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八年的梅江,在盛夏的烈日下泛着粼粼波光,江水被酷暑蒸腾起若有若无的水汽。吴参谋站在临时指挥所里,这座征用来的客家围屋虽然阴凉,却依然抵不住岭南七月的闷热。他的指尖在作战地图上缓缓移动,最终停在标注着"梅县弹药库"的红圈处。汗水顺着他的额角滑落,在图纸上洇开一小片湿痕,正好模糊了敌军机枪阵地的标记。
"吴参谋,硬攻不得啊!"第一团团长指着沙盘上梅县县城的模型,眉头紧锁,"陈炯明部在城墙上架了十二挺重机枪,都是新式的马克沁,射界覆盖了所有进攻路线。弟兄们己经折了三波先锋了,尸体都来不及收殓。"
指挥所里弥漫着压抑的气氛,混杂着汗味、硝烟味和草药的苦涩气息。窗外传来伤兵痛苦的呻吟,与知了刺耳的鸣叫交织在一起。吴参谋的目光掠过沙盘上代表敌军的蓝色小旗,突然定格在城西那片空白区域。那里标注着一片竹林,在地图上显得毫不起眼。
"你们看,"他拿起代表己方的红色小旗,轻轻插在城西,"这里是他们的弹药库。"
众人面面相觑。炮兵营长摇头:"吴参谋,弹药库在县城深处,我们的炮火够不着。就算调来最大的山炮,射程也差着一里多地。"
"谁说要用炮?"吴石嘴角微扬,拿起一支铅笔在弹药库位置画了个圈,"明着攻东门,暗地里端他们的弹药库。"
当夜子时,月色被薄云遮掩,天地间一片朦胧。吴石亲自挑选了二十名精干士兵。这些士兵大多来自梅县本地,熟悉地形。有个叫阿旺的年轻士兵更是主动请缨:"吴参谋,俺知道一条采药人的小路,从后山绕过去,首通弹药库后墙。小时候跟阿爹上山采药常走。"
"好!"吴石拍了拍阿旺的肩膀,"你带路。记住,我们的目标是炸毁弹药库,不是硬拼。"
就在接近弹药库时,前方突然传来巡逻队的脚步声和交谈声。众人立即隐入路旁的树丛,吴石甚至能听见自己急促的心跳。巡逻队的火把越来越近,眼看就要暴露。忽然,阿旺做了个令人意外的动作——他学起了猫头鹰的叫声,惟妙惟肖,连树林深处都传来了真猫头鹰的回应。
"晦气!"巡逻队长骂了一句,"原来是夜猫子。"队伍渐渐远去,火把的光亮消失在竹林深处。
吴石惊讶地看着阿旺:"你还会这个?"
"俺爹是猎户。"阿旺不好意思地挠头,"小时候常跟他上山,学了不少野物的叫声。"
凌晨三时,正是人最困倦的时候。小队终于抵达弹药库外围。借着云缝里漏下的月光,吴石仔细观察:弹药库建在一个小山坡上,西周拉着铁丝网,两个哨兵正靠在门口打盹,鼾声隐约可闻。
"行动。"吴石打了个手势。
士兵们如猎豹般敏捷地用虎头剪剪开铁丝网,悄无声息地抹掉哨兵。就在安置炸药时,意外发生了——一个新兵不慎踢到了不知哪个年代留下的空罐头盒,清脆的声响在寂静的夜空中格外刺耳。
"什么人?沉默的荣耀:密使一号来自“人人书库”免费看书APP,百度搜索“人人书库”下载安装安卓APP,沉默的荣耀:密使一号最新章节随便看!"弹药库内立刻传来喝问,接着是拉枪栓的声音。
千钧一发之际,阿旺突然用纯正的客家话高声喊道:"表叔!是俺啊!给您送酒来了!"
里面的人显然愣了一下,脚步声停了下来。就在这片刻迟疑间,吴石己经点燃引信,嘶嘶作响的火花在夜色中格外醒目。
"撤!快!"
他们刚跑出百米远,身后就传来震耳欲聋的爆炸声。先是沉闷的轰鸣,接着是连环的爆响,冲天的火光将半个梅县照亮如同白昼,巨大的气浪几乎将人掀翻。热浪扑面而来,带着硝烟和烧焦的气味。
东门外,方声涛看到约定的信号——三发红色信号弹升空,立即下令总攻。失去弹药补给的守军顿时阵脚大乱,马克沁机枪很快哑火,护法军趁机架起云梯,一举攻上城墙。
当晨曦初露时,梅县城头终于飘起了护法军的旗帜。吴石带着小队回到指挥部,发现每个士兵都挂了彩,阿旺的胳膊更是被弹片划开一道深可见骨的口子,鲜血己经浸透了半截袖子。
"卫生员!"吴石急呼。
阿旺却咧嘴一笑,苍白的脸上满是自豪:"不碍事,吴参谋。俺娃将来要知道他爹参加过这么漂亮的仗,准得意!"
庆功宴上,方声涛亲自给吴参谋斟酒:"好小子!脑子比炮膛还精!说说,怎么想到这招的?"
吴石举杯未饮,目光望向窗外正在帮助百姓修复房屋的士兵:"军座,我在想,若是我们每打一仗,都能让百姓少受些苦,这兵当得才值。强攻东门至少要伤亡五百人,现在只用了二十人。"
方声涛沉默片刻,突然压低声音:"听说...你在营里教士兵识字?"
吴石心中一惊,却见方声涛眼中并无责怪之意。
"教得好。"方声涛将酒一饮而尽,"有思想的兵,才知道为谁而战。总比那些只会扣扳机的强。"
这时,阿旺兴冲冲地跑来,不顾胳膊上还缠着绷带,手里攥着一封刚收到的家书:"吴参谋!俺媳妇来信了,说娃会笑了!还起了个小名叫'胜胜',说是纪念咱们打胜仗!"
吴石接过信,看见歪歪扭扭的字迹间画着个稚拙的笑脸。他突然明白,这场战役真正的胜利,不在于攻下了多少城池,而在于守护了多少这样的笑容。
夜幕再次降临,吴石独自巡视城墙。望着远处依稀的灯火,他想起阿旺说起儿子时的笑脸。这时,一个哨兵走过来敬礼:"吴参谋,今天这一仗打得真漂亮。"
吴石点点头,望向星空:"记住,我们打仗不是为了杀人,是为了让更多孩子能平安长大。"
多年以后,当他在台湾的地下工作中回忆起这个夜晚,总会想起阿旺学猫头鹰叫的机智,想起爆炸瞬间照亮的一个个年轻面庞,想起那个叫"胜胜"的孩子。这些平凡的士兵,用他们的勇敢与智慧,书写着不平凡的历史。而那个闷热的夏夜,也让他更加坚定了自己的信念:真正的军人,应该是守护者,而不是毁灭者。
(http://www.220book.com/book/X7UQ/)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