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29章 新钞风波与骑兵的“土办法”训练

小说: 李云龙再造大元   作者:南派的神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李云龙再造大元 http://www.220book.com/book/XDEM/ 章节无错乱精修!
 

占城稻种是弄回来了,可李云龙的高兴劲儿没持续两天,新的烦恼就又找上门了。这种子金贵,不能首接撒到漠北这地方就算完事,得找合适的地方试种,精心伺候。他划拉了半天,决定在靠近南边、气候稍微暖和点的几个军屯点先种下去看看效果。为此,他还特意从跟着种子一起回来的商人那里,连蒙带唬地问出了一些种植要点,让人详细记下来,派了专人跟着去指导。

“他娘的,这种个地比带兵打仗还费劲!”李云龙看着那几个揣着种植要点、小心翼翼护送稻种南下的官吏背影,忍不住骂了一句。

魏和尚在一旁接口:“团长,咱这是高科技啊,费点劲正常。等种出来了,让那帮没见过世面的小子们看看,啥叫亩产千斤!”

“千斤?你小子做梦呢!”李云龙笑骂,“能比本地稻子多收个三五成,老子就谢天谢地了!”

处理完稻种的事,李云龙的注意力又回到了阿合马那边。经过文天祥和伯颜的审核修改,关于发行新钞和建设债券的方案,最终版本总算送到了李云龙的案头。

文天祥主要在监督机制上做了补充,建议宝钞提举司不仅每月公布储备金情况,其账目还需接受由汉人、蒙古人、色目人官员共同组成的审计小组定期核查。同时,新钞的发行和旧钞的回收兑换,必须同步进行,严格控制总量,避免市场混乱。

伯颜则坚持在债券发行条款里加上了一条:此债券本息,最终由大汗国库担保,若国库一时不足,则优先以盐、茶等官营实物折付。这老将军是怕到时候还不上钱,用实物顶账好歹能稳住人心,不至于让大汗的信誉彻底破产。

李云龙对这两条补充都很满意。文天祥的提议增加了透明度,伯颜的条款则多了层保险。他拿着最终方案,又把阿合马叫来,仔仔细细盘问了一遍,确认没有明显的漏洞后,才最终拍板。

“好!就按这个办!宝钞提举司的人选,老子也定好了。”李云龙拿出了一份名单。提举正使,他选了一个叫刘秉忠的汉人官员。此人是邢州学派出身,精通儒术、算学、天文,历史上就是忽必烈的重要谋臣,以清廉能干著称。更重要的是,他跟阿合马不是一路人。两个副使,一个是蒙古贵族怯薛出身的孛尔只斤·阔阔出,算是代表蒙古贵族的利益和监督;另一个则是一名叫做麻速忽的色目商人后代,熟悉商业运作。这样一个组合,互相牵制,谁想一手遮天都难。

阿合马听到这个任命,心里凉了半截。刘秉忠他是知道的,是个油盐不进的硬骨头,有他在,自己想在新钞发行上动点手脚,难度可就大大增加了。但他脸上不敢表露,只能连连称是,表示一定配合刘秉忠大人办好差事。

“债券发行的事儿,也由宝钞提举司牵头,你阿合马从旁协助。”李云龙盯着阿合马,“记住,这是第一炮,必须给老子打响!要是出了岔子,老子第一个找你算账!”

“臣明白!臣定当竭尽全力,不负大汗重托!”阿合马躬身保证,后背却惊出了一层冷汗。他知道,李云龙这是把绞索套在了他脖子上,干好了未必有多大功劳,干砸了绝对第一个掉脑袋。

宝钞提举司很快组建起来,刘秉忠走马上任。这人果然是个干实事的,上任第一天就开始清点核定作为储备金的金银,带着一群算学先生没日没夜地核算,制定详细的发行和回收流程,严格程度让阔阔出和麻速忽都暗自咋舌。

官方发布的“大元建设债券”也正式向民间发售。起初,那些汉人、色目富商还持观望态度,毕竟这新鲜玩意儿以前没搞过。但看到朝廷公布的详细条款,特别是年息五分的高额回报和伯颜加上的那条“实物担保”,一些胆大、有远见的商人开始尝试性购买。随着第一批购买者顺利拿到盖有宝钞提举司和大汗印信的债券凭证,并且听说汗廷确实在大力推进商贸、开矿等事务,资金需求巨大,不像是个骗局,购买的人渐渐多了起来。加上文天祥主管的商贸司确实降低了关税,商路比以往畅通了些,商人们手里活钱多了,也愿意拿出一部分来做这笔看似稳妥的投资。

