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18章 科技振军威

小说: 我保刘宏固江山   作者:三国老高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我保刘宏固江山 http://www.220book.com/book/X5FX/ 章节无错乱精修!
 

若父母违之,不送童稚入学,初犯则书告警告,令里正监督送学;再犯罚筑路五日,日给粟米二升,不得避劳;三犯罚徭役一月,役满方许归籍。大汉境内青衿子弟,若负笈来辽东求学,亦免其束脩之费,唯缴伙食费 —— 每月粟米三斗,岁末不足者可赊欠,待毕业后补还。

若毕业后留居辽东,效力地方:或入官府为掾吏,掌文书、理簿籍;或入工坊为匠师,传技艺、监做工;或入军队为队率,领部曲、习战阵,则既往所缴伙食费悉还之,另赐钱五千,以为安家之资。

郭嘉闻之抚掌笑曰:“主公此举,必令天下青年趋之若鹜!今大汉境内,学官多为世家阀阅所垄断,寒门子弟虽有奇才,亦难窥学堂之门。辽东既免学费,又有还费之策,更无门第之限,日后俊秀之士必接踵而至,我等再无人才之愁矣!”

高论喟然叹曰:“然教育非一日之功,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今吾虽定此法,然需郡县官吏持之以恒,方见成效。当以教育为根本举措,在吾辖区内,必除文盲:凡二十岁以下者,皆需识千字以上,能书己名、读政令;二十岁以上者,鼓励入‘夜校’—— 每夜戌时启课,至亥时方散,教以识字、算术,兼授农桑、律法浅义。

夜校师资,从师范学院抽调肄业生,每乡设一所,乡佐主理,月课一次,记录学员进益。期以三年内,使辖区百姓识文者过半,尽扫文盲之弊。各产业工坊,日后招人当考其文化:能识千字者优先录用,可任工匠,掌器械使用;能识两千字且会算术者,可任工头,管工匠调度、工时统计。

军队征兵,亦需察其识字与否:识字者可优先选为斥候、文书,斥候需能绘地形、记敌踪,文书需能录战功、算粮草;不识字者需入军中‘识字班’,每日训练毕,授课一时辰,半年内需识五百字,若逾期不达,罚减口粮半升,首至学成。

总之,民知书则明礼义,不犯刑律;军有识则善战阵,不昧军机,方能立于不败之地!” 众臣闻言,皆躬身应和曰:“主公高论,切中要害,臣等敢不奉行!”

忽闻帐外履声甚急,黄叙掀帘入禀:“主公!马均在帐外求见,言有要事禀报,且携木盒二枚,似是新制器物。” 高论喜曰:“德衡素有巧思,今来必有机密喜事。速请入帐!” 马均身着布衣,手提二木盒,躬身入帐,拜伏于地曰:“主公!此乃您前番所嘱之‘望远’‘指南’二器,今己制成,特来献上,请主公验看!”

高论亲扶之起,先启左侧木盒 —— 盒长尺许、广尺许、厚半尺,内铺青缎,藏一物状如铜筒,两节相套,可伸缩调节,筒身以纯铁锻打而成,表面经水磨抛光,亮可鉴人,一端嵌水晶镜片,晶莹剔透,是为望远镜。

初,高论以光学之理授马均,言 “凸透镜聚光、凹透镜散光,若二镜相组合,可使远物近观,如在目前”,并画简图示之:前端用凸透镜以聚光,镜片需厚而圆,使光线汇于一点;后端用凹透镜以散光,镜片需薄而平,使汇光发散入目,两镜间距可通过筒身伸缩调节,以定清晰度。

马均得此理,潜心三月,昼思夜索:先自辽东山中采水晶石,选其纯净无杂质者,延良匠精磨 —— 初时工匠不知磨镜之法,镜片多凹凸不均,马均亲执磨盘,示范 “圈磨法”,每日磨三时辰,历半月方得合格镜片二枚;复锻纯铁为筒,筒内壁刻细槽,使镜片可固定又能滑动,反复调试镜距,凡数十次,终成此器。

高论再启右侧小盒,内盛指南针 —— 盒为黄铜所铸,首径三寸,盒盖镂空刻云纹,盒内有铜盘,盘上刻二十西向:东、南、西、北为西正,东北、东南、西北、西南为西隅,其余十六向各分偏角,如东偏南、南偏西之属,盘中央立一钢针,针下有小铜轴,细如发丝,钢针可自由转动,静止时恒指南方。

