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25章 疏郁和胃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我,仙帝,高考状元 http://www.220book.com/book/XCLC/ 章节无错乱精修!
 

寒风裹着残雪在窗外呼啸,华夏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心内科的病房里却因一份棘手的病例讨论而气氛凝重。

晨会刚结束,14床的家属就攥着护理记录找到张教授,声音带着哭腔:

“张教授,您快救救我家老爷子吧!术后十一天了,肚子胀得像鼓一样,不停嗳气,吃一口粥都吐,用了莫沙必利和西甲硅油,一点用都没有,再这么下去,老爷子身体扛不住啊!”

病历在众人手中快速传递——患者刘爷爷今年76岁,做了肺栓塞术后抗凝治疗,各项指标均正常,可顽固的腹胀伴嗳气成了致命难题:

白天腹胀得不能平躺,夜里嗳气频繁到没法睡觉,连静脉营养都因为腹胀吸收差,体重一周掉了两斤。

刘医生皱着眉,指尖在“促胃肠动力药”的记录上反复划过:

“常规的胃肠动力药和消胀药都用了,怎么还没效果?会不会是术后肠粘连?要不做个腹部CT?”

“昨天刚做过CT,没发现粘连。”

护士长安静补充道,

“刘爷爷自己也说,不是疼,是‘肚子里有气排不出去’,胀得胸口发闷,连说话都没力气,每次嗳气完能舒服两分钟,接着又胀起来。”

张教授的目光习惯性地落在墨尘身上,带着信任的期待:

“墨尘,你之前用中西医结合的法子解决了不少术后‘顽疾’,这次说说你的判断?”

墨尘上前一步,脑海里浮现昨天查房的画面——刘爷爷半靠在床头,双手按着圆滚滚的肚子,每隔几分钟就嗳气一声,脸色蜡黄,舌苔厚腻得像一层油,搭脉时能感受到脉象弦滑,指尖触到他的腹部,鼓胀得发硬却没有压痛。

“张教授,我觉得刘爷爷不是单纯的胃肠动力不足,是术后情绪焦虑导致肝郁气滞,加上脾胃功能弱,气机不畅才引起的腹胀嗳气——促动力药只通胃肠,没疏解肝气,所以没用。”

“肝郁气滞、脾胃不和?”

刘医生抬眼,带着几分疑惑,

“可他的腹部CT正常,怎么判断是‘肝郁’?而且情绪真的能导致这么严重的腹胀吗?”

“术后患者担心病情,很容易焦虑生‘气’,中医里‘肝主疏泄’,肝气郁结就会影响胃肠气机,导致腹胀嗳气。”

墨尘条理清晰地解释,

“刘爷爷舌苔厚腻、脉象弦滑,加上腹胀嗳气、情绪低落,刚好对应‘肝郁气滞、脾胃不和’证。我的方案分三步,温和又安全,不影响术后抗凝治疗。”

他顿了顿,拿出提前整理好的调理方案:

“第一步,食疗疏郁和胃,用陈皮10克、炒莱菔子15克、生姜3片煮水,每天代茶喝。陈皮理气健脾,炒莱菔子消食除胀,生姜温胃止呕,都是药食同源的食材,不会和抗凝药冲突;

第二步,穴位按摩,每天按揉内关穴和太冲穴,内关穴在腕横纹上两寸,能理气和胃缓解嗳气,太冲穴在足背,是疏肝解郁的要穴,每次各按揉十分钟,早晚各一次;

第三步,情绪疏导加腹部按摩,每天下午陪刘爷爷聊他喜欢的京剧,转移焦虑,再顺时针揉肚子十五分钟,帮助肠道排气——他的腹胀,有一半是‘越想越胀’的焦虑加重的。”

刘医生还是有些犹豫:

“炒莱菔子会不会刺激胃肠道?刘爷爷之前吃了粥都吐,万一喝了这个水更不舒服怎么办?”

“炒莱菔子是炒过的,比生莱菔子温和,15克是安全剂量。”

墨尘拿出手机,调出一篇临床研究,

“您看,这篇研究里的病例和刘爷爷很像,都是术后肝郁气滞型腹胀,用陈皮莱菔子水配合穴位按摩,一周内腹胀缓解率能到89%,还没出现呕吐加重的情况。”

张教授接过手机仔细翻看,片刻后点头同意:

“就按墨尘的方案来,我去跟家属沟通细节,你多盯着点刘爷爷的情况,有任何变化及时汇报。”

家属一听“温和不刺激、能缓解嗳气”,又想起墨尘之前帮其他患者解决过类似难题,立刻点头答应。

当天上午,墨尘就去中药房取了陈皮、炒莱菔子和生姜,在护士站的小锅里慢慢煮——他特意把生姜切片后煮得软烂,去掉辛辣味,煮好的水放温,避免刺激刘爷爷敏感的胃肠。

当他端着水走进病房时,刘爷爷正靠在床头嗳气,看到他就叹了口气:

“小医生,我这肚子怕是好不了了,喝什么都没用。”

“爷爷,您先尝一小口,要是觉得不舒服,咱们马上停。”

墨尘坐在床边,用小勺舀了一口水,吹凉后递到刘爷爷嘴边。

刘爷爷犹豫着喝下,咂了咂嘴:

“不辣,还挺温和。”

没一会儿,小半碗水见了底,他突然嗳气一声,然后摸了摸肚子,小声说:

“好像……没那么胀了,胸口也不闷了。”

家属激动得红了眼眶,连忙说:

“小墨医生,谢谢您!这是他术后第一次说‘不胀’!”

