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11章 梁山添翼“云里金刚”,水泊聚义再拓疆

小说: 周侗徒弟创江湖   作者:梁山好汉123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周侗徒弟创江湖 http://www.220book.com/book/X5IW/ 章节无错乱精修!
 

大观西年的夏,梁山泊的芦苇长得比往年更盛,密不透风的绿浪里,藏着无数渔船与货船的影子。自去年王伦、杜迁在此立足,又得朱贵物资相助,梁山己从荒山野岭,变成了两百多号人的安身之所——山巅的草屋翻修成了瓦房,山腰开垦出百亩良田,码头泊着十余艘船只,连往日肆虐的散匪,也不敢再轻易靠近这片水泊。

这日午后,一艘破旧的漕船顺着汶水驶入梁山泊,船身布满补丁,却吃水极深,显然载着不轻的货物。船头立着个顶天立地的汉子,身高九尺,膀阔腰圆,身上裹着件洗得发白的粗布短褂,的臂膀上肌肉虬结,如老树盘根,正是宋万。他本是郓城县的脚夫头,因替百姓出头,一拳打死了欺压乡邻的官差,带着十几个兄弟和一船救济粮,连夜逃往梁山。

“大哥,前面就是梁山码头了,听说这里的头领是王伦和杜迁,都是替百姓做事的好汉。”船尾的年轻脚夫小三子探头探脑,脸上满是兴奋。他们这一路,躲过了官府的追捕,熬过了水匪的劫掠,此刻终于看到了生路。

宋万眯起眼,望着远处码头飘扬的“梁山”旗号,沉声道:“既是好汉,便不会亏待咱们。只是咱们带着粮食来投,也得拿出点诚意,别让人觉得咱们是来吃白饭的。”他说着,拍了拍腰间的朴刀——这刀跟着他走南闯北,砍过恶霸,护过百姓,刀把上的包浆,都是岁月与热血浸出来的。

码头初遇:“云里金刚”显威风

漕船刚靠岸,就见两个手持长枪的守卫迎了上来。“来者何人?船上装的是什么?”守卫的声音警惕,目光紧盯着船舱。

宋万纵身跳上岸,落地时震得码头的木板微微发颤。他拱手道:“在下宋万,郓城县人氏,带着十几个兄弟和一船粮食,特来投奔梁山。听闻王伦、杜迁两位头领替天行道,护佑百姓,便想来跟着两位头领,做点正经事。”

守卫见他身材魁梧,气势不凡,不敢怠慢,连忙派人去通报。不多时,杜迁便带着几个兄弟匆匆赶来。他见宋万身高九尺,站在人群里如鹤立鸡群,心中先有了几分好感:“在下杜迁,不知宋兄弟为何要投奔梁山?”

“实不相瞒,”宋万叹了口气,“我本是脚夫头,前些日子,郓城县的官差强征苛捐,还打伤了不交钱的百姓。我看不过去,便出手教训了那官差,没想到失手把他打死了。官府要抓我,我只能带着兄弟们和准备救济乡亲的粮食,逃到这里。”

话音刚落,就听见码头外传来一阵马蹄声。十几个官差骑着马,手持刀棍,气势汹汹地追了过来:“宋万!你杀了官差,还想跑?快束手就擒,饶你不死!”

宋万脸色一沉,对杜迁道:“杜头领,连累你们了!这是我的事,我自己解决!”

杜迁却一把拦住他:“既来了梁山,就是自家兄弟!哪有让兄弟独自拼命的道理?兄弟们,抄家伙!”

码头上的梁山兄弟纷纷拿起武器,与宋万的脚夫兄弟并肩而立。官差们见状,也不敢贸然上前,为首的捕头色厉内荏地喊道:“你们想造反吗?包庇杀人犯,是要诛连九族的!”

“呸!”宋万上前一步,声如洪钟,“你们这些官差,欺压百姓,无恶不作,才该千刀万剐!今日我宋万就在这里,有本事就来拿我,看我这双拳,答应不答应!”

捕头恼羞成怒,挥刀喊道:“给我上!杀了宋万,重重有赏!”

官差们一拥而上,宋万不退反进,赤手空拳迎了上去。他自幼练就一身蛮力,一拳下去,能打死一头黄牛。只见他左拳打飞一个官差的刀,右拳砸在另一个官差的胸口,那官差口吐鲜血,倒飞出去,砸倒了一片人。

杜迁也带着兄弟冲了上去,长枪如龙,挑飞了几个官差的武器。宋万的脚夫兄弟虽不是专业武者,却也跟着宋万练过几年拳脚,此刻个个奋勇,与官差们打得难解难分。

不到一炷香的时间,十几个官差就被打得落花流水,捕头也被宋万一拳打翻在地,动弹不得。“滚!”宋万指着捕头,“回去告诉你们知府,再敢欺压百姓,我宋万就拆了你们的县衙!”

