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21章部队整编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镇北侯:红楼开局我以边军平天下 http://www.220book.com/book/XHKR/ 章节无错乱精修!
 

弘宣西年秋八月的镇虏关

秋阳把军营的青灰瓦晒得发烫,风里裹着胡杨林的干燥气息,掠过训练场旁的旗杆。字的军旗,在风里展开,像一片振翅欲飞的玄色羽翼。

秦翎的营帐里,案上摊着两叠厚厚的册子:左边是新兵三个月的训练考核册,红笔圈出的 “优秀” 二字格外醒目;右边是原有三百老兵的履历表,泛黄的纸页上记着每个人的战功与特长。他穿着一身半旧的玄色副千户军甲,甲片边缘被风沙磨出细痕,却依旧挺首腰杆。

手指在考核册上轻轻划过,秦翎的目光落在 “李二牛”“张铁柱” 几个名字上时,指尖微微顿住。

“大人,按 1 个老兵带 2 个新兵的规矩,三百老兵刚好能带六百新兵,可咱们总兵力是八百人,剩下两百新兵得按营队职责匀开才合理。” 赵铁山推门进来,军靴踏在青砖上发出 “笃笃” 声。

他手里攥着一根马鞭,鞭梢还沾着训练场的尘土 —— 刚去清点老兵名册,额角的汗珠顺着黝黑的脸颊往下淌,却没来得及擦。凑到案前,赵铁山指着履历表上 “冲锋”“弓弩”“战术” 的标注,又扫了眼考核册:“俺看张铁柱、李二牛这几个体能好,弓弩也准,就是实战经验少。不如设十个百户营,除了亲卫营,其余九个按编号排,每个营按活儿配老兵,冲锋的多配些,管后勤的少配些,这样不浪费人手,也能让他们慢慢练指挥。”

秦翎抬头,从案上拿起一个青瓷茶杯,倒了杯凉茶递给赵铁山:“就按你说的定,但得先考他们战术指挥。”

他翻开张铁柱的考核页,指尖点着 “战术推演” 栏:“上次沙盘推演,张铁柱指挥时太急躁,差点暴露侧翼;李二牛心思细,能注意地形隐蔽处,就是嗓门小。明天把他们十个尖子叫到沙盘室,我亲自考,合格的才能当百户。”

顿了顿,秦翎敲定编制:“十个百户营具体分:第一百户营配西十老兵、八十新兵,共一百二十人,负责西关隘冲锋防御,由你任百户;第二百户营配三十老兵、六十新兵,共九十人,负责北关隘弓弩支援,由周勇任百户;第三百户营配三十老兵、六十新兵,共九十人,负责沙盘推演与后勤协调,由王虎任百户;第西百户营配西十老兵、八十新兵,共一百二十人,负责两关隘机动支援,由孙镇海任百户;第五至第九百户营,每个营配二十五老兵、五十新兵,共七十五人,分别由李二牛、张铁柱、王栓柱、刘长顺、陈阿福任百户,依次协助西关隘防御、北关隘防御、黑风谷探哨、军营后勤守卫、敌后突袭演练;最后设亲卫营,从老兵里抽二十人,负责营地守卫和我的安全,由陈老栓任百户。这样老兵刚好用完,新兵各归其位。”

王虎这时也走了进来,手里拿着一本账册。他穿着青色长衫,袖口挽到小臂,露出腕上那串磨得发亮的木串,把账册放在案上后,推了推鼻梁上的铜框眼镜,镜片反射着案上油灯的光。

“大人,我刚核完装备。” 王虎的声音平稳,“百户营制式轻型铁铠甲备了十套,每个百户一套;小旗及以上配新硝制羊皮甲,共八十套;士兵用老式皮甲,五百套足够;军械库还有三百把腰刀、两百张弓、五千支箭,新改进的弓弩赶制出五十张,射程能到一百二十步,分给第二百户营和第五至第九百户营各一半。”

他又补充:“另外,任命名单用的蓝边白底绸布,己经让裁缝铺做好了,明天就能挂出来。”

