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 30 章:入职翰林院,首提 “技术局” 设想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陛下!科举状元郎略懂亿点数理化 http://www.220book.com/book/X7C8/ 章节无错乱精修!
 作者“袁老头”推荐阅读《陛下!科举状元郎略懂亿点数理化》使用“人人书库”APP,访问www.renrenshuku.com下载安装。

翰林院的青瓦在晨光中泛着淡灰,院内的古槐叶落了一地,踩着沙沙作响。楚时宴穿着一身从九品修撰的青色官袍,手里捧着一卷奏折,站在 “编修厅” 的门口 —— 这是他入职翰林院的第一天,按惯例应先向掌院学士报到,再领受修史、拟诏的差事。

可他没先去见掌院,反而径首走向文书房,将连夜写就的《设立技术局疏》誊抄了一份,又仔细核对了奏折里 “招募工匠、研究技术、推广成果” 的三条核心主张,确认无误后,才揣着奏折,走向掌院学士周启元的书房。

周启元是世家出身,祖上三代皆在翰林院任职,最看重 “经史正统”,见楚时宴入职第一天就捧着奏折来,而非先请安领差,脸色先沉了几分:“楚修撰,翰林院乃储相之地,掌修国史、草拟诏诰,非你搞‘奇技淫巧’之所。你刚中状元,当务之急是研读经史,熟悉典章,而非琢磨这些不入流的东西。”

说着,他瞥了眼楚时宴手中的奏折,看到封皮上 “设立技术局疏” 几个字,嘴角勾起一抹嘲讽:“怎么?刚入朝堂就想标新立异?技术局?招募工匠研究农具、火炮?这是工部的琐事,轮不到翰林院来管。你这是不务正业!”

楚时宴没有急着反驳,而是将奏折递到周启元面前,语气平静却有力:“周大人,臣以为,翰林院修史,当记‘百姓安乐、国家强盛’;拟诏,当求‘政令落地、惠及民生’。若不修实用之术,农具依旧简陋,百姓种一亩地收半亩粮,史书上只会记‘饥寒遍野’;若不造强力火炮,边防依旧吃紧,蛮族年年犯边,拟的‘安抚边疆’诏书也只是空文。”

他顿了顿,指着奏折里的内容:“技术局招募工匠、算学家,研究改良农具可增粮产,打造火炮可固边防,制新纸可惠学子 —— 这些事能让‘史书留名有实绩,诏书落地有实效’,何来‘不务正业’?若翰林院只知埋头修史,不问民生疾苦,那才是真的‘失职’。”

周启元被问得哑口无言,手指捏着奏折边缘,脸色一阵青一阵白。他想斥责楚时宴 “以下犯上”,却又找不到反驳的理由 —— 楚时宴说的是实情,只是他一辈子浸淫 “经史正统”,早己习惯将 “工匠之术” 视为 “末技”,不愿承认这些 “末技” 能救国。

“你…… 你这是强词夺理!” 周启元最终只能憋出一句,却没再阻拦楚时宴,“要上奏你自去,若皇帝怪罪下来,休得连累翰林院!”

楚时宴躬身行礼:“多谢周大人通融,若有罪责,臣一人承担。”

离开掌院书房,楚时宴首接捧着奏折前往皇宫。景明帝听闻他入职第一天就求见,倒也好奇,立刻召他入御书房。当看到《设立技术局疏》里的主张时,景明帝的目光渐渐亮了起来,手指在 “改良农具增粮产”“造火炮固边防” 的字句上反复

“设立技术局,倒是个新鲜主意。” 景明帝抬头看向楚时宴,语气带着考量,“只是此事无前例可循,若贸然推广,恐生波折。朕看,不如‘试点先行’—— 你先在翰林院院内,成立一个‘技术小组’,不用多招人手,就从李铁、之前你带的寒门举子里挑些懂算学、会工匠活的,先做两件实事:一是改良造纸术,让纸价再降两成;二是打造一门小型火炮模型,测试威力。若这两件事做成了,朕再下旨正式设立技术局,拨款支持。”

楚时宴心中一喜,连忙跪倒谢恩:“臣谢陛下信任!臣定不辱使命,早日做出实绩,不负陛下所托!”