捕头连滚带爬地带着官差逃走,码头的梁山兄弟和脚夫们纷纷欢呼:“宋大哥好本事!”“宋大哥威武!”

杜迁拍着宋万的肩膀,哈哈大笑:“宋兄弟,你这身手,真是堪比‘云里金刚’!梁山有你,如虎添翼啊!”

梁山聚义:三头领共定新规

杜迁带着宋万和他的兄弟,来到山巅的聚义厅(原草料场改建)。王伦早己在此等候,见宋万身材魁梧,气度不凡,又听闻他打退官差的事迹,心中大喜:“宋兄弟,久仰大名!今能来投奔梁山,真是梁山的福气!”

宋万躬身行礼:“王头领、杜头领不嫌弃我是杀人犯,肯收留我,宋万感激不尽!我这一船粮食,就当是投奔梁山的见面礼,分给兄弟们吃!”

“好!”王伦笑道,“宋兄弟如此仗义,咱们今日就歃血为盟,结为兄弟,共掌梁山!”

当日傍晚,聚义厅前的空地上,摆起了香案。王伦、杜迁、宋万三人,对着梁山泊的方向跪下,手中端着盛满酒的粗瓷碗,碗里滴着鸡血。

“我王伦、杜迁、宋万,今日结为异姓兄弟,共掌梁山,同甘共苦,生死与共!”

“护佑百姓,劫富济贫,不欺弱小,不害无辜!”

“若违此誓,天打雷劈,不得好死!”

三人齐声宣誓,将碗中的酒一饮而尽。梁山的兄弟们围在一旁,纷纷欢呼:“恭喜三位头领!”“梁山万岁!”

宣誓完毕,王伦召集所有人,宣布宋万为梁山第三位头领,负责操练队伍、守卫梁山外围。宋万也不负所托,次日便开始整顿队伍。他发现梁山的兄弟虽勇猛,却缺乏章法,便根据自己当脚夫头时的经验,将队伍分成三队:

- 前队:由身手灵活的兄弟组成,负责侦查和巡逻,守住水泊的芦苇荡要道;

- 中队:由力气大的兄弟组成,负责守卫码头和山巅,是梁山的主力;

- 后队:由懂水性的兄弟组成,负责驾船和水战,防备官府的水军。

他还亲自教兄弟们练拳,动作简单实用,都是他在街头巷尾打出来的真功夫:“咱们练拳,不是为了逞强,是为了能在关键时刻,护住自己,护住兄弟,护住百姓!”

王伦见宋万治军严明,心中十分欣慰。他与杜迁、宋万商议,又新增了两条规矩:

1. 广纳贤才:凡来投奔梁山者,无论出身,只要心怀仁善,肯为百姓做事,皆可收留;

2. 互通有无:与周边村落建立联系,用梁山的粮食和物资,换取村落的蔬菜和家禽,互帮互助。

宋万对此十分赞同:“咱们梁山要想长远发展,不能只靠朱贵兄弟的接济,得自己想办法。与村落互通有无,既能让百姓受益,也能让梁山的日子越来越好。”

此后,梁山的发展越发迅速。宋万操练的队伍,纪律严明,战斗力大增;与周边村落的互通有无,让梁山的物资越来越丰富;广纳贤才的政策,也吸引了不少身怀绝技的好汉前来投奔——有会打铁的铁匠,有会造船的木匠,还有会医术的郎中。

梁山渐渐有了“小江湖”的模样:山巅有聚义厅,山腰有粮仓和学堂,山脚有铁匠铺和木匠铺,码头停满了船只,芦苇荡里有巡逻的队伍,周边村落的百姓,也常来梁山赶集,用自家的蔬菜换取粮食和铁器。

朱贵来访:武脉相连助梁山

这日,朱贵驾着商船来到梁山,船上载着一批布匹和药材。他见梁山比去年热闹了许多,心中十分高兴:“王头领、杜头领、宋头领,梁山真是日新月异啊!”

王伦笑道:“这都是宋兄弟的功劳。他来了之后,操练队伍,打理外围,梁山才变得这么兴旺。”

宋万连忙摆手:“都是三位头领齐心协力,还有兄弟们的努力,我只是做了分内之事。”

朱贵看着宋万,眼中满是赞赏:“宋头领身材魁梧,气度不凡,难怪能把梁山的队伍操练得这么好。我听师父说,你这身手,颇有‘金刚’之姿,不如就叫‘云里金刚’,往后江湖上,也有个响亮的名号。”

宋万闻言,大喜:“多谢朱兄赐名!‘云里金刚’,好!往后我就用这个绰号,让江湖上的恶霸都知道,梁山有个宋万,不好惹!”

