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2章 残破军械库的初次震撼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我在明朝搞火器 http://www.220book.com/book/X1NQ/ 章节无错乱精修!
 我在明朝搞火器来自“人人书库”免费看书APP,百度搜索“人人书库”下载安装安卓APP,我在明朝搞火器最新章节随便看!

王将军的目光如鹰隼般锐利,首首落在林烨身上。周围的士兵都屏住了呼吸,林烨能感觉到身旁那个年轻士兵在微微发抖。

“将军叫你过去呢。”络腮胡汉子推了他一把,声音压得极低。

林烨定了定神,迈步向前。脚下的沙土随着步伐发出细碎的声响,每一步都像是在丈量着两个时空的距离。他在王将军面前站定,学着其他士兵的样子抱拳行礼。

“新来的?”王将军的声音不高,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

“回将军,是的。”林烨尽量让自己的语气显得恭谨。他注意到王将军甲胄上的血迹还未干透,显然是刚经历过一场恶战。

王将军上下打量着他:“看你站姿,不像寻常农户出身。”

林烨心头一紧。他现代人的举止习惯,在这个时代显得格格不入。“家父曾是读书人。”他急中生智,想起明代士人地位较高,这个身份或许能解释他的与众不同。

王将军微微颔首,似乎接受了这个解释。“识得字?”

“略识几个。”

“好。”王将军转向身旁的军官,“带他去军械库,帮着清点兵器。张老头一个人忙不过来。”

军官领命,示意林烨跟上。林烨暗自松了口气,同时又有些诧异——军械库?这倒是个了解明代军事技术的好机会。

他们穿过军营,沿途尽是战后惨状。伤兵的呻吟声不绝于耳,几个军医正在简陋的帐篷里忙碌着,空气中弥漫着草药和血腥混合的气味。林烨注意到许多伤兵伤口感染严重,这个时代显然缺乏有效的医疗手段。

军械库设在军营最深处,是一排半地下的土坯建筑,门口有两个老兵值守。带路的军官与守卫交代几句,便转身离去。

“新来的?”一个须发花白的老兵从库房里踱出来,手里拿着本泛黄的册子,“叫我张老头就行。王将军让你来帮忙清点?”

林烨点头称是。张老头眯着眼打量他片刻,忽然笑了:“读书人?也好,总算来个识字的。”

军械库内部比林烨想象中还要简陋。昏暗的光线从几个小窗透进来,空气中弥漫着铁锈和火药的味道。各式兵器杂乱地堆放着,长矛、腰刀、弓弩大多锈迹斑斑,保养状况令人担忧。

“这边是火器。”张老头引着他往深处走,“小心些,有些老家伙说不定什么时候就炸了。”

林烨的心跳不由自主地加快。作为军工工程师,能够亲眼见到明代火器的实物,这种机会千载难逢。

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排火门枪,也就是明军主要装备的火铳。林烨拿起一杆仔细端详,眉头越皱越紧。枪管铸造粗糙,内壁可见明显的气孔和砂眼;点火装置简陋得令人发指,全靠火绳点燃引药;更糟糕的是,这些火铳大多保养不善,有的甚至己经锈蚀得无法使用。

“这些...还能用吗?”林烨忍不住问道。

张老头嗤笑一声:“能用?十杆里能有三杆打响就不错了。就这,还是咱们宣府镇的精良装备呢。”

林烨沉默地放下火铳。作为现代军工专家,他看到的不只是武器的落后,更是无数士兵因为这些劣质装备而白白送命。

再往里走,是几门火炮。林烨一眼就认出这是明代著名的“大将军炮”,但实物比他想象的还要粗糙。炮身铸造痕迹明显,炮膛内壁凹凸不平,这样的精度别说命中目标,能不炸膛就是万幸。

“这些大傢伙,一年也响不了几次。”张老头拍拍炮身,扬起一片灰尘,“上次用还是三个月前,吓唬蒙古人来着。真要用起来,得躲得远远的,炸膛比打中敌人的时候多。”

林烨蹲下身,仔细检查炮身的铸造工艺。作为专业人士,他立刻看出了问题所在:铸造时降温不均匀导致内应力集中,砂模铸造留下的表面缺陷,还有最要命的——炮身厚度不均,这些都是炸膛的隐患。

“这些火炮...铸造的时候没有经过退火处理吗?还有这个壁厚...”林烨下意识地喃喃自语。

张老头突然凑近,浑浊的眼睛里闪过一丝精光:“你小子懂铸造?”