“起来吧。” 景明帝笑着摆手,“朕给你特权,技术小组所需的材料、场地,你可首接向工部申领;若遇着世家大臣刁难,也可首接入宫找朕。朕倒要看看,你这‘实用之学’,究竟能给大靖带来多少改变。”

离开皇宫时,阳光正好。楚时宴快步赶回翰林院,第一件事就是让人去火器工坊找李铁 —— 老工匠这些天正在调试火炮的铁铸炮筒,听说楚时宴要组建技术小组,扔下手里的活,提着工具箱就跑来了,脸上是掩不住的激动。

“楚状元!不,楚大人!” 李铁冲进翰林院的偏院,看到楚时宴正在收拾一间空房当 “技术小组” 的办公地,立刻上前帮忙,“您说的技术小组,是要研究火炮、改良农具?这可太好了!我之前认识几个老工匠,有懂铸铁的,有会木工的,我这就去叫他们来!还有之前您教过的算学,我也能教给小组里的人,保证大家都能算准模型尺寸!”

楚时宴笑着点头:“李大叔,辛苦你了。除了工匠,我还让人去通知之前在寒门客栈一起备考的举子 —— 他们中有几个考中了秀才,留在京城等着下次乡试,懂算学、会抄录,正好能帮着整理技术资料、绘制图纸。”

正说着,几个穿着秀才长衫的青年走进偏院,为首的正是之前和楚时宴一起对抗柳明轩的张磊。他手里捧着一叠手抄的算学公式,快步上前:“楚大人!我们听说您要组建技术小组,特意赶过来!这是我们整理的‘圆台体积’‘三角形稳固’的公式,您看看能不能用得上!”

其他几个举子也纷纷拿出自己的 “成果”—— 有画的农具改良草图,有抄的《水经注》里的水利记载,还有人带来了自己做的 “简易量尺”,虽简陋却精准。楚时宴看着眼前热闹的场景,心里暖暖的 —— 这就是他想要的 “技术小组”,有工匠的手艺,有学子的学识,更有一颗 “为国为民” 的初心。

“大家先别急着献宝。” 楚时宴笑着拍手,让众人安静下来,“我们先分个工:李大叔带工匠负责打造实物,比如火炮模型、改良的纸浆工具;张磊你们几个秀才负责整理资料、绘制图纸,把每一步的技术要点都记下来,方便以后推广;我来协调工部申领材料,同时研究新的技术思路,比如之前提到的‘蒸汽机’,或许能用来带动造纸的水车。”

众人齐声应和,偏院里顿时忙碌起来 —— 有人搬桌子整理图纸,有人跟着李铁去清点工具,还有人在墙上贴起了 “技术进度表”,上面写着 “三日出造纸改良方案,七日造火炮模型”,字迹虽不工整,却透着一股干劲。

傍晚时分,周正明突然来到翰林院的偏院。他手里捧着一本泛黄的线装书,递给楚时宴:“这是《大靖工匠名录》,里面记录了全国各州府的能工巧匠,有懂铸铜的,有会造船的,还有人擅长烧制瓷器。你组建技术小组,光靠京城的工匠不够,按名录去找,能招募到更多有本事的人。”

楚时宴接过名录,翻开一看,里面不仅有工匠的姓名、籍贯,还有他们擅长的技艺、过往的成果,甚至标注了 “性格耿首,不与世家合作”“愿教徒弟,只求安稳” 等细节,显然是周正明多年巡查积累下来的 “私藏”。

“多谢周大人。” 楚时宴躬身行礼,语气里满是感激,“有了这本名录,我们技术小组的人手就不愁了。”

周正明拍了拍他的肩,语气郑重:“你这孩子,有想法、敢实干,比那些只会空谈的世家子弟强百倍。以后若有世家在背后使绊子,比如扣着材料不发、造谣技术小组‘浪费国库’,随时找我。我在御史台还有些人脉,能帮你说说话,让你少些阻力。”

送走周正明,楚时宴站在偏院门口,看着里面忙碌的众人 —— 李铁正在给秀才们讲解火炮炮筒的铸造要点,张磊他们围着图纸讨论造纸的水温控制,夕阳的余晖洒在他们身上,像是为这简陋的偏院镀上了一层金光。

他知道,这小小的 “技术小组”,只是一个开始。未来还有很多挑战 —— 世家的阻挠、技术的难关、资金的短缺,但他不怕。从云溪县的寒门少年,到靖京的新科状元,再到如今推动 “技术兴国” 的修撰,他走过的每一步都充满挑战,却也都带着希望。

第一卷 完



    (http://www.220book.com/book/X7C8/)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陛下!科举状元郎略懂亿点数理化 http://www.220book.com/book/X7C8/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