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8章 相机里的梧桐时光

小说: 子时旧物屋   作者:荷叶不长叶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子时旧物屋 http://www.220book.com/book/XD5Y/ 章节无错乱精修!
 荷叶不长叶说:欢迎到顶点小说220book.com阅读本书!

梧桐巷的晨雾还没散,旧物屋的玻璃柜就亮了起来 —— 陈冬的奖杯摆在最上层,水晶折射出细碎的光;苏阿婆的绣帕搭在柜沿,宝蓝色缎面沾着片桂花;周奶奶的唱片斜靠在收音机旁,标签上的 “月圆花好” 在晨光里泛着暖黄。陆沉蹲在柜台后整理线索墙,墙上贴满了便签:“林浩落网(9.10)”“父亲账本交警方”“归尘门待解锁”,最后一张空白便签,等着新的线索填上。

“吱呀” 一声,木门被轻轻推开,带着点晨露的湿气。一个穿灰布中山装的老人站在门口,背有点驼,手里攥着个黑色的旧相机,相机外壳掉了块漆,镜头盖用胶布缠着,像是用了几十年的老物件。老人没有影子,袖口沾着点银灰色的粉末,是老式相机胶片的痕迹。

腕间的银镯子 “嗡” 地一声轻颤,热度比以往柔和,像是在说 “这是个温和的执念”。陆沉站起身,想起苏阿婆、周奶奶初来时的模样,放轻了声音:“您是来…… 托旧物的吗?”

老人点点头,慢慢走到柜台前,把相机放在玻璃上,指尖穿过相机机身 —— 他的灵体还没完全凝实,只能勉强触碰实物的边缘。“我叫老秦,以前在巷口开照相馆,” 老人的声音带着点沙哑,像老式收音机的电流声,“这相机是我老伴儿送我的,那年我三十五,她三十,说‘老秦,用它给咱拍一辈子照’。”

陆沉的指尖碰到相机,银镯子突然发烫,眼前浮起一片模糊的忆境:三十年前的梧桐巷口,老秦穿着笔挺的中山装,举着这台相机,给笑盈盈的女人拍照片,女人手里抱着个襁褓,里面是个粉雕玉琢的婴儿。巷口的桂花树刚栽下,只有一人高,老秦拍完照,把相机贴在胸口,笑着说 “以后咱闺女的每一张照片,都用它拍”。

忆境消散时,陆沉的眼眶有点发潮。他拿起相机,轻轻打开镜头盖,里面没有胶片,却藏着一张泛黄的照片 —— 是个十七八岁的女孩,站在梧桐巷的老桂花树下,笑靥如花,背后是旧物屋的门牌,门口站着个穿白衬衫的身影,侧脸像极了陆安。

“这是我孙女小敏,” 老秦的声音软了下来,“去年她出国前,跟我约好,等她成年那天,我用这相机给她拍成年照。可我去年冬天得了重病,忘了跟她约好的事,等我想起来,她己经飞国外了……” 老人的声音哽咽起来,“我走后,总在巷口转,看到这旧物屋亮着灯,就想来托你个事 —— 能不能帮我把这相机修好,再给小敏拍张成年照,告诉她爷爷没忘约定。”

陆沉把照片放在柜台上,银镯子的热度渐渐平缓:“小敏现在在哪?您有她的联系方式吗?”

“她在国外学摄影,” 老秦从口袋里摸出张皱巴巴的纸条,上面写着个邮箱地址,“这是她的邮箱,她说要是想她了,就给她发照片。可我不会用电脑,也碰不到相机,只能看着巷口的桂花树,想她小时候的样子。”

这时,门口传来自行车的铃铛声,赵桂兰推着车进来,车筐里放着热乎的桂花糕和一摞旧照片:“沉儿,刚整理阁楼,翻出些老照片,都是以前在老秦照相馆拍的,想着给你送来,说不定能帮上忙。” 她看到老秦的灵体,愣了愣,随即笑了,“老秦?你也来啦!当年你给我拍的全家福,我还挂在客厅呢!”

