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15章 模型获肯启新题,军牌惊现藏玄机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七零弃妇,科研大佬拽上天 http://www.220book.com/book/X7TU/ 章节无错乱精修!
 

周日的晨光透过实验室的窗玻璃,在林晚晚手里的草稿纸上投下细长的光斑。她攥着那几张画满公式的纸,指尖反复 “温度修正系数:0.005mm/℃” 那行字 —— 昨晚熬夜演算时,铅笔芯断了三次,最后用算盘反复核对才敢确定数值。走廊里传来张教授的脚步声,带着熟悉的金属碰撞声,林晚晚赶紧把草稿纸按在实验台上,心脏跳得比上次在公社修拖拉机时还快。

“来得挺早。” 张教授推开门,手里拎着个铁皮饭盒,里面装着两个白面馒头,“先吃点,咱们慢慢看。” 他把饭盒放在桌角,拿起草稿纸,镜片滑到鼻尖也没顾上推,手指顺着公式一行行往下划,眉头渐渐舒展。

“思路很清晰,” 老教授抬起头,眼里闪着光,“你把农机维修的经验转化成了学术模型,这比单纯的理论推导更有价值 —— 你看这里,” 他指着 “室温 8℃时的间隙修正” 那栏,“之前我们用理论值算出来是 0.16mm,你加了温度补偿后是 0.18mm,跟实际测量值完全吻合!”

林晚晚心里一块石头落了地,接过馒头咬了一口,甜香在嘴里散开 —— 这是她来清华后第一次吃到热乎的白面馒头,比张桂兰妈烙的芝麻饼多了层细腻的口感。她正想说话,实验室的门突然被推开,李强拎着个文件夹走进来,看见桌上的草稿纸,脸色瞬间沉了下来。

“张教授,我觉得这模型有问题。” 他把文件夹往桌上一摔,里面的外文期刊滑出来,摊开在 “国外柔性传动研究” 那页,“您看,美国麻省理工的论文里,齿轮间隙温度修正系数是 0.003mm/℃,林晚晚这个 0.005mm/℃明显偏大,肯定是她的实验数据有误差!”

林晚晚放下馒头,拿起期刊仔细看了看 —— 上面的英文她能看懂大半,论文里确实写着 0.003mm/℃,但备注里标着 “实验环境:恒温 25℃,齿轮材质 45 号钢”。她抬头看向李强,声音平静却有力:“学长,这篇论文的实验条件跟我们不一样。我们用的齿轮是 20 号钢,比 45 号钢的热膨胀系数高 15%,而且实验时室温最低到 8℃,温差比论文里大很多,修正系数自然会偏大。”

她转身从帆布包里掏出个小本子,里面记着她在家修拖拉机时的记录:“您看,去年冬天我们村拖拉机的变速箱齿轮,在 - 5℃时间隙比 20℃时大了 0.08mm,折算下来系数就是 0.0053mm/℃,跟我这次算的基本一致 —— 这是实际运行数据,不是实验室里的理想状态。”

李强凑过去看,本子上的字迹歪歪扭扭,却记得密密麻麻,连 “1977 年 12 月 3 日,齿轮涂黄油后间隙变化 0.02mm” 这样的细节都有。他张了张嘴,想说 “农村农机数据不严谨”,却被张教授打断:“李强,做科研不能只盯着外文期刊,实际应用中的数据才是根本。晚晚的模型虽然跟理论值有差异,但更贴合我国农机的实际情况 —— 我们的课题本来就是要服务农业生产,这个模型正好能用上!”

李强的脸涨成了猪肝色,抓起文件夹摔门而去,门轴 “吱呀” 的响声在走廊里回荡。张教授摇了摇头,拍了拍林晚晚的肩膀:“别跟他一般见识,他就是太执着于理论,忘了科研的初心。你这个模型,我们可以深化一下,做成‘农机柔性传动温度补偿装置’,说不定能申请专利。”

林晚晚眼睛一亮 —— 她只想着修正数据,没想到还能做成实际装置。她想起在家修拖拉机时,每次冬天启动都要先加热齿轮,要是有这个装置,就能省去很多麻烦。“教授,我想试试!” 她攥紧手里的草稿纸,声音里满是期待。

“好!” 张教授从资料柜里抽出一张图纸,“这是之前画的传动装置草图,你可以在这个基础上加个温度传感器,再设计个调节齿轮 —— 下午有个军方的同志要来了解课题,你也一起听听,说不定能找到合作机会。”

“军方?” 林晚晚心里一动,想起昨天在礼堂门口看到的军装身影。

“是九院的赵参谋,之前跟我聊过柔性传动在军用设备上的应用。” 张教授收拾着草稿纸,“他们对能适应恶劣环境的传动技术很感兴趣,你的温度补偿模型说不定能派上用场。”

中午回宿舍的路上,林晚晚特意绕到传达室,果然又有一封家里的信 —— 还是张桂兰的笔迹,信封上画着个歪歪扭扭的拖拉机,旁边写着 “急” 字。她坐在宿舍的书桌前拆开,信纸里还夹着片晒干的槐树叶,带着淡淡的清香。

