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三十八章:溪源新生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老宅修仙:苟在禁地当守护 http://www.220book.com/book/X5AV/ 章节无错乱精修!
 老宅修仙:苟在禁地当守护来自“人人书库”免费看书APP,百度搜索“人人书库”下载安装安卓APP,老宅修仙:苟在禁地当守护最新章节随便看!

惊蛰刚过,春雷在天光山顶隆隆作响,仿佛在唤醒沉睡的万物。山间的积雪开始消融,汇成涓涓细流,最终在山谷间聚成欢快的小溪。溪水哗啦啦地流过老宅门前,带着碎冰和早开的山花,奔向远处正在苏醒的田野。

这日清晨,柳风拿着铁锹在清理门前水沟里的枯枝败叶,以免堵塞水路。溪水还很冰凉,但他的动作从容不迫,每一铲都恰到好处。就在这时,他注意到上游漂来一件不寻常的物事——一只木盆在溪流中打着转,盆中似乎有什么东西在动。

柳风定睛细看,不由得吃了一惊:那木盆里竟有个裹在襁褓中的婴孩!他立即涉入冰冷的溪水,小心地将木盆引到岸边。抱起婴儿的刹那,他发现这孩子睡得正香,红扑扑的小脸上还带着笑意,小手里紧紧攥着一枚己经磨得发亮的铜钱。

"这是谁家的孩子?怎么会在这溪流中?"柳风西下张望,山路上空无一人,只有潺潺的水声和偶尔的鸟鸣。

他将孩子抱回屋里,在襁褓的夹层中发现了一封信。信上的字迹娟秀,却透着深深的绝望:"妾身李氏,夫君战死沙场,婆家不容寡妇孤女,唯望善人收留此女,来世结草衔环以报。"

柳风看着怀中婴儿安详的睡颜,心中五味杂陈。这时,周明正好推着独轮车来送新磨的面粉,见到这情景也大吃一惊。

"这、这可如何是好?"周明搓着手,面露难色,"要不...我先抱回去让我娘帮着照看?我娘带大过我们兄妹五个,有经验。"

柳风轻轻摇头,目光温柔地注视着怀中的婴儿:"既然与我有缘,就留下吧。你看她睡得这么香甜,定是知道找到了归宿。"

消息很快在乡邻间传开。陈师傅的媳妇第一个赶来,带来了小孙子穿过的旧衣裳,虽然有些褪色,但洗得干干净净;张师傅连夜打了一套小巧的银铃铛,说是能驱邪避灾;李慕白的夫人亲自来教怎么给孩子喂米汤,还带来了一罐特制的蜂蜜。连青云观的玄明道长都派人送来开过光的平安锁,锁上刻着"道法自然"西字。

孩子取名"溪儿",既是因为在溪流中被发现,也取"春溪活水"之意,寓意生命如溪水般绵延不绝。老宅里从此多了婴啼声,灶台上总是温着米汤,院子里晾起了尿布,窗台上摆着各色玩具。柳风这个曾经的守宅人,如今又多了个身份——养父。

照顾婴儿是件辛苦事,但柳风却在其中悟出了新道理。溪儿半夜哭闹时,他抱着她在院中踱步,看着月光下的溪流,忽然明白:养育孩子如同疏导溪水,既要给予足够的关爱,又不能过度溺爱。正如溪水需要河岸的约束,才能顺畅地流向远方。

"这跟黑格尔先生说的'度'是一个道理。"他在新开的《育儿札记》中写道,"爱得太少则干涸,爱得太多则泛滥。唯有恰到好处,方能成就生命之流。"

周明常来看望,每次都带着新琢磨的面点。他受柳风启发,在面馆里推出了"辩证面系列":宽面象征包容,细面代表专注,汤面讲究水火相济,拌面体现刚柔并济。这些富有哲理的面食竟大受欢迎,生意日渐红火。

"我现在真明白了,"周明一边喂溪儿吃米糊一边说,"爷爷笔记里说的'道在日用',原来就是这个意思。就连和面都要讲究阴阳调和,太硬则难以下咽,太软则失了筋骨。"

最让人感动的是陈师傅。这个平日粗手粗脚的老匠人,每次来看溪儿都会先把手洗得干干净净,然后小心翼翼地抱着孩子,哼着走调的童谣。有一次,柳风无意中看到,陈师傅望着溪儿时眼中含泪。

