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灯的光打在纸上,笔尖划过纸面发出沙沙声。陈屿坐在桌前,手指用力压着牛皮本边缘,指节泛白。脑子里的画面还在回放酒会那一幕——侍应生的笑容,周围人的笑声,林佩华转身离去的背影。
他没动,也没喝水,更没去碰背包里的水壶。只是低头继续写。
“他们觉得我可笑,是因为我不符合这里的规则。”他低声说,“那我就把规则撕了。”
笔停了一下,又落下去。
“观众看惯了明星走红毯、拍广告、站C位。他们不需要真实,只需要幻觉。可人活着不是为了演给别人看。我要做的节目,不是让他们继续做梦,而是把梦打碎。”
他翻过一页纸,写下几个关键词:身份、任务、街头、反转。
系统给的模板是碎片化的,只有几个词在反复闪现:“任务驱动”“角色扮演”“现实介入”。没有具体流程,没有执行细节。全靠他自己拼。
他闭上眼,想起那个侍应生。左臂上的纹身,动作熟练但眼神麻木。那是被规则驯化的人。每天重复一样的事,拿一样的工资,说一样的话。没人记得他的名字,只记得他是“端酒的那个”。
“让明星变成他。”陈屿睁开眼,“穿上他的衣服,干他的活,经历他的难处。”
这个念头一出来,就像火苗窜进干草堆。
外卖员送餐迟到被投诉,清洁工扫地时被人嫌弃,被骗老人蹲在街角发抖……这些都不是剧本能写出来的。但如果让顶流艺人亲自去体验呢?
他开始列设定。
第一层:随机抽取身份卡。不给选择,不给准备。抽到什么就是什么。
第二层:进入真实场景。不在摄影棚,不去搭景。首接进城市街道,找真实人群互动。
第三层:完成任务获取线索。每完成一次服务、一次求助、一次对抗,就能拿到碎片信息,集齐后可以兑换“重启人生”的机会。
第西层:最终必须用所有收益做一件善事。不是作秀,是真帮一个人。
“过程可以荒诞,结局必须温暖。”他在旁边标注。
笔尖一顿,他又加了一条:禁止提前告知任务内容。嘉宾只能靠自己判断怎么走下一步。
这才是真正的挑战。
不是比谁反应快,不是比谁搞笑,而是比谁能沉下来,面对陌生环境,面对真实困境。
他想到安琪拉——那个总笑着摔倒的女艺人。如果让她当环卫工,被人骂“挡路”,她还能笑出来吗?
想到邓凯——穿着破洞裤的影帝。如果让他扮乞丐,在地铁口坐一整天,他会崩溃还是适应?
还有罗恺。彩虹西装,疯疯癫癫,但眼神总带着算计。这种人最适合玩逻辑游戏。
陈屿嘴角动了一下。
“你们不是喜欢看人出丑吗?好啊,我给你们看点真的。”
他重新整理结构。
首期主题定为“街头生存实验”。
六位明星,六种底层身份:外卖员、拾荒者、街头艺人、被骗老人、清洁工、假证贩子(由节目组安排,仅用于测试道德边界)。
任务设计三条线:
一是生存线:在规定时间内赚够50元生活费,不能求助熟人,不能暴露身份。
二是线索线:每完成一个任务,获得一段录音或纸条,拼起来才能知道“重启人生”是什么。
三是隐藏线:必须帮助一位真实困境者,否则无法通关。
比如,外卖员遇到孕妇临产,要不要放下订单去帮忙?
拾荒者捡到钱包,该不该归还?
清洁工看见小孩掉进河里,敢不敢跳下去救?
这些都不提前通知。
摄像机全程跟拍,但不干预。工作人员伪装成路人,只记录,不指导。
“观众爱看冲突,那就给足冲突。”陈屿写下,“但冲突不是互撕,不是骂人,是人在极端处境下的选择。”
他停下来,喝了口水。
喉咙有点干。电子烟插在口袋里,蓝光一闪一闪。他没拿出来吸,只是盯着它看。
顶点小说(220book.com)最新更新从极限挑战开始打造神级综艺脑子里青铜门突然震动了一下。
一道意念浮现:【创意契合度82%】
紧接着,又一条:【观众共鸣值累计达17%】
【笑点精准度提升5%】
【剪辑节奏感知解锁初级】
能量开始流动了。
那扇门的第一道封印,微微颤动。一丝极细的金光从边缘渗出,转瞬即逝。
他知道,这代表方向对了。
不是讨好市场,不是模仿旧模式,而是真正打破这个世界的娱乐僵局。
这里的人只知道比美、比流量、比热搜。跳舞要挑眉,唱歌要甩头,连哭都要角度完美。
没人敢让明星脏着手洗菜,灰头土脸地捡瓶子,蹲在桥洞下吃冷馒头。
“那就我来。”他说。
笔继续动。
他细化第一期流程:
早上七点,六位嘉宾分别接到电话,被告知“今天有特别录制”,地点自选。实际上节目组早己安排车辆接送,目的地统一。
下车后,每人面前出现一张卡片,上面写着身份和初始任务。
无解释,无培训。
第一个任务:在两小时内,靠所扮演身份的方式赚到第一笔钱。
外卖员接单送餐,超时罚款。
拾荒者收废品,价格由摊主随意压低。
街头艺人表演,观众可以扔钱也可以辱骂。
被骗老人拿着假合同去找公司索赔,会被保安轰出来。
清洁工清扫指定路段,中途会有路人乱扔垃圾。
假证贩子负责引诱“客户”上钩,但一旦涉及违法交易立即终止。
所有环节真实发生,不排练,不补拍。
陈屿特别标注:安全底线必须守住。任何可能造身伤害的情况,暗中干预。但心理压力要保留。
“让人难受,但不能伤人。”他写。
然后是反转机制。
当某位嘉宾完成三次任务后,会收到一条线索:“你不是唯一在挣扎的人。”
随后引导他去观察其他嘉宾的行为。
比如,拾荒者发现清洁工偷偷帮他多扫了一段路;
外卖员看到街头艺人在寒风中唱到嗓子哑;
被骗老人听见假证贩子对着电话哭诉“我也被骗过”。
这些人原本互不认识,却在同一个系统里受困。
最后集合时刻,所有人拿出线索碎片,拼出一句话:“改变命运的机会,来自你曾帮助过的那个人。”
这时,节目组公布最终任务:用你们今天挣的所有钱,帮一位真实需要帮助的陌生人解决问题。
可以是交医药费,可以是买张回家的车票,也可以是替孩子付补习费。
做完这件事,才算通关。
陈屿写完最后一行,长出一口气。
整个框架完整了。
不是单纯的搞笑,也不是刻意煽情。是把人放进真实世界,看他们会怎么做。
他合上牛皮本,手指轻轻抚过封面西个字:文娱复兴。
脑子里青铜门再次震动。
那道封印比刚才亮了一点,像是被注入了某种力量。
他站起来,走到窗前,拉开窗帘。
城市灯火铺开,远处高楼广告牌上,沈知意的脸正对着街道微笑。鎏金长裙,耳返闪亮,完美的偶像形象。
陈屿看着她,嘴角慢慢扬起。
“你们演美人,我来掀桌子。”
他转身走回桌边,拿起水壶喝了一口。
重新坐下,翻开新一页纸。
标题写下:
“嘉宾人选初步构想:罗恺——疯癫表象下的逻辑王者”
(http://www.220book.com/book/X7YA/)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