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初的奉天,天气依然带着夏末的余热,但风中己夹杂了一丝不易察觉的凉意,仿佛预示着更严峻的考验即将到来。城内,在黄显声雷厉风行的整顿和“奉天战时经济管理委员会”一系列强硬而又务实的措施下,混乱的局面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控制。奉票的币值虽然依旧低迷,但大规模恐慌性抛售和黑市猖獗的势头被暂时遏制住了。几家最大的粮商被“请”去谈话后,市面上总算有了一些按照“指导价”出售的粮食,尽管数量有限,还需凭户籍限量购买,但至少缓解了燃眉之急。兵工厂和被服厂冒出的烟囱,也给了人们一丝微弱的希望。
东山嘴子的教导总队训练更是进入了白热化阶段。王以哲严格执行着张学良那套“土洋结合”的训练方法,士兵们每天在加深加宽的模拟堑壕里摸爬滚打,进行着高强度、近乎残酷的对抗性练习。拼刺训练不再是花架子,护具下的撞击声和闷哼声不绝于耳;体能训练更是被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武装越野、负重障碍跑成了家常便饭。那几个被张学良要求搞来的足球、篮球,起初还被老兵油子们嘲笑是“娘们玩意儿”,但几天下来,激烈的争夺和团队配合,竟也让这些习惯了旧式操典的军汉们感到了别样的刺激和消耗,赌博打架的事件倒是少了不少。一种迥异于旧军队的、带着强烈实战导向和些许平等竞争意识的新风气,正在这片操场上悄然滋生。
张学良依旧频繁出现在东山嘴子,他甚至会偶尔下场跟士兵们一起跑个五公里(虽然往往半路就喘得像风箱,被陈大章等人连扶带拽),或者兴致勃勃地观看足球赛,在场边大喊“传球!射门!”,引得士兵们又是好奇又是窃笑。这种“与兵同乐”的姿态,虽然生硬,却也在无形中进一步收拢了军心。
然而,表面的平稳之下,暗流涌动从未停止。
南京方面的“慰劳团”终于抵达了北平,并发电报通知奉天,他们将于三日后,在一支东北军小部队的接应下,穿越小鬼子的封锁线,进入奉天。
消息传来,张学良只是淡淡一笑,对陈大章和黄显声吩咐:“按原计划接待。场面要做得足,让他们吃好喝好,该看的看,不该看的,一眼也别让他们看到。”
黄显声心领神会,早己布置下去。奉天城内残存的最好的宾馆被清理出来,虽然外墙还有弹痕,但内部勉强收拾得像了点样子。迎接的仪仗队也开始排练,务必展现出东北军“虽经苦战,军容不减”的气势。同时,一张无形的监视网也悄然张开,所有可能与慰劳团接触的人员,都被纳入了监控范围。
就在慰劳团即将到来的前一天夜里,奉天城发生了两件看似不大,却意味深长的事情。
第一件事发生在城西的一家当铺。这家当铺表面做着寻常生意,背地里却是杨宇霆、常荫槐余孽的一个秘密联络点。深夜,几个黑影悄无声息地潜入当铺后院,与里面的人低声交谈。他们试图利用奉天目前混乱的经济状况和货币贬值,大量低价收购百姓手中最后一点值钱的物品,并用套取来的资金,暗中收购军粮、药品等紧缺物资,企图囤积居奇,进一步扰乱市场,甚至可能准备运出城资敌。
然而,他们的行动早己在黄显声的掌握之中。就在交易进行时,警务总队的士兵如同神兵天降,破门而入,将里面的人堵了个正着。人赃并获,带头的一个,正是原常荫槐麾下的一名亲信科长。
黄显声亲自审讯,雷厉风行。那科长起初还嘴硬,但在确凿证据和黄显声冷峻的目光下,很快崩溃,交代了他们试图扰乱经济、并与城外仍有联系的杨宇霆旧部(己逃往锦州方向)秘密通信的事实。他们甚至计划,在适当的时候,在城内制造更大的混乱,配合城外可能的小鬼子行动。
“司令,怎么处理?”黄显声向张学良汇报后请示。
张学良看着审讯记录,脸上没有任何表情。“首恶分子,公开枪决,罪名是扰乱金融、囤积居奇、资敌叛国。其余从犯,视情节判刑。公告要贴遍全城,让所有人都知道,在这种时候发国难财、通敌卖国是什么下场!”
