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晴正帮着嫂子往竹匾里摆刚蒸好的馒头,白胖的馒头冒着热气,在腊月的冷屋里腾起一团团白雾,混着面香往人鼻子里钻。院门外忽然传来“哗啦”一声响,像是有人踢到了门口的柴火垛,紧接着就是一阵略显夸张的笑声,穿透了薄薄的木门。
“苏晴在家吗?”张敏的声音带着点刻意的甜,像裹了层糖衣的石子,“我来串个门儿!”
苏晴捏着馒头的手顿了顿,指尖被热气烫得发麻。林秀往门外瞥了一眼,悄悄碰了碰她的胳膊,眼里闪过一丝了然的神色,低声说:“别往心里去,估计是来……看看情况的。”
话音刚落,门就被“吱呀”一声推开了。张敏裹着件枣红色的羽绒服,领口的毛领被风吹得有些凌乱,脸上堆着笑,眼神却像探头探脑的小老鼠,飞快地把堂屋扫了一圈。她身后跟着个约莫西五岁的小男孩,穿着件不太合身的蓝色棉袄,怯生生地攥着她的衣角,看见苏晴时,往她妈身后缩了缩。
“晴晴,好几天没见你了,可想你了。”张敏搓着手走进来,目光在苏晴身上打了个转,从她身上洗得发白的毛衣,到脚上那双半旧的棉鞋,最后落在竹匾里的馒头上,嘴角的笑意更浓了些,“刚蒸的馒头啊?闻着就香,你妈这手艺,村里头一份。”
林秀笑着招呼:“快坐,我给你倒碗热水。”转身往灶间走时,给苏晴使了个眼色,意思是让她别多言。
苏晴没接话,把最后一个馒头摆好,竹匾里的馒头挤挤挨挨,像一群圆滚滚的小胖子。她擦了擦手上的面,首起身时,正撞见张敏盯着墙上乐乐的画看,眉头微微蹙了下,又很快舒展开,像是没看见似的。
“昨天可真是巧,”张敏拉过条板凳坐下,怀里的小男孩不安分地扭动着,被她在胳膊上拍了一下,“我坐公交去镇上买东西,上车的时候人挤人,后来才听说你也在车上,愣是没瞅见你人影。早知道你也去镇上,咱姐妹俩搭个伴多好,省得你一个人孤单。”
她顿了顿,端起林秀递来的热水,用嘴唇抿了抿,语气带着点“惋惜”:“回来听我妈说,你在饭店碰见王浩他妈了?那老太太就是那样,嘴碎,说话没个把门的,你可别往心里去。她那是嫉妒你,嫉妒你在大上海见过世面,不像她,一辈子就守着那三分地。”
这话听着像是在帮苏晴,可字里行间都在往“苏晴在饭店受了气”上引,像是等着看她点头承认,好把这事儿当成新的谈资。苏晴心里明镜似的,脸上却没露声色,只淡淡说:“没事,都是乡里乡亲的,说几句玩笑话罢了。”
“就是就是,玩笑话当不得真。”张敏立刻接话,眼睛却亮了亮,像是抓住了什么话头,“说起来,昨天王浩请客,来了不少老同学吧?我本来也想去凑个热闹,可孩子突然发烧,走不开。唉,你说我这当妈的,真是没自己的时间。”
她叹了口气,话锋却猛地一转:“听说……昨天聚会挺热闹的?王浩现在可真有本事,在县城开了家装修公司,听说一年能挣不少呢。他媳妇也厉害,在超市当领班,俩人真是天生一对。”
苏晴低头整理着竹匾边缘的布,指尖划过粗糙的棉布纹路。张敏这话说得像闲聊,实则句句都在打探。昨天在饭店,王浩故意大声炫耀自己的生意,张敏她妈肯定把这些添油加醋学给了张敏,此刻她上门来,哪是道歉,分明是想亲眼看看,自己是不是真的像王浩说的那样“混得差”。
“没细看,坐了会儿就走了。”苏晴的声音很轻,像怕惊扰了屋里的热气,“城里和村里不一样,各有各的活法,挣多挣少的,够用就行。”
张敏脸上的笑僵了一下,像是没料到她会这么说。她原本准备了一肚子话,想旁敲侧击地问苏晴在上海的生意是不是不好做了,是不是连件新衣服都买不起了,可苏晴不接茬,她那些话就像打在了棉花上。
“也是,够用就行。”张敏干笑两声,把怀里的孩子往腿上按了按,“不过说真的,晴晴,你在上海打拼这么多年,也该累了吧?我听我表哥说,上海的房租贵得吓人,一个月挣的钱,大半都得给房东,还不如回咱县城呢。王浩那公司不是缺人吗?你去给他当个会计啥的,离家近,还能照顾家里,多好。”
这话里的轻视几乎要溢出来了。在她看来,苏晴肯定是在上海混不下去了,不然怎么会穿得这么普通,过年回家连件新衣服都没买。王浩的公司在她眼里是天大的体面,能去给他当会计,己经是苏晴高攀了。
林秀刚好端着刚炒好的南瓜子出来,闻言笑着插了句嘴:“晴晴在上海开服装店,自己当老板,可比当会计自在多了。前阵子还寄回来几件她设计的裙子,样式新颖得很,镇上的服装店都没见过呢。”
张敏的目光落在林秀手里的南瓜子上,没接话,却突然想起去年冬天,苏晴给嫂子寄了件驼色大衣,林秀穿着去赶集,被好几个妇女围着问在哪买的,那时候她心里就酸溜溜的。此刻听林秀这么说,心里更是不舒坦,觉得她们是故意在炫耀。
“自己当老板是好,就是太操心了。”张敏剥了颗南瓜子,慢悠悠地说,“不像王浩,手下管着好几个人,出门都开着小轿车,多气派。对了,晴晴,你在上海……还没买车吧?也是,上海那地方,车太多,堵车堵得厉害,买车还不如坐地铁方便,是吧?”
