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理使团带来的西南和风尚未完全散去,北方的阴云便再次笼罩临安。这一次,来的不是金国的铁骑,而是打着议和旗号的金国使者。
消息传来,朝野震动。尤其是那些经历过靖康之变、对金人有着刻骨铭心恐惧的老臣,更是忧心忡忡,生怕金人以此为借口,再次掀起战端。而另一些人,如称病在家的秦桧及其党羽,则似乎看到了一丝希望的曙光。
“陛下,金国使者己至淮水北岸,递来国书,言奉其国主之命,欲与我国商议罢兵息战,重定和约之事。”朝堂之上,李纲手持金国国书,面色凝重地禀报。
大殿内顿时响起一片嗡嗡的议论声。武将们大多面露愤慨,文臣们则神色各异,有忧惧者,有沉思者,也不乏眼神闪烁,暗中观察皇帝反应之人。
李云龙高坐龙椅,脸上看不出什么表情。他早就料到金兀术吃了亏,不会善罢甘休,要么整军再战,要么就会玩这种“以战迫和”的把戏。他接过内侍转呈的国书,粗略扫了一眼,上面用词倨傲,将此次南侵轻描淡写地称为“边界摩擦”,要求南宋“悔过”、“称臣”、“纳贡”,并割让此前岳飞、韩世忠等人收复的部分州县。
“呵,”李云龙轻笑一声,将国书随手丢在御案上,声音不大,却让整个大殿瞬间安静下来,“金兀术这是被打疼了,又想来占便宜啊。罢兵息战?可以啊!让他先把侵占我大宋的故土都吐出来,把靖康年被掳走的两位先帝和宗室大臣恭恭敬敬地送回来,再谈谈赔偿我大宋这些年的损失!否则,一切免谈!”
他这番话掷地有声,带着一股不容置疑的决绝。主战派的将领如杨沂中等,听得热血沸腾,恨不得立刻提兵北上。而一些原本心存侥幸的文臣,则被皇帝这强硬的态度惊得脸色发白。
“陛下,金人势大,其使者既来,若断然拒绝,恐激怒金主,再起刀兵啊!”一个年老文官颤巍巍地出列劝谏。
“放屁!”李云龙还没说话,站在武将班列里的魏和尚忍不住低声骂了一句,虽然声音压得低,但在寂静的大殿里还是显得格外清晰。那老官吓得一哆嗦。
李云龙瞪了魏和尚一眼,示意他闭嘴,然后看向那老臣,冷冷道:“怕他再起刀兵?难道朕和岳元帅、韩元帅,还有前线数十万将士,是泥捏的不成?洺州城下,金兀术没讨到便宜,难道换个地方他就能赢了?畏战求和,只会让敌人得寸进尺!朕意己决,金使可以来,但想让我大宋屈膝投降,绝无可能!”
他目光扫过全场,尤其是在几个眼神闪烁的文臣脸上停留了片刻,继续说道:“礼部,按正常礼节接待金使,安排馆驿,一应供给不得短缺,但也无需过分隆重。告诉他们,想谈,就拿出诚意来!若是来耀武扬威的,趁早给老子滚蛋!”
“臣……遵旨。”礼部尚书擦了擦额头的汗,躬身领命。他感觉这差事真是棘手无比。
下朝之后,李云龙回到御书房,脸色才沉了下来。他知道,金使的到来,不仅仅是一场外交较量,更是一场内部人心的试金石。
“顾千帆,”他唤来皇城司统领,“给朕盯紧了,金使入京之后,都接触了些什么人,说了些什么话。特别是……看看有没有人私下里去馆驿拜会!”
“是!陛下!”顾千帆心领神会,知道这是清查内部的好机会。
“另外,”李云龙沉吟道,“把金使到来的消息,还有朕在朝堂上的态度,通过咱们的渠道,尽快传递给岳飞、韩世忠、吴玠等前线将领,让他们心中有数,加强戒备,防止金人假借议和,行偷袭之事!”
“臣明白!”
几天后,金国使者一行数十人,进入了临安城。正使是金国礼部侍郎萧毅,副使则是熟稔宋国事务的汉官邢具瞻。他们骑着高头大马,虽然遵循了基本的礼仪,但眉宇间那股子倨傲之气,却难以掩饰。临安百姓围在街道两旁,指指点点,目光中充满了复杂的情绪,有好奇,有畏惧,但更多的是一种压抑的愤怒。
金使被安置在都亭驿。正如李云龙所预料的那样,他们并没有立刻要求觐见皇帝,而是开始在临安活动起来,西处拜访宋朝官员,尤其是那些以往主张议和的官员府邸。
秦桧府邸,密室之中。
“秦相,金使萧毅、邢具瞻,今日午后,秘密来访。”心腹家人低声禀报。
秦桧半靠在榻上,闻言眼皮抬了抬,并未感到意外:“他们怎么说?”
