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17章 军工优化遇波折,暗护初显暖心弦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七零弃妇,科研大佬拽上天 http://www.220book.com/book/X7TU/ 章节无错乱精修!
 星潋不晚说:欢迎到顶点小说220book.com阅读本书!

清晨的实验室飘着淡淡的机油味,林晚晚捏着军工级传感器样品,指尖在不锈钢外壳上反复 —— 样品边缘的倒角还带着细微的毛刺,是车间师傅连夜赶制的痕迹。她把样品放在游标卡尺下,屏气凝神地读数:“首径 12.03mm,误差 ±0.02mm”,刚好卡在九院要求的精度范围内。可当她翻到材料检测报告时,眉头却紧紧皱了起来:弹簧片用的 60Si2Mn 钢,在 - 40℃低温下的弹性模量衰减率达到 8%,超出了赵参谋要求的 5% 上限。

“怎么了?” 张教授端着搪瓷杯走进来,杯沿沾着圈茶渍,“看你这表情,是材料出问题了?”

林晚晚把报告递过去,指尖点在 “弹性模量衰减率” 那栏:“教授,60Si2Mn 钢在极低温下的性能不够,要是装在边防的机械设备上,冬天很容易断簧。我查了资料,国外用的镍钛合金能达标,可咱们现在没这个条件。”

张教授盯着报告看了半天,手指在桌上轻轻敲着:“镍钛合金咱们确实稀缺,但可以试试在弹簧片表面做渗碳处理 —— 我记得北京钢铁厂去年搞过低温渗碳技术,或许能提高耐磨性和低温韧性。” 他转身从资料柜里抽出本《金属热处理》,翻到折角的一页,“你看,这里写着渗碳层厚度 0.2mm 时,弹性模量衰减率能降到 6%,再配合你之前设计的弧形结构,说不定能卡在合格线边缘。”

林晚晚眼睛一亮,赶紧拿起铅笔在草图上标注 “渗碳处理:0.2mm,920℃×2h”。她刚画完,实验室的门就被推开,李强抱着个文件夹走进来,看见桌上的材料报告,嘴角立刻勾起一抹讥讽:“林晚晚,你这方案也太不专业了吧?渗碳处理会增加成本,而且咱们学校的热处理车间根本达不到 920℃的精准控温,到时候做出来的弹簧片全是废品!”

他把文件夹里的 “成本核算表” 摔在桌上,红色墨水笔圈出 “渗碳工艺增加成本 30%” 的字样:“你看,九院给的经费有限,你这一折腾,整个项目都要超支。我看还是用回 60Si2Mn 钢,大不了在说明书里写‘低温环境慎用’,反正边防的设备坏了,也怪不到咱们头上。”

林晚晚放下铅笔,拿起成本核算表仔细看 —— 表上的 “材料费”“加工费” 算得倒是清楚,却故意漏掉了 “故障维修成本”。她抬头看向李强,声音平静却有力:“学长,边防的机械设备要是在冬天坏了,影响的是巡逻任务,不是‘怪不怪谁’的问题。而且我问过北京钢铁厂,他们可以帮咱们代做渗碳处理,加工费比学校车间还便宜 5%,总成本只增加 12%,在九院的经费范围内。”

她转身从帆布包里掏出张纸条,是昨天给钢铁厂打电话时记的:“您看,这是钢铁厂李工程师的电话,他说下周就能安排加工。至于控温精度,他们有电脑控温炉,误差能控制在 ±5℃,比咱们学校的老设备靠谱多了。”

李强凑过去看纸条,上面的电话号码和联系人记得清清楚楚,还有 “可提供技术参数证明” 的备注。他张了张嘴,想说 “代加工会延误工期”,却被张教授打断:“李强,项目的核心是性能达标,不是成本最低。晚晚这个方案虽然增加了点成本,但能满足边防需求,就按这个思路推进。”

李强的脸涨得通红,抓起文件夹摔门而去,门轴 “吱呀” 的响声在走廊里回荡。林晚晚看着他的背影,心里没有丝毫波澜 —— 她知道,只有把方案做到无可挑剔,才能堵住所有质疑的嘴。

中午回宿舍的路上,传达室的大爷笑着递过来封信:“林晚晚同学,你家乡的信,这次是个小姑娘写的,字挺秀气。”

林晚晚接过信,信封上画着个小小的拖拉机,是张桂兰的笔迹。她坐在宿舍的书桌前拆开,信纸里夹着片晒干的向日葵花瓣,带着阳光的味道:“晚晚,公社上周来调查王春花了,把她骂了一顿,还说再乱写信就罚她去公社劳动。可她还是不死心,跟人说要让陆建军从部队回来找你算账,你在学校可要小心……”

信的后半段却满是暖意:“二柱哥说你设计的拖拉机零件特别好用,今年秋收比去年快了三天。我妈让我给你寄了点向日葵籽,炒得香香的,装在布包里,你学习累了就吃点……”

林晚晚捏着信纸,眼眶慢慢热了。她把花瓣夹进《机械原理》课本,里面还压着赵参谋给的九院联系方式。窗外的阳光洒在信纸上,把 “向日葵籽” 三个字照得格外温暖 —— 原来不管走多远,家乡的人都在默默牵挂着她。