眼看着一笔笔金银、铜钱入库,李云龙紧绷的神经稍微放松了一点。但这钱还没捂热乎,就像流水一样花了出去:诺敏的骑兵独立师要换装部分武器,打造新的马具;伯颜的部队要补充军械,维持日常开销;试验田和军屯需要持续的投入;新设立的各个衙门也需要运转经费……阿合马之前提的“开源”法子刚见点成效,这“节流”省下来的钱和债券收入,很快就填进了各个窟窿里。

“这钱真他娘的不经花!”李云龙看着刘秉忠送来的最新国库收支简报,眉头又拧成了疙瘩。看来,光靠这些还不够,得想办法让钱生钱,或者,找个更肥的“羊”来薅羊毛。他的目光不由自主地又投向了南方,那个叫南宋的富庶国度。但现在还不是时候,内部还没完全理顺,骑兵的新战术也还在摸索。

说到骑兵,巴特尔的第一骑兵团训练进入了瓶颈期。按照李云龙提出的“飘忽不定、专打软肋、打了就跑”的思路,以及那些诸如“侧翼骚扰”、“佯败诱敌”、“小股部队渗透破袭”的战术要求,这些习惯了集团冲锋、正面硬撼的蒙古骑士们,一开始觉得很别扭,甚至有点憋屈。

“团长,咱们蒙古勇士,讲究的是堂堂正正,像狼群一样扑上去撕碎猎物!这老是躲躲闪闪,抽冷子来一下,是不是……有点不够光明正大?”巴特尔在一次训练间隙,忍不住向李云龙抱怨。他手下的几个百夫长也纷纷点头,显然都有同感。

李云龙眼睛一瞪:“放屁!什么叫光明正大?跟鬼子……跟宋军那些龟缩在城寨里的步兵硬碰硬就叫光明正大了?那是傻!是拿弟兄们的命不当回事!老子问你,狼群捕猎的时候,是不是先盯上老弱病残? 顶点小说(220book.com)最新更新李云龙再造大元 是不是一群狼围着猎物转悠,找机会下口?狼要是都跟你说的似的,首接冲上去跟最强壮的公牛顶牛,那还叫狼吗?早他妈饿死了!”

巴特尔被骂得缩了缩脖子,小声嘀咕:“那……那也不能总跑啊……”

“跑?那叫战术转移!”李云龙唾沫星子横飞,“老子当年带着独立团,就是靠这‘跑’和‘抽冷子打’,把鬼子搞得晕头转向!你以为老子不想摆开阵势跟鬼子干一仗?可那时候咱们装备差,人少,不这么干不行!现在咱们骑兵机动性强,这就是最大的本钱!要把这优势给老子发挥到极致!”

他走到校场边上,捡起几块石头在地上摆弄起来:“你看,这是敌人主力,硬骨头。这是他们的粮道,软肋。这是他们的侧翼,防备弱。你的骑兵,就像这手里的沙子,”他抓起一把土,慢慢撒在代表粮道和侧翼的石头上,“不跟他主力照面,就盯着这些地方搞。烧他的粮草,袭扰他的辅兵,干掉他的斥候。一次两次,他觉得是疥癣之疾,次数多了,他就得浑身难受,兵力分散,露出破绽!到时候,咱们再集中兵力,照着他的要害狠狠来一下!这他娘的才叫打仗!”

巴特尔和几个百夫长看着地上的石头和土,若有所思。李云龙这套说法,虽然糙,但仔细一想,好像确实是这个道理。蒙古人老祖宗打仗,其实也讲究战术和诈术,只是后来实力强了,很多时候习惯了一力降十会。

“可是,大汗,”一个百夫长提出疑问,“小股部队出去,万一被敌人围住了怎么办?咱们人生地不熟……”

“问得好!”李云龙赞许地看了他一眼,“所以老子才让你们练!练什么?练配合,练联络,练地形识别!你们以为老子就光让你们傻跑啊?”

他转头对魏和尚说:“和尚,去,把老子让你准备的那些东西拿来!”

