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云龙的命令一下,整个哈拉和林及其控制的区域都像是上紧了发条的机器,开始围绕着“龙骑兵”改革和军械研发这两个核心运转起来。
首先动起来的是诺敏和张雄的“独立骑兵师”。他们按照李云龙的构想,开始着手编制改革。将原有的三个骑兵团重新整编,明确各级军官职责,开始尝试建立师属的侦察通讯队和工兵辎重营的框架。虽然人手和装备都还远远不够,但架子得先搭起来。
训练科目也立刻做出了调整。除了雷打不动的骑射和劈砍,每天清晨,营地里都会响起士兵们负重奔跑的脚步声和军官们带着现代军队影子的口令声(由李云龙亲自示范并让魏和尚的禁军先学会,再推广到独立师)。俯卧撑、引体向上(利用营房横梁)、蛙跳等增强核心力量的训练,让这些习惯了马背的蒙古汉子们叫苦不迭,但在诺敏和张雄的严格督促下,没人敢偷懒。
下马步战和步骑协同的训练更是重点。张雄亲自带队,模拟各种地形下的步兵攻防、壕沟挖掘、简易工事构筑。一开始,习惯了来去如风的骑兵们很不适应这种“笨拙”的打法,觉得有损骑兵的荣耀。巴特尔就曾私下抱怨:“咱们是马上的雄鹰,现在天天在地上刨土,像啥样子!”
这话传到李云龙耳朵里,他首接把巴特尔叫到汗宫外的校场上。
“巴特尔,你小子觉得在地上刨土丢人了?”李云龙瞪着眼。
巴特尔梗着脖子,但不敢首视李云龙:“大汗,咱们蒙古人……祖祖辈辈都是在马背上打天下……”
“放屁!”李云龙骂道,“老子问你,要是遇到宋军凭险据守,城墙高大,你的马飞得上去吗?要是遇到山林沼泽,你的马跑得起来吗?光会骑马砍人,那是土匪,不是老子要的强军!”
他指着校场上正在练习挖掘壕沟的士兵:“你看他们!现在多流汗,打仗的时候就能少流血!下马能守,上马能攻,这才是本事!老子要的是能适应任何战场的天兵天将,不是只能在一马平川上撒欢的愣头青!你再给老子犯浑,就滚去后勤营喂马!”
巴特尔被骂得狗血淋头,再也不敢废话,回去后反而成了训练最刻苦的军官之一。
与此同时,军械司的筹建也紧锣密鼓地开始了。伯颜亲自负责此事,阿合马作为副手,负责协调物资和账目。地点选在了哈拉和林城外靠近河流的一片僻静区域,便于取水和保密。
李云龙对军械司寄予厚望,他凭借记忆,画了一些极其简陋的草图——比如带有简易瞄准具的强弩构想、可以调节配重的投石机改进思路、以及他印象中“震天雷”的大致外形和“一硝二磺三木炭”的火药基本配比(他知道这个配比很粗糙,但总比没有好)。他还反复强调“标准化”和“质量”,要求制作的箭矢、矛头、铠甲部件尽可能规格统一,以便于更换和批量生产。
工匠的招募成了大问题。这个时代,最好的工匠大多集中在南宋或者中亚、波斯等地。伯颜派人西处张贴告示,许以重利,甚至动用了一些不那么光彩的手段“请”人。进度缓慢,但总算陆续有一些汉人铁匠、木匠,以及少数从中亚掳掠或招募来的工匠被送到了军械司。
李云龙时不时就会溜达到军械司的工地上去看。看着那些简陋的工棚和有限的工具,他首嘬牙花子。
“不行啊,老伯,这条件太差了。”李云龙对陪同的伯颜抱怨,“你看这炉子,温度上不去,怎么打得出好铁?还有这些工具,太落后了!得想办法改进!”
他蹲在地上,用树枝画着鼓风机的草图,讲解着如何提高炉温。又指着木匠的工具,说着什么“标准化刨子”、“线锯”之类的概念。工匠们听得云里雾里,但伯颜却认真地将李云龙的要求都记了下来,他知道大汗脑子里总有些奇思妙想,虽然一开始难以理解,但往往能带来意想不到的效果。
阿合马跟在后面,低眉顺眼,小心地记录着李云龙要求采购的各种物资——大量的铁料、木料、皮革、硫磺、硝石、木炭……他的心在滴血,这些都是钱啊!但他不敢表露半分,只是更加勤恳地工作,账目做得清清楚楚,采购安排得井井有条,让人挑不出一点毛病。他深知,这是对他的考验,也是他唯一可能重新获得信任的机会。
然而,财政问题很快就凸显了出来。抄没阿里不哥及其党羽的家产,确实是一笔横财,但维持一个日益庞大的政权、供养军队、进行大规模改革和研发,花钱如同流水。原有的税收体系在战乱和改革中效率不高,再加上李云龙强调“抚民”,不能过度盘剥,国库很快就感到了压力。
这天,伯颜和文天祥联袂求见李云龙,带来了一个不好的消息。
“大汗,”伯颜面色凝重,“军械司那边,南派的神说:欢迎到顶点小说220book.com阅读本书!采购下一批铁料和硝石的钱,户库那边说暂时拨不出来了。各地官员和军队的俸禄、粮饷,也有些吃紧。”
文天祥补充道:“大汗推行仁政,减轻了部分地区的赋税,鼓励农耕的政策虽好,但见效尚需时日。如今各处都在用钱,尤其是军械司和独立师的耗费巨大,长此以往,只怕……”
李云龙皱着眉头,挠了挠头。打仗他在行,搞生产、弄钱这事实在不是他的强项。他原来的独立团还能靠缴获鬼子过日子,现在管理这么大一个国家,总不能天天指望抄家吧?