这话像根细针,轻轻往人心里扎。苏晴在上海确实没买车,不是买不起,是觉得没必要,地铁和公交比开车方便多了,可在张敏眼里,这就成了“混得不好”的证据。
苏晴抬起头,正好对上张敏那双带着探究的眼睛。她忽然想起小时候,张敏总爱抢她的橡皮,抢不到就哭,说苏晴欺负她。这么多年过去了,她还是没变,总喜欢用自己的标准去衡量别人,见不得别人比自己好。
“嗯,没买车。”苏晴的声音很平静,像结了冰的河面,不起一丝波澜,“我店里离住处走路十分钟,平时进货有合作的物流公司,确实用不上车。对了,听说你家孩子明年要上幼儿园了?镇上的幼儿园去年翻新了,设施挺好的,我前几天路过看见的。”
话题被突然岔开,张敏愣了一下,下意识地接话:“是啊,正愁呢,镇上的幼儿园倒是近,就是学费比以前贵了。王浩他媳妇说,县城的幼儿园更好,就是太远了,每天接送不方便。”
“那可得早点打算。”苏晴笑了笑,拿起一颗南瓜子,“孩子上学是大事,不能马虎。我在上海认识个做幼儿教育的朋友,要是需要的话,我可以问问她有没有好的建议。”
张敏的脸有点挂不住了。她原本想炫耀王浩的公司和小轿车,顺便贬低苏晴几句,可苏晴不仅没接她的茬,反而说起了孩子上学的事,还提到上海的朋友,那语气自然得像是在说今天天气不错,反倒显得她像个斤斤计较的小人。
怀里的孩子突然哭闹起来,伸手要去抓桌上的馒头。张敏像是找到了台阶下,连忙抱起孩子,脸上又堆起笑:“你看这孩子,一点不省事。晴晴,我就不打扰你忙了,改天再来看你。”
她起身往外走,脚步比来时快了些,走到门口时又停下,回头说:“对了,王浩说过几天还要再聚一次,到时候我给你捎信,你可一定要来啊,都是老同学,热闹热闹。”
这话像是邀请,实则是想再找个机会,看看苏晴是不是真的“落魄”。苏晴点点头:“再说吧,这几天家里事多。”
张敏走后,林秀关上门,回头看见苏晴正望着墙上的画出神。画里那个穿着星星铠甲的超人,举着魔法剪刀,像是在无声地笑着。
“别理她,”林秀走过来,把一碟南瓜子推到苏晴面前,“她就是听了她妈几句撺掇,来探你底细的。你看她刚才那眼神,恨不得把你这身衣服扒下来看看是不是新的。”
苏晴拿起一颗南瓜子,轻轻磕开,瓜子仁的清香在舌尖散开。“我知道。”她笑了笑,“其实想想也挺有意思的,小时候比谁的橡皮好看,长大了比谁的日子过得好,好像这辈子就为了比别人强似的。”
“那是她们闲的。”林秀往灶膛里添了块煤,火光“腾”地一下亮起来,“咱过咱的日子,她们爱比就让她们比去。你看乐乐画的画,在孩子眼里,你是能打败坏人的超人,这比王浩的小轿车金贵多了。”
苏晴抬头看向墙上的画,阳光透过窗玻璃照在画上,那些五颜六色的蜡笔痕迹像是活了过来,在墙上轻轻跳动。她忽然觉得,张敏那些试探的话,王浩那些炫耀的话,其实都像风中的尘埃,看着热闹,却留不下任何痕迹。
真正重要的,是竹匾里冒着热气的馒头,是灶间里跳动的火光,是身边人温暖的话语,是墙上那幅稚嫩却真诚的画。这些东西,才是能焐热日子的炭火,是任何炫耀都比不了的踏实。
她拿起一个刚蒸好的馒头,递了一个给林秀,自己咬了一大口,面香混着酵母的微甜在嘴里化开。窗外的风还在吹,可屋里的暖意,却像刚出锅的馒头,扎实又滚烫。
正月里的反转:我的落魄妹妹是来自“人人书库”免费看书APP,百度搜索“人人书库”下载安装安卓APP,正月里的反转:我的落魄妹妹是最新章节随便看!(http://www.220book.com/book/X7C7/)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