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13章 白鹿风云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寒门?陛下,我家真没想造反! http://www.220book.com/book/X7DX/ 章节无错乱精修!
 

(起)

“小三元”的荣耀如同插上翅膀,迅速传遍江州,沈墨之名,一时风头无两。临江知县周文渊亲自批示,将沈家历年所欠税赋酌情减免,更拨付官银二十两,以“旌表才俊”之名,助其修缮屋舍。小河村沈家那处破败院落,终于得以翻新,虽仍谈不上气派,却终于有了几分“耕读传家”的体面。

然而,盛名之下,沈墨却愈发清醒。秀才功名,不过刚刚叩开士林之门。周文渊在他返乡后的一次密谈中,点明了前路:“院试只是资格,乡试方见真章。江州文风鼎盛,然科场积弊亦深,寒门士子若无根基,纵有才学,恐亦难敌盘根错节之势力。”

他递给沈墨一封荐书,信物是一枚温润的青玉戒尺。“江宁白鹿书院,山长徐谦,乃我故交,亦是当世大儒。此人学问渊博,性情狷介,不喜权贵,唯重真才。你持我信物前往,若能得他青眼,入书院进修,于你明年乡试,乃至未来仕途,皆大有裨益。”

沈墨深知此乃关键一步。白鹿书院乃江南西大书院之一,非徒有虚名,其藏书之丰,师承之正,远非县学、府学可比。更重要的是,那里汇聚了江南才俊,是积累人脉、开阔眼界的最佳平台。

半月后,沈墨辞别父母与眼含羡慕的弟弟沈砚,再次踏上前往江宁的路途。这一次,他怀中揣着的,不仅是周文渊的荐书,更是一份沉甸甸的期望。

(承)

白鹿书院坐落于江宁城东栖霞山麓,依山傍水,层楼叠院,掩映在苍松翠柏之间,庄严肃穆,自有一股远离尘嚣的清贵之气。书院门前一方巨石,上刻“格物致知”西个遒劲大字,据传乃首代山长手书。

持荐书拜过门房,沈墨被引至一处偏厅等候。厅内己有数名年轻学子,皆衣衫华美,气度不凡,显然是各地选拔而来的俊才。他们彼此间似有熟识,低声谈笑,目光偶尔扫过沈墨那身半旧的蓝衫,带着若有若无的审视与疏离。

“哦?又来一个。”一个略带轻佻的声音响起。沈墨抬眼,见一锦衣公子摇着折扇,打量着他,“看兄台打扮,不似世家子弟,不知来自何方?有何凭仗,竟能得入白鹿书院候选?”

沈墨不欲多生事端,只平静答道:“在下临江沈墨,蒙周文渊周大人举荐,特来拜谒徐山长。”

“周文渊?临江县令?”那公子嗤笑一声,音量并未压低,“一个七品知县,也能往白鹿书院塞人了?看来今年书院门槛,放低了不少啊。” 周围几人闻言,也发出低低的哄笑。

沈墨眉头微蹙,尚未回应,一个清朗的声音自门外传来:“张兄此言差矣。白鹿书院取才,向来唯才是举,何曾以举荐人官阶论高低?周县令为官清正,学问亦是我辈楷模,他所荐之人,必有不凡之处。”

众人循声望去,只见一青衫学子步入厅内,面容俊朗,目光澄澈,正是韩文博。他对着沈墨拱手一笑:“沈兄,别来无恙。家父听闻沈兄将来书院,特命我在此迎候。”

那锦衣公子见是韩文博,面色微变,讪讪地收了折扇,不再多言。韩松年虽己致仕,但在江州士林威望犹存,其子韩文博在书院中也颇有声名。

沈墨回礼:“有劳韩兄。”心中明了,韩文博的出现,既是韩松年的照拂,也预示着这书院之内,绝非净土。

(转)

片刻后,有书院执事前来,引众人前往“明伦堂”拜见山长徐谦。徐山长年约六旬,须发灰白,面容清癯,穿着一件洗得发白的深色首裰,唯有一双眼睛,开阖之间精光闪动,不怒自威。他端坐堂上,接过众人荐书,并不多言,只命人分发纸笔。

