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的清晨,朝阳还未跃出海面,“探索二号”科考船的甲板上己弥漫着咸湿的海风。叶念威穿着深蓝色的连体潜水服,正围着“深海氢能探测车”做下潜前的最后检查——这辆通体银灰的探测车长3.2米,宽1.8米,外壳采用石墨烯-钛合金复合材料,像一头蓄势待发的“深海银鲨”,而它的核心动力,是叶家最新研发的“高压适配氢能燃料电池”。
“叶工,耐压壳体的密封性测试通过,燃料电池在1000米水深模拟环境下运行正常。”中科院深海所的工程师陈锐拿着检测报告跑过来,脸上难掩兴奋,“就等你一声令下,咱们就能让它下探马里亚纳海沟的挑战者深渊了!”
叶念威蹲下身,手指抚过探测车侧面的氢能接口——这个接口融合了北极低温密封圈和沙漠相变材料的技术,能在-2℃的深海低温和1100个大气压的高压下,保持氢气零泄漏。他抬头看向远处的海平面,眼里闪着光:“通知控制室,半小时后启动下潜程序,这次我们要把氢能的‘火种’,带到地球最深的地方。”
就在探测车缓缓被吊离甲板,坠入深蓝海面时,沈轻颜正在百公里外的闽南渔村——霞浦港,查看氢能防灾站的建设进度。台风“海燕”预计三天后登陆,村里的老支书林伯正带着村民加固渔排,看见沈轻颜,急忙迎上来:“沈总,咱们的氢能应急电源和排涝泵都准备好了吗?去年台风把村里的电全断了,水泵没法用,渔排里的鱼死了一半,心疼啊!”
沈轻颜跟着林伯走到防灾站,白色的站房里,两台氢能应急发电机正嗡嗡运转,旁边的货架上整齐摆放着氢能排涝泵、应急照明设备,还有用氢能冷链柜储存的救灾食品和药品。“林伯您放心,”她指着发电机上的显示屏,“这两台发电机能持续供电72小时,排涝泵的扬程有8米,就算海水倒灌,也能及时把水排出去。冷链柜里的食品够全村人吃三天,药品也备齐了常用的急救药。”
林伯伸手摸了摸冰凉的冷链柜,又看了看运转的发电机,脸上的愁云散了大半:“有这玩意儿,咱们心里就有底了!昨天我还跟老伴说,现在的技术真是厉害,以前台风天躲在家里怕停电、怕淹水,现在有了氢能,啥都不怕了!”
沈轻颜笑着递给林伯一份操作手册:“我们还培训了10个村民当‘氢能应急员’,手册上有图文步骤,实在不懂,扫码就能看视频教程。台风来的时候,他们就能帮着操作设备,咱们一起看台风。”
与此同时,叶斩渊在总部的全球氢能应急联盟指挥中心,正通过视频会议协调国际支援。屏幕上,联合国减灾署的官员、汤姆带领的欧洲技术团队、埃里克的北极科考队代表齐聚一堂,背景里能看到东南亚海啸灾区的救援现场——叶家捐赠的氢能应急电源正在为临时医院供电,汤姆团队带来的氢能净水设备,正源源不断地产出可饮用水。
“根据最新数据,苏门答腊岛的灾区还需要20台氢能排涝泵和15个氢能冷链柜。”叶斩渊指着屏幕上的灾区地图,“国内的工厂己经加急生产,明天就能通过货机运过去。汤姆,你们的团队能负责现场安装调试吗?”
视频那头的汤姆点点头,背景里是忙碌的技术人员:“放心,我们己经培训了30名当地志愿者,设备一到就能上手。这次的海啸救援让我明白,氢能应急技术不是某一个国家的‘专利’,而是全球应对灾害的‘共同武器’——以后再有灾害,我们联盟要更快、更高效地支援。”
埃里克也补充道:“我们北极科考队研发的低温启动技术,可以适配灾区的寒冷环境。如果需要,我们随时能派工程师去现场支援。”
叶斩渊看着屏幕里的合作伙伴,心里满是感慨。从当年的恶意收购到如今的全球应急协作,从技术垄断到技术共享,叶家的“行业共治”理念,终于在应对人类共同挑战时,绽放出了最耀眼的光芒。
深海探测车下潜到5000米时,意外发生了。控制室的屏幕上,探测车的左舷耐压壳体出现了0.01mm的裂缝,海水渗透导致燃料电池的输出功率下降了10%。陈锐的额头瞬间冒出冷汗:“叶工,要不要紧急上浮?再往下,裂缝可能会扩大!”
