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35章 津门风急:冰火间的一纸案牍

小说: 曾国藩的微信   作者:金城208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曾国藩的微信 http://www.220book.com/book/WWW5/ 章节无错乱精修!
 

曾国藩抵达天津时,暑气正盛,海河岸边却透着股逼人的寒意。刚下马车,就见首隶总督衙门的差役捧着一叠文书迎上来,最上面的禀帖上,“法国军舰泊于大沽口,限三日内查办凶徒”的字样刺得人眼疼。他捏着文书的指尖泛白,转身将银壳微信机递给幕僚:“先给胡林翼发讯,问汉阳铁厂的军械库存能否应急调运,再告知沅甫,天津之事棘手,让他在湘乡稳住乡邻,勿信外间流言。”

入衙的第一夜,曾国藩便埋首于案卷中。天津教案的前因后果摊满了案几:民众因怀疑教会育婴堂虐杀婴儿,怒而焚烧教堂,打死法国领事及教士二十余人。法国联合英、美等国施压,军舰己在大沽口外列阵,而朝中分为两派——主战派称“当与洋人决一死战”,主和派则劝“需避兵燹之祸”。他揉着发胀的太阳穴,忽然想起咸丰十年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的惨状,指尖在案上轻轻叩击,终是起身走到窗边,对着微信机低声口述:“润芝,洋人的军舰不是虚张声势,当年圆明园的火光,我至今记得。若开战,天津百姓恐遭屠戮,可若严惩民众,又恐失民心。我如立于冰火之间,进退两难。”

消息发出不久,胡林翼的回复便到了,附了张汉阳铁厂的库存清单照片:“军械虽有储备,却多是仿制洋枪,难敌洋人军舰。且陕甘回乱未平,若调兵天津,西北恐生变数。涤生,万不可轻启战端。”紧接着,曾国荃的微信也传来,是段带着湘乡口音的语音,背景里有无人机的嗡鸣声:“哥,湘乡这边己传开天津的事,族里的老人们都要联名上书请战,我压下来了。只是外间说你要‘媚洋’,我怕对你不利。要不我带些会用无人机的乡亲去天津,虽不能打仗,却能帮着巡查防务,也让你有个照应。”

曾国藩听着弟弟的话,眼眶微热,却还是回复:“勿来。湘乡是根基,你守好老家,便是帮我。我己让人整理涉案民众的名册,其中多是激于义愤的百姓,若全按洋人要求处死,于心不忍;可若不处置,洋人必借机发难。我再想想,明日先与法国公使交涉。”

次日的交涉,果然如预料般艰难。法国公使态度强硬,拍着桌子说“必须处死为首者五十人,赔偿白银五十万两”,金城208说:欢迎到顶点小说220book.com阅读本书!否则便“炮轰天津”。曾国藩据理力争,提出“处死真凶二十人,流放二十五人,赔偿二十万两”,却被公使斥为“毫无诚意”。他拖着疲惫的身躯回衙时,恰好收到军机处的廷寄,里面竟夹着御史弹劾他“畏洋媚外,有负圣恩”的奏折副本。

夜里,曾国藩将拟定的《天津教案查办方案》草稿拍照,发往“湘中挚友群”。群里瞬间炸开了锅——彭玉麟发来水师战船操练的照片,配文“若需水师驰援,我即刻率船北上”;胡林翼则冷静分析:“方案虽显妥协,却能避战火。只是涤生,你需做好担骂名的准备。”曾国藩看着群里的消息,良久才回复:“我岂不知会遭非议?可天津城数十万百姓的性命,比我的名声重要。只要能换百日无兵灾,这‘卖国贼’的骂名,我担了。”

方案最终定下来时,曾国藩亲自提审了为首的民众。其中一个叫张老三的汉子,梗着脖子说:“大人,我烧教堂是因为他们害了孩子,我不后悔!”曾国藩看着他黝黑的面庞,想起湘乡田垄里劳作的乡亲,喉头哽咽:“我知你是义士,可洋人兵临城下,若不处置,天津恐成焦土。委屈你了,你的家小,我会让人送到湘乡,由沅甫照料。”

方案上报朝廷后,慈禧太后的朱批很快下来:“依议办理。”曾国藩拿着朱批,忽然觉得浑身无力。他走到衙外,海河的风带着咸湿的气息吹过来,远处大沽口的方向,隐约能看到洋军舰船的影子。他掏出微信机,给曾国荃发去最后一条消息:“沅甫,方案己获批。我知外间骂声会西起,可我问心无愧。你在湘乡教乡亲们用好农具,多种粮食,让百姓能安居乐业,比什么都强。待天津事了,我便回江南,再与你一同看看湘乡的稻田。”

发送成功的提示弹出时,曾国藩望着沉沉的夜色,忽然想起年少时在湘乡读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他知道,这一纸案牍,会让他背负千古骂名,可只要天津的百姓能免于战火,这一切,便值了。而千里之外的湘乡,曾国荃看着兄长的消息,默默关掉微信机,转身走向晒谷场——那里,工匠们正忙着检修无人机,明日还要帮乡亲们播种晚稻。他知道,守住湘乡的安稳,便是对兄长最好的回应。



    (http://www.220book.com/book/WWW5/)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曾国藩的微信 http://www.220book.com/book/WWW5/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