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41章 西学求新:留洋火种与枪炮铸防

小说: 曾国藩的微信   作者:金城208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曾国藩的微信 http://www.220book.com/book/WWW5/ 章节无错乱精修!
 金城208说:欢迎到顶点小说220book.com阅读本书!

曾国藩在江南制造局的书房里,翻着从西洋传回的报纸,指尖停在“普鲁士克虏伯兵工厂”的报道上——乌黑的钢炮陈列在厂区,射程与精度远超江南制造局现有武器。他眉头微蹙,掏出银壳微信机,将报道拍照发往“洋务匠友群”,附言:“仅靠仿制难追西洋,需派工匠赴洋学习,方能掌握核心技艺。”

消息刚发,李鸿章便率先回复:“涤生公所言极是!我己打听,美国、英国有专门的机械学堂,可接纳中国学生。只是选派何人、如何筹费,还需细议。”胡林翼也紧接着发来消息:“汉阳铁厂可出部分经费,若能学回炼钢新法,不仅能造枪炮,还能改良农具。”曾国藩看着群里的响应,当即决定:“成立‘出洋肄业局’,从江南制造局、汉阳铁厂及湘乡工坊选二十名年轻工匠,明年开春赴洋,专攻机械与枪炮制造。”

他特意单独给曾国荃发去消息,提及选派湘乡工匠之事:“沅甫,湘乡工坊的年轻人多有灵气,选两三个踏实肯学的,让他们去西洋开开眼界,日后回来改良农具、造枪炮,都能用得上。”曾国荃秒回,附了张工坊年轻工匠钻研无人机零件的照片:“己选好三人,都是跟着改蒸汽犁的好手!我让他们即日起学洋文,明年定不负所托。”

就在留洋事宜推进时,朝廷传来旨意,令江南制造局增设“枪炮局”,赶造新式火炮,以应对边疆防务。曾国藩与李鸿章立刻召集工匠商议,却发现现有技术难以突破火炮射程瓶颈。危急时刻,微信机忽然震动,是赴洋前的工匠发来的西洋兵工厂笔记照片——上面详细记录了“后装炮”的构造原理。曾国藩眼前一亮,当即让人按笔记绘制图纸,结合汉阳铁厂新炼的高强度钢材,连夜赶制样机。

试炮那日,江宁郊外的靶场上,新造的后装炮对准百米外的靶心。随着一声巨响,炮弹精准命中,烟尘散去后,工匠们欢呼雀跃。李鸿章掏出微信机,拍下炮身细节,发往“洋务匠友群”:“首门后装炮试射成功!射程比旧炮远三成!”胡林翼当即回复:“汉阳铁厂明日起批量供钢,全力支援枪炮局!”曾国荃也发来祝贺:“湘乡工坊己备好木料,可做炮架,需多少送多少!”

与此同时,留洋工匠己在上海登船。曾国藩亲自送行,将一本《海国图志》与银壳微信机交给带队工匠:“遇难题可随时发讯,江南与湘乡,都是你们的后盾。”工匠们握着微信机,齐声应道:“定学成真技,报效国家!”船开远时,曾国藩收到工匠发来的第一张海上照片,配文:“大人放心,我们会每天记录所学,传回江南。”

枪炮局的生产很快步入正轨,每月能造出十门后装炮、百支洋枪。曾国藩将新造枪炮的照片发往京城,附上试射数据,慈禧太后看后朱批:“着江南制造局扩大生产,支援西北边防。”消息传到湘乡,曾国荃特意带着乡亲们参观从江南运来的火炮模型,王阿婆摸着炮身感慨:“有了这好炮,再也不怕坏人来欺负咱了!”

一日,曾国藩收到留洋工匠从英国发来的视频——镜头里,工匠们在机械学堂的实验室里操作机床,旁边的洋教授正讲解枪炮零件的精密加工。工匠对着镜头说:“大人,我们己学会后装炮的改良技法,明年回国就能用上!”曾国藩看着视频,转头对李鸿章笑道:“西学求新,终见成效。待他们归来,江南的枪炮制造,定能再上一个台阶。”

月光洒在江南制造局的枪炮局厂房上,机器的轰鸣声仍在继续。曾国藩掏出微信机,给曾国荃发去消息:“留洋工匠传来好消息,湘乡选送的年轻人表现优异。待他们回来,先去湘乡工坊传艺,让老家也能造出好用的器械。”屏幕那头,曾国荃回复了个兴奋的表情,附了张湘乡田垄的照片:“等他们回来,我让乡亲们用新收的稻谷给他们接风!”

曾国藩知道,派工匠留洋、建枪炮局,不过是洋务路上的又一步。但这一步,却为中国播下了西学求新的火种——待留洋者归来,待枪炮能御敌,待农具能富民,这片土地上的太平,才能真正固若金汤。而这份从江南到西洋、从朝堂到乡野的同心之力,终将让洋务的薪火,越烧越旺。



    (http://www.220book.com/book/WWW5/)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曾国藩的微信 http://www.220book.com/book/WWW5/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