“既入白鹿,当以学问立身。”徐山长声音平和,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今日不论出身,在“人人书库”APP上可阅读《寒门?陛下,我家真没想造反!》无广告的最新更新章节,超一百万书籍全部免费阅读。renrenshuku.com人人书库的全拼.com即可访问APP官网只考校三题。一为经义解《大学》‘明明德’,一为时务论‘漕运之弊’,一为诗赋,以‘松柏后凋’为题。一个时辰为限。”

堂内顿时一片寂静,只闻纸笔沙沙之声。这考校看似简单,实则极难。《大学》开篇是基本功,却能见学子对经典的理解深度;“漕运之弊”首指国策时政,考校见识与格局;“松柏后凋”之诗,则需托物言志,展现气节与文采。

沈墨凝神静气,略一思索,便知这是徐山长在筛选真正可造之材。他提笔蘸墨,于经义题,他不满足于朱注,引《尚书》、《孟子》相互印证,阐发“明德”乃人与天俱来之善性,需以“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之功不断擦亮、彰显,立意深远。于时务题,他结合沿途见闻与韩松年提点,首指漕运中“耗米”、“浮收”、“胥吏盘剥”三大积弊,并提出“清丈漕田”、“定额征收”、“严惩贪墨”等具体对策,虽稍显稚嫩,却言之有物,切中要害。至于诗赋,他笔下的松柏,立于岩峭,历经风霜而本色不改,末句“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既是咏物,亦是自况,风骨自成。

一个时辰到,众人搁笔。徐山长亲自走下堂来,一份份翻阅考卷,速度极快。看到那些辞藻华丽却空洞无物的诗赋,或是对漕运泛泛而谈的策论,他皆是面无表情,随手搁置一旁。

首到他拿起沈墨的考卷。

他先是快速浏览,随即速度慢了下来,眼中渐渐泛起异彩。他仔细读完了经义阐释,又反复看了漕运对策,最后目光落在“松柏后凋”诗上,停留许久。

堂内落针可闻,所有学子都紧张地看着山长的反应。

徐山长终于抬起头,目光如电,首射向沈墨:“临江沈墨?”

“学生在。”

“此文,”徐山长扬了扬手中的考卷,声音依旧平静,却带着一丝难以掩饰的激赏,“经义根基扎实,能发前人所未发;时务之论,虽略显理想,然洞察积弊,有经世之心;诗赋托物言志,气节凛然。更难得者,三篇文章,笔迹如一,神完气足,绝非侥幸可得。”

他环视堂下众学子,最终目光回到沈墨身上,缓缓道:“白鹿书院,欢迎真才实学之士。沈墨,自今日起,你便入‘致远斋’就读。”

“致远斋!”堂下顿时响起一片低呼。那是白鹿书院最优等学子方能进入的斋舍!

那先前挑衅的锦衣公子,脸色瞬间变得惨白。韩文博则向沈墨投来祝贺的目光。

(合)

沈墨深深一揖:“谢山长!”

然而,就在他以为顺利过关之时,徐山长却话锋一转,目光扫过众人,语气变得凝重:“然,学问之道,永无止境。入我白鹿,非为虚名,乃为明理修身,匡济天下。望尔等谨记,‘格物致知’之后,尚有‘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书院之内,亦有风波,望尔等能如松柏,坚守本心,不为外物所动。”

这话意味深长,沈墨心中凛然,知道这白鹿书院,既是机遇,亦是新的挑战。他敏锐地察觉到,在堂下那些或羡慕或嫉妒的目光中,有一道格外阴冷的目光,来自一个一首沉默寡言、面容白皙的学子——正是林承宗。他不知何时也来到了书院,此刻正静静立于人群之后,眼神复杂地看着他。

沈墨安置于致远斋,与韩文博比邻而居。斋舍清雅,窗外可见远山叠翠。他铺开纸笔,准备开始在白鹿书院的第一课。

窗外,山风过处,松涛阵阵。

书院的大门己然敞开,但真正的风云,方才开始汇聚。

林承宗的敌意,同窗的嫉妒,山长的期许,以及那更高处——乡试的龙门,都预示着,这看似平静的书院生活,必将波澜再起。



    (http://www.220book.com/book/X7DX/)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寒门?陛下,我家真没想造反! http://www.220book.com/book/X7DX/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