老秦的灵体亮了些,看着赵桂兰手里的照片,眼里泛着光:“那时候你家小子才五岁,抱着个大苹果,笑得合不拢嘴。”

赵桂兰把照片放在柜台上,有全家福、有孩子的周岁照,还有一张是陆安十八岁时的照片 —— 他站在老秦的照相馆前,手里拿着父亲的旧收音机,笑得眉眼弯弯。“这是陆安十八岁生日那天拍的,” 赵桂兰指着照片,“他说要留个纪念,以后给弟弟看。”

陆沉拿起陆安的照片,银镯子突然发烫,相机里的照片自动滑了出来 —— 是小敏十七岁时拍的,背后的旧物屋门口,陆安正低头整理绣帕,正是苏阿婆第一次来旧物屋那天。“这张照片是陆安帮您拍的?” 陆沉问老秦。

老秦点点头:“去年冬天我病得厉害,小敏来照相馆想拍张照片寄给我,正好陆安来修收音机,就帮小敏拍了这张。他还说‘秦爷爷,等您病好了,我陪您一起给小敏拍成年照’,可我没等到……”

陆沉的心揪了一下,他拿出笔记本,在线索墙上添了张便签:“陆安生前帮老秦拍小敏照片(2024.12)”,旁边贴上相机里的照片 —— 照片角落有个模糊的黑影,像是一辆货车的侧面,车身上隐约有 “苏 A” 的车牌,和周奶奶唱片里提到的 “苏 A832” 货车有点像。

“我帮您修相机,再给小敏拍成年照。” 陆沉把相机放在疑踪室的工作台上,这里有赵伯留下的工具 —— 上次修刨子剩下的螺丝刀、砂纸,还有放大镜。他小心翼翼地拆开相机外壳,里面的零件锈迹斑斑,却还能看出老秦当年的爱惜:每颗螺丝都用棉线缠着,镜头里垫着软布,像是怕碰坏了。

修到快门时,陆沉发现里面卡着一张小小的胶片,用镊子夹出来,对着光一看 —— 是小敏小时候的照片,扎着羊角辫,手里举着个棉花糖,站在老秦的照相馆门口,背后的梧桐树上挂着个牌子,写着 “今日营业”。

“这是小敏五岁时拍的,” 老秦的灵体凑过来,声音带着哭腔,“那天她非要棉花糖,我不给买,她就哭,最后还是老伴儿哄着她,才拍了这张照片。现在想起来,真不该跟孩子置气。”

陆沉用放大镜看着胶片,突然发现照片边缘有个小小的日期 ——“2012.9.10”,正是父亲去世的那天。他心里一动,翻出父亲的旧案卷,里面有张父亲当天的出勤记录,备注着 “去梧桐巷照相馆取线索”。难道父亲当年和老秦也认识?

“秦爷爷,您认识我父亲陆建国吗?” 陆沉问。

老秦愣了愣,随即点头:“认识,他是个好警察。二十年前,他常来我照相馆,说是‘查案子’,每次来都给我带包茶叶。有一次他说‘老秦,要是我出了什么事,帮我照看着点两个孩子’,我当时还骂他胡说,没想到……”

银镯子突然剧烈发烫,相机里的胶片自动卷了出来,映出一片清晰的忆境:二十年前的雨夜,父亲穿着警服,手里攥着黑色笔记本,冲进老秦的照相馆,把笔记本藏在相机的暗格里:“老秦,这是走私案的证据,林家人在找,你帮我藏好,等我回来取。” 老秦刚想追问,父亲就冲进了雨里,再也没回来。

忆境消散时,陆沉的手在发抖。他拆开相机的暗格,里面果然藏着一张泛黄的纸条,是父亲的字迹:“老秦,若我未归,将此交给陆安,让他务必保护好弟弟,别卷入此事。”

