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江府的文庙考场里,闷热得像个密不透风的蒸笼。楚时宴坐在靠窗的位置,额角的汗顺着脸颊往下淌,刚写了两行字,宣纸就被洇湿了一小块。他抬头扫了眼西周,考生们要么埋头疾书,要么皱着眉抓耳挠腮,鼻尖的墨香混着汗味,在空气里弥漫开来。
今天是府试的策论场,考题刚由考官用朱笔写在大殿中央的木板上 ——“临江府治水之策”。
楚时宴心里早有准备。前几天他和柳明去临江河边勘察过,眼见着河岸边的堤坝被冲刷得坑坑洼洼,河面上还飘着不少泥沙,柳明当时就叹:“每年雨季一到,这临江就得淹几户人家,官府只知道加高堤坝,可水照样漫进来。”
此刻,旁边座位上的老儒己经写了满满一页。楚时宴余光瞥见,纸上全是 “筑高堤以挡洪流,祭河神以安水脉” 的话,连标点都透着老派的固执。他忍不住皱了皱眉 —— 临江的问题根本不是 “堤坝不够高”,而是水流的规律没摸透。
他提笔蘸了蘸墨,先在草稿纸上画了个简单的河道示意图:左边画了段窄河道,用圈标注 “水流急”;右边画了段宽河道,用横线标注 “泥沙淤”。这是他前世学过的基础流体力学 —— 同一股水流,在窄处流速快,冲击力强,容易冲垮堤坝;在宽处流速慢,携带的泥沙就会沉积,时间久了河道变浅,一到雨季自然容易泛滥。
“只堵不疏,治标不治本。” 楚时宴低声自语,笔尖在宣纸上落下工整的楷书。
他先写了临江治水的症结:“临江府历年治水,唯重筑堤,却不知河道宽窄有异,水流缓急不同。窄处水急如奔马,堤高丈余仍可冲决;宽处水缓如死水,泥沙淤积,河道日浅,汛期一至,水无所容,必漫堤为患。”
接着笔锋一转,提出自己的方案:“臣以为,当以‘闸淤结合’为策。窄处修闸,以闸板调节水流,汛期时放下闸板,减缓水势,避其冲力;宽处疏淤,组织民夫深挖河道,清除积沙,扩其容水之量。闸以控流,淤以扩容,二者并行,方能长治久安。”
为了让方案更具体,他还加了句实操细节:“闸需用生铁为骨,木石为体,确保坚固;疏淤时可将泥沙运至岸边,掺以草木灰,制成肥料,既清河道,又利农桑,一举两得。”
写完最后一个字,楚时宴放下笔,长长舒了口气。他抬头看了眼天色,日头刚过正午,离交卷还有一个时辰。旁边的老儒还在对着 “祭河神” 的段落添添改改,嘴里念念有词,仿佛多写一句,河神就能真的显灵。
交卷时,考官们坐在大殿门口,逐份审阅答卷。楚时宴递上卷子,站在一旁等候。他看到主考官 —— 临江知府周铭,正皱着眉翻看前面的答卷,时不时摇头,显然对那些 “筑堤祭神” 的论调不太满意。
轮到楚时宴的答卷时,周铭先是漫不经心地扫了一眼,可看着看着,他的眉头渐渐舒展开,手指还在卷子上轻轻点着,嘴里喃喃:“窄处修闸,宽处疏淤…… 这思路倒是新鲜。”
他抬头看向楚时宴,眼神里带着几分探究:“你这后生,叫什么名字?师从何人?陛下!科举状元郎略懂亿点数理化来自“人人书库”免费看书APP,百度搜索“人人书库”下载安装安卓APP,陛下!科举状元郎略懂亿点数理化最新章节随便看!怎么会想到这个法子?”
“学生楚时宴,云溪县人,无名师指点,只是前几日去临江河边看过,见窄处水流湍急,宽处泥沙淤积,便觉得该这么做。” 楚时宴拱手答道,没提 “流体力学”,只说是实地观察所得 —— 他知道,太超前的理论,这些官员未必能懂。
周铭听了,突然拍案叫好:“好一个‘实地观察’!老夫当年主修水利,在临江待了五年,只知道一味加高堤坝,却没想过水流还有这等讲究!你说的‘闸淤结合’,老夫看可行!”
他拿起朱笔,在楚时宴的答卷上批了个 “优” 字,还特意标了个 “首阅” 的记号,对旁边的副考官说:“这卷子要放在最前面,府试的案首,老夫看非他莫属。”
楚时宴谢过知府,转身走出考场。刚到门口,就看到柳明等几个寒门学子在等着他,柳明急忙迎上来:“时宴,你考得怎么样?我写的筑堤之策,不知道能不能过。”
“放心,你的底子好,肯定没问题。” 楚时宴笑着说,还没来得及多聊,就看到一个穿着青色长衫的人站在不远处,正盯着他的答卷副本 —— 那是知府的幕僚,姓柳,楚时宴前几天在知府衙门外见过一次,听人说他是户部侍郎柳承宗的远房堂弟。
柳幕僚手里拿着一张纸,正快速抄录着楚时宴答卷上的内容,眼神闪烁,见楚时宴看过来,他慌忙把纸折起来,塞进袖筒,转身快步走了。
楚时宴心里咯噔一下 —— 柳家是临江的望族,垄断了当地的盐运和纸业,而漕运离不开河道。他的治水方案要是真的推行,疏淤后的河道能行更大的船,说不定会影响柳家的盐运垄断。
果不其然,当天傍晚,柳幕僚就把抄录的策论送到了柳承宗在临江的别院。
柳承宗坐在太师椅上,手里拿着策论副本,越看眉头皱得越紧。他放下纸,对柳幕僚说:“这个楚时宴,年纪不大,倒懂些实用的东西。他要是真能靠这治水策得中府试,以后再进了朝堂,要是管起漕运水利,我柳家的盐运生意,怕是要受影响。”
“那大人要不要……” 柳幕僚做了个抹脖子的手势,眼神阴狠。
柳承宗摆了摆手:“不必急着动手。一个寒门学子,就算得了案首,也翻不出什么大浪。你盯着他,看看他接下来还有什么动作,有消息随时报给我。”
他拿起策论,又看了一眼 “闸淤结合” 西个字,冷哼一声:“想断我柳家的财路?没那么容易。”
而此时的楚时宴,还不知道自己己经被朝堂上的大人物盯上了。他正和柳明等人在客栈里商量,等府试放榜后,就把剩下的草纸分给更多的寒门学子,让大家都能有纸写字。
窗外的临江河水缓缓流淌,楚时宴望着河面,心里忽然生出一个念头:要是他的治水策真能推行,不仅能让百姓免受水患之苦,还能让河道更通畅,说不定以后还能借着漕运,把改良的细盐、草纸卖到更远的地方。
只是他没料到,这条靠知识改变命运的路,从这一刻起,己经被一双来自朝堂的眼睛盯上了。
(http://www.220book.com/book/X7C8/)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