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32章 酒坊暗垒与焦土危声(一)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阵地:山河铭记 http://www.220book.com/book/XDXJ/ 章节无错乱精修!
 作者“青丘山的卫穆”推荐阅读《阵地:山河铭记》使用“人人书库”APP,访问www.renrenshuku.com下载安装。

一、江城撤往桂

延安的电波在兵工厂阁楼的空气中震荡,“滋滋”的电流声与远处日军轰炸的闷响交织在一起,像一首悲怆的二重奏。夏衍将电报纸紧紧按在桌面上,指腹反复着“武汉危急,速向桂林转移”的字样,油墨的气息混着硝烟味钻进鼻腔,沉甸甸地压在胸口,让他几乎喘不过气。“必须在三天内动身。”李克农将电台零件麻利地塞进木箱,金属碰撞声清脆而急促,每一声都像在倒计时,“日军第十三师团己突破黄陂防线,武汉卫戍司令部的撤退命令己经下发,再不走,我们这些文化火种就会被日军合围扑灭。”他的眼神锐利如鹰,扫过阁楼里堆放的《救亡日报》稿件和印刷设备,这些都是他们用生命守护的精神武器。

夜色如墨,兵工厂里人影晃动,煤油灯的火苗在风中摇曳,将众人的影子拉得忽长忽短。任素宁蹲在地上,小心翼翼地将徐悲鸿的《愚公移山》画卷紧紧裹进油布,画轴上的墨迹尚未完全干透,愚公与子孙们奋力挖山的坚毅面容在煤油灯下若隐若现,每一笔都透着不屈的力量。“这些画比我的命还重要。”徐悲鸿站在一旁,看着学生们将一幅幅画作小心翼翼地装箱,声音里带着不容置疑的坚定,“它们不仅是艺术品,更是民族精神的载体,要活着,才能告诉后人中国人的骨头有多硬,中国人的意志有多坚。”巴金则坐在角落里,将《秋》的手稿一针一线缝进棉衣夹层,针尖刺破手指也浑然不觉,鲜血滴在手稿上,晕开一朵小小的红花,像极了黑暗中绽放的希望之火。

凌晨两点,桂系部队的卡车准时停在兵工厂后门,车身上“军粮运输”的白色字样在清冷的月光下泛着冷光,车厢里堆满了鼓鼓囊囊的麻袋,散发出淡淡的谷物清香,留出的狭小空间刚好容纳一行人。夏衍最后检查了一遍印刷设备,将那枚陪伴《救亡日报》走过无数风雨的木质印章塞进贴身口袋——印章上的“救亡”二字,早己被无数次得发亮,边缘甚至有些磨损,却更显厚重。“上车!”李克农压低声音,将还在埋头整理最后几份稿件的任素宁轻轻推上车厢。卡车发动时,引擎的轰鸣声打破了夜的寂静,他回头望了一眼兵工厂那根倾斜的烟囱,钢铁巨人在夜色中沉默矗立,像一个不屈的哨兵,见证着这群文化战士的撤离与坚守。

车队沿长江南岸西行,沿途的景象触目惊心,仿佛一幅流动的苦难画卷。公路上挤满了逃难的人群,有抱着襁褓、脸色苍白的妇人,有背着布包、眼神迷茫的学生,还有拄着拐杖、步履蹒跚的老兵,他们的脚步踉跄却坚定,朝着西南方向挪动,那里是他们心中最后的避难所。一辆骡车深陷在泥泞中,车夫挥着鞭子狠狠抽打牲口,骡子的嘶鸣与妇人撕心裂肺的哭声混在一起,在清晨微凉的雾气中格外刺耳,让人不忍卒闻。



    (http://www.220book.com/book/XDXJ/)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阵地:山河铭记 http://www.220book.com/book/XDXJ/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