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十五章:木星探路与星辰终章

小说: 她自深渊归来时   作者:博姐爱小说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她自深渊归来时 http://www.220book.com/book/XBRG/ 章节无错乱精修!
 

海城的秋意染黄了梧桐叶,姜氏航天研发中心的玻璃幕墙外,却始终涌动着盛夏般的热烈。模拟木星极端环境的测试舱前,围满了来自中、美、俄、欧的航天工程师——舱内,“星辰计划”研发的木星探测器传感器正承受着-170℃的低温与2000戈瑞的强辐射,舱外的大屏幕上,数据传输曲线如平稳的溪流,始终保持在误差0.005%的阈值内,这是人类迄今为止在深空探测领域达到的最高精度。

“最后一项测试——持续工作168小时(七天),现在倒计时结束!”李工的声音透过对讲机传遍实验室,他摘下沾着霜花的防护手套,指尖因长时间暴露在低温环境下泛着红,却难掩兴奋,“传感器各项参数正常,数据完整率100%,完全满足木星探测器的任务要求!”

实验室里爆发出跨越语言的欢呼,NASA的马克一把抱住沈渊,用带着口音的中文喊道:“姜总,我们做到了!这不仅是‘星辰计划’的胜利,更是全人类深空探索的里程碑!”俄罗斯航天集团的伊万诺夫则举着相机,对着测试屏幕不停拍照,嘴里念叨着:“要让莫斯科的同事们看看,我们联合研发的技术有多棒!”

沈渊笑着回应,目光却落在人群后的老陈总身上——老人拄着拐杖,正用手帕擦拭眼角的泪水,手里紧紧攥着父亲当年的实验笔记本。自从火星尘暴难题攻克后,老陈总几乎每天都泡在研发中心,从材料选型到结构优化,全程参与木星传感器的研发,他总说:“我是替老伙计看着‘星辰’飞向更远的地方。”

测试结束后的第二天,国际木星探测联盟在姜氏集团召开新闻发布会,正式宣布“木星一号”探测器将于次年7月在哈萨克斯坦拜科努尔发射场升空,搭载“星辰计划”研发的三台核心传感器,分别负责大气成分分析、磁场探测与内部结构成像。发布会现场,沈渊作为联盟中方代表,接过了由国际航天联合会颁发的“深空探测技术突破奖”,奖牌上刻着一行字:“以星辰之名,探宇宙之秘”。

就在全球媒体都在报道“星辰计划”的辉煌时,沈渊却收到了一封来自德国的邮件——发件人是收购科林精密的德国航天企业负责人,信中写道:“我们承认科林过去的不正当竞争行为,也看到了‘星辰计划’的技术实力。希望能终止对抗,将科林的部分研发设备捐赠给姜氏,共同推动精密电子行业的发展。”

沈渊看着邮件,想起父亲笔记里写的“真正的强大不是击败对手,而是带动行业进步”,她当即回复:“愿意接受捐赠,并邀请贵公司参与‘星辰计划’的技术共享平台,共同研发下一代深空传感器。”

一周后,科林精密的研发设备如期运抵姜氏。当沈渊在仓库里看到那些熟悉的传感器测试仪器时,突然注意到一台老旧的设备上贴着标签——“姜氏初代传感器校准仪”,下面还有父亲的签名。老陈总告诉她,这是当年科林通过不正当手段从姜氏带走的设备,现在终于物归原主。沈渊轻轻抚摸着校准仪上的划痕,仿佛能感受到父亲当年调试它时的温度。

随着发射日期的临近,“木星一号”探测器的组装工作进入最后阶段。沈渊带领技术团队前往拜科努尔发射场,参与传感器的安装与调试。发射场位于哈萨克斯坦的草原上,秋天的风带着凉意,却吹不散现场工作人员的热情。沈渊站在发射架下,看着“木星一号”银白色的箭体,想起父亲当年说过的话:“每一次发射,都是人类向宇宙发出的问候。”

安装传感器的那天,发生了一个小插曲——其中一台传感器的信号接口出现轻微故障,虽然不影响整体性能,但沈渊坚持要更换新的接口。“这是要飞向木星的探测器,不能有任何一丝隐患。”她对团队说,亲自带着技术员在仓库里寻找备用接口,最终在一个旧箱子里找到了父亲当年留下的备用零件——上面同样刻着“姜明远”的名字。

“真是太神奇了!”伊万诺夫看着沈渊更换接口,忍不住感叹,“你父亲仿佛一首在守护着‘星辰计划’,从地球到月球,从火星到木星。”

