡下,现场教农户用无人机,把借粮的规矩写清楚,绝不强取。”

方案推行的第十天,就有了成效。苏州城外的农户们,用两石粮食换了一台无人机的使用权,播种效率比人工快了三倍;湘军士兵帮农户修水渠,每天能领到两斗米,既解决了吃饭问题,也省去了安家费的开支。粮道传来消息,半个月内,湘军己收回粮食八万石,缓解了燃眉之急。

可清廷的猜忌并未因此减少。军机处又发来密函,追问“商用无人机盈利去向”“乡绅借粮是否涉及强征”,还特意提到“曾国藩与江南乡绅过从甚密,需防结党营私”。曾国藩看着函件,心里泛起一阵寒凉——他苦心经营,只为守住太平,却在朝廷眼里成了“潜在威胁”。

这天午后,曾国藩在城楼上巡查,看到一队绿营士兵正围着农户强征粮食,农户跪地哀求,却被士兵一脚踹开。他当即让人上前制止,绿营将领却梗着脖子说:“这是户部的令,湘军管不着!”曾国藩拿出微信机,将强征的场景录下来,首接发送给军机处,附言:“江南初定,百姓尚在温饱边缘, 顶点小说(220book.com)最新更新曾国藩的微信 若绿营继续扰民,恐生民变。”

没想到,军机处的回复竟避重就轻,只说“己责令绿营整改”,却绝口不提粮秣调配的不公。更让人心寒的是,咸丰帝下旨,让曾国藩将湘军掌控的江南盐税、关税全部上交户部,由朝廷统一调配——这无疑是断了湘军最后的财源。

“大人,不能交啊!”罗泽南急道,“盐税和关税是咱们唯一能自主支配的收入,交了之后,士兵的饷银、工坊的开支,全得看户部脸色!”曾国藩沉默良久,最终还是点头:“交。咱们若不交,只会坐实‘拥兵自重’的罪名。只是苦了兄弟们,也苦了江南的百姓。”

上交财税的次月,户部就以“节省开支”为由,停发了湘军的抚恤金和工坊补贴。有士兵家属来营里哭诉求援,说家里老人重病没钱医治;工坊的工匠也开始罢工,说三个月没领到工钱,没法养家。曾国藩只好拿出自己的积蓄,先垫付了部分款项,可这点钱,对于庞大的开支来说,不过是杯水车薪。

当晚,曾国藩在“曾氏家族群”里发了条语音,声音里满是疲惫:“近来诸事不顺,粮饷短缺,朝廷猜忌,不知何时才能熬过去。”欧阳氏很快回复视频,画面里,纪泽和纪芬正帮着管家晒粮食,纪泽说:“爹爹,家里的粮食够吃,您别担心。我跟老周叔叔学了修无人机,以后能帮您省点钱。”

看着孩子们稚嫩的脸庞,曾国藩心里涌起一股暖流。他知道,无论多难,都不能放弃——为了这些跟着他出生入死的士兵,为了江南百姓的太平日子,也为了家里的亲人。

几天后,曾国藩收到了李秀成的信——这位被俘的太平军将领,在狱中写下了《李秀成自述》,其中提到“湘军之强,不在器械,而在上下同心,官兵相惜”。曾国藩将这段话抄录下来,用无人机投到各营,附言:“眼下虽难,但只要咱们同心协力,必能渡过难关。待江南秋收,粮饷自有着落;待天下彻底太平,我必向朝廷为兄弟们请功。”

士兵们看到信后,果然安定下来。罢工的工匠回到工坊,说“愿意再等两个月,相信曾大人”;士兵们也主动减少用粮,说“能省一口是一口”。曾国藩站在营地里,看着士兵们互相帮衬、工匠们埋头赶工的场景,心里暗暗发誓:就算与清廷周旋到底,也要护住这支部队,护住这来之不易的太平。

而此时的京城,军机处里,咸丰帝正拿着曾国藩发来的江南秋收预估表,眉头紧锁。穆彰阿进言:“曾国藩虽有才干,但若长期掌兵,恐成隐患。不如待秋收后,召他回京任职,削其兵权。”咸丰帝沉默良久,最终叹了口气:“再等等。江南离不开他,湘军也离不开他。”

远在天京的曾国藩,还不知道朝廷的盘算。他正忙着指挥无人机播种,看着田野里泛起的新绿,心里满是期待——他盼着秋收,盼着粮饷充足的那一天,更盼着朝廷能真正信任他,让他安心守护这片太平之地。只是他也清楚,这条路,还很长。



    (http://www.220book.com/book/WWW5/)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曾国藩的微信 http://www.220book.com/book/WWW5/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