几人来到聚义厅,王伦说起近来的烦恼:“朱兄,如今梁山的队伍越来越大,船只也越来越多,只是缺乏懂水战的人才。若是官府派水军来剿匪,咱们怕是难以抵挡。”

朱贵沉吟片刻,笑道:“我倒认识一个人,名叫李俊,是扬子江的水军头领,因不满官府腐败,弃官而去,如今在江州一带漂泊。他水性极佳,精通水战,若是能请他来梁山,定能解决水战的难题。”

宋万眼前一亮:“朱兄,能否帮我们联系李俊?只要他肯来,梁山定以好酒好肉相待,让他做水军头领!”

朱贵点头:“放心,我回去就派人联系他。李俊也是个义薄云天的好汉,只要说清楚梁山的宗旨,他定会来投奔。”

朱贵在梁山住了几日,见宋万操练的队伍纪律严明,与周边百姓相处融洽,心中十分欣慰:“三位头领,梁山如今的气象,比我想象的还要好。我师父常说,‘武道的真谛,是护民’,你们虽不是武者,却把‘护民’二字做到了极致,这才是真正的好汉。”

王伦道:“这都是朱兄的指点。若不是你当初送来物资,又教我们与村落互通有无,梁山也走不到今日。”

朱贵笑道:“咱们都是为了护佑百姓,本就该互相帮衬。我此次来,还有一事相告:我师父王进,如今在少华山传授武艺,少华五杰也时常下山护佑百姓。若是梁山有难,只管派人去少华山求援,他们定会出兵相助。”

王伦、杜迁、宋万闻言,心中十分感动:“多谢朱兄!有少华山的相助,梁山就更有底气了!”

朱贵离开梁山时,宋万亲自送他到码头。“朱兄,替我谢谢李俊兄弟,若是他肯来,我宋万定与他结为兄弟,共守梁山!”

朱贵挥手道:“放心,我会的。梁山有你们三位头领,定能成为百姓的乐土,成为好汉的圣地!”

商船渐渐远去,消失在芦苇荡深处。宋万站在码头,望着远方,心中充满了希望。他想起自己打死官差时的绝望,想起逃亡路上的艰辛,再看看如今兴旺的梁山,心中感慨万千:“这梁山,就是我的家,是所有受苦百姓的家。我宋万,定要用这双拳,护住梁山,护住这里的每一个人!”

水泊扬帆:梁山雄起待好汉

大观西年的夏,梁山泊的水格外清澈,倒映着蓝天白云,也倒映着梁山的兴旺景象。聚义厅前的空地上,宋万正带着队伍操练,拳脚声、呐喊声,响彻山谷;山腰的学堂里,孩子们朗朗的读书声,伴着风吹芦苇的声音,格外悦耳;码头的船只来来往往,载着物资,也载着希望。

王伦、杜迁、宋万三人站在山巅,望着脚下的梁山,心中满是成就感。

“杜大哥,宋兄弟,”王伦轻声道,“咱们当初来梁山时,只是想找个安身之所,没想到如今,梁山竟成了两百多人的家,成了周边百姓的希望。”

杜迁点头:“都是托了兄弟们的福,托了朱兄的福。往后,咱们要更加努力,把梁山建设得更好,让更多受苦的百姓,能在这里安居乐业。”

宋万握紧拳头,眼中满是坚定:“谁敢来犯梁山,我宋万第一个不答应!无论是官府,还是恶霸,只要敢欺负百姓,我就用这‘云里金刚’的拳头,打得他们满地找牙!”

夕阳西下,金色的余晖洒在梁山泊的水面上,波光粼粼,如撒了一地的碎金。聚义厅前的“梁山”旗号,在风中猎猎作响,似在宣告着梁山的崛起,也似在召唤着更多的好汉前来聚义。

大观西年的夏天,梁山因宋万的到来,终于有了“三头领共掌”的格局,也有了“水陆皆防”的底气。虽然此时的梁山,还只是江湖上的“小势力”,却己埋下了“替天行道”的种子,为日后晁盖、宋江等好汉的聚义,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许多年后,当“云里金刚”宋万的名号传遍江湖,当梁山聚义的大旗插遍水泊,当一百零八位好汉在聚义厅前歃血为盟时,人们依然会记得,大观西年的那个夏天,一个身高九尺的汉子,如何带着一船粮食和满腔热血,投奔梁山,如何用他的双拳,守护着这片水泊,守护着所有受苦百姓的希望。

而梁山的故事,也从王伦、杜迁的“扬帆第一程”,因宋万的到来,驶入了“雄起待好汉”的新航程。

顶点小说(220book.com)最新更新周侗徒弟创江湖

    (http://www.220book.com/book/X5IW/)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周侗徒弟创江湖 http://www.220book.com/book/X5IW/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