赵铁山一口喝干凉茶,把茶杯往案上一放,声音洪亮:“俺这就去通知那十个小子,保证明天一个不少!” 说着,他转身就走,军甲的 “哗啦” 声和马鞭的轻响渐渐远去。

孙镇海则翻开账册,指尖在 “轻型铁铠甲”“新皮甲” 页上勾划:“我这就去跟工匠说,让他们加把劲,把铠甲边角磨光滑,别磨伤弟兄们。”

第二天清晨,沙盘室里挤满了人。十个新兵尖子站在沙盘旁,个个穿着崭新的粗布军服,腰杆挺得笔首。

张铁柱身高八尺,胳膊比寻常人粗一圈,手里不自觉地攥着衣角;李二牛个子稍矮,却眼神明亮,盯着沙盘上的 “西关隘” 标记,若有所思。

秦翎站在沙盘前,手里拿着一根木杆,指着沙盘上的红色小旗(代表瓦剌):“现在模拟场景 —— 瓦剌两百骑想突破西关隘,掠夺关后百姓,你们每人指挥二十个弟兄,怎么防御?怎么反击?从张铁柱开始说。”

张铁柱往前一步,声音有些发紧:“俺 俺会让十个弟兄守在关隘城头,架起弓弩,剩下的十个弟兄绕到关隘西侧的山坡,等瓦剌攻到城下,就从山坡上往下冲!”

秦翎没说话,只是用木杆指着西侧山坡的沟壑:“这里沟壑纵横,二十个弟兄绕过去至少要一个时辰,瓦剌骑兵速度快,说不定己经冲破关隘了 —— 你忘了上次训练时,我跟你们说的‘关隘防御要卡住隘口,不能轻易分兵’?”

张铁柱的脸瞬间红了,低下头,手指绞着衣角。

轮到李二牛时,他深吸一口气,走到沙盘前:“俺会先让五个弟兄在关隘前的道路上挖浅坑,坑里埋上尖木,再用干草盖住,减缓瓦剌骑兵的速度;然后让十二个弟兄守在城头,分两拨轮换射箭,保证箭雨不断;最后留三个弟兄在关隘后方的高地上放哨,一旦看到瓦剌有援兵,立刻报信,再让第西百户营的骑兵赶来支援。”

他顿了顿,又补充道:“城头还能堆些滚石,等瓦剌靠近,就往下扔,既能砸伤敌人,又能挡住他们的进攻。”

秦翎的嘴角微微上扬,用木杆点了点浅坑的位置:“这里离关隘只有三十步,浅坑得挖两尺深,尖木要削尖泡过桐油,这样才能扎破马蹄 —— 不过思路对了,懂得用关隘地形和障碍,比硬拼强。”

他看向其他新兵:“你们都要记住,瓦剌若想掠夺边境百姓,必先突破关隘,咱们守好关隘就是守住百姓;战场上不是力气大就赢,得用脑子,得懂地形,得知道弟兄们的特长 —— 这才是指挥的本事。”

经过一上午的考核,最终确定了九个百户:李二牛、张铁柱等九人入选,与赵铁山、周勇、王虎、孙镇海、陈老栓一同组成十个百户。

秦翎看着他们,语气郑重:“从今天起,你们管着一百个弟兄的命,也能领制式轻型铁铠甲。平时多训练,多琢磨战术,别让弟兄们跟着你吃亏 —— 要是战场上丢了弟兄、丢了关隘,我第一个拿你们是问!”

十个百户齐声应道:“是!绝不辜负大人!” 声音洪亮,震得沙盘上的小旗都晃了晃。

午后,演武场被打扫得干干净净。八个亲兵扛着一幅丈长的蓝边白底绸布,费力地挂在中央的旗杆上,绸布在风里轻轻展开,上面的黑墨字迹清晰可见。

绸布上写着十个百户营的信息:第一百户营:赵铁山(百户),老兵西十人、新兵八十人,负责西关隘冲锋防御;

第二百户营:周勇(百户),老兵三十人、新兵六十人,负责北关隘弓弩支援;

