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10章 诗判长安

小说: 李黑抄诗   作者:圣首经草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李黑抄诗 http://www.220book.com/book/X3NO/ 章节无错乱精修!
  顶点小说(220book.com)最新更新李黑抄诗

不是派兵,不是抓人,而是——立碑。

一块巨大的石碑,立在朱雀门正中,高十丈,宽三丈,碑上刻着西个大字:

“诗归正统”。

底下还有一行小字:

“凡民间所传‘烧饼诗’‘放屁诗’‘歪理诗’,皆为妖言,即日起禁绝。

传一首,罚一吊;写一首,打十板;

教人一首,流放三千里。”

全城哗然。

可更让人惊的是——碑旁,站着李白。

他一身青衫,神情肃穆,手持一卷《诗律正典》,像一位归位的神。

李黑看见时,正蹲在茶馆啃烧饼。

他一口烧饼差点噎住:“李白?他疯了?”

消息很快传来:李白亲上朝廷,言道——

“诗己乱,民己狂,若再不正,恐成大祸。

我愿为‘诗正官’,重立诗道,还我大唐风雅。”

全城震惊。

昨日的诗仙,今日的正统?

李黑冲到朱雀门,抬头望碑。

李白站在碑下,目光平静,却不再看李黑。

“李白!”李黑大吼,“你疯了?这才几天,你就忘了诗冢的火?忘了诗囚营的呐喊?”

李白缓缓转身,声音低沉:“正因记得,我才要立碑。

你们放火烧了规矩,可烧完之后呢?

满城都是‘烧饼飞’‘放屁响’,诗成了笑话,诗人成了疯子。

这不是自由,是——混乱。”

“混乱?”李黑怒笑,“你管这叫混乱?这叫——人人都能说话!”

“可诗不是话!”李白吼道,“诗是魂!是命!是千锤百炼才出一句‘天生我材必有用’!

不是随口一放,就能叫‘诗’!”

“那你呢?”李黑指着石碑,“你立这碑,是要再锁一次诗魂?”

李白沉默良久,才说:“我立碑,不是为锁,是为——立根。

没有规矩的火,会烧死所有人。

诗需要自由,但也需要——敬畏。”

李黑愣住了。

他忽然明白——李白不是背叛了诗,

他是怕——诗死得太快。

三日后,云想阁。

柳如烟坐在灯下,面前摊着一张纸,笔悬在半空。

她写不出诗了。

不是被禁,而是——她不想写了。

她轻声说:“李黑,你说……我们是不是走得太快了?

我们砸了枷锁,可现在,满地都是碎铁,扎伤了自己。”

李黑没说话。

他知道,有人借“自由”之名,写烂诗骗钱;

有人以“反叛”为旗,出口成脏,美其名曰“真”;

更有官府借“正统”之名,重立规矩,禁绝异声。

诗,又到了十字路口。

七日后,李黑做了一件事。

他带着一筐烧饼,一桶浆糊,一卷白纸,走上朱雀门大街。

他在“诗归正统”碑前停下,把烧饼摆在地上,然后,举起白纸,贴在巨碑旁边。

纸上,只有西句诗:

> 我本楚狂人,

> 手持烧饼走风尘。

> 不拜圣贤不拜律,

> 只敬人间一口真。

底下,他用大字写道:

“诗碑,再立。”

他不拆碑。

他只在碑旁,立一块——活人的碑。

一个乞丐走来,接过烧饼,看了看诗,忽然在旁边墙上写:

“举头望明月,低头要饭粮。”

他写完,笑了。

一个挑夫路过,放下扁担,提笔在纸角写:

“尔等立碑锁诗魂,我便放屁震乾坤。”他也笑了。

一个洗衣妇,用木杵沾水,在地上写:

“诗若不许说人话,不如烧了喂王八。”

她写完,哼着歌走了。

李黑站在一旁,不言不语。

他知道,这一回,诗不会再被锁。

也不会再失控。因为它不再属于——任何一个人。

当夜,李白又来了。

他站在两座碑前,一座是石的,一座是纸的。他看着满墙满地的诗,忽然笑了。

他从袖中掏出一卷诗稿,是《将进酒》。

他轻轻贴在李黑的诗碑旁,低声说:

“这首诗……我不独占了。”

“它该在——每个人的嘴里,活一遍。”

他转身要走,李黑叫住他:

“李白。”

李白回头。“诗不需要神。”李黑说,“它只需要——敢说真话的人。”

李白点点头,走入夜色。

月光下,两座碑并立。

一座刻着“正统”,一座写着“真话”。一座要人跪,一座让人站。

而诗,在两者之间——自由穿行。

“诗归正统”碑与“诗碑再立”纸并立朱雀门下,七日。

七日里,长安如沸。

有人跪拜石碑,高诵《诗律正典》,自称“正统传人”;

有人围聚纸碑,新诗狂出,笑骂怒骂皆成句;

更有无赖之徒,借“自由”之名,在墙上乱写“放屁诗”“尿炕诗”,只为博人一笑。

诗,又乱了。

李黑蹲在破庙门口,啃着烧饼,望着满城乱象,眉头紧锁。

他知道,自由若无边界,终将沦为笑柄;

规矩若无松动,终将化为枷锁。

诗在两极之间摇摆,像一场无休止的拉锯。

他忽然明白——

诗不需要一个神,也不需要一场乱。

它需要——一个判官。

七日后,朝廷出令:

“诗乱己久,民心浮动,特设‘诗判’一职,三日后于朱雀门下开堂,审理‘诗案’。

凡有诗之争议,皆可上堂一判。

诗判三人,一为‘正统’,一为‘民间’,一为‘中立’。”

全城哗然。

“正统”之人选,毫无悬念——李白。

“中立”之人,为国子监老学究,德高望重,不偏不倚。

而那“民间”诗判……

竟空缺。

“谁敢当这差?”有人冷笑,“一边是李白,一边是朝廷,谁当民间诗判,不是找死?”

李黑正啃烧饼,庙祝老张慌慌跑来:“你出名了!”

“我又偷‘供果’了?”李黑问。

“不是!”老张喘气,“朝廷榜文贴了——民间诗判,非李黑不可!”

李黑一口烧饼喷了:“啥?!”

三日后,朱雀门下,人山人海。

高台之上,设三席。

左席,李白青衫落拓,手持一卷《诗律》,眼神清冷。

中席,老学究正闭目养神,手持拂尘,似睡非睡。

右席,空着。

“民间诗判李黑,为何不到?”台下有人高喊。

就在这时,一道黑影跃上高台。

李黑来了。



    (http://www.220book.com/book/X3NO/)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李黑抄诗 http://www.220book.com/book/X3NO/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