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前会议结束后,整个连队的气氛变得更加凝重。那道“战至最后一人”的命令,像一块无形的巨石,压在每个人的心头。死亡,从未如此清晰地逼近。
顾长风没有时间去思考生死,他从指挥部出来后,立刻投入到了对新兵的强化训练中。时间太紧迫了,他必须在总攻开始前,将这些连枪都拿不稳的学生和工人, ???地变成能够适应战场的士兵。
他采取了最首接有效的方法——老兵带新兵,一对一,手把手地教。
“张大哥,这几个学生兵就交给你了。”顾长风将周文杰和其他三个戴着眼镜、看起来文质彬彬的学生带到了一班长老张的面前。
老张正靠在沙袋上,用通条擦拭着他的那把汉阳造,闻言只是抬了抬眼皮,从鼻子里“嗯”了一声,算是答应了。
周文杰几个年轻人看着老张那张饱经风霜、沉默寡言的脸,都有些手足无措,紧张地站在原地。
“还愣着干啥?过来!”老张没好气地吼了一声,“枪都领了吧?拿出来我看看。”
几个学生兵手忙脚乱地拿起刚刚领到的中正式步枪。有的把枪扛在肩上,有的像抱孩子一样抱在怀里,姿势五花八门。
“蠢货!”老张骂了一句,站起身,一把夺过周文杰手里的枪,“枪是军人的第二条命!不是烧火棍!看好了,应该这么拿!”
他做了一个标准的持枪动作,姿势沉稳如山。然后,他开始教他们最基本的分解结合。他的教学方式简单粗暴,没有任何理论讲解,就是一遍遍地重复。一个动作做错了,他抬手就是一巴掌拍在对方的后脑勺上。
“笨手笨脚的!枪栓都拉不开,还想打鬼子?”
“瞄准的时候眼睛别眨!子弹就是从你眼睛里飞出去的!”
周文杰的后脑勺被拍了好几次,疼得他龇牙咧嘴,心里有些不服气。他好歹也是个大学生,什么时候受过这种气。
“报告!你……你能不能好好说话,不要动手动脚的?”周文杰鼓起勇气说道。
老张停下动作,转过头,一双浑浊但锐利的眼睛死死地盯着他:“好好说话?在战场上,鬼子的子弹会跟你好好说话吗?我告诉你,小子,老子现在多打你一下,就是想让你在战场上多活一秒钟!你要是觉得委屈,现在就滚蛋!这里不缺你这样的软骨头!”
周文杰被他吼得满脸通红,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旁边的老兵看不下去了,走过来打圆场:“行了老张,别吓着这些娃娃了。他们跟咱们不一样,是读书人。”
“读书人?”老张冷哼一声,“读书人上了战场,也得会杀人!不然,就只能等着被别人杀!”
说完,他不再理会周文杰,转身去教另一个新兵。
周文杰站在原地,心里充满了委屈和愤怒。但当他看到老张那布满老茧、甚至有些变形的手,在步枪的零件上灵活地跳动时,他心里的那点情绪,又不知不觉地消散了。他知道,老张说的是对的。
到了下午,阵地上突然响起了一声清脆的枪响。
“啪!”
一颗子弹从远处飞来,打在三排阵地前的一个沙袋上,激起一蓬黄土。
是日军的狙击手,或者说是冷枪手。他们经常这样,毫无征兆地打上一枪,试图狙杀冒头的中国士兵,同时也给守军造成心理压力。
老兵们对此己经习以为常,连眼皮都懒得抬一下。
但新兵们却被吓得不轻。那几个正在练习瞄准的学生兵,吓得怪叫一声,抱头鼠窜,连滚带爬地躲到了战壕最深处,一个个脸色煞白,浑身发抖。
“都给老子滚出来!”老张怒吼道,“不就是一发冷枪吗?瞧你们那点出息!鬼子还没冲上来,你们自己就先吓死了!”
周文杰几个人被骂得不敢抬头,磨磨蹭蹭地从角落里走出来。
“怕什么?”顾长风走了过来,他的表情很平静,“你们越是怕,鬼子就越是得意。都站到自己的位置上去,继续训练!”
“排……排长,我……我怕……”一个叫李浩的学生兵,声音颤抖着说,他的裤裆己经湿了一片。
周围的老兵们发出一阵哄笑。
李浩的脸瞬间涨成了猪肝色,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
“不准笑!”顾长风厉声喝止了老兵们的嘲笑,“谁一生下来就会打仗?谁第一次上战场不害怕?你们谁敢说自己第一次听到枪响没尿裤子?”
老兵们顿时都闭上了嘴,有些不好意思地挠了挠头。
顾长风走到李浩面前,拍了拍他的肩膀,语气缓和了一些:“害怕,是正常的。我也怕。这里的每一个人都怕死。但是,我们身后是我们的家人,是我们的同胞。我们怕,但我们不能退。把枪拿起来,对着前面,想象着那里就是鬼子的脑袋。你现在多熟悉它一分,待会儿就能多一分活命的机会。”
他的话,像一股暖流,让那些惶恐不安的新兵们,心里稍微安定了一些。
夜幕降临,加固工事的命令再次下达。所有人都投入到了挖掘的工作中。
顾长风要求,在原有的战壕基础上,再挖出许多小的猫耳洞,供单兵在炮击时躲藏。
“排长,挖这个有什么用啊?又小又窄的,蹲着都难受。”王大山一边挥舞着铁锹,一边抱怨。
“炮弹打过来的时候,你就知道它有用了。”顾长風言簡意賅地回答,“一个弹坑里,不要挤太多人。炮弹一来,一锅端。都给老子分散开!”
新兵和老兵们混合在一起,在昏暗的月光下挥汗如雨。
休息的时候,大家靠在土堆上,喘着粗气。
“兄弟,你家是哪的啊?”一个老兵问旁边一个工人模样的新兵。
“俺是……南市区的,在纺织厂做工。”那新兵憨厚地回答,“厂子被鬼子炸了,工头说,来当兵,管饭。”
“我是同济大学的。”另一个学生兵推了推眼镜,“我本来想毕业了去德国留学的,学机械,回来造我们自己的汽车,自己的飞机……”
“等打跑了小鬼子,你再去。”老兵拍了拍他的肩膀,“到时候,你造的飞机,就不用来打仗了。”
“嗯!”
在紧张的备战中,这些来自五湖西海、身份各异的中国人,第一次开始真正地了解彼此。他们聊着各自的家乡,聊着各自的梦想,聊着对战争的恐惧,和对胜利的渴望。
顾长风、赵连长和孙大海站在一起,静静地看着这一幕。
“长风,你觉得……他们能撑下来吗?”孙大海忧心忡忡地问。
“不知道。”顾长风摇了摇头,“我只能尽我所能,教他们如何在战场上活下去。至于能活多久,就看他们自己的造化,也看……老天爷的意思了。”
赵连长没有说话,他从口袋里摸出一包皱巴巴的香烟,递给两人一人一支。
“尽人事,听天命吧。”他划着一根火柴,点上烟,火光映照着他那张布满伤疤的脸,眼神复杂而坚定,“不管怎么样,这一仗,我们得打出中国军人的骨气来!”
(http://www.220book.com/book/XFA6/)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