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 15 章:赴省城备考乡试,偶遇落魄老工匠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陛下!科举状元郎略懂亿点数理化 http://www.220book.com/book/X7C8/ 章节无错乱精修!
 陛下!科举状元郎略懂亿点数理化来自“人人书库”免费看书APP,百度搜索“人人书库”下载安装安卓APP,陛下!科举状元郎略懂亿点数理化最新章节随便看!

靖南省城的晨光刚漫过青石板路,楚时宴就从客栈里出来了。他住的 “寒门客栈” 在城南巷子里,离文庙不远,是省城专为寒门举子开设的住处,虽简陋却便宜。这段时间备考乡试,他每天除了在客栈里研读经义、演算算学题,总要抽半个时辰出来走走 —— 一来是活动筋骨,二来也想看看省城的风土,多了解些民生。

今日他揣着几文钱,想去巷口的粮铺买些糙米,刚转过拐角,就听到一阵 “叮叮当当” 的打铁声,混着几声压抑的叹息。

声音是从巷口的老槐树下传来的。楚时宴走过去,只见一个穿着打满补丁的短褂、皮肤黝黑的老工匠蹲在地上,面前摆着一个破旧的风箱和一个小铁炉,炉火烧得不大旺,他手里拿着一把小铁锤,正在给一口破铁锅敲补丁。

老工匠约莫五十来岁,头发花白了大半,额头上满是汗珠,眉头却皱得紧紧的,嘴里还念念有词:“这破尺子…… 又不准了…… 补的锅还是漏…… 东家要是再不收,这月的嚼谷都没着落了……”

楚时宴停下脚步,目光落在老工匠手边的 “量具” 上 —— 那是一根磨得发亮的铁尺,约莫半尺长,表面光溜溜的,连一道刻度都没有。老工匠补锅时,全凭着眼睛看、手指量,敲出来的补丁要么大了要么小了,锅沿上己经堆了好几层没敲好的铁屑。

“大叔,您这锅补了半天,还是漏吗?” 楚时宴忍不住开口问道。

老工匠抬头看了他一眼,见他穿着粗布长衫,带着几分书卷气,倒也没设防,叹了口气:“可不是嘛!这铁尺没刻度,全凭手感,补的补丁总对不上缝,烧开水还是漏。东家嫌我干活慢,昨天把我辞了,这口锅还是街坊可怜我,让我试试补好换两个馒头。”

他说着,又拿起那根无刻度铁尺,在锅沿上比了比,眉头皱得更紧:“要是有官营冶铁局那种带刻度的尺子就好了,能测到‘分’,补锅也准些。可那种尺子贵得很,还只给官匠用,我们这些民间工匠,哪能弄得到?”

楚时宴心里一动。他之前改良犁具、提纯盐时,就觉得古代量具太粗糙,无论是耕地测田亩,还是工匠做活,都靠经验估算,误差极大。眼前这老工匠的困境,正是因为缺少精准量具 —— 这不仅是他一个人的问题,更是整个大靖工匠行业的通病。

“大叔,您要是有精准的量具,补锅就能准了?” 楚时宴蹲下身,指着那口破锅问道。

老工匠点点头:“那是自然!要是能测到‘毫’(大靖长度单位,1 毫约等于 1 毫米),补丁大小刚好对上缝,哪会漏?可这都是空想罢了。”

“不是空想。” 楚时宴从怀里掏出一块炭笔 —— 这是他备考时用来演算的,一端己经磨尖。他在地上铺了一张捡来的废纸,蹲下身子,一边画一边说:“大叔,您看,我设计一种‘游标卡尺’,主尺上刻上大刻度,再装一个能滑动的副尺,副尺上刻小刻度,主尺和副尺配合,就能测到‘毫’。”

他画得很细致:主尺长一尺,每寸刻十格,每格是一分;副尺长一寸,刻十一格,每格约九分一厘。“您看,当副尺的零刻度对齐主尺的某一刻度时,副尺上哪一格与主尺刻度对齐,就能算出精确长度。比如测锅沿厚度,主尺读三分,副尺第三格对齐,就是三分二厘七毫,精准得很。”

老工匠凑过来看,他是祖传的铁匠,做了三十年活,对量具的门道懂不少。看着地上的图纸,他先是疑惑,随即眼睛越睁越大,手指在图纸上比划着,嘴里喃喃自语:“主尺定大格,副尺找小格…… 这样一来,真能测到毫?这设计…… 这设计太妙了!”

