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24章 战争债券的试水、军械司的突破与暗流的涌动

小说: 李云龙再造大元   作者:南派的神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李云龙再造大元 http://www.220book.com/book/XDEM/ 章节无错乱精修!
 

李云龙提出的“战争债券”概念,对于伯颜和文天祥来说,无疑是颠覆性的。但正如李云龙常说的,“不管黑猫白猫,抓住老鼠就是好猫”,在严峻的财政压力下,这个看似离经叛道的想法,被迅速提上了日程。

文天祥负责起草债券的章程和细则。他引经据典,结合宋时的一些类似票据(如盐引、茶引)的运作方式,精心设计了一套方案。债券面额分为大、中、小三种,分别对应不同的认购对象。上面明确写明了发行方(大汗忽必烈)、借款金额、借款用途(专用于军械制造与龙骑兵建设)、借款期限(一年、两年、三年不等)、以及约定的年息。最关键的是,上面加盖了李云龙的汗王金印和主管财政的伯颜的官印,以示信誉。

伯颜则负责具体的推行。他没有强行摊派,而是先召集了哈拉和林城内一些有名望、家底丰厚的汉人、回回商人,以及部分倾向于改革的蒙古贵族和官员,举行了一次小范围的“通气会”。

会上,伯颜没有绕弯子,首接说明了朝廷目前面临的财政困难,以及发行债券的初衷。他强调了这笔钱的专用性,以及大汗忽必烈按期还本付息的决心。

“诸位,”伯颜环视众人,语气沉稳,“此非强征,实为借贷。大汗有令,凡认购债券者,皆为大元建设之功臣,朝廷铭记于心。待他日国库丰盈,必连本带利奉还,绝无拖欠。此债券,亦是诸位一份稳固的家业。”

商人们交头接耳,神色各异。他们精于算计,自然看得出这债券利息颇为可观,远高于将钱埋在地窖里或者放贷给普通百姓。但风险也同样存在——万一这位大汗倒台了,或者到时候赖账,这印着金印的绢布(初期债券是用特制绢布制作的)就是废纸一张。

一个胆大的回回商人站起身,恭敬地问道:“伯颜大人,非是小人不信大汗,只是……这债券,可否转让?若家中急用,能否提前兑付?”

伯颜早有准备,看了一眼文天祥。文天祥接口道:“章程己有规定,债券持有满半年后,可在指定的官署进行登记转让,但需缴纳少量手续费。至于提前兑付……原则上不予鼓励,但若确有急难,可向官署申请,经核实后,可酌情按本金兑付,但需扣除部分利息作为违约金。”

这个回答既考虑了流动性,又防止了挤兑,设计得相当周全。商人们闻言,又低声议论起来,不少人脸上露出了意动的神色。

最终,在伯颜和文天祥的耐心解释和信誉担保下,加上一些与伯颜关系较好、或者看好李云龙前景的官员和贵族带头认购,第一次小范围的债券发行,竟然募集到了一笔相当可观的资金,暂时缓解了军械司和独立师的燃眉之急。

消息传到李云龙耳朵里,他乐得首拍大腿:“看看!老子就说嘛!这办法行!文先生,老伯,干得漂亮!告诉那些认购的,他们这笔投资,绝对值!”

有了这笔钱,军械司的运转立刻顺畅了许多。采购的铁料、硝石、硫磺、木炭等物资源源不断地运抵城外的工坊。被“请”来的工匠们,在相对充足的物资保障下,也开始尝试按照李云龙那些“异想天开”的草图进行研究和试制。

进展是缓慢且充满挫折的。改进强弩的工匠,反复试验着各种弩臂材料和弓弦,试图在射程、力量和耐用性之间找到平衡;研究投石机的工匠,则在琢磨如何实现李云龙所说的“可调节配重”,以提高射击精度;而最神秘也最危险的火药组,则在一个远离其他工坊的独立区域,小心翼翼地按照“一硝二磺三木炭”的比例进行混合、研磨、试验。

爆炸声时不时地从那个方向传来,有时是成功的闷响,有时则是失控的巨响和随之而来的慌乱。己经有几个工匠因为操作不当被烧伤。李云龙得知后,下令严加防范,给火药组的工匠提高了待遇和抚恤标准,并要求他们必须记录每一次试验的配比、过程和结果。

“失败怕什么?”李云龙对负责火药组的汉人老工匠王瘸子(因为一次试验炸瘸了腿而得名)说,“老子当年……咳咳,反正搞新东西就没有不失败的!李云龙再造大元来自“人人书库”免费看书APP,百度搜索“人人书库”下载安装安卓APP,李云龙再造大元最新章节随便看!关键是要从失败里找到原因!记录下来,这就是宝贝!总有一天,咱们能造出惊天动地的大炮仗!”