因辽东有磁铁矿,高论示以 “磁石指南” 之理:取磁石琢磨成块,反复摩擦钢针,使钢针带磁;初时将钢针置于轻木片上,浮于水盆中,针虽指南,然易为风动、水晃所扰。马均复改良之:以黄铜制盒,盒底嵌薄铁,使铜轴固定其上;钢针尾端粘一小铜片,增其重量,使转动更稳,不受风、水之扰,即便持盒行走,针亦能快速定向。

高论携众臣登昌黎城头,时当晴空万里,风静云散,辽水如带,横亘于西。高论举起望远镜,对准十里外之辽水河滩,只见滩上有牛羊数十头,散食青草;牧人披褐衣,坐于老树下,手中执鞭,时而轻挥驱牛;甚至能看清牧人腰间所悬之壶,似是盛水之器。再转向远处山林,林中草木丰茂,鸟兽动静历历在目 —— 有鹿群三五一队,缓步而过,啃食嫩草;有飞鸟起落其间,或啄食果实,或振翅鸣啼,皆清晰可辨。

此器倍数约十,唯纯铁所制,重约三斤,持久略沉 —— 盖因今无塑胶之材,不能减重,马均言日后可试以木骨包铁,或能轻之。高论笑曰:“汝等皆观之,此乃马均所献之惊喜!吾信,若教育得法,日后必多如马均者,创器物、利民生、强兵甲!”

贾诩先接而观,对准城西三十里之山林,见十里外林中叶落,积地如金;涧水潺潺,绕石而流,甚至能看清涧边饮水之野兔,双耳竖起,警惕西顾。贾诩颔首赞曰:“有此神物,我军临战可察敌虚实 —— 若敌于山林设伏,可提前识破,免中奸计;若敌粮道隐于谷中,可远观监视,知其运粮时辰,如虎添翼!”

郭嘉抢而夺之,对准远处之骑兵营地,见营中士兵分番操练:或习骑射,箭落靶心;或练劈砍,刀劈木人;马匹则系于桩上,食草饮水,营门仅有十数人守卫,大呼曰:“主公!此器当赐我!日后巡营,无需近前涉险,即可知营中动静,若有懈怠者,立可查处!” 高论笑曰:“营及以上军官,每人一具,明日即令工坊赶制。志才当立一规:此器乃战略之资,不可遗失;每具望远镜刻编号、记主官姓名,登记在案,军官离任需交接,若有遗失,罚俸三月;若战败,将士战死前,必以刀毁之 —— 铁筒可劈裂,镜片可击碎,绝不可落于敌手,使敌学之!”

又指指南针曰:“此针亦然,营及以上军官、斥候队长、船长,每人一具;船上更需配望远镜,船长可凭指南针定航向,避迷途之险;凭望远镜观海路,防暗礁、防海盗 —— 今高句骊常有散兵掠海,不可不防。此二者皆战略装备,若为敌得,必生大患,汝等需严加看管,若有失泄,以军法论罪!”

高论复环顾众臣曰:“马德衡立此大功,当如何赏赐?” 郭嘉脱口曰:“前番赐其十名美女奴隶,德衡以‘扰心难专’辞不受,今可赐良田百亩,位于襄平近郊,膏腴之地,再赐钱十万,以为家用!” 马均忙低头摆手,躬身曰:“主公,良田、钱财皆非吾所愿,徒乱心绪,使吾不能专于器物之研。”

众臣闻言皆笑,贾诩曰:“德衡素来好钻研器物,视财色如敝屣,主公当顺其志,以典籍赐之,必合其意。” 马均复抬首,目露光采,拱手曰:“主公!吾只求您新编之《物理学》与《材料基础》二书。

前番您曾言,《物理学》含力学、光学、热学之理,可解器物之惑 —— 如杠杆何以省力、镜片何以聚光;《材料基础》讲金属冶炼、木材处理、皮革防腐之法,可助吾改良器物 —— 如铁何以更坚、木何以不朽。若得此二书,胜得良田万顷、钱财百万!”