他顿了顿,补充道:“另外,借此机会,把我们经济管理委员会稳定金融、平抑物价的措施再宣传一遍。要让老百姓知道,我们在做事,也在打击破坏分子。”
“是!”黄显声领命而去。第二天,城西刑场传来的几声枪响和贴满街头的布告,再次震慑了那些心怀不轨者,也让普通市民感受到这位年轻司令手段的狠辣与果断。
第二件事则更为隐秘,发生在接近子夜时分。一队由教导总队精英士兵组成的夜间巡逻小队,在东山嘴子外围的警戒区,发现了几名形迹可疑的人。这些人穿着普通百姓的衣服,但行动矫健,暗中测绘地形,还对教导总队的训练场地表现出异乎寻常的兴趣。
巡逻小队队长是王以哲精心挑选的一名连长,机警且果断。他没有打草惊蛇,而是悄悄带人迂回包抄,试图活捉。对方显然也极为警觉,发现被包围后,立刻试图分散突围,身手不凡,明显受过专业训练。
黑暗中爆发了短暂的、激烈的搏斗和零星的枪声。最终,两名可疑分子被击毙,一人被生擒,还有一人凭借对地形的熟悉和夜色掩护逃脱。被生擒的那人试图咬破衣领里的毒药自尽,被士兵及时制止。
消息立刻报到了张学良那里。他连夜赶到东山嘴子。
被擒者被绑得结结实实,卸掉了下巴,防止他再自杀。王以哲和黄显声(闻讯后赶来)都在场。
“查清楚身份了吗?”张学良问,脸色阴沉。
王以哲回答:“从击毙的两人身上搜出了小型照相机、绘制的简易地图,还有这个。血铸山海关来自“人人书库”免费看书APP,百度搜索“人人书库”下载安装安卓APP,血铸山海关最新章节随便看!”他递过一个小巧的金属牌,上面刻着日文和古怪的符号。
“是小鬼子的特务。”黄显声肯定地说,“可能是土肥原机关的人。他们对我们这个新成立的教导队很感兴趣。”
张学良拿起那个金属牌,在手里掂了掂,冰冷的感觉顺着指尖蔓延。“问出什么了?”
“嘴巴很硬,什么都不说。”王以哲摇头,“是死硬分子。”
张学良走到那名被擒的特务面前,盯着他那双充满戾气和倔强的眼睛。他知道,从这种经过严格训练的特务嘴里,很难撬出有价值的情报。
“把他交给黄处长,用一切办法,撬开他的嘴。但别弄死了,留着也许还有用。”张学良冷冷地说,“另外,加强东山嘴子以及城内各要害部门的警戒级别。小鬼子亡我之心不死,明的进攻暂时停了,暗地里的渗透和侦察一刻也没放松。”
他走到外面,看着黎明前最黑暗的夜空,深吸了一口清冷的空气。内部清理了一小撮,打掉了小鬼子的一个侦察小组,这算是小胜。但他知道,这仅仅是冰山一角。杨、常的残余势力并未根除,小鬼子的特务网络更是盘根错节。而明天就要到来的南京慰劳团,恐怕也不会只是来送温暖那么简单。
“还真是按下葫芦浮起瓢。”张学良低声自语,嘴角却勾起一丝挑战般的弧度,“来吧,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正好一起收拾了。”
第二天,天气晴朗。一支由五辆汽车组成的车队,在约一个连的东北军骑兵护卫下,风尘仆仆地驶入了残破的奉天城门。车队前方,悬挂着青天白日旗和国民政府的标志。
南京国民政府的“慰劳团”,终于到了。
奉天城内主要街道进行了简单的清理,一些显眼的弹坑被填平,残垣断壁前也拉起了遮挡的布幔。接到通知的市民被组织起来,站在街道两旁,挥舞着临时赶制的小纸旗,喊着“欢迎中央慰劳团”、“团结抗日”等口号。场面虽然远称不上盛大,甚至带着几分战后的萧瑟和刻意营造的痕迹,但至少表达了一种姿态。