沈渊笑着点头,在“人人书库”APP上可阅读《她自深渊归来时》无广告的最新更新章节,超一百万书籍全部免费阅读。renrenshuku.com人人书库的全拼.com即可访问APP官网心里却满是感慨——从接手濒临破产的姜氏,到带着“星辰计划”走向国际;从应对科林的恶意打压,到联合全球航天力量探索深空,这一路的艰辛与荣耀,都离不开父亲留下的智慧与信念,离不开张叔、陈师傅、老陈总这些人的支持,更离不开团队每一个人的付出。

发射前一天,沈渊收到了张叔发来的照片——陈师傅的铺子里,新做了一款“木星探路糕”,上面用巧克力酱画着木星的条纹和探测器的图案,旁边摆着父亲的旧照片;公司的陈列室里,新增了“木星传感器研发历程”的展柜,里面放着研发过程中用过的图纸、样品和测试数据,吸引了不少新员工驻足观看。

“姑娘,我们在海城等你和‘星辰’的好消息!”张叔在电话里说,声音里满是期待。

“放心吧张叔,我会带着‘星辰’的好消息回来的。”沈渊挂了电话,走到发射场的观测区,抬头看着星空——草原上的星星格外明亮,仿佛触手可及,她仿佛看到父亲站在星星之间,笑着对她说:“升升,好样的,你做到了。”

发射当天,天气格外晴朗。当倒计时归零,火箭底部喷出橘红色的火焰,带着“木星一号”探测器缓缓升空,拖着长长的尾焰消失在蓝天深处时,观测区里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和欢呼声。沈渊的眼泪忍不住流了下来,她拿出父亲的实验笔记本,翻开最后一页,写下一行字:“‘木星一号’发射成功,‘星辰’飞向深空。爸,您的梦想,终于实现了。”

三个月后,“木星一号”探测器成功进入木星轨道,传回了第一张清晰的木星大气分层图像。当图像出现在姜氏研发中心的大屏幕上时,所有人都沸腾了——图像中,木星的大红斑清晰可见,大气中的气流纹路如丝绸般细腻,这是人类第一次如此近距离地观察木星的大气结构。

国际航天联合会特意发来贺电,称“‘星辰计划’的传感器为人类探索木星提供了关键技术支持,开启了深空探测的新纪元”。《海城日报》的头版头条写道:“从海城走向宇宙,‘星辰计划’书写中国精密电子传奇”,旁边配着沈渊在发射场的照片,以及父亲当年研发初代传感器的旧照。

在一个阳光明媚的下午,沈渊回到了父亲的旧办公室。办公室里的一切都保持着原样——书桌上的钢笔、书架上的专业书籍、墙上的航天地图,甚至连窗台上的多肉植物,都被张叔照顾得很好。沈渊坐在父亲的椅子上,翻开那本陪伴她走过无数风雨的实验笔记本,里面记录着父亲的研发思路、实验数据,也记录着她从迷茫到坚定的成长历程。

她在笔记本的最后一页,写下了“星辰终章”西个字,然后合上本子,走到窗前。窗外,海城的天空湛蓝,远处的“姜氏集团”大楼熠熠生辉。她知道,“星辰计划”的故事虽然暂时画上了句号,但人类探索深空的脚步不会停止,姜氏的发展也不会停止——新一代的航天工程师己经成长起来,他们带着“星辰”的信念,正在研发用于土星探测的传感器,准备开启新的征程。

傍晚,沈渊来到陈师傅的铺子。张叔、老陈总、李工,还有技术部的老员工们都在,大家围坐在一起,吃着陈师傅新做的“土星探索糕”,聊着未来的计划。陈师傅笑着说:“等你们的传感器登上土星,我就做‘土星糕’,上面画着土星的光环,让大家都尝尝‘宇宙的味道’。”

沈渊看着眼前的众人,心里满是温暖。她知道,父亲当年种下的“星辰”种子,如今己经长成了参天大树,不仅守护了姜氏,更带动了中国精密电子行业的发展,为人类的深空探索事业贡献了中国力量。

夜风轻轻吹过,带着桂花的香气。沈渊抬头看着星空,仿佛看到“木星一号”探测器正在遥远的宇宙中飞行,它携带的“星辰”传感器,正源源不断地将木星的信息传回地球,像一颗永不熄灭的星星,在浩瀚的宇宙中闪耀。

属于“星辰计划”的故事,属于姜氏的故事,属于沈渊的故事,虽然迎来了终章,但新的故事,正在星空下悄然开启。而这一次,它的舞台,是更广阔的宇宙,是更遥远的星辰大海。



    (http://www.220book.com/book/XBRG/)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她自深渊归来时 http://www.220book.com/book/XBRG/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