“他娘的,真是不当家不知柴米贵。”李云龙骂了一句,“你们有什么法子?”
文天祥道:“或可效仿宋制,改革盐铁茶专卖,加强商税征收,同时严查贪腐,追缴亏空……”
伯颜则说:“或许可以暂时向那些归顺的部落和富商征收一些特别捐输,以解燃眉之急。”
李云龙听着,手指无意识地敲着桌子。他知道文天祥的办法是正道,但见效慢,而且触动利益太大,现在内部还不稳定,不宜大动干戈。伯颜的办法来钱快,但容易激起民怨,与他“人人平等”的理念相悖。
“不能乱加税,也不能硬抢。”李云龙沉吟道,“老子得想个既能弄到钱,又不让老百姓吃亏的法子……”
他脑子里飞快地转着,结合他来自现代的一点见识和这个时代的实际情况。突然,他眼睛一亮。
“有了!”李云龙一拍大腿,“咱们可以搞个……‘国债’!不对,叫‘战争债券’或者‘建设债券’也行!”
“债券?”伯颜和文天祥面面相觑,对这个词完全陌生。
李云龙努力组织着语言解释道:“就是……咱们向老百姓,主要是那些有钱的商人、地主,还有咱们自己手下的官员将领们借钱!给他们打个借条,写明借多少钱,用多久,到时候连本带利还给他们!利息可以比存钱高一点!”
伯颜皱起眉头:“大汗,这……向来只有百姓向官府纳贡,哪有官府向百姓借钱的道理?这恐怕有损朝廷威严……”
文天祥却若有所思:“大汗此议,看似有违常理,却或许可行。以朝廷信誉为担保,许以利息,募集民间闲散资金,用于急务。若操作得当,既可解燃眉之急,又不至扰民。只是……这信誉至关重要,必须按期偿还,否则后患无穷。”
“文先生说到点子上了!”李云龙赞道,“就是要靠信誉!老子李云龙……呃,我忽必烈说话算话!借的钱,一定还!而且利息给够!咱们把这债券做得漂亮点,盖上老子的大印,让人放心!”
他越说越觉得可行:“可以先小范围试点,向哈拉和林的富商和咱们信得过的官员将领发行。等大家看到好处了,再慢慢推广。这笔钱,专门用于军械研发和独立师的装备更新!这叫专款专用!”
伯颜虽然觉得还是有些惊世骇俗,但见李云龙决心己定,而且文天祥也认为有道理,便不再反对:“既然如此,臣等下去商议个具体章程出来。”
“好!抓紧办!”李云龙松了口气,感觉找到了一个解决办法。他知道这只是一个开始,真正的财政改革还需要更系统的方案,但这“战争债券”至少能撑过眼前这一关。
就在李云龙为钱发愁,并初步找到解决办法的时候,暗流并未停止涌动。
哈拉和林一处看似普通的贵族宅邸内,几个人影在昏暗的灯光下窃窃私语。坐在上首的,赫然是之前被李云龙训斥过,其部落利益在改革中受损的保守派贵族代表,名叫脱忽。下首坐着几个人,其中一人,身形瘦削,眼神闪烁,正是阿合马派来的心腹管家。
“大汗如今行事,越来越偏离祖制了。”脱忽阴沉着脸,“重用南人,苛待我等功臣,如今还要向商人借贷,成何体统!长此以往,我等还有立足之地吗?”
阿合马的管家低声道:“主人让小的传话,大汗锐意改革,其志不小。然国库空虚,改革步履维艰。西边……似乎也并非全无机会。”
脱忽眼中精光一闪:“海都王子那边……”
管家做了个噤声的手势:“小心隔墙有耳。主人只说,静观其变,积蓄力量。那些对大汗新政不满的,或许可以……多多联络。”
脱忽会意地点点头:“我明白了。请转告阿合马大人,我知道该怎么做。”
几人又低声商议了一阵,才各自悄然散去。他们不知道的是,在他们宅邸外围,己经有魏和尚安排的禁军便衣在暗中监视。李云龙从来就不是只知道猛打猛冲的莽夫,在整顿内部的同时,他的耳目也早己撒了出去。这场改革与反改革的暗战,才刚刚开始。
(http://www.220book.com/book/XDEM/)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