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禁城的琉璃瓦上积着薄雪,文华殿内的炭盆烧得噼啪作响。朱允熥盯着桌上那台冒着电火花的古怪机器——铜制支架撑起蛛网般的天线,玻璃真空管随着电流嗡嗡震颤,这是他秘密组建的“格致院”最新成果。忽然,耳麦中传来模糊的日语嘶吼:“……明国沿海防务空虚,正月十五月黑风高,正是奇袭佳期!”
“立刻启动译码程序!”他猛地站起,蟒袍扫翻了茶盏。几名穿着灰布衫的年轻学者冲进偏殿,他们衣襟上还沾着松香粉末——这是为了减少静电干扰特意涂抹的材料。为首的留洋归来的青年手指飞快敲击电报机的键盘,莫尔斯电码特有的长短音在寂静中格外清晰。半刻钟后,一份译好的密信摆在龙案上,盖着鲜红的“绝密”火漆。
“混账!”朱允熥一掌拍裂桌角,密信中详细标注了辽东至福建的十二处薄弱口岸,甚至附上守军换防时间表。窗外北风呼啸,他却额角渗出冷汗——若按此计划实施,半月后便是元宵佳节,百姓张灯结彩之时,恰是倭寇屠戮之机。
次日黎明,乾清宫大门紧闭,只有身着飞鱼服的锦衣卫疾驰出入。朱允熥将密信抄本扔给兵部尚书:“传令沿海七省,所有炮台连夜加装探照灯与电话机。告诉那些总兵,谁敢再把烽火台当摆设,朕就把他的脑袋挂在电线杆上!”他转身对谋士低语:“让格致院的人过来,我要能远程指挥舰队的设备。”
三日后的深夜,天津大沽口要塞突然灯火通明。瞭望塔上的水银灯扫过海面,照见三艘挂着太阳旗的倭船正悄悄靠近。几乎同时,百里外的山海关指挥部里,朱允熥对着话筒沉声下令:“开炮!”隐藏在礁石后的新式后膛炮齐射,炮弹带着尖啸划破夜空,首艘倭船瞬间被轰成碎片。 顶点小说(220book.com)最新更新理工男称霸大明王朝 其余两艘仓皇撤退时,海底突然窜起带着倒刺的铁网——这是工部刚试验成功的防潜网,专门对付蛙人部队。
捷报传回京城时,朱允熥正在测试改进后的无线电报话机。他对着话筒说了句“海疆无恙”,千里之外的福州将军府立刻响起同样的嗓音。满殿文武看着这个能传递声音的“妖盒”,脸色煞白如纸。礼部尚书跪地泣谏:“陛下宜速罢此物,以免惊扰祖宗神灵!”
“惊动祖宗?”朱允熥冷笑着举起另一封截获的密信,“看看这是什么!倭寇请了吕宋的西班牙火炮师做帮手,打算从背后夹击我军。要是没有这电台,等到狼兵临城下再点火放狼烟,黄花菜都凉透了!”他当场撕碎礼部的弹劾奏章,碎屑飘落在惊慌失措的老臣们发髻上,“从今日起,凡重要军情必须双路传递——快马加鞭之外,再加电报确认。违者军法从事!”
半月后,被俘的倭寇头目绑赴刑场。朱允熥站在观刑台上,看着刽子手举起鬼头刀,突然开口:“慢着。”他从怀中掏出一张印着无线电波图案的告示,“告诉你的主人,下次再派刺客,记得给他们配上能收听我们广播的收音机——这样他们至少能听懂为什么死。”刀刃落下时,附近山头上的新装设的广播塔恰好播放起《义勇军进行曲》,激昂的旋律震得刑场周围的乌鸦扑棱棱飞起。
当晚,格致院收到紧急诏令:研制便携式无线发报机,要求体积小于砚台,重量不得超过五斤。烛光下,年轻工程师们围着蒸汽朋克风格的图纸争论不休,窗外飘进一片雪花,落在绘着电磁线圈的设计图上,慢慢融化成水渍。而在千里之外的倭国长崎港,某个商人模样的男人正对着突然沉默的发报机焦躁不安——他不知道,自己的每封密电都被那个东方帝国听了个一清二楚。
(http://www.220book.com/book/WX4C/)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