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日后,诗擂开启。
地点:朱雀门下,万人空巷。
擂台两侧,一边是柳如烟,白衣素裙,手握毛笔,眼神清亮。
另一边,是长安十大才子联名出战,领头的,正是王诗仙。
“柳如烟!”王诗仙冷笑,“你一介女流,也敢挑战诗道正统?”
“正统?”柳如烟反问,“你们写‘女子无才便是德’,是正统;
写‘红颜祸水’,是正统;
写‘我见犹怜’,是正统。
可谁来写我——我想当诗人?”
“荒谬!”王诗仙怒道,“诗,乃男子之事!女子写诗,有伤风化!”
“风化?”柳如烟笑了,“那你们天天写我胸、写我腰、写我笑,就不伤风化了?”
全场爆笑。
王诗仙脸都绿了。
“少废话!”他一甩袖,“诗擂开始!第一局——咏月!”
柳如烟点头:“好。”
王诗仙先吟:
“明月照高楼,流光正徘徊。
佳人抚琴坐,清音入梦来。”
诗成,掌声雷动。
“王才子好诗!”
“意境悠远,美不胜收!”
轮到柳如烟。
她深吸一口气,提笔在纸上写下:
“床前明月光,
地上鞋一双。
举头望明月,
低头想姑娘。”
诗一出,全场死寂。
三秒后——爆笑如雷!
“哈哈哈!鞋一双?!”
“这诗太有生活了!”
“我媳妇昨晚也把鞋乱扔!”
王诗仙气得发抖:“你!你竟敢用这种粗俗之诗玷污诗道?!”
“粗俗?”柳如烟冷笑,“你们写月,总要拉个‘佳人’来陪衬。可你们想过吗?那‘佳人’可能正忙着找鞋,根本没空陪你‘清音入梦’!”
她抬头,声音清亮:
“诗,不该是你们装点风雅的工具,
它是——活人的心跳。”
全场寂静。
李黑站在人群后头,忽然觉得,自己裤裆里的诗,不够用了。
第二局,咏春。
王诗仙这回认真了,吟道:
“春风拂柳绿成行,
花开花落自无声。
才子执笔书锦绣,
年年岁岁颂升平。”——又是掌声一片。
轮到柳如烟。
她闭了闭眼,忽然写下:
“春风吹,烧饼飞,
一张一张往嘴堆。
别人赏花我赏味,
春在肚里才不亏!”
全场再次爆笑。
“哈哈哈!春在肚里才不亏!”
“这诗太实在了!”
“我饿了……”
王诗仙气得扇子都折了:“你!你这是对诗的亵渎!”
“亵渎?”柳如烟反问,“你们写诗,是为了自己爽。我写诗,是为了——让普通人听见自己。”
她指着台下卖烧饼的老头:“他说,他一辈子没听过一首写烧饼的诗。
今天,我写给他。”老头当场哭了。
第三局,咏“我”。
王诗仙冷笑:“这局,你必输。你一个女子,能写出什么‘我’?”
柳如烟不语,提笔写下:
“我本楚狂人,凤歌笑孔丘。手持烧饼走天下,不写花来不写愁。若问此身何处去,长安街上啃个够!”
诗成,满场寂静。
这不是诗,是宣言。
是柳如烟对整个男权诗坛的挑战。
她不再是“被写”的对象,而是——执笔的人。
王诗仙脸色惨白,踉跄后退:“你……你竟敢篡改李白的诗?!”
“篡改?”柳如烟笑,“李白写‘我本楚狂人’,是笑孔丘。
我写‘手持烧饼走天下’,是笑你们——一群连烧饼都没吃过的伪君子!”
她转身,对全场朗声道:
“从今天起,我不再是你们诗里的‘花’。
我是——写诗的人。
诗若不自由,我便——烧了它!”
话音未落,她点燃诗稿,火光冲天。
全场无人阻拦。
因为所有人都知道——一个新时代,开始了。
当晚,李黑躺在屋顶上,望着月亮。
老张跑来:“你听说了吗?柳如烟赢了!王诗仙跪下认输,十大才子十年内不得咏美人!”
李黑没说话。
他忽然觉得,自己这个“抄诗贼”,有点可笑。
他抄的,是李白的诗。
可柳如烟写的,是——她自己的命。
他从裤裆里掏出最后一张诗稿,是《将进酒》。
他没烧,也没吃。
而是轻轻折好,塞进了墙缝。
“李白啊李白,”他喃喃,“这回,轮到我写诗了。”
那夜之后,李黑不再抄诗了。
他把裤裆里最后一张《将进酒》塞进墙缝,像是埋下一座坟。
他知道,靠“抄”走不远。
李白会醒,柳如烟会写,而他——
不能永远当个“诗贼”。
他要写自己的诗。可问题是——他不会写。
他爹是酒坊打杂的,娘是洗衣妇,他识的字,是偷听私塾先生念的,
他懂的诗,是背了千年后才被传颂的。
他脑子里装着李白、杜甫、王维、白居易、李贺、孟浩然……
可没有一句,是李黑的。
三日后,长安城又炸了。
不是因为诗擂,不是因为招亲,而是因为——诗冢现世。
有人说,在终南山下挖出一座古墓,墓碑上刻着:
> “诗魂安息处,万古不封尘。
> 若问作者名,天下读书人。”
墓里没有尸骨,只有一面墙,墙上刻满了诗——
有“床前明月光”,有“朱门酒肉臭”,有“大漠孤烟首”,有“野火烧不尽”……
全是后世才有的诗,却提前刻在了千年之前的石壁上。更诡异的是——
每首诗旁,都署着不同的名字:
李白、杜甫、王维、白居易……
唯独没有“李黑”。
全城哗然。
“这是天意!”国子监祭酒拍案而起,“诗己注定,谁也改不了!”
“那李黑算什么?”有人问,“他念的诗,墙上也有!”
“那是他偷看了天机!”祭酒冷笑,“此等窃天之人,当诛!”
朝廷下令:捉拿李黑,掘毁诗冢。
可就在这时,柳如烟站了出来。
她带着一卷诗稿,登上醉仙楼,对全城人说:“诗冢里的诗,我看了。
可我发现——有些诗,墙上没有。”
众人哗然。
“比如这首——”她展开诗稿,朗声念:
“破庙三间风作伴,
烧饼半块酒为邻。
世人笑我太疯癫,
我笑他们看不真。
若问此诗谁人作,
李黑不是抄诗人!”
——诗成,满楼寂静。
这不是李白的豪,不是杜甫的沉,不是王维的静,不是白居易的俗。
(http://www.220book.com/book/X3NO/)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