魏和尚应了一声,跑到旁边帐篷里,抱出来一堆乱七八糟的东西:一些染了不同颜色的牛毛小辫,一些形状不一的木牌,还有几个牛角号。

“瞧见没?”李云龙拿起那些小辫和木牌,“这是老子想的土办法。不同颜色的小辫绑在马尾或者盔甲上,代表不同的百人队、千人队。木牌上刻上简单的标记,代表不同的指令,比如集合、撤退、进攻哪个方向。还有这牛角号,长音短音配合,也能传递简单消息。”

他又指着校场周围:“看到那些高一点的山包没?以后训练,给老子在上面安排观察哨。下面部队的行动,用旗语或者烟火配合这些小玩意儿进行联络。小股部队出去,必须时刻保持和大部队的联系,规定好汇合地点和撤退路线。多练!练到闭着眼睛都能知道队友在哪儿,想干什么!”

巴特尔等人看着这些简陋的道具,眼睛渐渐亮了起来。这些东西虽然简单,但似乎真的能解决一部分通讯和指挥的问题。蒙古骑兵本来就有使用旗帜和号角的基本传统,李云龙只是把这些细化,并融入了他那套“游击”战术思想里。

“还有,”李云龙补充道,“从今天起,你们骑兵团,给老子加练一项内容——识字!不用多,至少要把常用的指令字、数字,还有简单的地名给老子认全了!以后作战,光靠喊和比划不行,得会看地图,会看命令文书!”

“啊?识字?”巴特尔的脸顿时垮了下来,让他骑马砍人在行,让他坐着认字,简首比受刑还难受。他手下的百夫长们也面面相觑,一脸苦相。

“啊什么啊?”李云龙一瞪眼,“这是命令!老子回头让文先生派人来教!谁要是学不会,就别当军官了,给老子当马夫去!”

看着巴特尔等人垂头丧气又不敢反驳的样子,魏和尚在一旁憋笑憋得辛苦。

新的训练方法和“文化课”任务下达后,骑兵独立师的校场上就更热闹了。白天,士兵们分成大大小小的队伍,在校场和周围草原上反复演练分散、集结、迂回、袭扰的战术,马尾上绑着五颜六色的小辫子,随着战马奔腾而飘扬。军官们则手拿木牌,吹着号角,努力理解和传达各种指令。高处设立了观察哨,用简单的旗语进行联络。一开始自然是混乱不堪,经常出现“自己人撞上自己人”、“该撤退的冲上去了”、“信号理解错误闹乌龙”的情况,惹得李云龙在点将台上骂声不绝。

到了晚上,一些帐篷里则亮起灯火,传来军官们结结巴巴的读书声。文天祥派来的几个识文断字的书记官,耐心地教这些粗豪的骑兵军官们认最简单的字。巴特尔握着对他来说比马刀还沉的毛笔,歪歪扭扭地在纸上画着,额头冒汗,嘴里念念有词,那样子比他驯服最烈的野马还费劲。

张雄看着这场景,私下里对诺敏说:“师长,大汗这办法……能行吗?总感觉有点不伦不类。”

诺敏虽然心里也有些嘀咕,但他对李云龙有种盲目的信任:“大汗这么做,肯定有他的道理。咱们执行命令就是了。你看,虽然现在乱点,但弟兄们对战术的理解,好像比之前深了那么一点。”

日子就这么一天天过去,汗廷的各项改革在磕磕绊绊中推进,骑兵的训练在笑料和骂声中逐渐步入正轨。哈拉和林的市集因为关税降低和秩序改善,确实比以往热闹了一些,来自西域的香料、皮毛,和来自南方的茶叶、丝绸渐渐多了起来,虽然还远未达到“商贾云集”的程度,但总算是个好的开始。

就在李云龙觉得可以稍微喘口气的时候,魏和尚带来的一个消息,又让他刚放松的神经瞬间绷紧。

“团长,盯阿合马的人汇报,这老小子,前两天秘密见了一个从西边来的商人。据查,那个商人,跟海都那边,可能有点牵连。”

“海都?”李云龙的眼神骤然锐利起来,“他娘的,这老小子,果然不老實!屁股又想往那边挪了?”



    (http://www.220book.com/book/XDEM/)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李云龙再造大元 http://www.220book.com/book/XDEM/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