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和殿内的蟠龙柱投下细长阴影,朱允熥端坐御座,目光扫过下方肃立的文武百官。今日是万寿节朝贺大典,各国使节皆着盛装列席,唯独朝鲜使团席位空置——三日前他们的国书刚刚送达,此刻本该前来觐见。他指尖轻叩龙椅扶手,暗藏机关的暗格里躺着一把改良版左轮手枪。
“陛下,吉时己到!”司礼监秉笔太监尖声唱喏。就在朱允熥起身走向香案的刹那,殿角青铜仙鹤香炉突然爆开,毒烟裹挟着细小弩箭首射御座!千钧一发之际,预先架设在梁上的照相机快门轰然作响,镁粉燃烧的刺目白光瞬间照亮整个大殿。时间仿佛凝固:飞舞的毒针悬在空中,刺客惊愕的脸被清晰地印在玻璃底板上,连眼角的血丝都纤毫毕现。
“护驾!”禁卫军迟来的呼喊方才响起。朱允熥抖落袖口嵌着钢片的护臂,看着地上抽搐的刺客冷笑:“你以为本朕不知你这手‘天女散花’的把戏?”他转身对惊魂未定的群臣朗声道,“都过来瞧瞧,这便是你们口中‘不合祖制’的照相术——它能留住贼人的狗脸,可比你们烧香拜佛管用得多!”
暗房内,太医院判亲自操刀显影。当刺客狰狞的面孔逐渐浮现于相纸上时,在场的老臣们集体后退半步。礼部尚书指着相片结巴道:“这……这分明是摄魂邪术!取活人魂魄拘于纸上,必遭天谴!”朱允熥抓起湿漉漉的照片甩在他脸上:“看清楚了!这是他脖颈后的黥刑印记——正是十年前被发配辽东的叛将王振!”
消息传开,京城掀起轩然大波。百姓挤爆了新开的“留真阁”,达官贵人争相预约肖像拍摄,就连青楼楚馆都用上了速写相机抓拍恩客丑态。朱允熥趁机颁布《户籍新律》:凡成年男子须持照相凭证申领路引,逃犯通缉令附上罪犯侧脸画像。一时间,城门口张贴的告示栏前总围着指指点点的百姓。
深夜的养心殿里,谋士捧着最新情报皱眉:“陛下料事如神,那刺客果然是燕王旧部伪装的朝鲜使臣。只是……”他犹豫片刻,“工部奏报说银版照相成本太高,若要普及天下……”话音未落,朱允熥掷来一卷图纸:“明日开始量产滚轴式相机,镜头改用廉价水晶研磨。告诉那些哭穷的官员——他们收受贿赂时的笑脸,就该永远留在本朕的档案库里。”
秋决当日,菜市口围满看热闹的百姓。刽子手高举的不是鬼头刀,而是一台便携式照相机。随着快门声响,王振扭曲的面孔成为大明第一个被官方记录的死刑犯影像。朱允熥站在监斩台上宣布:“此后凡江洋大盗、贪墨官吏,临刑前皆需留影存证。让后人看看,这些败类是怎么个死样!”
当晚,格致院收到秘密诏令:研发微型隐蔽相机,要求能藏于玉佩之中。月光下,年轻工匠们围着精密的车床争论不休,窗外飘进一片银杏叶,落在绘着光学透镜的设计图上,慢慢遮住了某个标注着“暗杀专用”的角落。而在千里之外的北平废邸,朱棣盯着手中密信上模糊的相纸影像,茶盏在掌心捏成碎片。
(http://www.220book.com/book/WX4C/)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