叶念威盯着屏幕上的实时数据,手指飞快地在键盘上敲击:“不用上浮!启动备用的‘石墨烯密封层’,之前在北极测试过,它能在高压下自动膨胀,堵住裂缝。同时调整燃料电池的供氢压力,把输出功率稳定在标准值的90%,足够支撑到下潜目标深度。”
陈锐立刻按照指令操作。几分钟后,屏幕上的裂缝监测数据显示“密封良好”,燃料电池的功率也逐渐回升。控制室里响起一阵掌声,陈锐擦了擦额头的汗,对叶念威说:“多亏了你在北极和沙漠积累的材料技术,不然这次下潜就功亏一篑了!”
叶念威笑着摇摇头:“是团队的力量。没有中科院的深海探测经验,没有工厂连夜赶制的复合材料壳体,光靠我的技术方案也没用。深海探测从来不是一个人的冒险,而是一群人的协作。”
当探测车成功下潜到10909米的挑战者深渊时,摄像头传回了震撼的画面——漆黑的深海里,探测车的氢能照明灯射出两道雪白的光束,照亮了周围的深海生物:透明的管水母像幽灵一样漂浮,红色的安康鱼拖着发光的诱饵缓缓游动,还有成片的深海虾在光束下闪烁。屏幕上,氢能燃料电池的运行数据始终稳定,供氢压力、输出功率、水温监测,每一项都在标准范围内。
“我们成功了!”陈锐激动地抱住叶念威,“这是人类首次用氢能驱动的探测车抵达马里亚纳海沟最深处,叶家的技术,又创造了一个第一!”
叶念威立刻掏出卫星电话,拨通了沈轻颜的视频。屏幕里,作者“博姐爱小说”推荐阅读《斩情当日,我登临至高》使用“人人书库”APP,访问www.renrenshuku.com下载安装。沈轻颜正在霞浦港的渔村里,和村民们一起搬运沙袋。当她看到深海探测车传回的画面时,惊喜地叫出声:“念威,你们太厉害了!这就是地球最深的地方吗?比我想象的还要神奇!”
镜头转向一旁的林伯,老人看着屏幕里的深海生物,眼睛瞪得圆圆的:“乖乖,这么深的海里还有鱼啊!你们的氢能技术真能处,能上北极,能下深海,还能帮我们抗台风,太厉害了!”
叶念威笑着说:“妈,我们在深海探测车的燃料电池里,加了您之前在高原医疗站用的低氧适配模块,就算在深海的极端环境下,也能稳定运行。以后我们还能把深海技术用到海底资源勘探上,为渔村找到更多的渔业资源。”
沈轻颜点点头,又对着镜头展示村里的防灾准备:“你看,村民们正在用氢能排涝泵测试排水,林伯说,有了这些设备,今年台风再大也不怕了。等台风过后,我们还要在村里建氢能渔港,用氢能驱动的吊机和冷藏船,让渔民的鱼卖得更远、更贵。”
傍晚时分,台风“海燕”如期而至。霞浦港的天空乌云密布,狂风卷着巨浪拍打着海岸,村里的电线被风吹断,瞬间陷入黑暗。但很快,氢能应急站的灯光亮了起来,雪白的光束穿透雨幕,照亮了村庄。沈轻颜和“氢能应急员”们冒着风雨,将氢能排涝泵推到低洼地带,启动设备——水泵轰鸣着,将倒灌的海水源源不断地排出去。
村医院里,氢能发电机为急救设备供电,医生正在为受伤的村民处理伤口。林伯的老伴看着亮着灯的医院,感慨道:“去年台风,医院停电,我孙子发烧只能用湿毛巾降温,今年有了氢能,再也不用怕了。”
而在“探索二号”科考船上,叶念威和陈锐正盯着屏幕,看着深海探测车在挑战着深渊采集沉积物样本。探测车的机械臂灵活地抓取样本,氢能照明灯始终稳定,燃料电池的运行数据没有丝毫波动。陈锐指着屏幕上的样本图像说:“这些沉积物里可能含有远古微生物的化石,用氢能技术的低温储存箱保存,能最大限度保持样本的活性,为研究地球生命起源提供重要依据。”
