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14章 松涛暗涌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寒门?陛下,我家真没想造反! http://www.220book.com/book/X7DX/ 章节无错乱精修!
 

(起)

白鹿书院的生活,在清幽与紧张中铺陈开来。卯时诵经,辰时听讲,午后自修,戌时辩难,日程刻板而充实。致远斋内汇聚的,果真是江南俊彦,虽不免有锦衣公子之流,但更多是如韩文博般潜心向学之士。沈墨如饥似渴地汲取着知识,书院藏书楼浩如烟海,山长徐谦及几位讲郎的学问更是精深微妙,每每令他茅塞顿开。

然而,平静的表面下,暗流从未止息。林承宗与他同在一斋,虽不曾再有如初入书院时的公开挑衅,但那种若有若无的疏离与审视,如同无形的壁垒。林承宗以其家世与才学,身边自然聚集了一批拥趸,隐隐与沈墨、韩文博等较为纯粹的学子形成分野。斋内讲学辩难时,双方常就经义时务各执一词,言辞虽不失礼节,机锋却己暗藏。

这一日,讲郎讲授《春秋》,论及“郑伯克段于鄢”,剖析君臣兄弟伦常之变。林承宗引经据典,侃侃而谈,强调“君君臣臣”之纲常不可逾越,隐指庄公处置虽有瑕疵,然大义不亏。其论述严谨,颇得部分讲郎颔首。

轮至沈墨发言,他略一沉吟,起身道:“学生以为,郑伯之失,非止于‘克段’之手段,更在于‘养恶’之初。其为君为兄,未能导之以正,反而刻意纵容,待其恶贯满盈而后一举除之,此非教化之道,实乃权谋之术。《春秋》责帅,正在于此。为政者,当以诚正为本,防微杜渐,使伦常和睦于未萌,而非待其破裂,徒以力制。”

他此言一出,堂内静默片刻。沈墨之论,更重根源与教化,隐隐触及权力核心的阴暗面,与林承宗维护纲常秩序的立场形成了微妙对比。

林承宗面色不变,只淡淡道:“沈兄高论,然世事复杂,岂能尽如理想?非常之时,行非常之事,圣人亦不曾苛责。”

两人目光在空中一触即分,未分高下,却让斋内气氛更显凝重。韩文博课后对沈墨低语:“林承宗经学功底深厚,尤精《春秋》三传,沈兄需留意。”

沈墨点头,他知道,这不仅是学问之争,更是理念与立场的碰撞。

(承)

几日后的朔望考课,题目恰是《论<春秋>之微言大义与为政之道》。此乃书院每月大考,成绩关乎资源倾斜乃至未来推荐机会,众人皆严阵以待。

沈墨潜心构思,结合日前辩论所思,准备从“正名”与“仁义”的内在张力入手,深入阐发《春秋》不仅在于维系秩序,更在于以道德理想匡正现实政治,文章骨架初成,自认颇有心得。

考课前夕,月华如水。沈墨在斋舍内翻阅注疏,做最后准备。忽闻窗外传来几声布谷鸟叫,声音略显突兀。他未及细想,同斋一位名叫陈昀的寒门学子推门而入,神色间带着一丝不自然的热情。

“沈兄,还在用功?”陈昀家境贫寒,平日沉默寡言,颇受林承宗那派子弟排挤,故常与沈墨、韩文博接近。

“陈兄有事?”沈墨放下书卷。

陈昀从袖中取出一册薄薄的手抄本,压低声音道:“沈兄,此乃我偶得的徐山长往年批注《春秋》的几条心得,或对明日考课有所助益。沈兄平日对我多有照拂,特来借阅,望勿推辞。”

沈墨心中一动,接过手抄本。纸张粗糙,字迹也略显潦草,确是寒门学子手笔。他随手翻看,其中几条对《春秋》某些难解之处的见解,确实精辟,与徐山长平日风格隐隐相合。然而,其中一条关于“宋襄公之仁”的批注,观点却颇为偏激,竟言其“迂腐不堪,徒损国格,不如诈力”,这与徐山长一向强调的“王道以仁,虽败犹荣”的理念大相径庭。

他心下生疑,面上却不露声色,只道:“多谢陈兄美意。只是考前借阅他人心得,恐非君子所为。况且,山长学问,需自行体会,拾人牙慧,反落了下乘。” 说着,便将手抄本递还。

陈昀脸上闪过一丝慌乱,急忙道:“沈兄何必拘泥?此事天知地知,你知我知……”

寒门?陛下,我家真没想造反!来自“人人书库”免费看书APP,百度搜索“人人书库”下载安装安卓APP,寒门?陛下,我家真没想造反!最新章节随便看!