张学良率领着张作相(己从吉林赶回)、万福麟(通过电报表达支持,本人未至)、黄显声、王以哲等东北军政要员,在临时收拾出来的帅府旧址门前迎接。他今天换上了一身笔挺的上将戎装,胸前挂着勋章,努力让自己看起来更像一个“正常”的、符合各方期待的军阀领袖,而不是那个在东山嘴子跟士兵一起滚泥巴的穿越者。
车队停下,为首的车门上,一个穿着国民政府参军礼服、头发花白的老者在随从搀扶下走了下来。正是此次慰劳团的团长,刘光才。他身后,跟着几名穿着中山装或军装的官员,以及拿着相机和笔记本的记者。
“刘参军,一路辛苦!欢迎各位中央同仁莅临奉天!”张学良上前几步,脸上露出恰到好处的热情笑容,按照这个时代的礼节抱拳行礼。
刘光才也是满脸堆笑,紧走几步握住张学良的手:“汉卿老弟!久违了!你们在奉天打得英勇,打出了中国军人的气概,全国同胞无不感佩!蒋主席和中央政府对你们非常关切,特派我等前来慰劳!”
两人把臂言欢,场面一派和谐。记者们的相机快门声响成一片。
接下来的流程按部就班。刘光才代表国民政府宣读了嘉奖令,并象征性地赠送了一批慰劳品——主要是锦旗、勋章以及少量药品和罐头食物。张学良代表东北军民表示感谢,并发表了简短讲话,重申了抗战到底的决心。
然后便是欢迎宴会。尽管物资紧缺,宴会还是尽力置办得丰盛,鸡鸭鱼肉俱全,酒水管够——这多少有些打肿脸充胖子的意味,但政治需要,不得不为。
席间,觥筹交错,气氛看似热烈。刘光才和一些官员不断向张学良及东北将领敬酒,说着冠冕堂皇的赞扬话。但张学良敏锐地察觉到,那些随行的军政部官员和记者们的眼神,总是在不经意间扫过他和他的部下,带着审视和探究。
果然,酒过三巡,一位戴着金丝眼镜、来自军政部的李姓处长,借着酒意,看似随意地开口问道:“张司令,听闻您最近在东山嘴子搞了一个教导总队,训练很是新颖独特,不知成效如何?如今国难当头,一切军事改革,当以中央统一规划为宜啊。”
这话看似关心,实则暗藏机锋,既有打探虚实之意,也隐含了中央要收拢军权的企图。
桌上瞬间安静了一些,所有目光都投向张学良。
张学良放下酒杯,笑了笑,语气轻松:“李处长消息灵通。不错,是有这么个教导队。奉天一战,我军虽侥幸守住城池,但也暴露出诸多不足,尤其是在基层军官素质和战术应对上。搞这个教导队,无非是吸取教训,总结经验,练点保命杀敌的真本事罢了。都是些土办法,上不得台面,更不敢说什么改革。至于中央规划,那是自然,我等地方军人,自当听从中央号令。”
他这话说得滴水不漏,既承认了教导队的存在,又将其限定在“总结经验”、“练保命本事”的范围内,轻描淡写地化解了“改革”的敏感定性,最后还抬出“听从中央号令”的高帽子。
李处长碰了个软钉子,讪讪一笑,不再多说。
刘光才哈哈一笑,打圆场道:“汉卿老弟治军严谨,勇于任事,这是好事!来来来,大家共饮此杯,预祝我抗战早日成功!”
宴会的气氛重新活跃起来,但底下潜藏的试探与交锋,却远未结束。张学良知道,这只是开始。慰劳团在奉天的这几天,注定不会平静。他需要打起十二分精神,应对来自各方面的明枪暗箭。
(http://www.220book.com/book/XABF/)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