王瘸子原本战战兢兢,听到大汗非但不怪罪,反而鼓励,感动得老泪纵横,带着手下更加投入地进行研究。

与此同时,“独立骑兵师”的训练也在逐步深化。随着步骑协同训练的加强,士兵们开始逐渐适应这种新的作战模式。张雄甚至开始尝试进行小规模的、模拟真实战场环境的对抗演习,将部队分成红蓝两方,在指定区域内进行攻防演练,锻炼军官的指挥能力和士兵的应变能力。

巴特尔的一团作为主力突击拳头,在演习中表现抢眼。这家伙虽然一开始抵触下马作战,但一旦投入进去,那股蛮劲和凶悍反而成了优点。他带领的突击队,无论是马上冲锋还是下马攻坚,都如同一把尖刀,屡屡在演习中撕开对方的防线。

李云龙偶尔会骑着马,在魏和尚的护卫下,远远地看着部队训练和演习。看着士兵们逐渐褪去散漫,变得令行禁止,看着那初具雏形的“龙骑兵”战术一点点成型,他心里那份关于独立团骑兵连的遗憾,似乎也在一点点被填补。

然而,改革的推进不可能一帆风顺。那些利益受损的保守贵族,如脱忽之流,并未停止活动。债券的成功发行,让他们更加感受到了李云龙推行新政的决心和能力,也让他们更加不安。

他们不敢明着反对,却在暗地里散布流言。有的说“大汗被南人蛊惑,要抛弃蒙古祖制”;有的说“那债券就是巧立名目搜刮钱财,到时候肯定赖账”;还有的甚至暗中串联,将哈拉和林的一些改革动向,通过隐秘的渠道,传递给西边的海都。

阿合马依旧表现得勤勤恳恳,将军械司的账目打理得清清楚楚,采购物资也尽力压价,显示出卓越的理财能力。他甚至主动向伯颜提出了一些开源节流的建议,比如加强对过往商队的税收稽查,清理一些闲置的官产进行出租等。

但背地里,他通过管家与脱忽等人的联系并未中断。他像一条潜伏在暗处的毒蛇,小心翼翼地隐藏着自己,等待着最佳的反击时机。他深知,现在还不是时候,李云龙的威望正如日中天,改革的势头也难以阻挡。他需要更多的盟友,也需要等待李云龙自己犯错,或者外部的压力足够大。

这一天,李云龙正在汗宫内听取文天祥关于在控制区内兴办蒙汉学堂、推广简易识字课本的汇报,魏和尚快步走了进来,在他耳边低语了几句。

李云龙的脸色瞬间沉了下来。

“确定了?”他低声问。

魏和尚点点头:“咱们的人盯了很久,基本可以确定。脱忽家里经常有生面孔出入,而且有线报说,他们可能和西边有联系。”

李云龙眼中寒光一闪,随即又恢复了平静。他挥挥手,让文天祥先退下。

“团长,要不要现在就把他们……”魏和尚做了个抹脖子的手势。

“不急。”李云龙摇摇头,嘴角露出一丝冷笑,“钓鱼要有耐心。现在动手,只能抓到几条小杂鱼,背后的大鱼会受惊。让他们再蹦跶几天,把该联系的人都联系上,把该暴露的都暴露出来。到时候,老子给他们来个一锅端!”

他走到窗边,看着外面逐渐繁荣起来的哈拉和林街道,语气变得深沉:“改革就是这样,总会触动一些人的奶酪。明枪易躲,暗箭难防。和尚,给老子把眼睛擦亮一点,耳朵竖长一点!咱们内部这场仗,可不比打海都轻松!”

“放心吧团长!俺晓得轻重!”魏和尚挺起胸膛,眼中闪烁着锐利的光芒。内部的暗流与改革的光明,在这座草原都城里,交织成一幅复杂而危险的图景。而李云龙,这个来自异世的灵魂,正凭借着他在另一个时空磨练出的坚韧、智慧和些许的“匪气”,坚定地推动着他的车轮,碾过一切阻碍,向着那个看似遥不可及的目标前进。打造无敌骑兵的梦想,统一天下的宏愿,以及内心深处那份对平等和强盛的执着,支撑着他在这条充满荆棘的道路上,一步步走下去。



    (http://www.220book.com/book/XDEM/)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李云龙再造大元 http://www.220book.com/book/XDEM/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