“他们表达了金主希望两国罢兵修好的意愿,但也强调,宋国必须展现诚意,比如……罢黜岳飞、韩世忠等主战将领,削减边军,并答应此前国书中的基本条件。他们还说……如今宋国皇帝刚愎自用,非国家之福,若秦相能力挽狂澜,促成和议,金国上下,必不忘秦相之功。”
秦桧听完,沉默良久,脸上露出一丝讥诮的笑容:“罢黜岳飞、韩世忠?削减边军?他们倒是打得好算盘。如今陛下倚仗岳、韩如臂使指,岂是那么容易罢黜的?至于让老夫当这个‘力挽狂澜’的功臣……哼,不过是看中了老夫在朝中的些许影响力,想借老夫之手,搅乱朝局,为他们争取时间或利益罢了。”
他看得明白,金人并非真心议和,至少不是无条件议和。他们是想利用南宋内部可能存在的分歧,来达到战场上无法轻易达到的目的。
“那……相爷,我们该如何回复?”家人问道。
“告诉他们,陛下心意己决,老夫如今抱病在家,人微言轻,恐难当此重任。”秦桧缓缓说道,“让他们……还是把精力放在如何说服陛下身上吧。不过,可以暗示他们,朝中并非铁板一块,若能展现足够的‘诚意’(指武力威慑或利益许诺),或许能动摇一些人的想法。”
他这是典型的骑墙态度,既不明确拒绝金人,也不轻易承诺什么,而是将皮球踢回给金使和皇帝,自己则躲在暗处观察风向,等待时机。
“相爷高明!”家人领命而去。
秦桧独自坐在昏暗的密室里,手指轻轻敲打着桌面。金使的到来,确实是一个变数。他既希望金人的压力能让皇帝有所妥协,重新重视他这样的“议和派”,又担心皇帝态度过于强硬,导致谈判破裂,最终引火烧身,让自己这个曾经的主和派首领成为众矢之的。
“赵构啊赵构,你到底能硬气到几时呢?”秦桧喃喃自语。
皇宫内,李云龙很快就收到了顾千帆的密报。
“陛下,金使萧毅、邢具瞻今日秘密拜访了秦桧,在府中逗留了近一个时辰。此外,他们还去了张俊府上,以及几个以往明确主张议和的御史、郎官府邸。”
“都在老子的意料之中。”李云龙冷哼一声,“秦桧这老狐狸,肯定没给准话,对吧?”
“陛下明鉴,据我们监听,秦桧确实以抱病推脱,未做任何承诺,但似乎……也并未完全拒绝。”
“他这是在观望,等着看老子和金人谁先撑不住。”李云龙眼中闪过一丝厉色,“张俊那边呢?”
“张俊态度暧昧,收下了金使的礼物,言语间多有抱怨,说陛下对他不如对岳、韩信任,军饷物资也多有克扣(其实是他自己之前贪墨所致),但也没有明确表态支持议和。”
“墙头草!”李云龙骂了一句,“先记下他们。等打发了金使,再慢慢跟他们算账!”
他想了想,对顾千帆吩咐道:“既然金使喜欢私下活动,那咱们也给他们加点料。你想办法,把秦桧、张俊他们接待金使,收受礼物,以及那些抱怨的言论,巧妙地‘泄露’出去一些,不用太明确,有点风声就行。老子要让朝野上下都知道,是谁在跟金狗勾勾搭搭!”
“臣明白!”顾千帆立刻领会,这是要利用舆论,给秦桧、张俊等人施加压力,同时凝聚主战派的民心士气。
果然,没过两天,临安城内就开始流传一些小道消息,说某位在家“养病”的相公,某位手握重兵的大将,私下与金使往来密切,言语间对朝廷现行政策多有不满云云。虽然消息模糊,但指向性明确,立刻在士林和市井中引起了不小的波澜。主战派官员和太学生纷纷上书,要求彻查与金使私下往来者,严惩不贷。民间也对秦桧、张俊等人议论纷纷,指责他们妄图卖国求荣。
这股舆论风潮,让秦桧和张俊都感到了巨大的压力。秦桧府邸大门紧闭,谢绝一切访客。张俊则慌忙上表,声称自己绝无二心,接待金使只是遵循礼节,并赌咒发誓要与金寇势不两立,请求皇帝明鉴。
看着张俊那封语无伦次、满是表忠心的奏章,李云龙嗤笑一声,对魏和尚道:“看到没?这就是做贼心虚!老子还没动他,他自己就先慌了。”
魏和尚咧嘴笑道:“首长,您这招真高!吓得那帮龟孙子够呛!”
“光吓唬没用,还得来点实在的。”李云龙眼神转冷,“金使在临安也待了几天了,晾他们也晾得差不多了。传旨,明日朕在集英殿,接见金国使臣!”
他决定,亲自会一会这些嚣张的金使,看看他们到底能玩出什么花样。同时,这也将是一场公开的较量,他要借此机会,彻底表明南宋的态度,震慑内外宵小!
整个临安城的目光,都聚焦在了次日的集英殿召见上。所有人都知道,这场会见的结果,将首接影响未来宋金关系的走向,甚至可能决定战争的胜负。暗流涌动的临安,即将迎来一场面对面的风暴。
在“人人书库”APP上可阅读《李云龙在南宋当皇帝》无广告的最新更新章节,超一百万书籍全部免费阅读。renrenshuku.com人人书库的全拼.com即可访问APP官网(http://www.220book.com/book/XEW9/)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