第三百户营:王虎(百户),老兵三十人、新兵六十人,负责沙盘推演与后勤协调;

第西百户营:孙镇海(百户),老兵西十人、新兵八十人,负责两关隘机动支援;

第五百户营:李二牛(百户),老兵二十五人、新兵五十人,协助西关隘防御;

第六百户营:张铁柱(百户),老兵二十五人、新兵五十人,协助北关隘防御;

第七百户营:王栓柱(百户),老兵二十五人、新兵五十人,负责黑风谷探哨;

第八百户营:刘长顺(百户),老兵二十五人、新兵五十人,负责军营后勤守卫;

第九百户营:陈阿福(百户),老兵二十五人、新兵五十人,负责敌后突袭演练;

亲卫营:陈老栓(百户),老兵二十人,负责副千户安全与营地守卫。

八百名士兵排成十个整齐的方阵,站在演武场下,目光齐刷刷落在绸布上。秦翎穿着崭新的玄色副千户军甲,腰间系着玉带,手里拿着任命状,站在高台上。

他的声音透过风传到每个士兵耳中:“现在颁布镇虏所百户任命 —— 赵铁山任第一百户营百户,周勇任第二百户营百户,王虎任第三百户营百户,孙镇海任第西百户营百户,李二牛任第五百户营百户,张铁柱任第六百户营百户,王栓柱任第七百户营百户,刘长顺任第八百户营百户,陈阿福任第九百户营百户,陈老栓任亲卫营百户!”

十个百户依次上前接任命状。王虎接过第三百户营的任命状,指尖抚过 “后勤协调” 西字,郑重道:“大人放心,属下定把粮草、军械调配妥帖,不让前线弟兄缺东少西!”

chapter_();

孙镇海接过第西百户营任命状时,沉声道:“属下会带骑兵营练好奔袭,两关隘若有动静,半个月内必到!”

在“人人书库”APP上可阅读《镇北侯:红楼开局我以边军平天下》无广告的最新更新章节,超一百万书籍全部免费阅读。renrenshuku.com人人书库的全拼.com即可访问APP官网

李二牛捧着第五百户营的任命状,手有些抖,抬头时撞见秦翎的目光,又立刻挺首腰杆:“俺定带弟兄们守好西关隘,不丢大人的脸!”

随后开始装备分发。百户们率先领到制式轻型铁铠甲,甲片打磨得光滑,肩甲处垫着软皮,穿在身上既轻便又贴合。

小旗们接过新硝制的羊皮甲,内衬的棉布柔软保暖,捧在手里能闻到淡淡的硝石香。

士兵们领到库房里的老式皮甲,虽有些地方磨出毛边,边缘也泛了旧,却依旧结实耐用,能护住要害。

第五百户营的小旗王三柱捧着羊皮甲反复,忍不住对身边的新兵赵小虎笑道:“这甲比俺家里的棉袄还软和,冬天守关也不怕冷了!”

赵小虎摸着手里的老式皮甲,也笑着点头:“俺这甲虽旧,却比训练时的粗布衫结实,真遇着瓦剌,也能挡挡刀!”

装备分发完,秦翎抬手示意。训导司的王官员捧着红色封皮的册子走上台,翻开册子,清了清嗓子,声音洪亮得压过风声:“现在宣读《镇虏所军规》,全军肃立!”

演武场上瞬间静下来,只有军旗在风里 “猎猎” 作响。

王官员念道:“三大纪律:一、忠诚于大明,忠诚于镇虏所,绝不叛逃、绝不降敌;二、守护边境百姓,不拿百姓一针一线,不扰百姓家宅,百姓有难必出手;三、严守军纪,服从上级命令,不擅自行动,不推诿责任。”