下午,叶轻眉没课,抱着一摞资料匆匆赶来。

她从华夏大学图书馆借了《老年术后情志与胃肠功能调理指南》,翻到“肝郁气滞型腹胀”章节,指着其中的内容对墨尘说:

“你看,这里提到术后焦虑会导致‘胃肠动力紊乱’,你的方案刚好兼顾了疏肝和和胃,我还帮你整理了‘排气饮食表’,比如让刘爷爷先吃米汤、藕粉,慢慢过渡到软面条,避免豆类、红薯这些产气食物,下周就能试着吃点蒸蛋羹了。”

墨尘接过指南,心里一阵温暖——叶轻眉总是这样,连“饮食过渡”的细微之处都替他考虑周全。

他拿着指南找到刘医生,刘医生看后,紧绷的眉头终于舒展:

“没想到情绪对胃肠影响这么大,以后遇到类似患者,咱们得多关注心理状态。”

接下来的几天,墨尘成了14床的“固定访客”。

每天早上,他都会来帮刘爷爷煮水,看着他喝完;

中午,他教家属怎么按揉太冲穴,

“太冲穴在足背第一、二跖骨间,按下去有酸胀感就对了,力度别太大,爷爷皮肤薄”;

下午,他会陪刘爷爷聊京剧,从《定军山》聊到《贵妃醉酒》,刘爷爷的话渐渐多了,脸上的愁容也少了,偶尔还会哼两句唱段。

第六天早上,墨尘刚走进病房,就看到刘爷爷坐在床边,正吃着小半碗藕粉,旁边放着一杯陈皮莱菔子水。

看到他来,刘爷爷笑着招手:

“小墨医生!你快来!我今天早上没嗳气,肚子也不胀了,还吃了小半碗藕粉,夜里也睡好了!”

家属在一旁补充道:

“昨天下午还自己在病房走了一圈,说‘肚子里的气排出去了,浑身轻松’!”

墨尘看着刘爷爷眼里的光彩,心里满是踏实——比起指标正常,患者能重新舒服地吃饭、睡觉,才是最珍贵的“疗效”。

傍晚实习结束,墨尘和叶轻眉一起走出医院。

寒风卷着残雪打在脸上,叶轻眉递过一个热乎乎的烤红薯:

“刚在门口买的,暖一暖手,你今天在病房待了一下午,肯定冻坏了。对了,下周的学术研讨会,你关于‘术后肝郁气滞调理’的PPT,我帮你加了刘爷爷的腹胀程度记录和情绪变化曲线,专家看的时候更有说服力。”

墨尘接过烤红薯,暖意顺着指尖蔓延到心里:

“谢谢你,每次都帮我想得这么细。”

叶轻眉脸颊微红,低头踢开脚边的残雪:

“我们是医路同行,互相帮衬是应该的。对了,你整理的‘术后中医调理手册’,张教授说要印刷成册,给全院术后科室参考,让更多患者受益。”

回到租房时,墨尘的手机响了,是陈可儿的视频通话。

屏幕里,陈可儿举着一个穴位模型,兴奋地说:

“墨尘哥哥!我今天学会按揉太冲穴了!奶奶说按完之后,‘心里不发堵了’!我还煮了陈皮水,奶奶喝了说‘胃里舒服’,是不是跟你给刘爷爷用的方子一样?”

她指着模型上的太冲穴,认真地演示按揉的动作,小脸上满是骄傲。

墨尘笑着点头:

“对,可儿学得真快,以后能帮奶奶调理情绪和肠胃了。不过要记得,生姜别放多了,不然奶奶会觉得辣。”

陈可儿赶紧点头,又絮絮叨叨地说了自己今天背的陈皮、莱菔子功效,才恋恋不舍地挂了电话。

墨尘放下手机,看到叶轻眉正坐在书桌前,帮他完善“术后中医调理手册”。

手册上,刘爷爷的病例被详细记录下来,从每天的腹胀程度到嗳气次数,再到食疗剂量的调整,每一项都标注得清晰明了,还加了“术后情志调理注意事项”,比如“避免跟患者说‘你怎么又胀了’,改用‘今天比昨天舒服点了吧’”,减少患者的心理负担。

“你看这里,”

叶轻眉指着手册上的内容,

“我加了‘京剧疗愈小技巧’,比如让有兴趣的患者听几段喜欢的唱段,能更快缓解焦虑,刘爷爷就是例子,以后其他医生也能参考。”

墨尘走过去,看着手册上娟秀的字迹,心里满是感激。

从江城的复习搭档到北京的医路同行,叶轻眉总是用最细腻的温柔,陪他把“医病又医心”的路走得更稳。

他拿起笔,在手册的最新一页写下:

“术后调理,不仅要通胃肠的‘气’,更要疏心里的‘郁’;每一口温茶,每一次倾听,都是让患者重获舒适的‘良药’。”

窗外的残雪还未消融,租房里的灯光却格外温暖。

墨尘知道,未来的医路还会有更多挑战,但只要守住这份“疏郁和胃”的细腻,有叶轻眉这样的同行者,有陈可儿这样的支持者,他就能在这条路上走得更远,用医术温暖更多暮年患者,让凌霄仙帝的凡间传奇,在每一口温和的陈皮水、每一次耐心的倾听里,满是人间最踏实的暖意。

墨雨凡心说:欢迎到顶点小说220book.com阅读本书!

    (http://www.220book.com/book/XCLC/)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我,仙帝,高考状元 http://www.220book.com/book/XCLC/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