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江船坞笼罩在刺鼻的沥青烟中,上百名赤膊的匠户正往郑和宝船的船体上铺设铁板。朱允熥立于高高的脚手架顶端,看着原本雕梁画栋的楼船逐渐被包裹在冰冷的金属外壳中,心中涌起异样的兴奋。这艘曾七下西洋的巨舰正在经历脱胎换骨的蜕变——三层炮甲板取代了华丽的宫室,青铜撞角刺破波浪,烟囱管径粗得能塞进两个成年人。
“陛下,龙骨加固完毕。”工部尚书抹了把脸上的黑灰,指着深入江底的巨型龙骨,“依照您的吩咐,采用了双层水密舱设计,就算被炮弹击穿也能浮沉自如。”他话音未落,远处传来沉闷的轰鸣,一艘正在测试的小火轮掀起的浪花打湿了他的朝靴。
朱允熥踩着吱呀作响的踏板走下脚手架,皮鞋踏在刚涂刷防锈漆的甲板上发出空洞的回响。他伸手抚摸过锃亮的铁板,指尖传来冰凉的触感:“把侧舷的通风口再扩大两寸,告诉那些晕船的文官,这次他们要在钢铁肚子里待上三个月。”转身时,目光扫过正在安装的克虏伯大炮,炮管上的准星在阳光下泛着冷光。
突然,岸边传来急促的马蹄声。礼部尚书骑着汗淋淋的快马闯入工地,官帽上的孔雀翎羽断了大半:“陛下使不得!此船乃先帝御批建造,怎可私自改作战争机器?”他跳下马背时踉跄着扑向船舷,却被烫得首甩手。
“先帝若知此船能护佑万民,定会首肯。”朱允熥抓起一旁的皮手套扔给老臣,“你看这吃水线——”手指划过船体外侧刻度的红漆标记,“加载三百吨煤炭后仍能保持稳性,知道意味着什么吗?意味着我们可以绕地球一圈不用靠岸补给!”
围观的工匠们发出压抑的惊呼。几个年轻的监生偷偷掏出炭笔记录数据,墨迹蹭脏了他们的儒衫也浑然不觉。朱允熥突然下令:“升旗!今日就在这里举行命名仪式。”随着他的令旗挥动,一面绣着金色齿轮与锚链的新军旗冉冉升起,盖过了传统的日月星辰旗。
试航当日,长江水面百舸争流。改装后的“镇海铁舰”缓缓驶出船坞,螺旋桨搅起的漩涡吞没了岸边的礁石。当第一缕黑烟从烟囱冒出时,整条江面都感受到了震颤——这艘排水量五千吨的庞然大物竟能达到十二节航速,比最快的福船还快三分。
“开炮!”朱允熥下达命令的声音被汽笛声淹没。右侧舷窗齐刷刷打开,十二门后装线膛炮次第喷火,江对岸的山崖应声崩塌。碎石落入江中激起冲天水柱,惊起漫天飞鸟如乌云般盘旋。观礼台上的文武百官面色惨白,有人甚至失态地抓住同伴的衣袖。
夜幕降临时,铁舰亮起煤气灯组成的环形光带。朱允熥站在指挥塔顶,透过全景玻璃窗俯瞰灯火通明的船舱:锅炉房的工人赤裸着古铜色的脊背铲煤,电报室里的书生戴着耳机敲击电键,手术室飘来消毒水的刺鼻气味。这一切与他记忆中的现代化军舰如此相似,却又带着大明独有的诡异融合感。
“明日启碇南洋。”他对着夜色中的江面低语,手指抚过腰间特制的怀表,“告诉那些番邦,这个时代的游戏规则变了。”身后传来机械钟表的滴答声,与远处传来的汽笛声交织成独特的韵律。而在百里外的燕王府,朱棣盯着案头密报上“铁甲巨舰”西个字,手中的茶盏砰然碎裂。
(http://www.220book.com/book/WX4C/)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