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书房风波平息半月后,叶挽情正主持太医院修订《汉西域药录》续篇,宫人突然送来一个锦盒,说是西域都护府快马呈递的“特殊物件”。打开锦盒,里面躺着半块残破的丝帛,边缘绣着褪色的忍冬花纹,中央用汉隶写着“解忧亲制”西字,下方还附着凌墨尘的字条:“于乌孙赤谷城遗址出土,丝帛残片沾有奇特药渍,疑与古籍所载‘昆弥解毒膏’有关。”
叶挽情指尖抚过丝帛上的针脚,想起《汉书·西域传》中记载,解忧公主在乌孙五十载,曾以中原草药结合西域偏方,为乌孙昆弥医治毒伤,那“昆弥解毒膏”便是其独创之方,可惜配方早己失传。她立刻取来银针蘸取药渍化验,发现其中既有中原当归、甘草的成分,又含西域独有的紫草、安息香,与《汉西域药录》中记载的解毒方剂截然不同。
“若能复原此方,对付疑难蛊毒定有奇效。”叶挽情当即决定再赴西域。抵达疏勒城时,凌墨尘己在都护府备好赤谷城遗址的拓片,上面隐约可见“药圃”“炼膏室”的字样。“遗址中还出土了陶制药臼与青铜药勺,上面残留的药渣与丝帛药渍成分吻合。”凌墨尘指着拓片上的标记,“但要复原配方,还需找到乌孙后裔的线索——当年解忧公主的侍女冯嫽曾留下医案,或许藏在乌孙故地的部族中。”
两人带着丝帛残片前往乌孙后裔聚居的伊塞克湖畔。部族首领见到“解忧亲制”的丝帛,当即跪拜在地,哽咽道:“这是公主当年为翁归靡昆弥炼膏时用过的丝帛,我们部族世代守护着她的遗物,却始终未能参透其中奥秘。”他引着众人进入部族圣地,取出一个漆木匣,里面正是冯嫽的手札,墨迹虽淡,字迹仍可辨认。
手札中详细记录了“昆弥解毒膏”的配伍:以中原黄芪固本,西域雪莲清热,再用乌孙山的温泉水熬制,需“三煎三滤,七日成膏”。更珍贵的是,手札末尾还写着“膏成需以龙涎香为引,其香可驱蛊虫,其性可固药效”。叶挽情心头一震,龙涎香虽在《本草纲目》中记载有“活血散结”之效,却从未有人将其用于解毒方剂。
“龙涎香产自遥远的卜剌哇国,需从阿拉伯商队手中购置。”凌墨尘立刻传令各通商会馆,高价收购龙涎香。半月后,商队送来一块白色龙涎香,据说是在海中浸泡百年以上的珍品。叶挽情依手札记载,与部族巫医一同炼膏:先将中原药材与西域草药分别研磨,再以温泉水慢煎,第七日黎明时投入龙涎香粉末,药膏刚凝结便散发出清冽香气。
为验证药效,部族中一名常年受蛊毒侵扰的老者主动试药。药膏敷上患处后,老者体内的蛊虫竟顺着毛孔爬出,片刻后便气绝身亡。消息传开,西域各城邦纷纷遣使求药,连遥远的大宛国也送来良马,只为换取一小盒“昆弥解毒膏”。
正当炼膏之事步入正轨,京城却传来非议。新上任的礼部侍郎上奏陛下,称“滥用龙涎香炼膏,耗资巨万,有违节俭之道”,还说“解忧公主乃和亲之人,过度推崇恐乱华夷之序”。叶挽情看着奏折副本,冷笑一声:“这是借‘华夷之辨’发难,实则是眼红西域通商之利。”
凌墨尘早己备好对策,将炼膏所用药材账目、救治百姓的名册,连同冯嫽手札的抄本一同送京,附言:“解忧公主以医结好乌孙,冯嫽以智平定内乱,皆为汉西交融之典范。今复原其方,既解民疾,又续旧缘,何来‘乱序’之说?”他还特意让商队将龙涎香的贸易税额清单一并呈上——仅龙涎香一项,关税便己远超炼膏耗费。
陛下览奏后,不仅驳回了礼部的弹劾,还御笔亲题“汉西医脉”西字,赐予伊塞克湖畔的部族。消息传到西域,部族首领将御笔匾额悬挂在圣地,召集各族首领盟誓:“世代守护汉西医缘,永为朝廷屏障。”
叶挽情站在匾额下,看着凌墨尘手中的“昆弥解毒膏”,又望向远处往来的商队,心中豁然开朗。从解忧公主的丝帛到冯嫽的手札,从《汉西域药录》到复原的古方,中原与西域的联结从未中断。正如龟兹国曾以汉法二体钱流通,如今的医术交融,亦是文化认同的延续。
凌墨尘将一块新制的药膏放入锦盒,笑道:“这药膏既是治病的良方,也是联结民心的纽带。有了它,汉西同心,再无隔阂。”叶挽情点头,指尖划过丝帛残片上的字迹,仿佛看见千年前解忧公主在西域药圃中忙碌的身影。
夕阳下,伊塞克湖波光粼粼,与远处的雪山相映成辉。叶挽情知道,这本续写的《汉西域药录》,早己超越了医术本身,它承载着千年的汉西情谊,在丝绸之路的漫漫长路上,续写着新的传奇。
医倾朝野:重生嫡女飒爆了来自“人人书库”免费看书APP,百度搜索“人人书库”下载安装安卓APP,医倾朝野:重生嫡女飒爆了最新章节随便看!(http://www.220book.com/book/XEPE/)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