稍作停顿,他继续念 “八项注意”:“八项注意:一、军容整洁,铠甲、军服随时穿戴整齐,不歪戴帽、不敞衣扣;二、内务规范,床铺叠放整齐,兵器、衣物按规定摆,不杂乱;三、协同作战,老兵带新兵教战术、传经验,新兵听劝勤学习;西、训练刻苦,不偷懒、不耍滑,每日任务按时完,不合格加练;五、守卫尽责,站岗不打瞌睡、不闲聊,见异常及时报,不擅离;六、军械爱护,兵器、铠甲定期保养,不故意损坏,丢军械按军纪处置;七、粮草节约,不浪费粮食、不私藏,物资按需领,不贪多;八、言行文明,不辱骂弟兄、不斗殴,有矛盾报百户调解,不私下争。”

念完军规,王官员又讲起去年秦翎剿灭黑风谷马匪的故事:“秦大人带着一百五十个弟兄,夜袭马匪巢穴,杀了二百多马匪,救了七个百姓 —— 这就是忠诚和勇敢!你们要向秦大人学,向老兵学,做大明的好士兵!”

他顿了顿,补充道:“老带新今日起执行,每个老兵带两名新兵结‘帮带对子’,明天各营把对子名单报第三百户营备案。新兵出错,老兵同罚;新兵优秀,老兵同奖!”

高台下顿时热闹起来,各营老兵主动找新兵结对。第西百户营的老兵吴大牛牵着匹棕红色战马,走到新兵赵小六、王小五面前,拍了拍马背:“这马叫‘追风’,跑起来稳,你们先学牵马,别拽缰绳太狠,它通人性。”

说着,吴大牛就教两人如何握缰绳、如何跟马 “说话”。赵小六一开始怕马踢,手都在抖,吴大牛就握着他的手摸马鬃:“别怕,它要是晃耳朵,就是喜欢你。”

第一百户营的老兵张强则拿着腰刀,给围过来的新兵演示劈砍:“砍的时候要转腰,不是光用胳膊劲,你看 ——” 他手腕一沉,刀身划过空气带起风声,“这样才能劈穿瓦剌人的皮甲。”

有新兵动作歪了,张强就弯腰帮他们调整姿势,耐心得像教自家侄子:“胳膊别太僵,跟着腰劲走,慢慢来。”

军营里的互助暖意更浓。当天训练,李二牛见张铁柱的弓弩弦断了,急得满头大汗 —— 下午就要考核弓弩射击,临时找工匠修肯定来不及。他立刻从自己的包袱里拿出一根牛筋线,这是他爹生前留下的,结实耐用。

拉着张铁柱蹲在训练场的角落,李二牛手指飞快地穿梭,不仅把弓弦绑好,还在弦上缠了几圈防滑绳:“这样拉弓时不磨手,也更结实。”

张铁柱试着拉了拉弓,果然顺手得很,忍不住拍了拍李二牛的肩膀:“好兄弟!以后咱们一起守关,谁也不让瓦剌过去!”

第八百户营的刘长顺前些天训练时不小心扭了腿,走路一瘸一拐。同队的陈阿福看在眼里,每天帮他打饭,扶他去军医处换药,晚上还端着热水,拿热毛巾帮他敷腿。

“俺爹说,扭了腿得好好养,不然以后走路会留病根,咱们还得一起守关呢!” 陈阿福一边敷腿,一边絮絮叨叨地说。

等刘长顺的腿好点后,见陈阿福的箭囊破了个洞,箭支总是掉出来,他就趁着休息时间,找出自己的粗布和针线,给箭囊补了个补丁,还在补丁上绣了个小小的 “福” 字:“这样你的箭就掉不出来了,也盼着咱们守关顺顺利利。”

陈阿福拿着补好的箭囊,笑得合不拢嘴:“俺以后射箭肯定百发百中,不让瓦剌靠近关隘!”

与此同时,军营的后勤区也一片忙碌。工兵营的士兵们正在扩建粮仓,新粮仓长五十丈、宽二十丈,地基用石头砌得扎实,地面铺了三层油纸,防止粮食受潮。

孙镇海站在粮仓旁,手里拿着一把尺子,量着粮仓的高度:“再往上砌三尺,这样能多存五万石粮食 —— 冬天雪大,瓦剌若突破不了关隘,说不定会在关外围困,粮草要是不够,弟兄们就得挨饿。”

一个工兵营的小旗跑过来,手里拿着一块硬木门闩:“孙大人,这是粮仓的门闩,用的是上好的硬木,您看看合不合用?”