叶念威点点头,又拨通了叶斩渊的视频。屏幕里,叶斩渊正在指挥中心协调东南亚的海啸救援:“汤姆的团队己经把氢能排涝泵安装好了,正在帮助灾区排出积水。联合国减灾署说,我们的氢能应急设备,比传统设备的救援效率提高了30%,拯救了很多人的生命。”
叶斩渊又拿出一份文件:“我们还和联合国签署了《全球氢能应急技术共享协议》,以后全球任何地方发生灾害,都能第一时间调用我们的氢能应急设备和技术。念威,你们的深海探测技术,也可以加入全球海洋灾害预警体系,通过氢能驱动的海底传感器,提前预测海啸和海底地震。”
叶念威兴奋地说:“我们己经在探测车上安装了地震监测传感器,下次下潜就能收集海底地震数据。以后我们的氢能技术,不仅能探索深海,还能预警灾害,保护更多人的安全。”
深夜,台风“海燕”逐渐减弱。霞浦港的雨停了,村里的积水也被氢能排涝泵排得差不多了。沈轻颜站在氢能应急站的门口,看着村民们互相帮忙清理家园,脸上满是欣慰。林伯走过来,递给他一杯热茶:“沈总,这次台风,咱们村的损失比去年少了80%,渔排里的鱼也没怎么死,都是托了氢能的福啊!”
沈轻颜接过热茶,看着远处亮着灯的氢能应急站,心里忽然涌起一股暖流。她想起叶斩渊常说的话:“技术的最高价值,不是创造多少财富,而是保护多少生命,温暖多少人心。”而现在,氢能技术做到了——它能下潜深海探索未知,能抵御台风保护家园,能支援灾区拯救生命,这就是“暖至人间”最生动的诠释。
“探索二号”科考船上,叶念威和陈锐正在庆祝深海探测成功。他们打开一瓶香槟,看着窗外的星空,远处的海平面上,朝阳正缓缓升起。陈锐说:“叶工,以后我们还能用氢能技术探索更多的深海区域,说不定能找到新能源、新物种,为人类的未来开辟更多可能。”
叶念威点点头,望着朝阳下的海面:“不止深海,我们还要把氢能技术送到太空,送到沙漠,送到高原,送到每一个需要它的地方。因为我们知道,真正的‘登临至高’,不是站在某个顶点炫耀,而是用技术为人类的共同命运保驾护航,让地球的每一个角落,都能感受到科技的温暖。”
第二天一早,霞浦港的渔民们开始修复渔排,氢能吊机忙碌地吊运物资,氢能冷藏船则将新鲜的渔货运往外地。沈轻颜站在渔港边,看着渔民们脸上的笑容,拿出手机给叶斩渊和叶念威发了一张照片——照片里,朝阳下的氢能冷藏船正驶出港口,船身上“叶家氢能”的标志在阳光下格外醒目。
叶斩渊回复:“我们的全球氢能应急联盟又接到了新的支援请求,这次是非洲的旱灾,我们要调派氢能净水设备和灌溉设备过去,帮助当地村民度过难关。”
叶念威回复:“我们的深海探测车己经完成样本采集,正在上浮。下一步,我们要研发‘氢能驱动的海底空间站’,让科学家能在深海长期驻留,探索更多未知。”
沈轻颜看着两人的回复,笑着握紧了手机。她知道,叶家的“极境拓路”还在继续——从深海到太空,从防灾到救援,每一个新的领域,都是新的挑战,也是新的希望。而“暖至人间”的故事,也会在更多地方上演,用氢能的“火种”,照亮人类前行的路。
海风拂过霞浦港,带着渔获的清香,也带着远方的期待。沈轻颜望着远方的海平面,心里满是坚定。她知道,无论未来有多少挑战,叶家一家人都会携手同行,用技术的力量,守护这颗蓝色的星球,温暖每一个需要帮助的人。而这,就是他们一首追求的“至高”,也是氢能技术永恒的使命。
(http://www.220book.com/book/X1E8/)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