下午两点,林晚晚刚回到实验室,就看见赵参谋站在桌前,身边跟着个穿军装的战士,手里捧着个密封的金属盒。“林同学,你来得正好。” 赵参谋笑着递过盒子,“这是我们秦主任让我带来的,里面是特种弹簧钢样品,比 60Si2Mn 钢的低温性能好很多,你试试能不能用。”

林晚晚打开盒子,里面整齐地码着十片银白色的弹簧钢,厚度均匀,表面泛着冷光。她拿起一片放在游标卡尺下,读数:“厚度 0.8mm,平整度 ±0.01mm”,比她之前用的材料精度高了一倍。“这是……50CrVA 钢?” 她惊讶地抬头,“这种钢很少见,一般只用在军工设备上。”

赵参谋点点头,眼里带着赞许:“秦主任说,你之前提出的渗碳方案虽然可行,但特种钢的性能更稳定。他特意让人从仓库调了样品,还附了材料检测报告,你看能不能优化一下设计,不用渗碳也能达标。”

林晚晚接过报告,上面详细记录着 50CrVA 钢在 - 40℃下的性能数据:弹性模量衰减率 4.2%,疲劳寿命八万次,完全满足九院的要求。报告末尾有一行蓝色钢笔字:“优先保障该项目需求,秦厉”,字迹刚劲有力,和她之前在军牌上看到的 “秦” 字如出一辙。

她握着弹簧钢样品,指尖传来冰凉的触感,心里却涌起一股暖流。原来秦厉一首在关注这个项目,甚至特意为她协调特种材料 —— 那个在考场外、礼堂门口默默关注她的身影,此刻变得格外清晰。

“谢谢赵参谋,也谢谢秦主任。” 林晚晚的声音带着一丝哽咽,“有了这种钢,方案就能完美达标了。”

赵参谋拍了拍她的肩膀:“秦主任说,你是个有想法的年轻人,值得支持。下周我们会安排正式的测试,到时候希望能看到你的优化方案。”

赵参谋走后,张教授凑过来看样品,眼里满是惊喜:“没想到九院这么重视这个项目,还特意调了特种钢。晚晚,你可要好好把握这个机会,这对你以后的科研之路很重要。”

林晚晚点点头,拿起铅笔在草图上飞快修改 —— 去掉渗碳工艺,把弹簧片的厚度从 1mm 减到 0.8mm,重量减轻 20%,还能保留足够的强度。台灯的光落在草图上,照亮了她笔下的线条,也照亮了她眼里的坚定。

傍晚的实验室渐渐安静下来,林晚晚伏在桌上,反复演算弹簧钢的应力分布。她拿出张桂兰寄来的向日葵籽,捏起一颗放进嘴里,香脆的口感里满是家乡的味道。窗外的晚霞透过玻璃洒进来,把实验室染成了温暖的橘红色,远处传来学生们的笑声,偶尔夹杂着自行车的铃铛声。

就在这时,她发现材料检测报告的扉页上,贴着张小小的便签,上面用铅笔写着:“钢铁厂代加工联系方式:010-8865XXXX,可加急”,正是她昨天记的那个号码。林晚晚看着便签,心里突然明白 —— 秦厉不仅调了特种钢,还特意查了她联系的加工厂,怕她遇到麻烦。

她把便签小心夹进报告里,指尖在 “秦厉” 两个字上轻轻。这个一首默默关注她的军人,用最低调的方式,给了她最有力的支持。她知道,自己不能辜负这份信任 —— 她要把这个方案做到最好,不仅为了证明自己,也为了不辜负那些默默支持她的人。

晚上回宿舍时,赵晓燕和陈红正在煮红薯粥,锅里飘着甜甜的香气。“晚晚,你回来啦!快尝尝我煮的粥,加了红糖,可甜了。” 陈红笑着递过一碗。

林晚晚接过粥,喝了一口,暖流从喉咙滑到胃里,暖得她心里发颤。她把今天的事跟室友们说了,赵晓燕惊讶地睁大了眼睛:“哇!九院居然给你送特种钢,你也太厉害了吧!以后你是不是要当科学家,设计军工设备啊?”

林晚晚笑了笑,没有说话。她看着窗外的夜空,星星很亮,月光透过窗户洒在桌上的弹簧钢样品上,泛着淡淡的银光。她知道,这只是她科研之路的一小步,未来还有更多的挑战等着她,但只要想起家乡的支持、张教授的认可,还有秦厉默默的守护,她就有勇气走下去。

夜深了,宿舍里渐渐安静下来。林晚晚躺在床上,手里握着那片向日葵花瓣,心里满是希望。她想起张桂兰信里的话,想起秦厉的便签,想起实验室里的草图,突然觉得,未来的路虽然遥远,却充满了光芒。她闭上眼睛,嘴角带着微笑 —— 她的科研梦想,正在一点点照进现实,而那个藏在军绿色身影后的守护,也渐渐成为她前行路上最温暖的光。



    (http://www.220book.com/book/X7TU/)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七零弃妇,科研大佬拽上天 http://www.220book.com/book/X7TU/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