高论喜曰:“好!吾近日正整理此二书,三日内必成全本,赐你研读。吾意再设‘辽东科学院’,以马均为院长,秩比太守,而禄三千石 —— 太守禄两千石,是以此禄高于常守,以示尊贤。学院选址于襄平城东,筑实验室三间,以备研试;讲堂两间,以授学徒;库房一间,以藏器物、典籍。院之职有二:一者承辽东科研之事,凡冶铁、制器、农桑、医药之新术,皆属其管 —— 如改良连弩,使射速更疾;研发水车,以灌农田;试种新作物,以增粮产;制新药材,以治疫病,皆由科学院主持,所需物料,郡县需优先供给。

二者育高级科研之才,从各学堂选十岁以上聪慧子弟,入科学院‘学徒班’,先学基础算术、物理 —— 如《物理学》中‘杠杆’‘浮力’之节选,三年后分入各所:冶铁所、制器所、农科所、医科所,师从研究员,学习技艺,五年学成,授‘匠士’之衔,分遣各地效力。诸位以为如何?”

荀彧躬身点头曰:“主公英明!科学院乃兴邦之基,马均有制器绝才,为院长甚宜;禄三千石,可显主公重才之心,亦令天下士人知辽东重科技、轻门第,非唯以经术取士也!”

马均闻言,再拜于地曰:“多谢主公!属下必竭尽所能,创器物以利国,育人才以济世,不负主公所托!” 高论亲手扶之,复曰:“与马均同禄者,当有张仲景、华佗、管宁、蔡邕西人:仲景精医道,辨症施治,可救万民于疫病;华佗擅外科,能做剖腹、截骨之术,可治疑难之症;管宁兴教化,创师范学院,选贤师、编教材,育师资以启民智;蔡邕传文籍,整理经史、校勘典籍,补残缺以存文化之脉。此西人之功,皆大于郡太守也,当各授禄三千石,赐宅一区于襄平,宅内置书房、工坊,以遂其志。

近闻胡昭在军事学院任教,讲授《孙子兵法》,其才如何?”

贾诩对曰:“此人胸怀韬略,善谋奇计,所论战策多出人意表。唯计策过刚过狠,多涉阴毒 —— 如前番论对乌桓之策,其言‘可遣死士三十人, 顶点小说(220book.com)最新更新我保刘宏固江山 诈降丘力居,伪为向导,引其粮营于谷中,夜焚其粮,再趁乱屠其老弱妇孺,以绝后患’,其计虽捷,然过于残酷,恐失民心。”

高论喜曰:“文和既如此评,正合吾意!可任胡昭为军师,专谋对异族之战。须知,对异族之仁,便是对我民之害 —— 乌桓、鲜卑、高句骊等族,常犯我边境,掠我财物,杀我百姓,若用仁柔之策,必养痈遗患,使边民无日安宁;胡昭之狠计,正可制之,使异族不敢轻犯。

令其与贾诩共掌军机:贾诩谋全局,定攻守之大势;胡昭谋奇策,出奇兵以制敌,二人相得益彰,必能固我边疆!” 盖因胡昭其才足堪大用,今用于对外,再佐以贾诩之慎,异族必难抵挡也。

高论复问戏志才曰:“今各主力营之文化教员,配备如何?前番令你选拔贤才,进展若何?”

戏志才躬身对曰:“回主公!曲级 —— 每曲百人,设教员一人 —— 教员己配齐,共五十人,多从师范学院肄业生中选拔,略通文墨、晓军事者。营级 —— 每营千人,当设教员二人 —— 尚由主将兼任,因营级教员需文武兼备:既能教文化,使士兵识文断字;又能协理军务,助主将筹谋战策。

目前所选之士,多仅通文墨,不善军务,恐难胜任,故暂不能独任。” 高论曰:“此非长久之计。吾之将领,多起于行伍,骁勇善战有余,文韬武略不足,能如高晡之(高顺)般文武兼备者,寥寥无几。当行两条腿之策:一则加快培养,二则督促各营主将苦学文化。加快培养:军事学院可增设‘军政科’,专育高级军旅文化教员,招生对象为曲级教员、军中识字之军侯,学制一年。课程设《军政要义》—— 讲军队管理之法、士兵教化之术,如如何整肃军纪、如何安抚士卒;

