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夏的晚风带着荷塘的清香,卷着萤火虫掠过共生院的墙头。祠堂前的空地上,王师傅正带着几个后生搭木架,噼里啪啦的锤声里混着鳞族幼崽的笑闹——今晚是两族约定的“合酿节”,要把去年埋在桃树下的米酒挖出来,分坛开封。
阿九蹲在桃树下,手里攥着把小铲子,小心翼翼地刨着土。去年秋收时,他和敖烈、林墨一起酿了三坛酒,一坛用人类的糯米,一坛用鳞族的海藻蜜,还有一坛混了两种原料,埋在最粗的那棵桃树下,当时说好,等今年合酿节开封,谁先找到对象,就给谁当喜酒。
“左边点,”林墨趴在地上,耳朵贴着土面听,“我记得当时埋的时候,特意让小银用尾尖在这做了个记号,土下面有块尖石头。”
阿九顺着他说的方向挖下去,果然碰到块棱角分明的石头。再往下刨了两下,酒坛的陶沿露了出来,上面还缠着去年绑的红绳,被土浸得发深,却依旧鲜亮。
“挖到了!”林墨兴奋地拍手,掌心沾着的泥土都溅到了脸上,像只沾了泥的小麻雀。
三个酒坛被一一挖出来,陶坛上蒙着层的青苔,透着股陈年的酒香。王师傅早就备好了粗瓷碗,敖烈拎着刚从河里捞的菱角和莲蓬,银珠娘端来大盘的卤味,连平时很少出门的水婆婆都坐着竹椅来了,怀里抱着坛鳞族的海藻酿,说是要跟米酒混着喝。
月亮升起来时,空地上己经摆开了长桌。阿九解开第一坛纯糯米酿,酒香瞬间漫开,甜得像蜜;敖烈打开海藻蜜酿,带着点海水的清冽;最后轮到那坛混酿,阿九拔开木塞的瞬间,两种香气缠在一起,竟生出种新的味道,不浓不淡,刚好熨帖人心。
“先敬土地爷,”清风先生端起碗,花白的胡子在月光下颤巍巍的,“谢他护着咱们共生院,没让焚书楼的杂碎得逞。”
众人跟着举杯,酒液洒在地上,溅起细小的尘土,倒像是土地爷真的应了声。
林墨捧着碗,小口抿着混酿,眼睛亮晶晶的:“比我娘酿的甜,还带着点咸,好奇怪的味道。”
“这就叫‘和’,”水婆婆笑着用尾鳍点了点他的碗,“就像你们人类的面和鳞族的海藻,单吃各有各的味,混在一起煮,才更鲜。”
阿九看着碗里晃动的酒液,忽然想起石桥上的刻痕,想起药圃里混种的人类蔬菜和鳞族海草,想起林墨总爱往他的糯米粥里加半勺鳞族的海菜酱——原来“和”不是勉强凑在一起,是像这酒一样,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最后生出新的滋味。
酒过三巡,后生们开始闹着要阿九和敖烈说心里话。敖烈被推到中间,红着脸灌了半碗酒,才憋出句:“我……我想跟银珠妹子学做人类的酱菜,她做的萝卜干,比鳞族的腌海菜还下饭。”
银珠娘的脸腾地红了,手里的卤味都差点掉在地上,却悄悄往敖烈那边挪了挪凳子。
轮到阿九时,林墨不知被谁推了一把,正好撞进他怀里。两人都没站稳,跌坐在地上,阿九下意识地护住他的头,掌心碰到他颈后的碎发,软得像团云。
“说!说!”起哄声更响了。
阿九扶着林墨站起来,他的脸也红了,不知是喝了酒还是别的原因,拿起碗又喝了一大口,才看着林墨的眼睛说:“我想……明年合酿节,把那坛没开封的混酿,埋在石桥边的柳树下。”
林墨愣了愣,随即反应过来——石桥边的柳树,是两族约定交换信物的地方。他的耳朵尖红得要滴血,却还是小声应道:“好啊,到时候……我带新收的桂花,加进去酿。”
月光落在两人握着的手上,阿九的指尖沾着酒渍,林墨的掌心带着泥土的温度,轻轻一碰,像有电流窜过。周围的喧闹声仿佛都远了,只剩下彼此的呼吸声,和酒坛里轻轻晃动的月光。
后半夜,酒坛空了大半,众人东倒西歪地睡在长桌上、竹椅旁。阿九和林墨没醉,并肩坐在桃树下,看着萤火虫提着灯笼在酒坛周围飞。
“你说,焚书楼还会来吗?”林墨忽然问,声音里带着点后怕。
阿九捡起块陶片,在地上画着共生纹:“来也不怕。你看这纹路,单独一笔是散的,合在一起就结实了。咱们人多,心齐,比他们那些各怀鬼胎的强。”
林墨点点头,忽然从怀里掏出个小东西,塞到阿九手里。是块木雕,刻的是石桥的样子,栏杆上的刻痕都清清楚楚,连小银用尾尖戳的那个小坑都没落下。
“我刻了三天,”他的声音比蚊子还小,“送给你……当护身符。”
阿九着木雕上的纹路,指尖能感觉到林墨刻到深夜的温度。他从脖子上解下玉佩,这是当年从石碑上剥下的最大一块碎片,共生纹在月光下泛着柔光,他把玉佩系在木雕上,重新递回去:“这样更结实。”
林墨接过来,挂在脖子上,玉佩贴着胸口,暖得像团火。
“阿九哥,”他抬头看着月亮,忽然笑了,“你说咱们老了以后,会不会也像清风先生那样,坐在桃树下,给小崽子们讲焚书楼的事?”
“会啊,”阿九也笑了,“还会告诉他们,当年有个傻小子,为了在石桥上刻个好看的共生纹,差点掉河里去。”
“才不傻!”林墨推了他一把,又怕他生气,赶紧补充,“我觉得……很厉害。”
月光穿过桃树的枝桠,在地上投下斑驳的影,像谁悄悄画下的共生纹。远处传来敖烈和银珠娘的笑闹声,近处是酒坛里残存的酒香,还有林墨颈间玉佩偶尔发出的轻响。
阿九忽然明白,所谓的结局,不是某一天突然到来的圆满,而是这样一个个寻常的夜晚——有酒,有月,有身边的人,有说不完的话,还有对明天的期待。
他拿起剩下的半坛混酿,往林墨的碗里倒了点,也给自己满上。
“敬石桥。”
“敬桃树。”
“敬共生纹。”
“敬……我们。”
两只粗瓷碗轻轻碰在一起,发出清脆的声响,像在时光里,刻下了新的一笔。
夜色还长,故事也还长。但只要这月光还在,这酒香还在,这双手还能握在一起,就总有新的章节,等着被写下。
(http://www.220book.com/book/XHC3/)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