他猛地抬头看向楚时宴,眼神里满是激动,突然 “扑通” 一声跪了下来:“小伙子!你真是个奇才!这量具要是做出来,能救我们这些工匠的命!我叫李铁,祖传打铁的,你要是肯教我做这卡尺,我以后就跟你干!你让我做什么,我就做什么,绝无二话!”

楚时宴吓了一跳,连忙伸手把他扶起来:“李大叔,您快起来!我不是要收徒,我是想找个懂锻打的人,一起做些实用工具 —— 比如算学用的量尺、农耕用的犁头,还有工匠补锅、做活要用的量具。您要是愿意,我们可以合作,让更多工匠用上精准的工具。”

李铁被他扶起来,眼眶还是红的,紧紧攥着那张画着图纸的废纸,像是攥着救命的稻草:“愿意!我当然愿意!小伙子,你放心,我打铁的手艺没话说,只要你画得出图纸,我就能做出来!就算砸锅卖铁,我也要把这游标卡尺做出来!”

当天下午,李铁就用自己仅剩的积蓄 —— 三十文钱,去铁匠铺买了一小块熟铁、几根铁条,还借了个小熔炉。他在客栈后院找了个角落,支起熔炉,风箱拉得 “呼呼” 响,火光映着他满是皱纹的脸,格外认真。

楚时宴也没闲着,帮他打磨主尺和副尺的毛坯,教他怎么在铁上刻刻度 —— 用细铁针蘸着盐水,一点一点刻,再用墨汁填进去,这样刻度就清晰了。李铁学得很快,他手上有老茧,却稳得很,刻出来的刻度笔首整齐。

就这样忙了三天,第一把游标卡尺终于做出来了。主尺和副尺都是熟铁打造,磨得发亮,刻度清晰,副尺滑动顺畅。楚时宴拿着卡尺,测了测客栈里的桌腿厚度 —— 主尺读三寸,副尺第七格对齐,算出来是三寸六分三毫。他又用之前备考时画的 “田亩模型”(一张画着长方形田块的纸,标注了实际比例 1:100),用卡尺测模型的长和宽,算出实际面积是三亩二分五厘,与他用算学公式算的结果分毫不差。

“准!太准了!” 李铁凑过来看,看到卡尺测出的数字和算学结果一致,激动得声音都在发抖,“小伙子,有这宝贝,以后算田亩、做工具都不愁了!我之前补锅要是有这东西,哪会被东家辞了?”

楚时宴把卡尺递给李铁,笑着说:“李大叔,这只是开始。以后我们还能做更多实用工具 —— 比如测粮食的量斗、测布匹的尺子,甚至以后改良农具、造更复杂的机器,都需要精准量具。我们一起努力,让大靖的工匠都用上这些好工具,让种地、做工都更有效率。”

李铁接过卡尺,紧紧握在手里,像是握住了新的希望。他看着楚时宴,眼神里满是敬佩:“小伙子,你不仅有学问,还懂我们工匠的苦。以后我就跟定你了!你指哪,我打哪,就算是造天上去的东西,我也给你打出来!”

夕阳透过客栈的院墙,洒在两人身上,也洒在那把闪闪发光的游标卡尺上。楚时宴知道,李铁的加入,不仅是多了一个懂锻打的帮手 —— 他找到了第一个真正的 “技术合伙人”,为以后改良农具、研发蒸汽机,甚至推动整个大靖的技术革新,埋下了最关键的一颗种子。

备考乡试的日子还在继续,但楚时宴的心里,己经多了一份期待 —— 他期待的不只是考中乡试,更是能和李铁一起,用知识和手艺,为这个时代带来一点不一样的改变。



    (http://www.220book.com/book/X7C8/)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陛下!科举状元郎略懂亿点数理化 http://www.220book.com/book/X7C8/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