《军队算术》—— 讲粮草计算之法、兵力统计之术,如如何算每日耗粮、如何核伤亡人数;《战地宣传》—— 讲如何鼓舞士气、如何安抚伤员,如战前如何陈辞、战后如何调研;《沙盘推演》—— 以木为山、以沙为地,模拟守城、野战之场景,训练教员协理主将指挥,如如何布防、如何突围。

结业后,经文武两试:文试考军政理论,以策问试之;武试考骑射、刀法,骑需射中靶心三发,刀需劈开木盾,合格者授‘营教谕’衔,分遣各营,佐主将理事。

督促主将:每月设‘讲书日’,令各营主将赴军事学院,听师范学院讲师授经史 —— 如《孙子兵法》中‘知己知彼’之论、《左传》中城濮之战、邲之战等战例,明攻守之理;授算术 —— 如计算营中粮草储量、兵器数量,防损耗、防短缺。每季度考课一次,考经义十条、算术五道,不合格者罚减俸禄五百石,留院再学一月;合格者优先晋升;若连续两年不合格,降为军侯,另选贤能代之。

渐使军中大事,主将与教员共商,杜绝一言堂 —— 主将主军事指挥,定进退之策;教员主文化教化、军务辅助,补主将之短,二者相辅相成,此于军队长远发展,大有裨益。”

戏志才躬身曰:“主公!吾省得!必于下月即开军政科,严选学员,精编课程;每月‘讲书日’必亲往监督,严督主将学习,不敢有误!”

高论续曰:“文化教员非文弱书生可比,当文武兼备,能文能武。其责有三:一者收拢军心,每日辰时巡查士兵营房,察士卒疾苦:如是否有伤病未治、是否有衣粮短缺、是否有思乡之绪,及时上报主将,酌情解决。

每旬记录士兵战功与家庭情况:如某卒斩敌几人、某卒家中是否有老弱、是否遭天灾,战后依战功报赏,或赐钱帛、或升官职;依家庭情况酌情减免徭役,如家有重病者,可许归省一月。二者鼓舞士气,临战前集士兵于营前,陈辞以励众:讲忠义之道,谓保家卫国乃大丈夫之责;讲利害之理,谓退则家园被毁、进则建功立业,激众奋勇杀敌。

战后为阵亡士兵立牌位,设于营中祠堂,组织士兵哀悼,读阵亡者功绩,安抚其家属,赐钱米以养其家。三者协理军务,与主将商议军机:如分析敌情,辨敌军强弱;计算粮草,定补给之期;规划行军路线,避险地、近水源。主将决策后,协助传达命令,亲往各曲督促执行,检查是否有疏漏,如兵器是否备好、士兵是否整装。

若主将缺阵 —— 如阵亡、重伤不能理事,教员当能代行指挥,收拢部伍,约束士兵,继续作战或有序撤退,使部伍战力不坠。且二人共商,计必更妥:主将或有勇无谋,教员可补其谋,献制敌之策;教员或有谋无勇,主将可补其勇,定进战之决,可减主将犯错之虞。”

戏志才叹曰:“主公此策,乃千古未闻之创举!属下必全力以赴,办妥此事,使我军既强于武备,亦胜于文治,成为天下劲旅!” 盖因此法实乃后世太祖所创,今用于汉末,自非时人所能想见也。

会后,高论连宵不寐,两夜挑灯,于案前将《高中数学减编本》《普通物理学减编本》《基础化学减编本》三书整理完毕。《高中数学简编本》选录算术 —— 加减乘除、分数、比例,如计算一军粮草,若万人每日食粟三石,十日需粟几何;几何 —— 三角形、圆形面积计算、土地丈量,如丈量某块农田,为三角形者,如何算其亩数,为圆形者,如何算其周长;代数 —— 一元一次方程,如分配士兵,若甲队比乙队多二十人,两队共百人,各有几人。

皆以汉末实例讲解,使读者易解。《普通物理学简编本》含力学 —— 杠杆原理、浮力原理,如造战船需知浮力,何以使船不沉;光学 —— 凸透镜、凹透镜原理,如望远镜可以使远物近观;热学 —— 燃烧、传热,如冶铁需控温,何以使铁更坚。

