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里同意的消息像一剂强心针,沈清悦整个人的状态肉眼可见地好了起来。
她眉眼间的阴郁散去了大半,走路时脊背挺得更首,连带着学习效率也提高了不少。
陈江河看在眼里,心里踏实了许多。
他知道那封假信撑不了多久,但只要能让她平稳度过考前这段最关键时期,就足够了。
复习进入白热化阶段。
天气渐渐转凉,早晚要披上薄棉袄了。
地里的苞米也到了最后灌浆的关键期,队里组织了几次集中施肥浇水,知青们也跟着忙得脚不沾地。
体力消耗大,营养要是再跟不上,人很容易垮掉。
陈江河空间里的白菜己经收了一茬,他又悄悄种了些萝卜和土豆。
鸡蛋也攒了二十几个。
得想办法把这些东西合理地变成大家碗里的营养。
这天轮到陈江河和张小军上山砍柴。
两人背着柴刀和绳子,一大早就进了山。
砍够一捆柴,陈江河抹了把汗,对小军说,我去那边转转,看能不能找点山货。
张小军正坐在石头上喘气,闻言摆摆手,行,江河哥你小心点。
陈江河钻进林子深处,找了个隐蔽的地方,心念一动,从空间里取出五棵水灵灵的大白菜,又拿出八个鸡蛋,小心地用带来的旧衣服包好。
然后他故意在附近草丛里拨弄了几下,弄出点声响,这才提着东西走出来。
小军!快来看!
咋了咋了?张小军闻声跑过来。
看到陈江河手里那一大包东西,眼睛都首了。
我的老天爷!江河哥,你从哪儿弄来的?
陈江河一脸“惊喜”,指着那边草丛,就在那边发现的!估计是谁家藏的,忘了拿了?你看这菜多水灵!还有鸡蛋!
张小军凑过去看,啧啧称奇,这运气也太好了吧!这白菜长得可真够肥实的!鸡蛋也大!
他拿起一个鸡蛋对着光看了看,满脸喜色,这下又能给大家加餐了!
两人高高兴兴地把“意外之财”和柴火一起背下了山。
回到知青点,自然又引起一阵欢呼。
王婶乐得合不拢嘴,赶紧把白菜和鸡蛋收进灶房。
晚上,每人碗里又多了一勺白菜粉条,虽然油水不多,但就着玉米糊糊吃,己经是难得的美味。
沈清悦小口吃着碗里的菜,抬头看了看坐在对面的陈江河。
他正低头吃饭,表情很平静。
但她心里总觉得,这“意外”来得太巧了。
上次他去公社,带回了菜和蛋。
这次上山砍柴,又“捡”到了菜和蛋。
世上哪有这么多好事,还都让他赶上了?
可她什么也没问。
只是默默地把这份好,记在了心里。
吃过晚饭,学习小组照常活动。
陈江河发现沈清悦在做物理题时,对着一道关于电路的综合题皱紧了眉头,笔尖在草纸上划来划去,半天没有进展。
他走过去,俯下身,哪里卡住了?
沈清悦指着一处电路图,声音有些沮丧,这里……电流走向搞不清楚,等效电阻也算不对。
陈江河拿起笔,在草纸上重新画了一遍简化的电路。
你看,先把这几个并联的电阻合并……
他讲得很耐心,步骤清晰。
沈清悦听着听着,紧蹙的眉头渐渐舒展开来。
哦……我明白了!原来是这样!
她拿起笔,顺着他的思路往下算,很快就得出了正确答案。
脸上露出了豁然开朗的轻松笑容。
陈江河看着她笑起来时微微弯起的眼睛,心里也跟着轻松起来。
他就这样站在她身边,随时准备解答她的疑问。
其他知青有问题,他也一一解答。
但他的目光,总会不经意地落在沈清悦身上,留意着她的进度和状态。
张小军用胳膊肘捅了捅旁边的孙卫国,压低声音,瞧见没?江河哥对清悦姐,那叫一个上心。
孙卫国嘿嘿一笑,废话,傻子都看得出来。
刘芳在一旁听着,心里有点泛酸,但也没说什么。
毕竟陈江河对大家都挺好,只是对沈清悦,格外多了份细心和耐心。
这谁也挑不出理来。
煤油灯的光晕笼罩着这群埋头苦读的年轻人。
院子里很安静,只有翻动书页和笔尖划过的沙沙声。
偶尔有秋虫在墙角鸣叫几声,更衬得夜色宁静。
快到十点的时候,陈江河看了看沈清悦有些发红的眼睛,出声提醒。
今天差不多了,都休息吧,明天还要上工。
大家这才依依不舍地合上书,活动着僵硬的脖子和肩膀。
沈清悦收拾好书本文具,却没有立刻回宿舍。
她等众人都散得差不多了,才走到正在收拾院子的陈江河身边。
陈江河。
嗯?陈江河停下动作,看向她。
这个……给你。沈清悦从口袋里掏出一个小布包,塞到他手里,声音很轻,我……我织的。
说完,她脸颊微红,转身就快步走回了女宿舍。
陈江河愣了一下,低头看着手里那个小小的,针脚细密的布包。
打开一看,里面是一双灰色的毛线手套。
手套织得不算特别精致,有些地方还能看出初学者的生涩,但针脚很密,很扎实,看得出来花了心思。
手套掌心位置,还用深灰色的线,绣了一个小小的,不仔细看几乎发现不了的“江”字。
陈江河拿着这双还带着她手心温度的手套,心里像是被什么东西轻轻撞了一下。
一股暖流缓缓蔓延开来。
他记得,前几天闲聊时,张小军抱怨天冷了手僵,写字都不利索。
他随口说了一句,是该弄副手套了。
没想到,她记在了心里。
还偷偷织了一双给他。
他把手套戴在手上。
大小正好,柔软而温暖,隔绝了秋夜的凉意。
他低头看着掌心那个小小的“江”字,嘴角不由自主地向上扬起。
第二天早上出工,陈江河就戴上了那副手套。
张小军眼尖,一眼就看到了。
哎?江河哥,你啥时候弄的手套?看着挺暖和!
陈江河面不改色,嗯,家里寄来的。
他说话时,目光不经意地扫过正在低头整理锄头的沈清悦。
看到她耳根悄悄红了起来。
张小军不疑有他,羡慕地咂咂嘴,家里有人就是好!
一整天,陈江河都觉得手上暖洋洋的。
干起活来好像都更有劲了。
沈清悦偶尔抬头,看到他手上戴着那副灰色的手套,心里也会泛起一丝隐秘的甜。
她不知道他是否看出了那个小小的记号。
但他戴上了,这就够了。
秋收的日子一天天临近。
地里的苞米秆子大部分都变黄了。
复习也进入了最后的冲刺阶段。
每个人都在咬牙坚持。
陈江河依旧时不时地“改善伙食”,有时是几个煮鸡蛋,有时是一盆炒青菜,有时甚至能“捡”到一点难得的猪肉。
大家心照不宣,享受着这份来之不易的滋补,学习劲头更足了。
天气越来越冷。
但知青点院子里那盏煤油灯,每晚都亮到很晚。
灯光下,是年轻人专注的面庞,和笔下沙沙作响的,通往未来的希望。
(http://www.220book.com/book/WXEC/)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