腊月将至,王熙凤因连日操劳病倒,荣国府顿时失了主心骨。王夫人无奈,只得命探春暂代管家,李纨、宝钗从旁协助。消息传出,府中上下皆不以为然,都道:"一个未出阁的姑娘家,能管什么事?"
首日理事,探春卯正便至议事厅。但见底下婆子们交头接耳,有个管厨事的柳家的竟公然打哈欠。探春不动声色,命侍书展开新拟的章程,朗声道:
"从今日起,革除三弊:一、各处领用物品须登记在册,按月核对;二、采买银钱须三家比价,不得私相授受;三、园中花木果蔬,皆可承包与人,所得收益五五分成。"
满座哗然。周瑞家的率先发难:"姑娘年轻不知,这采买向来是赖大、林之孝经手,突然要三家比价,只怕..."
"正因向来如此,才生出许多弊端。"探春目光如电,"上月买办炭火,市价一两一担,账上却记二两。周嫂子既管着这事,可否解释?"
周瑞家的顿时语塞。这时宝钗温言道:"三妹妹用心虽好,只是骤然改制,恐下人们不服。"
李纨也劝:"不如循序渐进。"
探春却道:"大嫂子、宝姐姐,如今府中寅吃卯粮,再不整治,只怕年关都难过。"说着取出账册,"单是园中那些空地,若能包给懂行的婆子种菜养鸡,一年少说也能省下几百两嚼用。"
众婆子面面相觑,吴新登家的嘀咕:"咱们世代为奴,哪会这些..."
"不会可以学。"探春正色道,"我己请了城外庄上的老农明日进府授课。"
正当僵持,宝玉拄着拐杖进来。众人见他伤未痊愈就来理事,皆是一怔。
"三妹妹这章程拟得好。"宝玉细细看过,"我添一条:凡承包园地者,头年免缴收益,第二年始行分成。若有创新增收者,另给赏钱。"
探春眼睛一亮:"二哥哥这主意更周全!"
宝玉又对众婆子道:"我知道你们担心什么。这么着,明日我先将怡红院后那片竹林包与赵嬷嬷试种冬笋,赚了归她,亏了算我的。"
这话一出,婆子们顿时活跃起来。管花木的老祝妈忙道:"若是这般,老奴愿包下东北角那片梅林!"
一时众人争相请命,气氛热烈。宝钗在旁看着,唇角虽带笑,眼中却闪过一丝阴霾。
三日后,改革初见成效。老祝妈带着儿媳将梅林修整得齐齐整整,还在林间养了几箱蜜蜂;赵嬷嬷的冬笋刚破土,就己有人预订。探春命人在园中设了"功过榜",做得好得红圈,懈怠得黑点。
这日对账,探春发现买办彩缎的银子比市价高出三成,立即传来经办人。那婆子还欲狡辩,探春将算盘一推:"要么照实价重报,要么自己去衙门说清楚!"
婆子吓得跪地求饶。宝玉在屏风后听见,对侍书笑道:"三妹妹这般魄力,倒比凤姐姐还强些。"
谁知好景不长。这日该发月钱,银库却说周转不灵。探春细查,发现是宝钗以"稳妥"为由,将一笔到期银子转存了钱庄。
"宝姐姐这是何意?"探春强压怒气。
宝钗从容道:"年关将近,各府都要打点,多备些现银总不错。况且存在恒舒典,月息也有二分。"
李纨打圆场:"宝丫头想的周到。"
探春却道:"眼下丫鬟婆子们都等着米下锅,难道要他们饿着肚子等利息?"
正当争执,平儿悄悄递来一张银票:"这是我们奶奶的体己,三姑娘先应应急。"
宝玉得知后,命茗烟从书坊支了二百两送来。又让人传话给承包园地的婆子们,可将首批产出首接卖给书坊伙计,现钱现货。
这日晚间,探春在秋爽斋核算账目,忽见宝玉带着一沓图纸来访。
"三妹妹看这个。"宝玉展开图纸,"这是改良的暖棚,用琉璃片代替油纸,冬日也能种菜。我己让芸儿在城外试过,效果极好。"
探春细细看过,喜道:"若在园中建几个这样的暖棚,冬季菜钱能省下一大半!"
"还有这个。"宝玉又取出一本册子,"这是整理的各色技艺:酿醋、腌菜、织补...可请擅长的婆子开班授徒。"
兄妹二人首商议到二更天。侍书进来添茶时,见灯下两个身影挨在一处,一个执笔疾书,一个指点图纸,不由暗叹:"若府里早这般经营,何至于此。"
次日,探春宣布开办"技艺堂",凡有一技之长者皆可授课,学者需交少许束脩。消息传出,连赵姨娘都悄悄来问:"我擅调胭脂,可能来教?"
一月期满,账房呈上报表:本月节余八百两,另有技艺堂收入五十两。王夫人闻讯,亲自来看,见园中井然有序,婆子们各司其职,终于露出笑容:"难为你想得周全。"
唯有宝钗在回蘅芜苑时,对莺儿叹道:"这般大动干戈,只怕后患无穷。"
莺儿不解:"姑娘何出此言?"
宝钗望着满园新绿,轻声道:"木秀于林,风必摧之。"
此时探春正在沁芳亭边,看着老祝妈新采的蜂蜜,忽见宝玉遥遥招手。夕阳映照下,他身后的暖棚琉璃顶闪闪发光,竟让人生出无限希望。
正是:
闺阁理家显奇才,
锐意革新除积弊。
但得慧心破陈规,
枯木逢春亦可期。
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http://www.220book.com/book/WZRS/)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