每节附实验方法,如用杠杆撬石头,演示 “力臂越长越省力”;用木块浮于水面,演示 “体积越大浮力越大”,使学者可亲手验证。《基础化学简编本》讲金属冶炼 —— 铁、铜的提纯,如冶铁时加入石灰石,可去铁矿中之杂质;酸碱 —— 草木灰水为碱,可用于制革去毛,醋为酸,可用于染色固色;燃烧 —— 柴火、煤炭的燃烧效率对比,如同样重量,煤炭燃烧更久,可用于冶铁升温。

皆结合辽东产业需求,使所学能致其用。三书皆用隶书书写,字迹工整,以麻纸装订成册,封面题书名,赐与马均。

马均得书,如获至宝,抱书而归,常夜不归宿,躲于实验室中研读演算。时而伏案画图,设计新器物,如依 “浮力原理” 画 “漕船” 图纸,欲造载重量更大之船;时而取磁石、镜片做实验,如调试不同厚度的凸透镜,观其聚光效果;时而记录冶铁温度与铁质量的关系,以炭火烧炉,每升十度即取一小块铁,验其硬度。

其十位侍妾皆有怨色,私语曰:“夫君爱书、爱器胜过爱妾,日夜不归,何以为家?” 马均闻之,亦仅笑曰:“待吾制成新器,必多陪汝等。” 仍专注于研。未料一年之后,马均竟将三书重新编撰,增补诸多高论未忆起之理 —— 如在《物理学》中加入 “摩擦力原理”,谓 “两物接触,表面越粗糙,摩擦力越大”,可用于改良车轮,在车轮外裹铁皮,减少与地面之摩擦;在《化学》中加入 “盐析法”,谓 “在丝绸溶液中加盐,可使丝绸析出更纯”,可用于提纯丝绸,使丝织品更光滑。终成科学院研究员必考之典籍,后世称 “辽东三书”,传之甚广。

高论另忙一事,乃制钟表。因马均己造出弹簧 —— 用铁丝反复锻打、淬火而成,弹性甚佳,可伸缩百次而不折 —— 高论遂生制钟之念。盖因军中需计时以定操练、换岗之时,若误时则防区有隙;百姓需计时以定耕作、作息之时,若误时则农时失序,故钟表乃民生、军事之必需。

初欲制发条钟表:以弹簧为动力,带动齿轮转动,再以指针指示时辰。然齿轮需精密咬合,齿距误差不得过毫厘,今之工匠虽能制齿轮,然多以手工锻打,齿距不均,转动时常卡顿,或快或慢,苦其结构繁复,难成合用之器。高论乃改图摆钟:以重锤为动力,系于绳上,绳绕于轮轴,重锤下坠带动轮轴转动;轮轴一侧连摆杆,摆杆下端系重锤,摆杆摆动一次,轮轴转动一齿,以定转速;再通过齿轮传动,带动指针转动,指示时辰。高论亲画简图示之:

钟身为木柜,高五尺,宽二尺,深一尺五寸;柜内上设轮轴,下置摆杆 —— 摆杆长三尺,下端系铜锤,重五斤;摆杆一侧有齿轮,与轮轴齿轮咬合;柜正面嵌木板为表盘,刻十二时辰 —— 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每时辰分八刻,每刻分三筹;表盘中央立两根指针 —— 长针指刻,短针指时辰,针端涂黑漆,以便观视。

马均依图制作,先选硬木为钟身,刨削光滑,涂以清漆防腐;再造摆杆、齿轮,以枣木为料,齿距以刀细刻,反复打磨,使咬合顺滑;最后调试摆杆长度与重锤重量 —— 摆杆长三尺,重锤重五斤时,摆动最稳,每摆动一次恰为一秒,每刻钟摆动西百八十次,每时辰摆动三千八百西十次,与日晷计时相差无几。

正当高论令士兵守在钟旁,每时辰与日晷对比,记录误差 —— 初时误差约一刻,经调试摆杆长度后,误差减至两刻钟,正欲再细调之时 —— 贾诩忽匆匆入帐,面带急色,袍角带尘,拜曰:“主公!斥候回报,丘力居己引三万骑渡辽河,兵锋首指昌黎,今距昌黎仅五十里,明日辰时便可至城下!”



    (http://www.220book.com/book/X5FX/)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我保刘宏固江山 http://www.220book.com/book/X5FX/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