林烨猛地回过神来,暗叫不好。一个普通士兵不该懂得这些专业知识。“在家时见过铁匠铺干活。”他含糊其辞。

张老头却不肯放过,追问道:“那你说说,这些炮有什么毛病?”

林烨犹豫片刻,谨慎地选择措辞:“我看这些炮身厚薄不太均匀,铸造时可能冷却太快了。若是能重新加热慢慢冷却,或许会结实些。”

张老头盯着他看了好久,忽然哈哈大笑:“有意思!王将军倒是给我送来个宝贝。”他拍拍林烨的肩膀,“走,带你看点好东西。”

老人领着林烨走到军械库最深处,挪开几个木箱,露出一个用油布包裹的长条物件。他小心翼翼地解开油布,里面是一杆造型奇特的火铳。

“这是嘉靖年间佛郎机人带来的玩意儿。”张老头的声音带着几分得意,“整个宣府镇就这一杆。”

林烨的眼睛顿时亮了。这是一支早期的火绳枪,虽然仍然落后,但比明军制式火铳要精致得多。枪管明显经过更好的加工,瞄准具也更加完善。

“能试试吗?”林烨忍不住问道。

张老头犹豫了一下,还是点了点头。他们来到军械库后的试射场,这里杂草丛生,显然很久没人来过了。

在老兵的指导下,林烨体验了装填发射的全过程。先是倒入火药,然后用通条压实,再装入弹丸,最后点燃火绳。整个过程繁琐缓慢,足足花了两分钟。

“砰”的一声,枪口喷出浓烟,后坐力震得林烨肩膀发麻。远处的木靶上留下一个弹孔,但偏离目标甚远。

“怎么样?”张老头问道,语气中带着几分期待。

林烨沉默片刻。作为专业人士,他一眼就看出了十几个可以改进的地方,从火药配比到枪机结构,从膛线加工到瞄准方式。但此刻他只能谨慎地说:“比营里的火铳强多了。”

张老头似乎有些失望,嘟囔着:“还以为你能说出点什么新鲜的呢。”

夕阳西下,军械库内越发昏暗。张老头点起油灯,跳动的火苗在墙壁上投下摇曳的影子。

“清点完了?”张老头问道,手里拿着那本册子。

林烨点头,心情沉重。他刚刚统计完,军营中堪用的火器不足三成,火药受潮严重,弹丸规格杂乱无章。这样的装备水平,难怪明军在与蒙古骑兵的交战中处处被动。

“看你这表情,是吓着了?”张老头嗤笑道,“这还算好的呢。听说有些边镇,火铳都是永乐年间的老古董,比我的年纪都大。”

林烨没有回答。他的目光落在那些锈迹斑斑的火器上,现代军工专家的本能让他不由自主地开始构思改进方案:标准化生产、镗床加工、燧发机构、颗粒化火药...

“想什么呢?”张老头打断他的思绪。

林烨抬起头,油灯的光芒在他眼中跳动:“我在想...也许这些火器,可以变得更好用一些。”

张老头愣了一下,随即大笑起来:“年轻人就是爱做梦!这些可是工部统一制造的,哪是你说改就能改的?”

就在这时,军械库外突然传来一阵骚动。一个传令兵急匆匆跑进来:“张老头,快准备二十杆火铳!巡逻队发现蒙古探马,王将军要带人出城追击!”

张老头的脸色顿时变得难看:“二十杆?我上哪去找二十杆能用的火铳?”

林烨看着老人焦急地在军械库里翻找,心中突然涌起一个大胆的念头。那些在现代只是理论知识的东西,或许真的可以在这个时代变成现实。

而第一个要解决的,就是让这些老旧的武器,至少能够正常击发。



    (http://www.220book.com/book/X1NQ/)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我在明朝搞火器 http://www.220book.com/book/X1NQ/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