沈墨目光平静地看着他:“陈兄,学问之道,无捷径可走。此物还请收回。” 他态度坚决,陈昀只得讪讪接过,匆匆离去。

沈墨看着他的背影,眼神微冷。他几乎可以断定,这是一个圈套。若他明日考课中引用了那条偏激的“心得”,必被阅卷的讲郎乃至徐山长看出破绽,届时“投机取巧”、“心术不正”的罪名定然坐实。而这手抄本来自陈昀,一个看似与他交好的寒门学子,更显得他沈墨品行卑劣,连累同道。

好精密的算计!若非他熟知徐山长学问根基,又心存警惕,几乎着了道。这背后主使,不言而喻。

(转)

翌日考课,明伦堂内肃穆异常。沈墨沉心静气,完全摒弃了那手抄本的影响,依照自己原有思路,从容下笔。他在文章中,着重论述了“微言大义”的核心在于“尊王攘夷”以定名分,更在于“仁义”为本以施王道,强调为政者若只重权谋而失却仁心,便是舍本逐末,与《春秋》大义背道而驰。他特意在文中隐晦地批评了那种将“宋襄公之仁”简单斥为迂腐的功利观点,认为其忽略了道义价值的长远意义。

文章写完,自觉理路清晰,气韵贯通。

考课结束,试卷被收走。沈墨注意到林承宗瞥向他的目光中带着一丝难以察觉的探究,而陈昀则始终低着头,不敢与他对视。

三日后的清晨,考课成绩张榜公布。众学子蜂拥而至。沈墨的名字,赫然列在甲等第一!

人群哗然。林承宗之名紧随其后,为甲等第二。他的脸色瞬间阴沉下去。

更令人意外的是,山长徐谦竟亲临榜前,当众评点。他拿起沈墨的考卷,目光扫过众人,声音沉稳:“沈墨此文,于《春秋》‘微言大义’体会颇深。不蹈空言,不逐偏锋,能执中守正,阐发‘仁义’为政之本,深合圣人心法。尤其难得者,能辨析时下功利之论之弊,见识超卓,气节凛然!”

他特意顿了顿,目光似无意般扫过脸色苍白的陈昀和面无表情的林承宗,继续道:“学问之道,首重诚字。投机取巧,乃至构陷同窗,皆非君子所为,为我白鹿所不容!望尔等引以为戒,将心思用于正途!”

这番话,如同惊雷,在众人心中炸响。虽未点名,但结合近日些许流言,有心人己然猜到几分。陈昀更是浑身一颤,几乎站立不稳。

(合)

课后,沈墨在返回斋舍的路上,被陈昀拦住。他面色惨白,嘴唇哆嗦,对着沈墨深深一揖,声音带着哭腔:“沈兄……我……我对不住你!是有人逼我……我家欠了印子钱,若我不做,他们便要……”

沈墨扶住他,打断道:“陈兄,过去之事,不必再提。” 他早己猜到陈昀必有苦衷,“只是望你记住,君子固穷,然骨气不可失。今日山长之言,便是给你我,以及所有人的警示。”

陈昀涕泪交加,连连点头,千恩万谢地去了。

韩文博走到沈墨身边,看着陈昀远去的背影,叹道:“林承宗此计甚毒,一石二鸟。既想扳倒你,又想离间寒门学子。幸得沈兄机敏,山长明察。”

沈墨望向远处林承宗斋舍的方向,目光深邃。经此一事,他与林承宗的矛盾己从暗处转向明处,彻底公开化。山长的当众褒贬,更是将他推到了风口浪尖。

“无妨。”沈墨语气平静,却带着一丝冷意,“经义可辩,手段可防。唯有自身立于不败之地,方能无惧风雨。”

他回到斋舍,案头摊开的是《尚书》注疏。窗外松涛依旧,但沈墨知道,这书院的风云,因他这“小三元”的寒门学子,己悄然激荡。

林承宗的打压不会停止,只会更加隐蔽和狠辣。

而他的回应,便是以更耀眼的才学,更坚定的心志,在这白鹿书院,在这江南文坛,闯出属于自己的一片天地!

乡试之期渐近,这场较量,才刚刚开始。



    (http://www.220book.com/book/X7DX/)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寒门?陛下,我家真没想造反! http://www.220book.com/book/X7DX/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