孙镇海接过木门闩,用手敲了敲,声音清脆:“好木!再刷一层桐油防蛀虫,尽快装上去,明天粮食就要运进来了。”

军械库里,老工匠周师傅正拿着砂纸,仔细打磨轻型铁铠甲的边角,避免磨伤士兵的皮肤。见孙镇海进来,他放下砂纸,连忙迎上去:“孙大人,您放心,剩下的几套用不了两天就能打磨好。”

他又补充:“昨天李二牛百户来试穿铠甲,说甲片接缝处有点硌腰,俺己经在接缝处垫了软皮,现在穿肯定舒服。”

孙镇海拿起一套铠甲试了试,果然贴合身体,不硌不卡,满意地点头:“辛苦周师傅了,每个百户的铠甲都得合身,这是他们守关的依仗。”

傍晚时分,亲卫营的陈老栓匆匆跑过来,手里拿着一封书信:“大人,萧远山万户派人送来的消息,说瓦剌骑兵正往镇虏关方向来,估计半个月后能到西关隘附近。”

秦翎拆开信,快速看完,立刻让人去通知十个百户,到他的营帐开会。

营帐里的沙盘旁,十个百户围着沙盘站定。秦翎用木杆点着沙盘上的西关隘:“瓦剌想来突破关隘掠夺百姓,咱们得提前做好准备。”

他依次部署任务:“赵铁山,你第一百户营在西关隘前挖陷阱、埋尖木、堆滚石;周勇,你第二百户营在西关隘城头架好弓弩,备足箭支和火油;孙镇海,你第西百户营随时待命,一旦瓦剌进攻,就从侧翼绕过去突袭;李二牛,你第五百户营协助第一百户营守隘口,帮着查缺补漏。”

顿了顿,秦翎又看向其他人:“王虎,你第三百户营多做几套战术推演,预判瓦剌可能的进攻路线,同时盯紧粮草和军械补给;第七百户营多派探哨,每隔两个时辰报一次信;第八百户营守好粮仓和军械库,别出岔子;第九百户营抓紧练突袭,万一瓦剌分兵,就去扰乱他们的后路;亲卫营守好营地,防止奸细混进来。”

十个百户齐声应道:“是!定守好关隘,护好百姓!”

秦翎回到自己的营帐时,亲兵递来一封淡绿色的信封 —— 是迎春的回信,算着日子,刚好半个月。

他拆开信封,清秀柔和的字迹映入眼帘,里面还夹着一片晒干的兰草叶,淡淡的清香萦绕鼻尖。信上写着:“表哥亲启:知你己把营队整妥,还定了军规,心里替你高兴。紫菱洲的兰草晒透了,托商队捎去,你让亲卫营的弟兄帮忙收着,驱虫也能闻个清味。惜春最近总来学做白糖糕,昨天终于做出像样的,非要留两块给你,用油纸包好跟兰草一起寄去了。邢夫人没问起白糖,绣橘也小心,你不用挂心。听商队说瓦剌可能来犯,你管着十营弟兄,别太累着。早晚天凉,记得添件铠甲衬里,别着凉。盼你安好,盼边关安稳。迎春 字”

秦翎把兰草叶放进贴身的荷包 —— 那是迎春绣的淡绿色荷包,上面绣着一朵小小的海棠花 —— 又把信折好,仔细收进怀里。

他走到营帐门口,望着远处的西关隘,夕阳的余晖落在隘口的城墙上,像镀了一层金。风里传来士兵们训练的吆喝声,混着胡杨林的沙沙声,格外让人安心。

秦翎知道,接下来的半个月会很忙,但有按编号归置清楚的营队、肯真心帮带新兵的老兵,还有迎春的牵挂,他一定能守住镇虏关,不让瓦剌人前进一步,不让边境的百姓受半分委屈。



    (http://www.220book.com/book/XHKR/)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镇北侯:红楼开局我以边军平天下 http://www.220book.com/book/XHKR/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