“原来陆安早就知道,” 老秦的声音带着点恍然大悟,“去年冬天他来修收音机,问我‘秦爷爷,我爸当年是不是在您这藏过东西’,我当时病糊涂了,没想起,现在才明白……”

陆沉把纸条收好,相机也修得差不多了。他拿出手机,给小敏发了封邮件,附上相机里的照片,还有他刚拍的梧桐巷晨景 —— 老桂花树开满了花,旧物屋的灯亮着,赵桂兰在门口晒衣服,陈冬抱着篮球跑过巷口。

没过多久,小敏回了邮件,附件是一张照片:她站在国外的樱花树下,手里举着个相机,笑得和小时候一样甜,邮件里写着:“爷爷,我知道您没忘约定,这张照片就当是我的成年照啦!等我放假回去,一定去旧物屋看您,还要听陆沉哥哥讲您和爷爷的故事。”

陆沉把邮件给老秦看,老秦的灵体渐渐亮了起来,手里的相机突然能被他握住了 —— 他举着相机,对着巷口的老桂花树,按下了快门,“咔嚓” 一声,像是完成了多年的约定。

“谢谢你,沉儿,” 老秦的灵体笑着,一点点变透明,“我可以去找老伴儿了,她肯定在等我给她拍照片呢。”

老秦的灵体消散时,相机里传出一阵轻柔的音乐,是《月圆花好》的旋律,和周奶奶唱片里的一模一样。陆沉把相机放在玻璃柜里,用红绳系上张卡片:“老秦的旧相机,藏着梧桐巷的时光与约定”,旁边贴上小敏的照片,还有父亲的纸条复印件。

线索墙上,陆沉又添了张便签:“父亲曾在老秦相机暗格藏线索(2004.9)”,旁边画了个箭头,指向 “陆安车祸货车线索”—— 相机照片里的货车侧面,和周奶奶唱片里提到的 “苏 A832” 越来越近,第二重迷雾 “车祸异常” 的轮廓,渐渐清晰起来。

傍晚的阳光透过窗户,洒在玻璃柜里的旧相机上,镜头反射出巷口的老桂花树,像是老秦还站在那里,举着相机,记录着梧桐巷的每一段时光。陆沉坐在藤椅上,手里拿着父亲的纸条,腕间的银镯子泛着淡绿微光,三块墨玉碎片轻轻颤动,像是在说 “沉儿,离真相又近了一步”。

陈冬抱着篮球跑进来,手里拿着张报纸:“陆沉哥,你看!林浩的案子登报了,警方还在查他的同伙,说有个货车司机还没抓到!”

陆沉接过报纸,头条标题是 “文物走私团伙头目林浩落网,同伙在逃”,配图里有辆模糊的货车,正是相机照片里的那辆。他指着照片对陈冬说:“这货车,可能就是当年撞我哥的那辆。”

陈冬的眼睛亮了:“那我们赶紧找线索!我帮你一起查,就像上次找墨玉碎片一样!”

陆沉点点头,看着窗外的老桂花树,心里的目标越来越明确:他要找到那个货车司机,查清陆安车祸的真相,完成父亲和陆安未完成的事。玻璃柜里的旧物都泛着光,像是在为他加油 —— 苏阿婆的绣帕、周奶奶的唱片、老秦的相机、陈冬的篮球,还有父亲的旧收音机,都在守护着这个藏满回忆的旧物屋,守护着每一个未完成的约定。

夜色渐浓,旧物屋的灯还亮着,线索墙上的便签越来越多,像一张细密的网,慢慢收拢,指向那个藏在时光里的真相。陆沉知道,第一卷的故事还没结束,更多的旧物、更多的执念,还在等着他去解锁,去守护。



    (http://www.220book.com/book/XD5Y/)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子时旧物屋 http://www.220book.com/book/XD5Y/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