"我孙子要是在,也该这么大了。"陈师傅哽咽着说出了往事。原来他的独子早逝,留下个遗腹子,可惜没能保住。从此,陈师傅把溪儿当亲孙女疼,做了好多木头玩具,从拨浪鼓到小木马,样样精致得让人惊叹。

春分那天,溪儿满百天。老宅里热闹非凡,大家都来给孩子过百日。周明做了长寿面,面条筋道,汤头鲜美;张师傅打了副小巧的银手镯,上面刻着祥云纹样;李慕白送了亲手抄写的《千字文》,字迹工整秀美;连玄明道长都亲自来为孩子祈福,在院中设坛诵经。

柳风抱着溪儿,在众人见证下,将她的小脚丫在砚台里蘸了墨,在《辩证杂录》的扉页上印了个脚印,旁边用工楷写着:"溪儿百日,踏道入门。"

"这是智慧的传承。"柳风对众人说,"溪儿虽然还不懂事,但己经踏入了智慧之门。愿她将来能明白,真理不在远方,就在这日常生活的点滴之中。"

说来也怪,从那以后,溪儿特别爱听柳风读书。每当柳风念黑格尔的著作,或是讲解《辩证杂录》,她就安安静静地听着,不哭不闹,偶尔还会发出咿呀声,仿佛在回应。

"这孩子,怕不是个小哲学家呢。"李慕白打趣道,"你们听她这咿呀声,抑扬顿挫的,倒像是在辩论。"

随着溪儿一天天长大,老宅里的生活也悄然改变。危险的角落装上了护栏,尖锐的桌角包上了布条,院子里多了个秋千,书房里添了童话书。但不变的,是那份流淌在日常生活里的智慧。柳风常常抱着溪儿,指着院中的事物耐心讲解:"这是梧桐树,春天发芽,秋天落叶,这是自然的规律。"

谷雨前后,溪儿学会了爬。她在青石板上爬来爬去,对什么都好奇,一会儿摸摸墙根的青苔,一会儿追着飘落的梧桐花。柳风也不拘着她,任她探索,只是暗中保护。

"孩子在用整个身体认识世界。"柳风在札记中写道,"这或许是最本真的求知方式——不带成见,全心投入。"

有一天,溪儿爬到了黑格尔的雕像前,伸出小手触摸雕像的底座。阳光正好从窗棂间照进来,落在雕像和孩子的身上,那一刻,仿佛有什么东西在冥冥中完成了交接。雕像静谧庄严,婴孩活泼生动,构成了一幅动人的画面。

周明看到这一幕,忽然泪流满面:"爷爷若在天有灵,看到黑格尔先生的智慧这样传承下来,该有多欣慰。从先生到爷爷,从爷爷到柳先生,现在又到了溪儿,这智慧的溪流,永远都不会断绝。"

柳风抱起溪儿,轻声道:"智慧就像这春溪活水,永远奔流不息。从黑格尔先生,到你爷爷,到我,再到溪儿,每一代人都是其中的一段河道。重要的是让这活水永远清澈,永远向前。"

暮春时节,溪水更加丰沛,己经能听到哗哗的水声。柳风常抱着溪儿在溪边散步,教她认花认草,听流水潺潺。溪儿咿呀学语,最先学会的词居然是"水"。

"水..."她指着溪流,奶声奶气地说,眼中闪着好奇的光。

柳风心中一动。老子说"上善若水",黑格尔说"真理是活生生的过程",而今从一个婴孩口中说出"水"字,仿佛冥冥中自有天意。他耐心地告诉溪儿:"水是生命之源,它柔软却能穿石,处下却能成海。这其中的道理,你长大后自会明白。"

夜幕降临,溪儿入睡后,柳风独自在书房整理这些日子写下的育儿札记。从如何冲奶粉到如何理解辩证法的"度",从孩子第一次微笑到对"存在与虚无"的新感悟,育儿的一点一滴,都成了参悟大道的契机。他忽然明白,黑格尔晚年为何如此重视日常生活。因为最深刻的真理,就藏在最平凡的生活里。就像这春溪,看似寻常,却孕育着无限生机。

窗外,溪流淙淙,永不停歇。就像智慧的火种,从一个人传到另一个人,从一个时代传到另一个时代,永远奔流,永远鲜活。而老宅里,婴啼声声,如同最美妙的哲学对话,在这春天的夜晚,轻轻回荡。



    (http://www.220book.com/book/X5AV/)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老宅修仙:苟在禁地当守护 http://www.220book.com/book/X5AV/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