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在江南大营核减军饷的间隙,总爱借着帐外的月光,在银壳微信机上敲敲打打。往日与曾国荃的闲聊多是短句,今日却格外郑重,指尖悬在屏幕上许久,才缓缓打出第一行字:“沅甫吾弟,见字如面。”
他想起白日里巡营时,见士兵们因军饷缩减,晚餐的糙米饭里少了往日的杂粮,心里不是滋味。便在信里写道:“江南大营近日核饷,每营每月减银五十两,士兵们虽无怨言,然饭食渐糙,我心有不安。昨日让厨房添了些咸菜,却终是杯水车薪。”写到此处,他忽然想起湘乡的收成,又补了句:“你前日说早稻丰收,若有余粮,可托彭玉麟的水师捎些来,不必多,够士兵们尝个鲜,也算让他们知道,老家的日子好了,咱们在江南守着,也值。”
提及朝堂非议,他语气愈发恳切:“京中关于湘军军费的议论仍未歇,户部昨日又来文,让再核减三成军械维修费。我己让人清点库存,将旧军械修补复用,虽费些人力,却能省些银子。你在湘乡万勿再提添置器械,若无人机有损坏,先修后用,莫让朝中抓到话柄。”
信末,他终是软了语气,添了些家常:“纪泽近日在营中读书,常问起湘乡的新家,说等明年春闱后,要回乡下看看族学的孩子们。你若得空,可拍张族学的照片发来,让他安心。还有爹娘,天冷了,记得让他们多添件衣裳,莫像往年那般,总想着省布。”
消息发出时,湘乡己是深夜。曾国荃刚从田埂上回来,沾了满脚泥,就见微信机亮着。点开看时,兄长的字迹一行行映在屏幕上,竟让他忘了擦去手上的泥。他坐在桌边,借着油灯的光回复,语气里带着几分心疼:“哥,我明日就挑二十石新米,让水师送去江南。士兵们守着太平,不能让他们饿着肚子。族学的孩子们昨日刚学了《三字经》,我明日就拍照片给纪泽。爹娘的冬衣我己让媳妇做好了,都是用你从江南带回的布匹,暖和得很。”
他又想起白日里王阿婆说的话,补了句:“今日王阿婆还问起你,说去年你送的新米好吃,让我谢谢你。哥,你在江南别太操劳,军饷的事慢慢来,实在不行,我把家里的养粮银拿些出来,虽不多,也能帮衬些。”
曾国藩收到回复时,天己微亮。看着“我把家里的养廉银拿些出来”这句,他鼻头一酸,眼眶竟有些红。他起身走到帐外,远处的长江上,彭玉麟的水师战船正缓缓驶来,船头隐约堆着粮袋——定是曾国荃连夜备好的新米。
他掏出微信机,给曾国荃回了简短的一句:“弟之心意,兄己知晓。米己收到,勿再提养廉银,你在湘乡护着乡亲,便是对我最大的帮衬。江湘虽远,此心相通,足矣。”
阳光洒在江面,战船的影子倒映在水中,像极了湘乡田垄里无人机划过的弧线。曾国藩知道,这些隔着千里的微信家书,没有华丽的辞藻,却装着最真切的牵挂——江南的军饷、湘乡的新米、爹娘的冬衣、族学的孩童,这些细碎的日常,串联起他与弟弟的同心,也守护着这片土地的太平。
顶点小说(220book.com)最新更新曾国藩的微信(http://www.220book.com/book/WWW5/)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