“晚晚,不好了!王春花最近在村里说,你能上清华是靠陆建军在部队托的关系,还说你忘恩负义,现在发达了就不认陆家,想让大队给陆家评‘军属光荣户’,多领补助!” 林晚晚捏着信纸,指节泛白 —— 陆母真是死性不改,居然想借她的名声占便宜。

信的后半段却让她笑了:“陆老根大爷听了不乐意,把你以前的工分账本拿出来给大家看,还说‘晚晚要是靠陆家,当年就不会饿肚子读书了’。二柱哥也说,你修的拖拉机比以前快两亩地,这才是真本事,跟陆家没关系!陈雪上周来村里,还帮你骂了王春花一顿,说她‘想钱想疯了’。”

林晚晚把信夹进《机械原理》课本,刚好压在赵参谋的联系方式上。她想起张教授说的军方合作,突然觉得陆母的闹剧像跳梁小丑 —— 她现在的世界,早己不是那个只能在陆家土炕上忍气吞声的小圈子了。

下午两点,林晚晚提前来到实验室,把温度补偿模型的草稿纸整理好,用回形针别在课题报告里。走廊里传来沉稳的脚步声,不是张教授的,而是带着军靴特有的 “咚咚” 声。她抬头一看,一个穿深蓝色军装的男人走过来,肩章上的星徽闪着冷光,手里拎着个黑色公文包,正是上次在礼堂门口看到的人。

“赵参谋,这边请。” 张教授从后面跟上来,笑着介绍,“这是我们课题组的林晚晚同学,温度补偿模型就是她做的。”

赵参谋伸出手,掌心带着层薄茧,握上去很有力:“林同学,久仰。张教授跟我提过你的农机维修经验,很了不起。” 他的目光落在实验台上的草稿纸上,“这个模型,能不能给我讲讲?”

林晚晚定了定神,从齿轮材质的热膨胀系数讲到实际应用中的温度范围,把复杂的公式转化成通俗的语言。赵参谋听得很认真,偶尔提问,都是关于 “低温环境下的稳定性”“长期使用后的误差变化” 这类实际应用问题 —— 跟李强只关注理论值完全不同。

“很有价值。” 赵参谋看完模型,在公文包里拿出个笔记本记录,“我们有个军用设备的传动系统,在低温环境下总出问题,你的模型或许能帮上忙。” 他起身准备走,手忙脚乱间,一个金属牌从口袋里掉出来,落在地上发出 “叮” 的响声。

林晚晚弯腰捡起,牌面上刻着 “中国人民解放军” 的字样,下面是个 “秦” 字,还有一串编号 —— 不是赵参谋的姓,难道是他上级的?她递过去时,赵参谋愣了一下,赶紧接过去揣进兜里,语气比刚才严肃了些:“多谢林同学,这个很重要。”

看着赵参谋离开的背影,林晚晚心里满是疑惑 —— 这个 “秦” 字,会不会跟之前在考场外看到的军装男人有关?张教授走过来,拍了拍她的肩膀:“别多想,九院的同志工作都很严谨。你的模型,他们很感兴趣,说不定后续会有合作。”

傍晚的清华园浸在晚霞里,林晚晚坐在实验室的窗边,看着远处的白杨树。她拿出笔记本,写下 “深化温度补偿装置设计” 的计划,旁边画了个小小的拖拉机 —— 那是她科研之路的起点,也是她永远的底气。她想起张桂兰信里的话,想起陆母的闹剧,想起赵参谋手里的军牌,突然觉得未来的路虽然未知,却充满了希望。

宿舍里,赵晓燕和陈红正在讨论晚上去看露天电影。林晚晚把模型草稿纸锁进抽屉,拿出张桂兰寄来的槐树叶,夹进笔记本里。树叶的清香混着墨水的味道,让她想起村里的麦田,想起仓库里的煤油灯,想起那些在苦难中支撑她的温暖。

“晚晚,去看电影吗?听说演《地道战》。” 陈红笑着问。

林晚晚摇摇头,指了指桌上的图纸:“我想把装置的草图画出来,明天跟教授讨论。”

赵晓燕叹了口气:“你真是个学霸!不过也好,等你做出来专利,我们也跟着沾光。”

林晚晚笑了笑,翻开图纸。台灯的光落在纸上,照亮了她笔下的齿轮和传感器,也照亮了她眼里的坚定。她知道,这只是她科研之路的一小步,未来还有更多的难题等着她,但只要想起家乡的支持,想起张教授的认可,想起那个带着 “秦” 字的军牌背后可能的机遇,她就有勇气走下去。

窗外的夜空慢慢暗下来,清华园里亮起了路灯,偶尔传来学生们的笑声。林晚晚伏在桌上,笔尖在纸上飞快移动,像是在为她的科研梦想,绘制一幅越来越清晰的蓝图。而那个藏在军牌背后的名字,那个在考场外、礼堂门口默默关注她的身影,也渐渐在这幅蓝图里,埋下了一颗充满未知与期待的种子。

七零弃妇,科研大佬拽上天来自“人人书库”免费看书APP,百度搜索“人人书库”下载安装安卓APP,七零弃妇,科研大佬拽上天最新章节随便看!

    (http://www.220book.com/book/X7TU/)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七零弃妇,科研大佬拽上天 http://www.220book.com/book/X7TU/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